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娶吴小姐!”孙坚说。一个代理县尉,居然想打吴小姐的主意,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孙坚引起了公愤。
说完之后,孙坚就找人提亲,正如当初提刀上岸追杀海盗一样果断。吴小姐没有了父母,但是婚姻大事是由家族长辈说了算。吴家长辈毫不迟疑地回绝了媒人,口头的理由是孙坚行事轻率狡猾,但大家都懂得是孙坚的临时工身份让吴家瞧不起。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结果嘴里掉进去了鸟屎,孙坚成了大家的笑料。
“欺人太甚!”孙坚羞愤无比,恨恨地说,“别惹急了老子!”
孙坚提刀砍杀海盗的英雄之举,吴家人以前也跟着大家津津乐道,可现在在他们眼里却成了恐怖行动。
“何必因为疼惜我一个女子而招取灾祸呢?答应他吧!我如果和他生活得不顺利,那也是不可逃脱的命运。”吴小姐说。
吴家人正想用她来安抚孙坚,换取家族平安,现在她主动献身,家族里的人就不用挖空心思寻找说服她的借口。其实,也许是吴小姐偷偷崇拜孙坚,正好把为家族献身作为一个理由。
就这样,癞蛤蟆吃了天鹅肉,临时工娶了大小姐,吴小姐成了吴夫人。
临时工一直就比正式工更加努力,再加上有了爱情的激励,孙坚的工作越来越出色,逐渐获得了认可。先前派人抢瓜的“阳明皇帝”许昌,早已经不屑干抢瓜的勾当了,现在他与儿子许韶一起,煽动诸县,已经拥有数万人马。这个情况惊动了朝廷,朝廷令扬州消灭“阳明皇帝”,于是,优秀的代理县尉孙坚被提拔到郡里做司马,成为郡里的中层军官。
孙司马仍然是个临时工,手下没有一兵一卒,但是郡里给他征兵的权力:你要是有本事征来兵,就做司马,要是征不来兵,就回家搂着你的吴夫人睡觉去吧。
孙坚的英雄故事早就在当地流传,身为临时工的他对草根更具亲和力,很快,他招募了一千多人,参加平叛“阳明皇帝”的战斗,立下了战功。
这个男人,果然是英雄!
“看看你这臭样儿,和你爹一样招女人喜欢!”吴夫人对孙策说。才出生几天的孙策,甜甜地笑笑,并不反对母亲的话。吴夫人继续与儿子谈话:“天下马上要乱了,但是有你爹在,我们母子还怕什么呢?”
“天上马上要乱了,但是你没有爹,我们娘俩依靠谁呢?”几千里之外的冀州涿郡涿县楼桑村的大桑树下,母亲对刘备说。
八、读书改变命运
没爹就要读书吗?刘备想不通。
“要是你爹活着,活动活动也许就有人能推荐你做孝廉,然后做官。”母亲说。刘备的祖父、父亲……官不大,但是费一番努力,还是能与郡守扯上关系的,郡守这一级别的官儿有资格推荐孝廉了。现在,爹死了,母亲总不能抱着一堆草鞋去送礼求人推荐刘备做孝廉吧。
“儿啊,现在你就只有读书这条路了!”
“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读书就能做官,做官就不那么辛苦。你爹活着的时候,娘从来不去卖鞋。”
“可是,读书更辛苦啊!”
“人们常说,读书改变命运。你不读书,难道打算卖一辈子草鞋吗?”
“卖草鞋也要比读书有趣!”
“卖草鞋只会遇到摆地摊的穷人、买草鞋的穷人,读书却能遇到顶大顶大的官儿。”
“做官的有时间读书?”
“做官的都喜欢做出读书人的样子,正如读书的都喜欢做出做官的样子。”
……
母子俩一句一句地辩论着,最后,刘备出外读书的家庭决议还是通过了。15岁孩子的意见,在家庭表决中占的权重是很低的。
刘备很不平,既然大人那么喜欢让自家孩子做官,那他说要做天下最大的官儿——皇帝,叔父为何那么恐惧呢?
