书城文化中国艺术经典3
2935900000027

第27章 附录(4)

龙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威力最大的动物神,它可兴云布雨,滋生万物。在二月二这天的“龙抬头”更有新的意义。民间传说,在二月二这天,龙神要从沉睡中醒来,届时,人们要焚香祭祀龙神,祈求龙神按时兴云布雨,保佑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二月二这天,人们不仅要祭龙神,据说因为还是土地神的生日,在中国各地还有在这一天祭拜土地神的习俗。

人们二月二都要剃头,称为剃龙头。据说在这一天剃头,可以使人健康,像龙一样将来飞黄腾达。

在民间,二月二与其他节日一样,也有许多饮食、习俗相随出现,比如大约在清朝时,北京、开封等地在二月二这天盛行吃面食。因为是龙抬头日,所以冠以龙的名目,吃的面是龙须面,烙饼叫龙鳞,饺子称龙牙等。在其他地区也有各种节日性的饮食出现,比如天津二月二吃焖子,南方有些地区要吃煎年糕,称为“年腰糕”等等。

5.三月三

三月三最早起源于周朝的三月上巳日人们在水滨进行祓禊活动的习俗。祓禊是祓除病气,清洁净身。古人利用祓禊活动洗濯身体,祛灾禳福。据史书记载,大约到了汉朝,三月上巳才定为一个节日。因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魏晋以后才将上巳节定在了三月初三日。

三月上巳沐浴习俗历经发展,到魏晋时逐渐演变为郊外春游、临水宴宾,至今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仍有这种风气。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邀友人于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活动。文人雅士聚集于环曲的水流旁,取一觞,盛酒后置于流水之上,觞逐水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即兴赋诗,作不出的,谁就取而饮之,相互取乐。王羲之将大家的诗辑起来,并为之写了《兰亭集序》。此次曲水流觞为后世传为佳话。上巳赋诗之俗由此兴起,并逐渐传至民间。

三月三在中国汉族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中,三月三却是一个红火的节日。

云南沙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一带瑶族于每年农历三月三欢度干巴节。届时成年男子上山围猎,破晓时踏上征途,千方百计满载而归,让大家共享,老人、妇女一般留守寨中忙着准备美酒和煮五颜六色的糯米饭。晚上,男女老少集于广场,在鼓声中载歌载舞、欢度佳节、祈盼丰收。贵州贵阳市乌当地区的布依族将每年的三月三称为“地蚕会”节。因为开春地蚕会出现危害庄稼,于是人们把苞谷带到坡上去祭蚕。有的地区还把这一天作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黎族在这一天是祭拜祖先的日子,晚上开始在篝火旁唱山歌、摔跤、荡秋千等,而且男女青年倾诉衷肠,互赠礼物,相约来年三月三再相会。壮族的三月三则举行歌曲活动。青年男女借机对歌、抛绣球、谈情说爱。节日期间要吃糯米饭。

6.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因这天正值暮春,天气明朗、空气明净,故名清明。在中国,节气与节日在同一天的只有清明节。

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还有一个节日叫寒食节。寒食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流传最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春秋时代晋国的贤臣介子推。

介子推是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的臣子,在颠沛流离的流亡路上,他们迷了路,重耳饿得头晕眼花,想到自己若饿死,只怕将来晋国百姓受苦。介子推感其爱民,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烤熟给重耳充饥。19年后重耳即位,封赏当年伴他流亡的人,惟独忘了介子推,后经人提醒,重耳十分内疚。这时介子推已携老母隐居山中,晋文公在大臣的建议下烧山三面,留一面以期介子推从山中走出。可是当大火熄灭后,他发现介子推已被烧死。晋文公十分懊悔,下令礼葬介子推,并把介子推隐居的绵山封给他,改名为“介山”。另外他还规定了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要禁火,吃寒食,以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因寒食节的时间与清明节相近,大约从唐朝开始,人们逐渐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节了。

最早的寒食节食品是“饧大麦粥”,做法是先将大麦磨成麦浆,煮熟,再将捣碎的杏仁拌入,冷凝后切成块状,食时浇上糖稀即可。其余还有枣糕、干粥和馓子等。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传。

寒食节一过,紧接着是清明节,此时人们到郊外游玩,谓之踏青。按传统习俗,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凭吊先人。同时在这一节气农事活动就要开始进行了,谚云:“清明到,农夫跳。……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7.四月八

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节日,又称佛诞节、浴佛节。相传四月初八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届时各大寺院都要举行诵经法会,并以名香浸水,洗濯佛身,供僧尼参拜,庶人等前往拈香供佛。

受汉族风俗的影响,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有过四月初八的,但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苗族这一天是纪念苗族英雄亚努的日子,每年苗族在这一天举行盛会,跳芦笙、射背箭,娱乐欢庆。仫佬、布依、土家等民族在这一天让牛休息,用酒、肉祭牛栏。侗族在四月初八这一天是“姑娘节”,妇女们回娘家,用乌饭馈赠亲友。

