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1
2936500000024

第24章 中医中药(10)

灰制剂:是以金属、矿物及动物性药物为主,煅烧成灰的药物,蒙医认为寒疾经久不愈,则以灰剂治疗为上。灰制剂分为急、中、缓三种配剂,适用于寒性诸症、不消化病、胃火衰败、瘿瘤、浮肿、脓疡,尤其对痼疾疗效显著。灰制剂的用量可根据病情而选用。

膏剂:膏剂分内服膏剂和外用药膏两种。内服膏剂又分流浸膏、浸膏(干浸膏和稠浸膏)及煎膏剂(膏滋)。外用药膏分硬膏药和软膏药。

药酒:一般用白酒或黄酒浸取药材中有效成分,所得的澄明浸出液以供内服和外用。药酒多用于体虚需补养者,以风湿疼痛、跌打扭伤和慢性病的辅助治疗。

金石剂:金石剂亦称珍宝剂,它是以珍宝类药物,如金、银、珍珠、玛瑙、玉石、珊瑚、松石等为药,或金属矿物类药物,如:红铜、白锡、铁、寒水石、月石、金精石、银精石、水银、硫黄等药品为主药,适当配合动、植物药而制成的化合剂。

金石剂药用量小,药效持久,但其毒性较强,吸收较慢,所以本剂一般不轻易应用,除经多次服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顽性恶疾和疮疡痈疽等才能考虑用本剂治疗。当病症一除,即需立即停药。

草药剂:草药剂人们是根据当地地理、气候以及周围环境和植物的分布情况而采集的野生药草,单味或数味药煎汤服用,或将采回的药草置于清爽通风处阴干,制成粗末,煎汤服用。这种用于治疗热病和外感的原始的剂型叫做草药剂,此剂型在缺医少药的边远地区较常用。

中药传统剂型是中医临床治疗用药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等理论的具体体现。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不断发展,我国中医药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中药加快走出国门的步伐,打向了国际市场。

中草药的炮制技术

所谓炮制是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结合药材自身的特点,对药物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包括对原药材的一般修治整理和对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历史上将其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疗效,而且可以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一般来讲,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方法也很复杂。正如前人所说的“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好坏。

中药的炮制古人称为炮炙。但“炮炙”二字仅代表了中药整个加工处理技术中的两种火处理的方法,并不能概括其他中药炮制方法。因而为了保存古代炮炙的原意,又能更确切地反映整个中药处理技术,现统称为炮制。其中“炮”字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而“制”字则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技术。

中药炮制是随着药物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通过采食植物和狩猎,逐渐了解许多植物和动物,有的可以充饥果腹,有的可以减缓病痛,有的则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人们逐渐在觅食中就要有所辨别和选择,开始认识到某些自然产物的药效和毒性。人们为使药物清洁和服用方便,采取了洗净、劈块等简单的加工方法,这就是中药最早的炮制。当人类发现了火以后,受到用火加工食物的启示,便用火来加工药物。火的发现和使用,对药物毒性的降低和药性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到了夏禹时代,由于酿酒的出现,为以后的酒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后来出现的盐制、醋制、蜜炙等炮制方法,更丰富了中药的炮制内容,有效地适应了临床的需要。历代本草都有一定的解说,如酒制提升,姜制温散,入盐走肾,用醋止痛,乳制润枯生血,蜜制润燥益元。麸炒资其谷气,蒸熟取其味厚,炒黑入血,煅淬使其胀脆、纯净,黑豆汤、甘草水浸解毒,去瓤者免胀,抽心者除烦……这些理论多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如姜制温散(姜中的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蜜制润燥益元(蜂蜜有滑肠及增强营养的作用),煅淬使其胀脆、纯净(药材经高温处理,有机成分破坏并逸去,故药材松脆,且保留了较纯净的无机成分),甘草水浸解毒(因甘草酸水解后生成之葡萄糖醛酸有解毒作用)。

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矿物,它们都来源于自然,这些药物都需要经过炮制才能应用。因此中药炮制的目的变得尤为重要。中医学认为,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炮制目的;在炮制某一具体药物时,又往往具有几个方面的目的。这正是中药炮制的精华之所在。中药炮制的目的大致可分为六个方面。其一,中药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的安全。如附子、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生用内服容易中毒,炮制后便能降低其毒性;巴豆、续随子泻下作用剧烈,宜去油取霜用。其二,中药炮制可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的疗效。如蜜炙百部、紫菀,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其三,中药炮制能够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如何首乌生用能泻下通便,制熟后则能专补肝肾等。其四,中药炮制能够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储存和制剂。如桑螵蛸为螳螂之卵鞘,内有虫卵,应蒸后晒干,杀死虫卵,以防储存过程中因虫卵孵化而失效。其五,中药炮制可以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其六,中药炮制可以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现存的我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治半夏”即是炮制过的半夏。到了汉代,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研、挫、捣、酒洗、酒浸、酒蒸、苦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足翅、去毛等等,炮制理论也开始创立。如当时问世的《神农本草经》序中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记述了一百余种药物的炮制,他也认为药物有须根去茎,有须皮去肉,或须肉去皮,又须花去实,须烧、炼、炮、炙,依方炼采。治削,极令净洁。可见,在汉代,人们对中药炮制的目的和意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对公元5世纪以前的药物采制和炮制方法进行了总结,书中所载的炮制内容除了一般净制、切制外,还有蒸、煮、烙、炙、炮、煅、浸、飞等方法。此书中的炮制方法已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