在刘家桑树下休息的人们,因为受了桑树的荫庇,他们就会把溢美之词送给桑树,时时地强调这株桑树就像羽葆盖车。刘备于是也时常向小伙伴们炫耀自家的桑树是羽葆盖车。小伙伴受不了他的得瑟样儿,就说:“你家的桑树是羽葆盖车,那皇帝怎么不坐着你家的桑树上朝?”刘备脖子一梗,指着桑叶,说:“我长大了,必定要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一双大手从背后伸过来,捂住了刘备的嘴。刘备回头一看,是叔叔刘子敬。刘子敬一脸惊惶,他压低声训斥刘备:“小兔崽子,不得妄语!你想灭我们刘家吗?”天子乃九五至尊,谁说句不敬的话都要斩立决,现在刘备在大庭广众之下竟然宣称要做皇帝,那就该是株连九族杀无赦了。为何说长大了乘坐羽葆盖车就是大逆不道呢?皇帝只能一个人做,其他人连开玩笑说要做皇帝都是叛逆,刘备认为这是一个狗屁道理。这天夜里,刘备梦到自己真的做了皇帝,文武大臣齐刷刷地跪在面前,刘备宣布圣谕:“下令全国,一人至少买一双草鞋,违令者,满门抄斩!”
梦毕竟是梦。母亲对他说:“去缑氏山读书吧。”母亲说这话时是175年,刘备15岁。缑氏山距离京城洛阳不足百里,距离涿县有一千五六百里,跑这么远读书可一点也不好玩。
“卢大人是太守,有资格推荐孝廉,跟着他读书,你就有机会了。”母亲解释说,“算你运气好,生在了涿县,他才可能收你为学生。”能为儿子成功争取到卢植门下读书的机会,在涿县就算得上是成功家长了。其实,最成功的家长应该是曹嵩,因为他能把儿子送进太学。太学无疑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就在这一年,议郎蔡邕修订儒学经典,亲自书写,刻成石碑,立在太学门口,避免山寨版学生误导学生。可是,卖草鞋人家的孩子是没有机会进入太学的。
每个地方都有土生土长的标杆性人物。涿县的标杆性人物就是卢植。每个涿县的孩子,都会被大人教导说:“好好读书,长大了能做个卢大人那样的官,就算是出息了。”卢植小时候拜在马融门下学习。马融的学问好,但是学问好的人很多,卢植为何单独拜马融为师?马融出身豪门世家,世代为高官,最主要的是他的堂姐或堂妹是明帝皇后。拜在马融门下读书,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天子殿堂。卢植就有幸拜马融为师,然后做官提拔,现在成了九江太守。卢植的成功模式,在涿县被奉为最便捷最完美的人生规划。涿县的年轻人,唯一能攀上关系的大人物,就是卢植了,他们要想复制卢植的成功模式,就要拜到卢植门下读书,正如当年卢植拜在马融门下。刘备在15岁时能到卢植那里读书,是因为卢植这一年因病去官。卢植请了病假也没闲着,而是在缑氏山开办了辅导班。读书改变命运,拜在卢植门下读书,就有希望敲开官场之门。
刘备要去缑氏山读书,还要克服一个困难:学费。父亲死得早,母亲靠卖草鞋维持家用,难以支付到卢植门下读书的费用。这时,刘元起雪中送炭般地站了出来:“大耳朵的学费,我出了!这样德然读书就有伴儿了!”刘德然是刘元起的儿子,但刘备不是,刘元起为何慷慨为刘备助学?刘元起这样回答:“同宗中有这样的孩子,不是寻常人。”以培养家族希望之星的名义,刘元起与刘备手拉手结对子,负担起他的学费,与刘德然一样。刘元起的妻子不高兴了,说:“我家和他家不是一家,怎么能这样呢!”她这话泛着酸味,也许因为她影射刘元起其实是在与刘备的母亲手拉手结对子吧,要不怎么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呢。
也不能怪刘元起妻子多疑,刘备这个差生,确实没有赞助的意义。刘德然源源不断地将刘备在缑氏山的表现反馈到大桑树下,刘备喜欢遛狗骑马,喜欢音乐,喜欢穿时髦的华丽衣服……除了读书,他都很感兴趣,而且将刘元起赞助的钱大都投在了这上面。
“富家公子这样的生活,他怎么能学得会呢!”刘备的母亲虽然知道儿子不喜欢读书,但是不相信儿子居然像富家子一样潇洒了。
刘德然解释说:“有公孙瓒,大耳朵就什么都学会了——除了读书!”