8.端午节

端午是中国夏季最重要的节日,它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在古代因午与五同音,故端午又称“端五”、“香五”。古人在这天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道教则称此日为“地腊节”。明清时的北京人又称端午节为“女儿节”、“五月节”。

五月五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恶月”、“恶日”,所以过端午节有驱疫逐邪的巫术因素。许多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实际上这是后人附会于端午节的一则优美传说。巫术活动是端午节的最初起因。《风俗通》中说,汉代五月五日用青、赤、黄、白、黑五种丝线合成细素,系于臂上,以驱瘟病,除邪止恶。《后汉书·礼仪志》上说,汉代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天中五端”的蒲剑、艾虎、梅花、蒜头、龙船花,皆是药用植物,艾虎可治疾除病,悬于门户可禳毒气,龙船花的根、皮可驱虫。此外端午节还有饮雄黄酒的风俗,也是为驱除病疫。

9.七月七乞巧节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乞巧节的过节时间为农历七月七日晚,它最早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在《诗经》中已有关于牛郎、织女星的记述,后来演绎成故事,并有了七夕乞巧的习俗。

《西京杂记》上记载,“汉宫中彩女常于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这说明汉代已有了乞巧风俗。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间不相见”,以及林杰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唐代乞巧的风俗。

宋代以后,乞巧节活动较之以前更为丰富。东京潘楼出现了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

明清时除了沿袭旧俗,还出现了新的占卜乞巧——丢巧针。《帝京景物略》记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从水底针影所成之形状,来占卜,“谓之乞巧”。

在民间乞巧活动中,还有在井边、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哭泣的风俗。

在七月七,妇女们不仅可以向织女乞求技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心愿向织女祈福、祈寿、祈子等。

10.中元节

在中国有四大祭祀节日:清明节、腊八节、祭灶节和中元节。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盂兰节。

中元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来自佛教,僧侣们称此日为“法岁周圆日”。佛经上记载,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在此日设百味果供僧救母,佛即以此因缘说盂兰盆会,并从此日起九九八十一天僧侣可云游行脚。由此开始,各寺院均设斋解制,大兴盂兰盆会。还有一种说法源自道教。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是中元地官赦罪之日。地官要定人间善恶,故此日道观作斋醮荐福,求地官免罪。传至民间遂成祭祖之日,祭奠祖先亡灵。这天有放河灯等活动,意为超度亡魂野鬼。

中元节在南朝时已在民间流行,盛行于唐宋,清代中元节的祭扫比清明节更盛。庵观寺院设盂兰盆会,街巷搭起高台、鬼王棚座念诵经文,演出《目连救母》剧,做水陆道场,施放焰火以济孤魂;还用纸扎法船,长至七八十尺,临池焚化;还点燃河灯,并有娱乐活动。

在江苏洪泽湖一带还把中元节称为敬孤节。相传,原洪泽湖里有一个水怪,经常上岸吞食村童,村里有位孤身老人召集全村的人商议计谋,由老人化装成村童,身藏毒药,让水怪吃掉自己,毒死了水怪,解救了村童。后人为了纪念舍己为人的老人,在中元节这天,除家家户户给亡灵烧纸钱外,还争相招待孤寡老人。此俗流传至今,便成敬孤节。

11.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以庆贺为主的节日,时在农历秋季的孟、仲、季三个月之中的月半,故得名为中秋节。

中秋节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每逢中秋,夜晚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汉代已有中秋节的雏形,不过中秋节是在立秋的那天。晋时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还未形成风俗。唐初时,八月初一是节日。到唐明皇时,传说有一个名叫叶法善的道士,在八月十五做法,让唐明皇夜游月宫。自此以后,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就时兴起来了。民间就把八月十五日作为中秋节。

中秋节吃月饼据传也是源于唐明皇。唐明皇游月宫后,每年中秋与杨贵妃赏月。赏月时,一边品尝形如秋月的甜饼,一面欣赏歌舞,这大概是月饼的起源吧。宋代,月饼成为人们喜爱吃的食品,苏东坡有诗描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时,月饼开始在饮食市场上出现。当时的月饼还是一种蒸食品,还没有与中秋有多大联系。到了明代,赏月活动盛行不变,而且祭月习俗也很盛行。祭月供品除点灯外,还有团圆月饼。在当时的北京城,市面上已出现了以果作馅的月饼,百姓这天也制成各色月饼互相赠送,取其团圆和吉庆祝愿之意。在山西一些地方,还有全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到了清代,中秋之夜已是十分隆重了。中秋节人们互相送礼,礼品多为月饼、糍粑、酒等,家家摆上酒宴,装饰中秋佳节。

