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1
2936500000026

第26章 中医中药(12)

到皇甫谧这一代皇甫家已经家道衰败,他由叔父母抚养长大,家境贫寒,过着拮据的生活。他那时还不懂事,从小就贪玩,不学习,不求上进。到了20岁还不知道用功读书。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被邻居称为不成材的傻子。20岁那一年,有一天他在野外玩耍摘了些果子,想回去孝敬叔母,没料到叔母不仅不高兴反而无奈地叹息说:“你已经二十了,也该成人了,可你不知道学习,没有什么本事,即使你用山珍海味来孝敬我也是不孝的,你如今这般,我甚是担心啊!你不明白长辈的心意,让你进德修业。最终得到好处的是你啊!”说后老泪纵横。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皇甫谧下定决心,努力向学,不再虚度光阴。他拜师、读书、学艺,半工半读。种田时也手不释卷,埋头苦读,博览群书。因此留下了“躬自稼穑,带经而农”的佳语。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了一位学识渊博、沉静少欲的大学者。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史学著作。

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苦读,疏于养生,皇甫谧在42岁左右厄运突如其来,罹患痹湿病,半身不遂,举步维艰。病魔缠身,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幸有叔母劝阻没能发生。或许由于疾病折磨,皇甫谧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开始饱读医书。但是晋代以前涉及到针灸内容的医书。用竹木简刻书,书被视为秘宝,普通的人是不易得到的。皇甫谧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用百折不挠的精神,设法借来了需要的医书,经穷搜博采,获得了大量的资料。他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常年的病榻苦读,使皇甫谧不仅在医学上卓有建树,在文学、史学上的造诣也声明远扬。公元267年,晋武帝敬皇甫谧品格高尚、学识丰富、医术高明,下诏书请他做皇太子的老师,皇甫谧不慕虚荣,不愿做官。淡泊名利的他认为靠俸禄养活自己是要分担别人的忧愁的,而自己体弱多病难以承受。贫贱又是读书人的常事,所以当即上书辞诏,他说:“自己为草莽之夫且不幸患病19年,半身不遂,不得不披头散发与鸟兽为伍。还是请求另找贤能。”晋武帝感其言诚恳,于是送书一车加以勉励。皇甫谧如获至宝。更加废寝忘食,沉浸在书海之中。

他所编著的《针灸甲乙经》即《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为《甲乙经》。成书于甘露四年(259)左右,全书共10卷,128篇,是我国现存传世最早的一部针灸专著,也是最早最多地收集和整理古代针灸资料的重要文献。是将《素问》、《灵枢》和《名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内容丰富,涉及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叙述系统,校正了当时的腧穴总数,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症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理论完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皇甫谧也因此被人们称做“中医针灸学之祖”。此书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还有以前已经亡佚的针灸文献。此书存其精华,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针灸甲乙经》不仅成为中医学宝库的珍藏,而且建立了较完善的针灸理论体系。此书问世之后,唐代太医署始设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代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内容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此书也传到国外,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至今,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化,但原则上均本于它。1700多年来,《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指导,为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巨大作用,故备受国内外历代针灸医家的重视。

“针灸铜人”的问世

在中国医学史上,特别是针灸史上,医学家王惟一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主持制造了闻名于世界的针灸铜人,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这部划时代的针灸学巨著,又将《图经》刻于石上,昭示大众。可以说王惟一为中国针灸医学奉献出了稀世珍品。

王惟一(987—1067),名惟德,是北宋著名医家,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他曾任翰林医官、殿中省尚药奉御等职,并在太医局教授医学,精于针灸,《宋史·艺文志》中载有王氏《明堂经》3卷,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此书没有流传于世。王惟一把毕生的经历都放在了针灸学方面的文献研究和整理工作上,尤其对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很有研究。他把很多不统一的有关针灸学著作,加以去伪存真的整理。

宋代以前,医生主要按照唐代《黄帝明巨经》指定的人体经穴进行针灸治病。然而《黄帝明堂经》因唐朝末年的战乱遗失,致使后来的针灸取穴失去了标准。为给针灸经穴重新制定国家标准,宋天圣四年(1023),宋仁宗诏令国家医学最高机构医官院编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医官院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历任宋仁宗、宋英宗两朝医官的王惟一。王惟一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的针灸经穴国家标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作为法定教本在全国颁布。(《类经·人之四海》载:“输、腧、俞,本经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输穴、俞穴之称,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为便于保存,又将它分别刻在五块石碑上。宋仁宗认为“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如案形”。于是再次诏命根据《新铸铜人针灸图经》铸造针灸铜人。

