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艺术经典3
2935900000028

第28章 附录(5)

据烹饪史专家的研究,中国菜肴的命名重在一个“雅”字。菜肴名称的雅,也就是美雅、高雅、文雅。菜肴命名之雅,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质朴之雅,意趣之雅,奇巧之雅,谐谑之雅。大量菜肴的名称,几乎都是直接从烹调工艺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以料、味、形、色、质、器及烹饪技法命名,表现出一种质朴之雅。以食料命名的,有荷叶包鸡、鲢鱼豆腐、羊肉团鱼汤等;以味命名的,有五香肉、十香菜、过门香等;以形命名的,有樱桃肉、蹄卷、太极蛋等;以质命名的,有酥鱼、脆姜、到口酥等:以色命名的,有金玉羹、玉露团、琥珀肉等;以烹法命名的,有炒肉丝、粉蒸肉、干煸鳝鱼等。

以时令、气象命名菜肴,也表现出一种质朴之雅,如见风消、清风饭、雪花酥、春子鲊、夏月鱼蚱、炸秋叶豆饼、冬凌粥等。还有大量以数字命名的菜肴,也透出一种质朴,听之入耳,想之易记。

以比喻、寄意、抒怀手法命名的菜肴,则体现出种种意趣之雅。唐宋时期的仙人脔、通神饼、神仙富贵饼,及后来的龙凤腿、金钩凤尾、龙眼包子、麒麟鱼、鸳鸯鱼片等,都是以比喻手法命名的肴馔,使人感水晶包受到高雅之美。又如三元鱼脆、四喜汤圆、五福鱼圆、如意蛋卷,饱含着种种祝愿与期待,体现出传统的意趣之雅。赋予肴馔以巧思的途径,除了高超的烹调技艺,还有别具一格的命名体现奇巧之雅。烹也奇巧,名也奇巧者,首推“混蛋”。混蛋又名为“混套”,其制法见于《随园食单》,它是将鸡蛋打孔,去黄用清,拌浓鸡汁打匀,再灌进蛋壳,蒸熟去壳,得到的是浑然一卵的极鲜美味。现在一些地区还能吃到换心蛋、石榴蛋和鸳鸯蛋等,都与“混蛋”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以人名菜,以典名菜,也是传统菜肴常用的命名方法,表现出谐谑之雅。麻婆豆腐、文思豆腐、萧美人点心、东坡肉等,就是以人名菜的例子,其中包含有对肴馔创制者的纪念之意。以典取名的例子也不少,“消灾饼”是唐僖宗李儇在狼狈逃蜀的路上,随行宫女所献的普通饼子。唐高僧慧寂为道士诵经行道时用果脯、面粉、蔬菜、竹笋制的羹汤,称为“道场羹”。五代窦俨官拜翰林学士,他喜食用羊眼为料制的羹,时称“学士羹”。“油炸鬼”是宋代人因痛恨秦桧而对油条的叫法。

菜肴以典、以人命名,这样的菜肴也就是一个个历史典故。此外也有一些以名胜之名名菜和借诗文成语名菜的,更显出命名者的功力,如柳浪闻莺、掌上明珠、推纱望月、阳关三叠之类即是。

中国菜肴命名的方法,最主要的和大量应用的还是写实的质朴方法,研究者认为它是一种如实反映原料构成、烹制方法和风味特色的命名法。其表现是开门见山,突出主料,朴素中略加点缀,素净里蕴涵文雅,使人一看便大致了解菜肴的构成和特色。

先秦时期没有完整的菜单流传于世,不过由三礼的片断记述,尤其是《礼记·内则》上的若干文字,我们大略知道一点儿当时菜肴命名的法则。所列菜名有牛炙、羊炙之类。以原料和烹法结合命名的较多,有时仅单列食料名称即止。著名的“八珍”是以制作方式为主命名的,最多也是食料加方法的复合名称,没有任何修饰。被认为是屈原所作的《楚辞·招魂》所提到的肴馔名称也不过是胹鳖、炮羔等,看不到有什么华丽的色彩。

到了汉代,菜肴的命名大体承袭了先秦时期的风格,名称上少不了主料加烹法,一看名字便知是什么菜肴。汉代比较完整的菜单是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竹简上书写着随葬在墓内的一款款菜肴,少数菜名中还列入了辅料,显得更为直观,如牛白羹、犬肝炙、鹿脯、炙鸡、鱼脍、腊兔等。

《齐民要术》上所见菜名,应当是南北朝时期或者可上溯到魏晋时期的大众化菜名,如酸羹、鸡羹、脍鱼莼羹、蒸熊、蒸鸡、炙豚、肝炙、饼炙、糟肉等,这些菜名已相当规范了,基本是食料加烹法的命名格式,个别的还强调了辅料或佐料。

