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2967900000006

第6章 人物逸事(1)

1.孟姜女为何哭长城

在山海关以东8里多远的地方,有许多与孟姜女有关的古迹:一座土丘般的小山叫“望夫山”,“望夫山”上有一块大石叫“望夫石”,“望夫石”旁有姜女庙、振衣亭;姜女庙下的大海里还有一座姜女坟。

这个孟姜女是何许人也?按照传说,那是在秦始皇当朝的时候,陕西同官县有一家姓孟的,在院里种了一棵葫芦。这葫芦长得枝繁叶茂,藤蔓竟顺着墙头,爬到了隔壁姓姜的邻居家里。秋天,结了一个大葫芦,正好吊在姜家院里。两家一商量,决定把葫芦从中间锯开,一家一半。没想到,葫芦一打开,里面钻出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来。两家都十分喜爱,便决定共同抚养,取名孟姜女。

等孟姜女长到18岁时,秦始皇开始修建万里长城。天下的男子都四处逃奔,怕被秦始皇抓去服差役。苏州有个书生名叫范杞梁,一直从南方逃到北方。一天,官兵追他,他无处藏身,便跳墙躲进孟家的后花园中。孟姜两家在官兵走后,发现了范杞梁,原以为是个小偷,经过询问才知是个有才的书生,加上范杞梁人品端正,彬彬有礼,一眼就被孟姜两家看中,当即招为女婿。谁知好景不长,正当范杞梁与孟姜女欢度花烛之夜,共叙恩爱之情时,官兵闯进家门抓走了范杞梁,一对小鸳鸯被活活拆散了。

孟姜女悲痛不已,日日夜夜思念着范杞梁。眼看着冬天来到,孟姜女决定给丈夫送去几件寒衣。她翻山岭,过黄河,忍饥饿,宿荒郊,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山海关。山海关口万人筑城,找一个范杞梁谈何容易。孟姜女就站在山顶上看啊看,不管是搬砖的、挑土的,只要从她眼前过,她都要认一认,问一问。后来,她问东问西,终于问出个音讯。怪不得找不到,原来她的丈夫早就死了。听到这个消息,孟姜女号啕大哭,愤然痛骂秦始皇。一天,她的哭声感动了天地,只听轰隆一声,长城倒塌了几百里,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扑倒在尸骨旁,竟把眼泪都哭干了。这时,秦始皇听说孟姜女骂他,派人来捉拿孟姜女。孟姜女一气之下,纵身跳进了茫茫大海。

现在,那望夫山、望夫石,相传就是孟姜女当年寻夫时站立的地方;那振衣亭便是孟姜女望夫前梳妆打扮、整理衣衫的地方;那海边的两块礁石,便是孟姜女跳海后葬身的坟头。

2.昭君出塞是喜是悲

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汉元帝时入宫为宫女。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国王)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王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的事迹,在《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中都有记载,又随着各种民间文艺、野史小说的传播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离奇的遭遇,使她留给后世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

首先,王昭君的名字就是个谜。传统的观点是,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后人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但有人提出异议,认为王昭君姓王,名、字不详。根据西汉宫廷规矩,宫女从入宫之日起,即不呼其娘家名字,因而其本来名氏字号不详,王昭君也不例外。《汉书·元帝本纪》第一次提到“王樯”时,这“樯”字仅与其被征选入宫时的某种特征相联系,即她是由船只载运而来的王姓姑娘。后来《匈奴传》又称“王蜣”,都不是昭君的本名,只不过是一个记音义的符号。《后汉书·南匈奴传》改为“王嫱”,才使其名统一起来。“昭君”两字为封号,非官号,因出塞前夕,必须提高她的政治地位,才能达到和亲的目的,于是赐封为“昭君”。久而久之,昭君、王嫱这些标志她政治身份或出身特征的称呼,被当成她的名字。此说虽言之成理,但仍有不少人坚持旧说。