王惟一也是针灸铜人设计的负责人。当时朝廷组织全国的能工巧匠进行铸造,于1027年铸成了两具一模一样的针灸铜人,即后来被人们称颂的“宋天圣针灸铜人”。针灸铜人由青铜铸成,身高和青年男子相仿,面部俊朗,体格健美。头部有头发及发冠;上半身裸露,下身有短裤及腰带;人形为正立,两手平伸,掌心向前。铜人被浇铸为前后两部分,利用特制的插头来拆卸组合。铜人身上总穴位有657个,标有354个穴位名称,所有穴位都凿穿小孔,穴位深约1.2分。铜人体腔内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骼,不仅外壳能够打开,胸腹腔也能够打开可以看见胸腹腔内的五脏六腑,脏器的位置、形态、大小比例都与正常成人的相似,在铜人身体表面刻着人体十四条经络循行路线,各条经络的穴位名称都严格按照人体的实际比例进行详细标注。更为奇特的是。它的实用性及强,四肢关节亦可活动。宋天圣针灸铜人不仅可以应用于针灸学,也可应用于解剖学。它不仅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无可挑剔的人体美学艺术,更表现了我国古人精湛的铸造工艺。

据史料记载,宋代每年都会在医官院进行针灸医学会试,会试时将水银注入针灸铜人体内,再将其体表涂上黄蜡完全遮盖经脉穴位。而应试者完全看不见水银注入的痕迹,只能凭借经验下针,当应试者一旦准确扎中穴位,水银就会从穴位中流出。医学史书曾把这一奇特的现象称之为“针入而汞出”。

“宋天圣针灸铜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铸成的针灸铜人,它开创了世界上用铜人作为人体模型进行针灸教学的先河,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都引起了极大关注。其成功的铸造,为针灸教学提供了盲观形象的模具,使教学更为标准化、形象化、直观化,在当时来说对于指导太医院里学习针灸经络穴位的学生非常实用。

可以说“宋天圣针灸铜人”是稀世珍宝,但是它的奇妙和奇特却似乎注定了它坎坷的命运和沧桑的经历。

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北宋的都城汴京,大肆掠夺奇珍异宝。从此,两具“宋天圣针灸铜人”失去踪迹,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那么,“宋天圣针灸铜人”到底流落在何方呢?

后世对宋铸铜人丢失的去向说法不一。目前一种普遍的说法是:金军入侵汴京后,“宋天圣针灸铜人”中的一具可能被金军掠走,另一具则可能流入襄阳府。

史料曾记载:靖康二年,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省商丘)继位,史称南宋。赵构登基后不久,襄阳府将“宋天圣针灸铜人”送归南宋朝廷。在公元1232年,元朝军队进攻汴京——金国的都

宋以后,历代统治者都很珍视“宋天圣针灸铜人”,铜人经历了风风雨雨辗转于历代,最后经修补于至元年间移置北京,直到明末在战乱之中湮灭。明代英宗正统八年(1443)。历经几百年的铜像因年久失修,穴位和经络已经昏暗难辨,模糊不清,英宗随即下令重铸铜人模型,以代替宋铜人。人们称之为“明正统针灸铜人”。“明正统针灸铜人”与“宋天圣针灸铜人”几乎相同。然而,其针灸铜人的厄运并未结束。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太医院遭到洗劫。被俄国占作使馆区。据说“明正统针灸铜人”很可能就在这时被掠走。后来,我国中医针灸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发现了“明正统针灸铜人”,当我国中医针灸研究院通过外,交途径向俄罗斯方面索回“明正统针灸铜人”时,遭到婉言拒绝。至此,这一座“宋天圣针灸铜人”也下落不明。

铜人和图经,在当时的医疗教学和医官考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为统一和发展我国针灸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从《图经》、石碑、铜人的问世,可以看出,王惟一的主要学术思想是使经穴理论规范化。那么,作为官书问世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系统地总结了宋代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并且推动了宋代以及后世针灸学的发展。针灸铜人的设计和制造更是医学史上的一大创举。两具铜人作为最早的人体模型和针灸直观教具,在医学史上的重要意义也为历来针灸学家所推崇,即使在今天,针灸铜人依然具有很高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杨继洲与《针灸大成》

