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CT
2966000000011

第11章 北伐挫败——隆中对的错(4)

既然善于识人、用人的刘老板在生前多数时候派一些行政工作(当然,行政工作也很重要,重要不重要与适合不适合是两回事)给诸葛亮干,说明诸葛亮的行政管理能力是深得刘备赏识的。进益州、夺汉中,刘备带的随军军师分别是庞统和法正,诸葛亮留守后方,说明诸葛亮的行政能力在庞统、法正之上,而军事能力在他们之下。“诸葛一生惟谨慎”,这是历代史学家的共识。太过谨慎的人是不适合当司令官的。兵凶战危,战争的环境瞬息万变,战机的隐现变幻莫测,胜利的把握须当机立断。战争有时要敢于冒险,善于冒险。

由此观之,诸葛亮谨小慎微的性格显然不是很适合战争。如果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自己留守成都,负责处理政务,训练士卒,保障供给;自己运筹帷幄之内,魏延决胜千里之外;自己统摄国政,让魏延统军北伐,结果会如何呢?

这只能是个悬念。

也有人会说,刘备对诸葛亮的工作安排,只证明诸葛亮长于行政,不能反证他拙于军事。

这样说的确有道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诸葛亮的将谋兵略到底如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先看第一次北伐。

史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出发之前,在汉中大本营开过一次军事会议。会上,魏延提出,曹魏帝国没有想到我们会突然攻击他们,他们的西线守备空虚,东方的军队集结并驰援长安需要时间;镇守长安的是曹操女婿、花花公子夏侯楙;关中地区官方和民间储粮丰富,足供支持一段时间,我们的部队不必携带大批粮草,可轻装前进。

魏延建议诸葛亮亲统大军,大张声势,由褒斜谷进军,魏延则率五千战斗部队、五千后勤人员,从褒中(陕西省汉中市西北)出发,于秦岭南麓折向东,经东线的子午谷(长约三百里,行程约十日)北上,奇袭、径取长安(长安在子午谷的正北方,距离汉中最近,行程最短,但道路最险要),诸葛亮率大军经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与魏延会师于长安。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冒险,拒绝采纳。从此战的结果反过来看,“子午谷奇谋”是可行的。

当时曹魏帝国没有料到蜀国会有大规模的北伐行动,没有做好思想上和军事上的准备。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曹真的部队,在褒斜谷出口处的郿县驻防,魏延出子午谷后,即使不能占领长安,也能牵制住长安守军,阻挡魏军东方来援的部队,甚至可以与出褒斜谷的诸葛亮主力部队夹击曹真;即使不能夹击曹真,诸葛亮的大军也能击破曹真军(在魏国东方援军到来之前)。

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后果,是向西北绕一个大大的弯,经祁山,绕至陇山的北出口街亭,让魏国东方部队有时间驰援西线,等张郃率领五万大军进至陇山之后,即使马谡不犯错误,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如果实施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占领关中和陇右地区,是很可能的。至于能否长期占领关中和陇右,并向东方发展,完成“复兴战争”第二阶段的“西方战役”,则是另外一个话题。

诸葛亮实际的打法是这样的:请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诸葛亮“布疑兵于箕谷”,也就是派赵云经今天的陕西省留坝县,进兵太白县,疑惑性地威胁驻军今眉县的魏军主力曹真部,做出要正面攻打曹真的样子。

诸葛亮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从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市出发,经甘肃省成县、礼县、天水市、秦安县,抵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就在这里的街亭,马谡一败涂地。而先锋魏延部,则到达更远的甘肃省镇原县。

我没打过仗,曹真的行为我看得懂,他的主力驻军今陕西省眉县,是有道理的。

诸葛亮的目标是长安,从汉中进攻长安的最佳路线是褒斜谷,眉县正好是褒斜谷的北出口。若诸葛亮经此而来,曹真正好当面锣对面鼓地干一场;若诸葛亮放弃此道,向西经散关(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或街亭(地在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迂回进攻长安,曹真可立即机动策应。