其次,昭君故里也是个谜。《汉书》、《后汉书》载其籍贯为“南郡秭归”,即今湖北秭归。有人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认为王昭君是四川人,为土家族女子。主要理由是:一、从四川入京要走水路,王昭君入宫时以“王樯”呼之,这“樯”字就是载运她离开家乡所用的舟楫。二、王昭君入宫之后,不愿巧言令色,献媚邀宠,更不愿贿赂画师以求进幸。而当匈奴单于求婚时,她自愿和亲。入匈奴后,随胡俗先后作两代单于之妻,生儿育女。这种刚强不屈的性格,正是土家族民族特性的反映,而对当时受封建束缚较深的汉族女子来说,是不易办到的。三、王昭君家乡一带为“百蛮”、“百夷”杂居之地,女多男少,女子难嫁的情况使她有深刻印象,故她和亲时,“靓妆”请行,惟恐不被选中,并无“下嫁”、“鄙嫁”之意,反而把嫁与匈奴单于当做美事。这也说明她和汉族女子的意识有所区别。然而,王昭君真是四川人吗?至今尚难定论。

其三,昭君出塞的原因,又是众说纷纭的话题。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昭君自恃容貌出众,不屑于买通画工毛延寿,结果画像被丑化。当时,汉元帝召幸宫女,以画像的美丑作为选择的标准,昭君因此失宠。久之,渐生苦守深宫之怨,恰巧匈奴前来求亲联姻,她便主动请求出塞和亲。另有一说认为王昭君所以出塞,是画工毛延寿设下的救国计策。因昭君貌美非凡,毛延寿惟恐已经沉恋于女色的汉元帝更不能自拔而误国,于是在画昭君肖像时,有意进行丑化。结果,汉元帝果然弃昭君而将其远嫁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王昭君是一个平民出身的不同凡俗、胆识过人的宫女,为了摆脱宫廷牢笼的束缚,也为了汉匈两族世代团结友好,自愿应召,作为“和亲使者”远嫁匈奴。

不论世人怎样评说,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只有和睦友好,才有利于经济发展。昭君自请出塞为民族团结和发展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3.貂蝉是董卓婢女还是吕布之妻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三国演义》中形容她的容貌舞姿:“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貂蝉有美貌,她的美素有“闭月”之称;貂蝉有胆识,她的胆识如《三国演义》所载,绝不亚于昭君、西施。所以,貂蝉可以说是美貌与智慧的化身。但是,史籍上却没有貂蝉的姓名。很多人都认为貂蝉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一个艺术形象,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也有人根据《三国演义》、《汉书通志》、《三国志·吕布传》等证实貂蝉是婢女出身,当过歌伎,先侍奉董卓,后嫁给吕布,最后被关羽杀掉了。因此世人对这位倾倒众多英雄豪杰的美人的真实身份百般揣度。

由于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故貂蝉是王允家中的歌伎这一说法流传最广。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奸臣当道。汉少帝刘辨懦弱无能,被董卓废掉,立陈留王,即汉献帝。董卓自任相国,独揽大权,飞扬跋扈。在朝廷上视9岁的汉献帝为傀儡,常常带剑上殿,不可一世。王允是汉献帝时的司徒,因不满于董卓的跋扈,一心想除之,但是想了许多办法都失败了。又派曹操行刺,也不成功。王允苦无良策,终日茶饭无心。被他视为亲女儿的歌伎貂蝉窥知情由,表示“如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于是王允精心设计了个“连环美人计”:董卓和他义子吕布二人狼狈为奸,形影不离。董卓权势覆天,在朝中说一不二;吕布骁勇善战,无人能敌。除掉二人很难得手。恰好二人皆为好色之徒,所以先将貂蝉许给吕布,未及迎娶又献于董卓,以此挑起董、吕两人的矛盾。貂蝉对王允的意图心领神会,一会儿在吕布面前扮成早已以心相许,却被董卓霸占的痴情人,一会儿又在董卓面前装做受吕布调戏的无辜者,使董、吕彼此恨之入骨,终于反目成仇,最后吕布杀董卓,夷其三族。貂蝉的出色表演,使王允的计划实施得天衣无缝,顺利地铲除了当时朝中一大祸害,后人叹曰:“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另有“董卓婢女”一说。据《后汉书·吕布传》中记载,董卓任吕布为骑都尉,十分疼爱和信任他,两人誓为父子。有一次,吕布因小事不如董卓之意,董卓大怒之下持戟向吕布掷去,幸亏吕布手脚灵活方得避开,从此吕布对董卓暗怀怨愤。后来吕布与侍婢私通,两情相许,又惟恐董卓识破,由此生出许多矛盾。由于这段记载与三国故事中貂蝉约吕布在凤仪亭相会,被董卓发现,怒火万丈,顿时生起了杀心,抓起吕布身旁的画戟向吕布刺去的情节相合。人们认为使董、吕反目的貂蝉,实际上是董卓的婢女。