杨继洲(1522—1620),字济时,祖籍三衢(今浙江衢州六都),有精湛的医术和临证经验。曾被嘉靖皇帝选为侍医,是明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杨继洲的祖父曾为太医,家中珍藏的医书很多,因从小耳濡目染,遂有志于医学,尤其致力于针灸学的研究。他阅读过很多书籍,通晓各家学说。据医案载,他于嘉靖“乙卯岁,至建宁(今福建建瓯)”,为人治病,可见早在1555年已开始行医。据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为杨氏所撰《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作序“世宗朝,命大宗伯试异选”,杨继洲被选中,得“侍内廷”。医案载,嘉靖“戊午春,鸿胪吕小山患结核在臂”,杨氏为之治愈。而鸿胪寺是专司典礼仪式的衙门,例无外任,足证杨继洲在1558年即已入京太医院供职。嘉靖四十年的时候,有一个官员得了瘫痪的病,不能行动,当时有一名叫何鹤松的医生,治疗了很久还没有治愈,于是,这个官员就请杨继洲去为他治疗,杨看了病后说,这种病一针就可以治得你能走路,当时在场的人没有一个相信的,于是杨就在环跳穴上为他扎了一针,果然当时就能走路了,何医生当时就羞愧地离开了。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针灸大成》首刊于山西平阳府。其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其中,卷一集录《内经》、《难经》有关针灸的原文,以论述针灸源流。卷二、卷三为针灸歌赋。卷四主要为针刺补泻手法。卷五为井荥输经合、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等取穴方法。卷六、卷七详述十四经络、经穴及经外奇穴的部位、针灸方法及主治病症。卷八分类介绍各种病症的治法和选穴。卷九采撷名医剌法、灸法并记载杨氏医案。卷十附论小儿按摩及儿科疾病的诊断。

《针灸大成》以阐述古典医经为宗旨,以提高针灸技术为目的,集明代以前针灸学之精华,详加注释和适当的按语,并搜集了当时民间流传的疗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精辟见解,综合编纂而成。全书共10卷,总结了明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实用价值,除了分别介绍穴位及其所治相关疾病以外,还引有历代医家编写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并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以及下手八法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等;另外还阐述了二十四种复式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阳中引阴、阴中引阳、留气法、苍龙摆尾、赤凤迎源、龙虎交战、子午捣臼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等。此外,如补泻手法、艾灸方法以及穴位名称异同备考等,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料。尤其是本书卷十附有四明陈氏小儿按摩经,详尽地介绍了中医学在理疗方面的贡献与成就,为针灸医籍中所罕见。

《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尤其对刺法研究颇深。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精华,功绩巨大,影响深远,一直被奉为针灸学者所必备之书。本书不仅有杨氏家学之粹,而且集明代以前针灸文献之精华,资料丰富而珍贵。

杨继洲对针灸学和养生术造诣非凡,他的祛病益寿之法。至今犹为许多学者所推崇。其中有:其一,疏通经络祛病延年。杨继洲曾写过一首通俗的歌诀,述说针法的微妙之处: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拨如梭。医师穴法叮咛说,记此便为十二歌。他在这首歌诀中,详细述说了如何激发针感与控制针感传导,调整经气虚实等手法,掌握其方法和要领,对于祛病延年大有帮助。其二,任督脉修炼法。杨氏提出在修炼中首先要除“六害”,即名利、声色、货财、滋味、虚妄、嫉妒。并说:“未者有一,卫生之道远,而未见其有得也。”还要求做到“十少”:一曰少思、二曰少念、三曰少集、四曰少言、五曰少饮、六曰少怒、七曰少乐、八曰少愁、九曰少好、十曰少机。在修炼时要心如止水,身似空壶,将谷道轻提,鼻息渐闭。倘若气急,徐徐咽之。久久行之,关窍自开,脉络流通,百病不作。他还批评了一些僧道,不明此脉,各执所尚,所采用的禁食、禁足、禁语、断臂、燃指、烧身、枯坐而亡的可悲方法。他曾写一首诗曰:督任原是通真路,丹经设作许多言,予今指出玄机理,但愿人人寿万年。其三,咽津养肺法。杨继洲认为,人惟内伤七情,外感六淫,而呼吸出入不定,肺金于是乎不清矣。他主张采取咽津养肺法,能祛病延年。他提出:先调息,而后吞咽津液,可使邪火下降。如能经常坚持吞咽津液便能起到清金养肺作用。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一书蜚声针坛,自问世以来,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有重大影响。至今已有40多种版本,许多国家的针灸学者将它译成本国文字,当做重要的学习和参考资料。他高深的学术水平和精深的针灸学功底备受后人推崇,为推动中国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功绩名垂史册。

鲍姑与灸法

灸法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特色疗法,拥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中医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