原来,刘备在缑氏山与同学公孙瓒关系最铁。公孙瓒是辽西人,大帅哥,声音洪亮,他是一个特殊学生:首先他是已婚学生,这在当时不稀奇,但他是父亲的小老婆生的,地位低,他硬是凭借自己的形象和才能,被辽西太守看上,招为乘龙快婿;其次他是在职学生,他是以辽西郡守文秘的身份来缑氏山进修的。公孙瓒来缑氏山是为了在此镀金回去后提拔,而不是为了读书,于是,他与同样不喜欢读书的刘备就有了共同语言。公孙同学要大几岁,有工作经验,有婚姻体验,在刘备面前谈人事,谈阅历,谈女人,都能给刘备打开一扇扇新的窗子,刘备对他很崇拜。在缑氏山,刘备表达意见时常常这样开头:“公孙大哥说过……”
捐资助学的刘元起一脸懊丧。这个大耳朵,花钱是让他去拜卢大人为师的,他怎么拜公孙瓒这小子为师呢?
大耳朵多么好的一个孩子,就这样被“公孙”带坏了!刘备的母亲痛骂公孙瓒,不知是刘德然叙述时吐字不清,还是她自己没听清,把“公孙瓒”说成了“公孙蛋”。就刘备的发迹史来看,他正是借“公孙蛋”的“壳”,才孵化出了自己的霸业。
毕业啦!毕业啦!毕业啦!
刘备和公孙瓒击掌相庆,因为卢植在缑氏山的辅导班解散了。177年,卢植被拜为庐江太守,就解散了辅导班。本来,大家来缑氏山是为了在卢植这里报个到,根本不是为了读书;从汉武帝开始,朝廷就规定郡守以上的二千石官员,如果不积极推举孝廉,就以不敬罪论处,推举的孝廉不胜任职务,推举者就会被免除官职,因此卢植办辅导班不是为了教书,而是为了发掘人才。两年时间,对师生双方来说,都达到了目的,因此可以说是毕业了。
很显然,问题学生刘备不在卢植的推荐之列。事实上,刘备根本就没指望能被卢植推荐。卢植有多少学生啊!天下像卢植这样的二千石的官员有多少啊!这么多人,都捧着书摇头晃脑地读着,熬着,其中有多少人能获得举荐机会呢?那个公孙瓒,仗着岳父是郡守,在缑氏山镀金回去后,不也还是郡吏吗?
“什么时候数清桑树上有多少片叶子,才有出头做官的机会!”刘备对母亲说。
这就像无数人在一条地下河里漂流,努力,奋斗,煎熬,寻找漂到出口的机会,出口只能允许极少数幸运儿通过。你根本无法把握,只能顺流而下,只能等,等着被安排。
顺流而下,等,被安排,就像一片桑叶等待秋风一样,人生果真如此的话,那该多么让人恐惧啊!
刘备在大桑树下无聊地数桑叶的时候,曹操却怀揣顿丘县令的任命书,回望渐行渐远的洛阳城墙,惆怅地想:“莫非,人生就是这样被安排吗?”
九、梦想被人狙击
棒打蹇大叔之后,曹操一直等着蹇硕的报复打击,但是蹇硕那边一直没有动静。邪不压正,正义的力量无限啊,曹操笑了。
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177年,曹操在洛阳北部尉的任职期满,述职考核他被评为优秀,按规定他是可以升职的,被改任为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县令。顿丘县令是六百石官员,比四百石的洛阳北部尉升了一级。洛阳北部尉负责京城治安,顿丘县令却是一个远离京城的基层地方官儿,从首都到四线县城,曹操实际上是明升暗降。曹操是非得从洛阳北部尉的位子上下来不可的,不仅仅是宦官这么希望,士人官员也这么希望。这小子在洛阳一天,大家就都没有特权,一定要把他整出洛阳去!