还有人认为,貂蝉是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曰:曹操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向曹操请求说,吕布派部将秦宜禄外出求救,城破之后,请把秦之妻赐我为妻。曹操答允了。后来关羽又多次提及此事,使曹操产生好奇心,那秦宜禄之妻是否乃绝色之人?于是,在城破之日派人先将秦妻送入自己营帐,随后便“自留之”,关羽因此“心不自安”。元代杂剧就在此基础上附会出一个《关公月下斩貂蝉》的故事来,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遣貂蝉前往引诱。貂蝉使出千种柔情,百般挑逗,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杀死貂蝉,以示心迹。这里,貂蝉与秦宜禄之妻便合二为一了。

此外,徽剧、川剧、绍剧、京剧都有《斩貂》剧目,写吕布在白门楼殒命后,其爱妾貂蝉为张飞所获,送至关羽处。关羽甚爱怜之,但念及古今英雄豪杰往往因迷恋女色而身败名裂,便逼令貂蝉自刎。因而,又有“貂蝉为吕布之妻说”。

总之,貂蝉的故事,或出于小说,或出于戏剧,文人的渲染与演绎使她越来越不可捉摸。一个普通的女子,牵动着这么多的历史事件,周旋于这么多的三国豪强之间,为他们所爱、所恨、所赞、所叹,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4.松赞干布如何迎娶到文成公主

唐太宗灭了东突厥后,又派李靖击败了西南的吐谷浑,打通了西域的通道。西域各国纷纷和唐朝交往,远在西南的吐蕃,也派使者来了。

当时的吐蕃赞普名叫松赞干布,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他在13岁的时候,就精通骑马、射箭、击剑等各种武艺,而且爱好民歌,善于写诗,受到吐蕃人的爱戴。他的父亲死去后,吐蕃贵族发动叛乱,松赞干布靠他的勇敢才智,很快把叛乱平定了。然而,年轻的松赞干布并不满足吐蕃的贵族生活,为了学习唐朝的文化,他派出使者,长途跋涉,到长安来要求跟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唐太宗也听到吐蕃的名声,愿意跟他们结交,还派使者到吐蕃去回访。

过了两年,松赞干布又派使者到长安向唐朝求亲,唐太宗没有答应。吐蕃使者怕松赞干布责备他不会办事,回到吐蕃后,向松赞干布撒谎说:“唐天子快要答应把公主下嫁给我们了,因为吐谷浑王也去求亲,才把我们求亲的事给耽搁了。”

吐蕃和吐谷浑两国本来就在闹摩擦,松赞干布听了使者的话,更加怨恨吐谷浑。他马上出动20万人马进攻吐谷浑。吐谷浑王看吐蕃军攻势很猛,抵挡不住,就退到环海一带。松赞干布打败了吐谷浑,乘胜打到唐朝境内的松州,又打了个大胜仗。松赞干布骄傲起来,派人威胁唐朝说:“如果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带兵打到长安。”