我看不懂的是,诸葛亮把疑兵赵云部布置在曹真的眼皮底下,却绕一个大大的圈子去消灭曹真这个敌人。

正确的做法应与诸葛亮的做法相反。把疑兵布置在散关或街亭,当驻在眉县的曹真主力向西分兵时,闪电般地出兵占领眉县,长安就指日可待了。

诸葛亮的不善奇谋,还体现在他的第五次北伐上。公元221—233年,诸葛亮推广农耕,扩充军备,为了解决山区运输困难,用木牛、流马将大量的粮食运送至褒斜谷南谷口,又修复褒斜谷的栈道,次年从褒斜谷进军。

看看,还没有出发,就将自己的军事意图和进军路线明白地告诉敌人,有这样打仗的么?换了我这个庸才,明里把这条道修好了,暗地里却偏偏从那条道上干他一票。

刘备的老祖宗刘邦,就玩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即使不讲什么创新,依照老祖宗的葫芦画个瓢,总是不难的吧?

的确有些可惜,如果魏延当统帅,如果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采纳,如果诸葛亮按老古我的谋划去做,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以上三条导致北伐挫败的原因,的确算得上是原因。只不过是诸葛亮北伐挫败的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技术层面的而不是战略层面的,表面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原因。

上面已说过,北伐之战,是政治和形势的需要,是蜀国统治集团压制国内反对势力的手段,同时也是诸葛亮与刘禅的君臣相处之道。

所以,诸葛亮根本不太在乎北伐成功还是失败,他只是要北伐而已。这就很好解释,虽然不可能成功,还是要打下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玩完老命拉倒。

如果诸葛亮真心真意地北伐,我们就应从更深层次去寻找北伐失败的原因。

毛泽东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反过来说,政治路线不正确,再好的干部也枉然。那么,我们就倒过来看看,诸葛亮和刘备的“政治路线”是否正确。

路线问题

刘备和诸葛亮的“政治路线”体现在《隆中对》中。我们来看看《隆中对》全文。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以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其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和刘备探讨他们的发展大计时,估计只是口头讨论,是不成文的。只是后来诸葛亮或他的秘书将它整理成文字,形成一篇千古奇文,让千千万万读书人吟诵不绝。

拿现代的话来说,《隆中对》是一个发展战略的规划。

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发展战略是其政治路线的具体体现。一个完整的发展战略应包括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步骤、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和发展动力几个部分。其中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两项是最重要的。我们以现代管理学的视角,来看看诸葛亮帮刘备制定的发展战略如何。

发展目标:图霸业,兴汉室,统一中国。

发展道路:先占荆州,再占巴蜀,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条件成熟时分两路北伐中原。

发展步骤:两阶段、三步走。第一阶段:包括两步,先占荆州为立足点,再据有益州,并治理好这两个地方。第二阶段:北伐中原,一统天下,恢复汉室。

外部条件:安抚南方少数民族,东与孙权结盟,并等待北方地区出现动乱或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内部条件:治理好并稳定益州和荆州,积蓄力量。

发展动力?此处“发展动力”后面用的是问号,而不是省略号。诸葛亮在他的发展战略中,其他要件考虑得相当全面和完善,对发展动力这一最重要的问题也有所考虑,但考虑得并不是那么周详。

如今什么伟大的企业家或什么天才的规划大师,关起门来,神秘莫测地谋划什么发展战略,弄得神秘兮兮的,还要挣那些冤大头的大把钞票。其实,制定一个发展战略再简单不过。

就比如你开车回家。家(战略目标)是你的前进目标;要走哪条道(发展道路);转几个弯(发展步骤),车的性能、道路状况、气候条件要正常(外部条件);司机要掌握基本的驾驶技能(内部条件);当然,最重要的,油箱里要灌满汽油(发展动力)。

战争的动力是什么?是资源,包括精神资源(即软实力,主要是指政治资源)和物质资源,后者又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并不是没有考虑到发展动力的问题。政治资源方面,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物力资源方面,荆州“利尽南海”,益州“沃野千里”。这种分析,是静止的、片面的,并不全面、客观。我们来分析刘备占领益州(包括汉中,刘备占领汉中,同时关羽也就失去了荆州)后三国的力量对比。

从国土面积上看,曹操集团占有今天的华中大部、华北、西北以及东北的西南部、华东的东北部。孙权集团占有今天的华东大部、华中小部分以及广东、广西大部。刘备集团占有今天的四川、重庆、云南以及陕西南部。曹操集团占有当时已开发国土面积的大部分。当时北方的经济要比南方发达,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要比中上游地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