在科学文化较发达的唐代,中药的炮制更为人们所重视。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诸经方用药,所有熬炼节度皆脚注之,今方则不然。于此篇具条之,更不烦方下别注也。”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中国的第一部国家药典,标示有药物炮制的方法,是炮制技术受到政府保护的开端。书中收载了很多炮制方法,如煨、燔、作蘖、作豉、作大豆黄卷等,并记载了玉石玉屑、丹砂、云母、石钟乳、矾石、硝石等矿物类药的炮制方法。

中药的炮制在宋代发展较快,宋政府颁行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设有炮制技术专章,提出对药物要“依法炮制”、“修制合度”,将炮制列为法定的制药技术,对保证药品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金元时代,中药炮制的发展较为突出的是理论研究。如王好古在《汤液本薛》中引用李东垣用药:“黄芩、黄连……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咽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在下生用。大凡生升熟降,大黄须煨,恐寒则损胃气,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也。”“当归酒洗取发之意,大黄酒浸入太阳经,酒洗入阳明经”等,均为有关中药炮制理论的重要论述。中药的炮制在明代发展较为全面。在理论方面,陈嘉漠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统地论述了若干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如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软坚,醋制入肝经止痛,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炙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溃曝,并解毒至令平和……他还明确地指出中药的效应贵在炮制。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集诸家之大成,在《本草纲目》中专列了“修制”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对有些炮制方法,还结合中医理论加以探讨。明代缪希雍所著的《炮炙大法》也是明代一部较有价值的炮制专著,书中记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操作和成品贮藏方法,并将古代炮炙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据资料记载即炮、烘烤、火上烧、炙、煨、炒、煅、炼(长时间的火烧)、制、度(量药之长短)、飞(水飞)、伏(润药或火制后贮存相当长时间,称“伏山”)、镑(削、刮、刨)、击碎、煞(晒)、曝(强烈日光下曙晒)、露(将药物曰晒夜露;或溜水的提取)。此十七法长期以来,在中药加工业中有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变迁,其实际涵义尚难阐明。

清代专论炮制的书籍首推《修事指南》,是由张仲岩将历代各家有关的炮制记载综合归纳而成。该书详细记载了232种炮制方法,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条目清晰,较为醒目。

现代我们所使用的炮制方法,是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和改进而来。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其炮制方法主要有修治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和其他制法五种。“修治法”包括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和切制处理;“水制法”是一种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包括润、漂和水飞法;“火制法”则是指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包括炒、炙、煅、煨和烘焙法;“水火共制法”则包括了煮、蒸、和淬法;而其它制法则指一些其他特殊制法,常用的有制霜、发酵、发芽等。

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们正在探索应用新设备、新工艺。对一些传统的炮制方法进行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专家学者们已经开始从工艺、化学、药理、临床等多方位对中药的炮制加以研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中药炮制进行阐述,为中药炮制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依据。它一方面包括了同种辅料,不同条件的对比研究,例如醋制元胡用于临床,沿袭已久,在现代研究则表明,醋酸能与元胡中的生物碱结合成易溶于水的生物碱盐而易于煎出。有关学者用酸性染料滴定法测得用醋为辅料煮、炒、拌、浸元胡的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相差不大,而且在拌法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略高。由于拌法可在较为密闭的容器中进行,与煮、炒等加热方法相比可以减少醋的挥发,并且工艺简单,从而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另一方面,通过多因素、多辅料的对比研究,生白芍、炒白芍和酒白芍均为常用药,相关研究人员运用HPLC法探讨了不同炮制方法对芍药苷含量影响,结果表明,烘干干燥法、减压干燥法、炒制及酒制,均会造成芍药苷含量的降低,其中烘干干燥法的影响最大。减压干燥法影响最小,与《药典》中采用减压干燥法相符合。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的炮制技术和工艺也将不断的简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炮制的效果。

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

本草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保障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医本草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以及其他制成品,但以植物药为多,所以在古代人们统称药物学或药物学专著为“本草”。

《神农本草经》被奉为药学经典,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代表性著作,因为其收载药物之产地遍布全国,所记内容亦渊源久远,所以相关学者认为,《神农本草经》并非出自一人一时,而应该是东汉之前本草学的总结。神农氏,即炎帝。是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古代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神农氏在民间传说中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不仅是传授人类播种五谷的农业祖先,也是传授人们尝百草以药治病的医学发明人。传说炎帝神农,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神农的著作。

《神农本草经》共收载药物365种,把药物分成上、中、下三类,其宗旨是“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原书共分4卷,卷1是序录,为药物学总论;卷2—4是药物学理论,按上药、中药、下药分别论述,即所谓的上经、中经和下经。它的论述内容已涉及药学的多个方面,在其记载的药物中,有200余味药物至今仍为我国临床的常用药物。

汉以后,由于人们的经验日益增多,对药学知识以及用药经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医药学家认真整理并总结了一些本草著作,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梁代陶弘景撰著的《本草经集注》,其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神农本草经》,二是《名医别录》,三是陶弘景的注文。

公元657年,苏敬与当时位列三公的长孙无忌、李勋等唐代朝廷全部医疗机构的最高医官共同对本草学进行了新的总结。这种新修本草的工作以《本草经集注》为蓝本,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药物普查。并绘制药物图谱。公元659年,《新修本草》问世,由朝廷颁布天下,这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

到了宋代,民间流传了一定数量的本草学著作。而在金元时期,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方面来比较,都较之宋代时发展缓慢,在本草学上虽然有一些突破,但其著作规模仍不极宋。此时临床实用本草占了主导地位,比如:《珍珠囊》、《药类法象》、《汤液本草》、《饮膳正要》和《日用本草》皆以临床实用为主。

明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科技文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天文、地理、水利、农学、工艺、文学、史学等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医药成就最为突出的就是《本草纲目》的问世,它是由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历经30余年的呕心沥血编著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