唐太宗生气了,派大将侯君集带兵反击吐蕃。吐蕃将士对松赞干布挑起跟唐朝的战争,本来不愿意,看到唐朝派大军前来,都要求退兵。松赞干布眼看蛮干下去,要遭到失败,就向唐朝求和。唐太宗本来愿意同吐蕃友好,也就同意讲和了。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又派了个能干的使者禄东赞带了100人的出使队伍,备了5000两黄金和许多珍宝,到长安去求亲。

然而向唐朝求婚者,并非吐蕃一国,周边几个国家都想求得才貌双全的文成公主,以便和强盛的唐朝攀上亲戚。太宗李世民并不急于向某使臣许诺,而是来了个“比文招亲”,出了几个难题,全部能答对者,方可向之许婚。

第一道题,一根木头,两头一样粗细,哪头为根部,哪一头为尾部。聪明的禄东赞将木头放入水中,根部密度大,略重,所以向水里倾斜,此题便被破解了。

第二道题,一块玉,中间有一曲折眼孔,用细线从孔的这头穿到那头。禄东赞将孔的那头涂上蜂蜜,然后将柔软的细线拴到蚂蚁的腰上,把蚂蚁放在孔的这头,蚂蚁闻到气味开始向孔里爬,再加上禄东赞不断地吹气,蚂蚁把线带到了孔的那头。

第三道题,100匹马驹和100匹母马混在一起,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有些使者以毛色区分,结果都分错了,禄东赞将母马和马驹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匹放出来,马驹一看自己的妈妈出来了,忙去吃奶,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第四道题,100只小鸡,100只母鸡,哪只小鸡是哪只母鸡孵的。禄东赞晓得,小鸡吃食物时,常跟母鸡在一起。于是先把小鸡和母鸡分开,到喂鸡食的时候,把母鸡一只只的叫到鸡群中,小鸡一见母鸡就跟着啄食去了。然而,还有一些小鸡不肯跟母鸡去,禄东赞就学老鹰和鹞子的叫声,结果,这些不听话的小鸡也吓得跑到自己的母亲跟前去了。

第五道题,每个使臣一天之内吃完一只羊,喝完一坛酒,还要回到自己的住处去。别的使臣有的吃到一半,喝到一半就醉得不省人事,禄东赞虽然也有些醉了,但他来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住处拴了一根线牵到喝酒的地方,这样禄东赞带着醉意,顺着线回到了住处。

第六道题,这是最后一道题,有500名宫女,面遮盖头,其中有文成公主,让使臣辨认。使臣们谁也没见过文成公主,这题太难了。聪明的禄东赞善做群众工作,他的邻居是一个老妈妈,女儿在宫里当文成公主的侍女,于是他通过老妈妈,了解到有关文成公主的一些生活情况。文成公主喜欢用一种香,香味独特,蜜蜂喜欢这种香味。在辨认那天,禄东赞手里抓了一只蜜蜂,手一松开蜜蜂就飞到文成公主头上。

至此,几个问题全部被禄东赞解答出来,唐太宗心想,吐蕃大臣尚且如此聪明,国王也绝不呆笨,于是将文成公主许配与松赞干布。公元641年,24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唐朝廷为公主备了一份十分丰厚的嫁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当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药材、蚕种。文成公主还带了大批的医药、种树、工程技术、天文历法方面的书籍。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吐蕃,从唐朝边境到吐蕃,一路上都有人准备好马匹、牦牛、船只、食物,接送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赶到柏海迎接。在那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婚礼结束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越过雪山高原,到了逻些城。公主入城的那天,逻些人民像过盛大节日一样,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松赞干布还在逻些按照唐朝的建筑格式,为公主专门建造了一座城郭宫殿,给公主居住。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这些美好的故事被生动地描绘在布达拉宫和其他地方的壁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