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很多女人都曾经做过这样的梦:眼睛一睁开,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拥有这个世界最好的东西,享受着他人如阳光般的关爱。不过,对大多数女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存在于幻想中的美梦。通常,一个女人要想拥有一番人人都羡慕的好命运,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就如同羽化之前的蝴蝶一样,在成就美丽之前必须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
1.带着心理问题去成长
从2003年开始,每年9月10日 ,“世界预防自杀日”的相关活动开始出现在中国,它的引入,部分源于一个真实的数据: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而这个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女性。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现在的生活既是充裕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能为女性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另一方面,今天我们心灵的成长,要时刻伴随着痛苦。
五年前的中国,还没有多少人认可心理健康对女性命运的影响,而今天,有关于女性心理成长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信息已经铺天盖地了。看看各种心理节目、问答专栏,总会发现,许多女性都是带着成长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寻求帮助,仿佛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成长道路就会一帆风顺。其实,问题有时候是一面镜子,提醒我们需要关注自己了,但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错误认识,无形中阻碍着我们自身的发展。
错误认识一:只要我的“问题”解决了,就能迎来一帆风顺的生活
很多积极关注自己的女性容易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关注了自身的成长、接触了不少心理学知识后,却发现自己身上好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越学习,自己的问题越多,这是自我成长中典型的“贴标签”行为。事实上,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完全没有心理问题的人是不存在的。很多时候,当我们把一切焦点放在某个我们认为的“问题”上时,这个问题会成为阻碍我们获得好命运的一个替罪羊。
小薇是一个正值花样年纪的女孩,但是她的长相并不漂亮,在同龄人中处于中下水平。原因是小薇长有一副大龅牙,她为此感到非常自卑。因为觉得自己丑,小薇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和别人说话,也不愿意和其他人交往,在学业上,她也不愿意努力,因为“我这么丑,即使学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在小薇看来,她的一生就毁在自己的牙齿上了。
事实看上去似乎也是这样,小薇在学校里几乎是个隐形人,同学、老师都对她的存在不太关心,而她的学习成绩,也总是徘徊在班级的最末几位。
小薇的一生,真的就被一副龅牙所决定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世界上美艳的女子成千上万,但她们的一生不见得会因为美貌而一帆风顺。在小薇的人生里,就只有“龅牙=丑”这一个主题。她曾经因为被暗恋的男生所奚落而痛不欲生,认为这都是由自己的牙齿所导致的,因为小薇自己一遍遍地重复这样的创伤体验,她开始变得越来越抑郁,甚至到了不能正常上学的地步。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小薇父母认识了一位做牙科大夫的朋友,于是,给小薇做了牙科矫正手术。手术后,困扰她多年的龅牙消失了,但是,小薇发现,她的生活并没有因为龅牙的消失而有任何的改变,她依然没有朋友、成绩依然不好、周围的人依然对她视而不见……小薇终于明白,自己的龅牙只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追求真正的幸福生活是需要勇气的,而她缺少这份勇气,于是,相貌上的缺陷成为了她偷懒的理由。当这个缺陷消失之后,小薇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少了一个生理缺陷,她的幸福人生,依然没有实现。
错误认识二:只要解决了痛苦,我的人生就能美满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曾经说:“心灵的成长注定要在创伤中进行。”一句话道出了自我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追求好命运的过程好比登山,山顶的风景固然很美,但通往美景的路途却障碍重重。这些障碍,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所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做到带着心理问题去生活,有的人却在各种问题中日益消沉。