该来的总会来的,怎么也躲不开,曹操还是为洛阳北部尉上的激进行为付出了代价。但是年轻的曹操并没有意识到中了别人的招儿,反而在顿丘县令的位子上干得有滋有味。曹操60岁那年的七月,征伐孙权,留下23岁的曹植镇守下邳,他勉励曹植说:“过去我做顿丘令的时候,和你现在一样也是23岁,现在回忆当时所做的事情,至今无悔。”
无悔,是因为没有辜负梦想。要是正常发展,曹操肯定能在顿丘县干出一些名堂来。梦想是人生隐形的翅膀,有梦就能飞。可是,他的梦想被人狙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干得正红火的曹县令被就地免职。无事家中坐,罪名天上来:曹操有堂妹,堂妹嫁宋奇,宋奇有姐姐,姐姐嫁灵帝,后来成皇后,大宦官王甫,讨厌宋皇后,联合众妃子,诬告宋皇后,强加谋反名,皇后死狱中,宋家死光光。这个绕口令般的陈述,曹操听得头大了,才搞明白自己是被株连了。
可是,曹操还是有疑问:那个叫什么宋奇的人,不也是曹洪的堂姐夫吗?同样是曹家人,曹洪继续做他的蕲春县长,而且,曹家其他人包括曹嵩,并无历史记载因宋皇后一案而受株连免职。一群人走路,天上掉下一块鸟屎,其他人没事,偏偏正好落到你的嘴里。曹操被宋皇后株连免官,就像遭遇了天上掉下的鸟屎。
“我不服!”曹操说。
“人家都紧闭着嘴,谁让你傻乎乎地张开嘴呢!”曹嵩说。是呀,走路就走路,没事朝天张开嘴,鸟屎不落你嘴里落谁嘴里?做洛阳北部尉就做洛阳北部尉,没事和权贵过不去,而且还是和大宦官蹇硕过不去,不整你整谁啊!
阿瞒啊,要不是有爷爷生前积攒下的人脉,要不是有父亲拉下脸皮请客送礼,要不是先前有宋皇后罩着,你可能早就被谁以某个理由整死了!
曹操灰溜溜地回到故乡谯县,这一年他24岁,正是血气方刚之年,正要一展宏图,却被人踢回了老家。曹操在老家的日子,却也过得有滋有味。放下了工作,现在终于可以安心地读先前想读而没时间读的兵法了,可以听音乐,可以练书法,可以吟诗作赋,可以骑马射箭……生活原来如此多姿多彩。真正的强者在逆境中也能享受生活,甚至,还可以去享受女人。家世好,有钱,年轻,曹操没有理由不去娱乐场所留下虽不英俊但是潇洒的身影。一次潇洒的时候,他对一个倡女动心了。这个倡女姓卞,出现在曹操面前时,人们都喊她卞姑娘。他不错眼珠地盯着卞姑娘看,同行的朋友,例如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唯恐天下不乱,起哄,吹口哨,跺脚,“看上了就娶啊!”
“娶就娶!”曹操说。
夏侯惇吓坏了,嘴巴张得能把曹操吞进去,他们知道曹操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一个倡女,玩玩还可以,又怎么能娶呢!夏侯惇等人纷纷劝曹操:“天下女人多的是,何必和一个倡女来真的呢?”
曹操盯着卞姑娘说:“她,天下只有一个!”
就这样,倡家出身的卞姑娘成了曹操明媒正娶的妾。曹操的正妻丁氏至今没生育,后娶的刘氏为曹操生下一子一女就病逝,儿子叫曹昂,女儿后来被称为清河公主,成了夏侯惇的儿媳妇。只有一个儿子,这在当时来看显然不够,因此曹操娶卞氏还是有充足理由的,但是,即使曹操当时有100个儿子,他也是要娶卞氏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卞氏漂亮,有艺术细胞,而主要是因为丁氏和刘氏是父母之命,而卞氏却是他的自主选择。
喜欢了就选择,自己选择的东西,才值得拥有。这一人生哲学,曹操受益终生。
读喜欢的书,交喜欢的朋友,娶喜欢的女人,人生如此,夫复所求!老家的涡河里,天天倒映着曹操笑呵呵的脸容。流动的河水,却倒映不出曹操眉角隐隐的忧郁。正当创业立功的好年华,却过起了退休老干部的休闲生活,这对一个有志青年来说是种侮辱。
180年的七月,知了在涡河边的树林里烦躁地嘶叫。曹操从清澈的河水里看到了马蹄的倒影,马上是京城来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