到隋唐时期,菜肴命名方法有了根本的改变,传世菜单上很少见到先秦至南北朝时的那种质朴的菜名了,以味、形、色、人名、地名、容器名入菜名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也开始用于菜名。这与文人们关注饮食的风气以及文学发展的程度有关。《清异录》收录隋炀帝尚食直长谢讽《食经》中的肴馔五十三款,那些名称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让人感到已是名不副实了。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宣食单》,也收在《清异录》中,食单中的几十种肴馔名称,命名风格与谢讽的《食经》是一致的,如光明虾炙、贵妃红、七返膏、金铃炙、见风消、玉露团、长生粥、过门香等。

不论是谢讽《食经》,还是韦巨源《食单》,所列菜名都是皇上的御膳,名称华丽一些,理所当然。不过从其他资料看,唐代民间的肴馔名称,比起御膳也并不逊色,可见当时这种多角度的命名方法,已运用得相当普遍,且相当熟练了。也是在《清异录》中,提到唐代长安食肆“张手美家”所售的节令馔品,其名称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油画明珠、六一菜、冬凌粥、玩月羹、米锦等。

宋代开始,大概是因社会风气转向纯朴的关系,菜肴的命名也趋向质朴,给人以反璞归真的感觉。从此以后,质朴的命名成了采用最广泛的方法,不过在文人圈子里,在皇家筵席上,标新立异的命名也还是有的,多是立意吉祥祈福等。

2.菜品与形色

菜品的悦目,除色彩之外,还有它的形状。说到菜品的形,那就要谈谈刀下功夫了,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刀工。庖厨活动既有大刀阔斧,也有精割细切,甚至还有精工雕琢。中国厨师的案头功夫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切割之工。西方厨师的基本功,不会以刀工为值得骄傲的技艺。东西方的差别,在这一点上表现十分明显。我们的食料是精心切好再下锅,吃起来十分便当。人家是囫囵吞枣般,或是“卸”成几块后下锅,等吃的时候再用餐刀切成小块叉着吃,吃起来显然要费点劲。不论从烹调的角度看,还是从食用的角度看,中国菜都略胜一筹,科学之中透出一种精巧灵便。

我们讲究刀法的传统,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论语·乡党》记孔子“割不正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没有厨师熟练的刀工做功底,老夫子是不会有这样高水平的要求的。

古人为了悦目,还运用雕刻彩染的手法,创制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菜肴和点心,将艺术表现形式直接运用到饮食生活中。塑形、点染、刻画、花色拼盘,造型艺术的手法无所不取,餐桌上的食物形态变化多姿,有时会美得食客不忍动筷子。文献记载,唐代已有应用广泛的面塑技术,如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记有一组面食制品,以面塑成蓬莱仙人七十个,入笼蒸成。又据《北梦琐言》说,唐有侍中崔安潜,是个食素的佛教徒,他出镇西川三年,招待下属时,“以面及蒟蒻之类染作颜色,用象豚肩、羊腥、脍炙之属,皆逼真也”。素食荤做,其历史也够久远的了。

为了使食品的形与色更加美观,古代使用的技法还有雕刻和黏砌。食品雕刻的古例,在《东京梦华录》中可以读到,宋代汴京人在七夕“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花瓜一为赏玩,一为乞巧,是在特别节日里一种美的点缀。又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说,扬州人善于制作西瓜灯,用西瓜皮雕刻出人物、花卉、虫鱼之形,内燃红烛,新奇可爱。黏砌的手法,一般用于果品。据《春明梦余录》记载:“明初筵宴、祭祀,凡用茶食果品,俱系散撮。至天顺后,始用黏砌。每盘高二尺,用荔枝圆眼一百二十斤以上,枣柿二百六十斤以上。”一盘堆砌果品如此多,难怪要用黏砌的办法了,黏合剂不知是不是糯米浆之类?

古人在饮食上花费的心思,还可以从小小的鸡蛋上反映出来。古有雕卵的饮食传统,将鸡蛋雕镂出花纹图案,还要点彩染色,又称“镂鸡子”。雕卵的传统,最迟在汉代已经形成,或者更早,《管子·侈靡篇》中“雕卵然后瀹之”的话,便是证明。到了唐代,镂鸡子已成寒食节的必备食物了,见于《太平广记》的记述。骆宾王还有《镂鸡子》诗,说唐时将鸡蛋刻成各种人脸的样子,还要上彩,“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元稹的《寒食夜》诗,也提到雕卵,“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从诗中看出,雕卵还要在一起斗试,要比比看谁镂得最美。

到了清代,画卵的势头越来越大了,范围由寒食扩展到男婚女嫁和生儿育女上,规模大到“悬以竹竿,凡数百枝”。实际上,画卵的传统已沿至当代,作为纯粹工艺品的彩蛋,画工更精了,保存价值也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