中秋宴席各地也有异,安徽等地必食塘鱼,江苏一带食烤鸭或盐水鸭,湖南民间说这天是芋头生日,蒸一盆“粉蒸芋头肉”作为宴席上的丰盛佳肴。

中国少数民族也有不少欢度中秋的风俗。鄂西苗族在寨中舞坎上烧枞木油柴禾照月,一家有几口人就带有几条腿的木凳椅到舞坎跳“板凳舞”,边跳边唱,歌颂番薯神的恩德。午夜子时,各家下地挖番薯,蒸熟后全家共食,并祈求番薯神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幸福,故又名番薯节。而拉祜族则是选出最好的瓜果,献祭给为人们分出耕种时令的月亮。祭品用篾桌摆设,全寨大人小孩在月光下围着跳芦笙舞,庆祝丰收,他们称为“月亮节”。

12.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菜萸节”。据史料记载,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初期,当时皇宫中就在每年的九月九日饮菊花酒,吃“蓬饵”,戴茱萸,以求长寿。到汉朝末年,这一习俗在民间流行了。后来到魏晋南北朝,重阳登高、赋诗赏景成为当时的雅事。

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到了唐代开始盛行。菊花不仅形态美丽,而且有一种傲然性格和刚强气质,令文人大夫礼赞,由之重阳赏菊成为古代的习俗。

此外,有关重阳的谚语也很多,如“重阳无雨一冬干”,“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等。

13.腊八

“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即一年辛勤耕作,喜获丰收,至年底举行的一种对自然界风调雨顺的答谢祭。在中国古代,先民多在十二月腊祭先祖百神,所以十二月称腊月。后来这个腊祭的日子就选定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即称腊八。到了南北朝时代,腊八就成为祭祀节日了。

腊八节主要是供献天帝、祭祀神灵、祭奠祖先、祭鬼禳灾等,后来又增加了“赤豆打鬼”和吃“腊八粥”等食俗。

腊八节的规定可能与当时佛教的传播和信仰有关。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称“佛成道节”。佛在成道前曾苦行六年,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来一牧羊女供给饭食,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后来各大佛寺在腊八时做粥馈赠四方善男信女。传到民间,平民百姓也加以效法,用各色杂粮做腊八粥,并逐渐成为习俗。

另外,中国民间“赤豆打鬼”的传说讲的是共工的儿子死后变成了撒播瘟疫的鬼,这个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有“腊八赤豆打鬼”之说。腊八粥多要豆煮就与此有关。

今天的腊八节,人们仍喜欢吃腊八粥,多用黄米、江米、小米以及各种豆类、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等熬成,乃至出现了“八宝粥”这样的风味名吃。

14.“过小年”

民间称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当天晚上称“小年夜”。小年意味一年的结束,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始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在这一天民间有祭灶、扫尘、采办年货的习俗。祭灶是民间古老的习俗,它的起源可能和古人对火的崇拜有关。《淮南子·汜论训》载:“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祀以为灶神。”旧时,灶神每家必供,它同门神、井神、厕神、中霤神一起成为五位家堂神,职责是保护家宅安宁,不使闲神野鬼骚扰,称为“五祀”。每到腊月二十四日,灶君上天朝玉帝,前一天晚上,人们就在锅台边摆上糖果、黏糕等供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焚香膜拜。据说灶王到二十三日就准备启程上天汇报述职,人们惟恐他说人间坏话,就用糖瓜、黏糖把他的嘴黏住,以免引起灾祸。到宋代供品还增加了酒以灌醉灶王,使他告不了状。明清以来,祭灶习俗更盛。

“扫尘”,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掸尘”。北方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则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扫尘的习俗源于尧舜时代的“扫年”这种古代先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到唐代,扫年之风盛行,那也是祈新岁平安的表示,以后才发展成扫尘节。由于是迎接新的一年,又有清洁卫生、除疫灭病的良好习俗,便流传至今而不衰。人们从扫尘日开始一直到除夕,都是忙于操办年货,打扫环境和室内卫生,扫尘布新,迎接新春佳节。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猪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贴对子。”这些正是小年民俗的生动写照。

菜肴

1.菜馔与名称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没有无名的菜肴。传统菜当然有传统名称,以名夸菜;创新菜一定取新颖名号,以菜夸名。一桌筵席,往往也冠以特定的名称,它会牢牢印在食客的脑海里。一个雅名,可能就是一个绝句妙语,令人反复品评;一个巧名,可能包含一段生动传说,让人拍案叫绝;一个趣名,可能涉及一个历史典故,使人回味无穷;如果是一个俗名,也许就是一个谐趣笑谈,逗你前仰后合。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由菜肴的命名上也能充分体现出来。

一个美妙的菜肴命名,既是菜品生动的广告词,又是菜肴自身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菜名给人以美的享受,它通过听觉或视觉的感知传达给大脑,产生一连串的心理效应,发挥出菜肴的色、形、味所发挥不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