奥斯卡得奖影片《美丽心灵》就是一个带着心理问题成长的例子。电影中的主人公——天才的数学家约翰·纳什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他服务于麻省理工学院。很年轻时他就研究出惊人的数学难题,奠定了经济学中博弈论的数学基础,开始具有国际声誉,但30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纳什在自己的天才与狂乱中历经痛苦。他美丽的头脑,不仅有过人的智力更有过人的勇气,在妻子的帮助下,他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心灵旅程,最终,他关于博弈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约翰·纳什的精神分裂症从未被彻底治愈过,幻觉和妄想一直纠缠他,他最终选择和这些症状共处。从某种角度来说,恰恰是这些症状帮助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实,成长中的每一种痛苦都是有意义的。痛苦本身只是一个信号,只是告诉我们,我们发生了某种问题,需要改变。逃避痛苦,降低痛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一味地逃避,实际上是在逃避问题本身。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直面痛苦,了解痛苦的意义,领悟问题的来源。那些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痛苦的女性,无一例外会陷入自我欺骗;而对于那些勇于直面痛苦的女性来说,每一次面对痛苦,都促进了她们的成长,每成长一次,她们都离好命运生活更近了一步。
2.宽容自己,才能迎来好命运生活
在一些教导女性如何获得好命运的书籍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条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条原则带有很大的迷惑性,虽然很多女性都把它看做是至理名言,但其实,这只不过是一条看上去很美的人生哲理,如果我们拿着这条原则作为追求好命运的指导,多半会落个失败的结局。
热播美剧《绝望主妇》里的“完美主妇”Bree就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典型女人,和同剧的“糊涂主妇”Susan比起来,Bree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得近乎苛刻。在整个紫藤社区,她能做出最可口的饭菜、布置出最优雅的家居环境、设计出最完美的花园……Bree 的“严于律己”带有明显的强迫色彩,这种强迫的倾向使得她对自己一丝一毫的瑕疵都不能容忍,在邻居们的眼中,Bree就是一个好主妇的范本,她永远一丝不苟的装扮、永远精致的家居布置,让女人嫉妒,让男人羡慕,不过,却不能让她最亲近的家人满意。她的子女个个反叛,儿子处处与她作对,女儿勾引自己的历史老师让她蒙羞,丈夫则和自己的邻居偷情。表面看上去,Bree是“严于律己”,但却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灾难般的坏影响。
相反,傻里傻气的“糊涂主妇”Susan却拥有善解人意的优秀女儿,还有几位优秀男士的青睐。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悖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过于苛刻的女人真的很难获得好命运。一个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的女孩可能只有很少的朋友,因为她很可能是一个喜欢指责的人。这样的女孩可能在工作中比任何人都勤奋和细致,她尽可能地做到事事无可挑剔,但是,这样做有一个根本的目的:我已经做得这么好了,所以我有资格指责别人。这种潜在的行为目的可能连当事人都意识不到,除非有另一个女孩的行为模式是习惯于被他人指责,否则,不会有人愿意有这样一个挑剔的朋友。
一个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的妻子可能会像《绝望主妇》里的Bree一样,对丈夫、对孩子、对亲戚都尽力而为,她会以一个圣人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她的家人可能会因为她的“严于律己”而感到崩溃,因为她这么做也有一个潜台词:我已经做得这么好了,如果这个家庭再出现任何问题,那就是你们的责任了。因此,一个别人眼中的“好妻子”,有时候却是家人的灾难。
那些本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来追求好命运生活的女性可能会发现,往往是这条原则将她们与所追求的生活越拉越远。实际上,这是一条很难被实现的理想原则,一个严以律己的人,通常也会严于律他人,这基于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一个人外部人际关系的形态,是她内在人际关系模式的反映。因此,一个“严于律己”的女性,很难做到“宽以待人”,相反,对自己的要求越严格,对他人越可能挑剔。
在内心深处,没有哪个人愿意被严厉地对待,这是人类的本性。而女性因为天生的生理弱势,想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寻求生存,那就必须承担比男性更多的限制、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很多女性隐藏了自己真实的一面,因为和活得真实相比,“严于律己”看上去能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从而更容易获得好的生活,但事实往往并不是这样。
有一个选择题,说在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个人来做领导人:
候选人A,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经常和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打交道,每天喝10杯左右马丁尼酒,时不时地还在决策问题时咨询占星学家。
候选人B,每天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有过几次被解雇的记录,大学期间甚至吸食过鸦片,每天要喝一品脱的威士忌。
候选人C,没有发生过任何婚外情,在战争中作战英勇,多次被授予十字勋章,他是素食主义者,从不抽烟,对自己要求严格。
这是一道著名的选择题,多数初次做题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C,但是随后的答案会让人跌破眼镜:多数人选择的C是希特勒,而A和B则是在二战中阻挡恶魔统治世界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希特勒“严于律己”的背后是他悲惨的童年记忆,所以他对自身的要求非常苛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只是一个小小的传令兵,但是他在战争中的英勇行为使得他一人就获得了好几枚铁十字勋章,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但是,他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背后,却隐藏着破坏世界的可怕动力,正是这种道德上的苛刻要求,使得他施行了种族灭绝,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希特勒自己不允许自己有瑕疵,同样,他也会把对自己的这种要求反映在他人身上。
在追求好命运的路途上,宽容永远胜于挑剔,那些对待自己极端苛刻的人,都有相似的人格结构,就是在内心深处,一个“我”在极力地挑剔另一个“我”。这种特有的心理模式绝对不可能只在自己身上起作用,一旦和别人相处,同样的模式就会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对自己苛刻的人,多数也会对他人苛刻的原因。
在追求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过度的苛刻不仅不会为自己带来好命运,还会给自己的人生制造无穷的灾难。和那些看上去完美无缺的女性相比,人们更喜欢和活得真实的女性交往。在《绝望主妇》后面的几季中,经历了家庭破裂、子女背叛的Bree终于出现了罕见的软弱——她开始酗酒。但恰恰是这一行为打破了她对自己过度苛刻的要求,拉近了她和朋友的关系,她的婚姻、家庭、事业也都因此迎来了崭新的开始。所以,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我们要记住:我们向往美好,但同时我们身上也有人性的脆弱,宽容自己,才能真正地迎来好命运的未来。
3.拥抱灵魂的黑夜,迎来好命运的黎明
如果一个女人怀有美好的愿望、积极的心态、务实的态度,那么,在追求好命运的过程之中,是不是就能永远拥抱阳光、远离黑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美好、见证辛酸,也会不可避免地面临“灵魂的黑夜”,它可能包括我们人格深处存在的自卑、恐惧、焦虑、愤怒、悲伤、抑郁、狂躁等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代表着我们内心的“坏我”,是我们极力要逃避的东西,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会因为它们的存在而被蒙上阴影,但是,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一般,我们也能从“灵魂的黑暗”中汲取力量。
2008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深圳作家李兰妮自传体式的作品《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这是中国第一部由抑郁症病人自己写下的病状报告,也是中国第一部详细记录抑郁症患者精神历程的书。
在这本43万字的“精神档案”里,李兰妮游走于抑郁症患者、癌症患者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中,把自己当成标本,记录了她长达五年艰苦治疗的心路历程。2003年李兰妮被确诊为抑郁症之后,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在焦虑、抑郁中挣扎,历经艰难,尽管病魔的侵袭让她几度痛不欲生,并且深切地感受到:活着比死还要艰难,但是,李兰妮活了下来,她没有像众多重度抑郁症患者那样选择自杀,她尝试着走出困境,在这部作品里,人们看到了一个抑郁症患者拥抱黑暗、迎接光明、追求美好的不懈努力。因为曾经身陷黑暗,李兰妮比任何一个人都珍惜光明的可贵。因为曾经面对过最令人恐惧的心灵黑洞,世俗的一切事物:名、利如今在李兰妮的眼中已经不名一文。
面对“灵魂的黑夜”,李兰妮一开始也在抗拒:“我会抑郁?笑话!”可在后来,她接受了它的存在,抑郁症给了她无穷的痛苦,也给了她看清楚世界的“第三只眼”。很多西方的哲学家都说,我们不必去抵触“灵魂的黑夜”,相反,我们应该尝试着去拥抱它,因为它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当我们做到全然接受“灵魂的黑夜”时,它就会赋予我们巨大的能量。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曾经因为一次刻骨铭心的失恋而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状态,这一过程持续了两年的时间,这两年的时间是武志红“灵魂的黑夜”,让他痛苦万分。在这两年中,他的学业基本上荒废了,快毕业时,才拿到了全部学分的三分之一,不得不延长一年毕业。在延长毕业的那一年,他逐渐走出了抑郁的状态,话开始变多,经常呈现出一种轻度兴奋的状态。这种先抑郁,转而又兴奋的状态有点类似于躁狂抑郁症,是相当复杂的一种心理疾病。从心理病理学的角度来说,武志红的情况尽管没有躁狂抑郁症那么严重,但至少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心理问题,但是,武志红自己却说:“从抑郁到轻躁狂的这两年,是我生命中收获最丰富的两年。我已经出版的四本书中的文字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功劳可以直接归到这两年抑郁状态中的思考,而这两年的间接贡献,就更不知道如何衡量了。”
李兰妮和武志红,一个是著名作家,一个是国内日渐走红的心理学家,他们之间的第一个相似之处在于,都曾经身陷“灵魂的黑夜”而饱受痛苦;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他们在走出了“灵魂的黑夜”之后发现,这黎明前的黑暗带给他们的心理能量,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