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原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①,与秦,不若归②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③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甄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④,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注释】
①画计:盘算。
②归:通“馈”。
③图:认真考虑。
④数来者:指上面所列的情况。
【译文】
秦国发兵进攻东周,向东周君索要九鼎,周君为此忧心忡忡,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说:“君王不必忧虑,可由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求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想要兴兵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秦国,实在不如送给贵国。如果您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美名传扬,赢得天下人的认同和赞誉;如果能得到九鼎就是得到了国之珍宝。但愿大王能认真考虑这件事!”齐王非常高兴,立刻派遣五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时,周君又为之忧心忡忡。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让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心甘情愿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国,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不行,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谋划了很长时间。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九鼎,并不是像醋瓶酱罐,可以揣在怀中或提在手上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一下子就能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大约动用了九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此外,预备器械用具的人数也要与八十一万人不相上下。如今大王即使有这么多人力和物力,又能从哪条路把九鼎运来齐国?所以臣一直在私下为大王担忧。”齐王说:“你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们听候贵国的命令。”齐王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秦攻宜阳
【原文】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①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中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②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注释】
①材士:勇武之士。
②效:献出。
【译文】
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城,周王对赵累说:“你预测一下事情的结果会怎样?”赵累回答说:“宜阳必定会被秦国攻破。”周王说:“宜阳纵横八里,有英勇善战的士兵十万,粮食可以支撑好几年;在宜阳附近有韩国国相公仲的军队二十万,附近还有楚国大将景翠率领的兵士,依山扎寨,相机援救宣阳,秦国一定不会成功的。”赵累回答说:“攻打宜阳的秦将甘茂是寄居秦国的人,如果攻打宜阳有功,就成了秦国的周公旦;如果不成功,就将在秦国站不住脚。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意见,执意要进攻宜阳,如宜阳攻不下来,秦王会以此为耻。所以我说宜阳一定能攻下来。”周王说:“那么你替我考虑一下,我们应当怎么办?”赵累回答说:“请君王对楚将景翠说:‘你的爵位已经是执圭,你的官职已经是柱国,就是打了胜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如果不取胜,就必遭死罪。不如等秦国攻下宜阳后再出兵,秦国害怕你要乘秦军疲惫去袭击它,就一定会拿出宝物送给你,韩国国相公仲也会因为你乘虚攻打秦国而敬慕你,他也一定会把宝物送给你。’”
秦军攻陷宜阳以后,楚将景翠听取周王意见发兵攻秦。秦国大为恐惧,赶紧把煮枣这个地方献给景翠。韩国果然也拿出重宝酬谢景翠。景翠不但得到了秦国的煮枣城,又得到了韩国的财宝,又有恩于东周。
东周欲为稻
【原文】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①,东周患②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③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④。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注释】
①下水:从河流上游往下游放水。
②患:忧虑。
③病:破坏。
④复夺之:指再停水进行破坏。
【译文】
东周想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为此而忧虑,苏子就对东周君说:“请让我去西周说服他们放水,可以吗?”于是去拜见西周君,说:“您的主意打错了!如果不放水,反而使东周有了致富的机会。现在东周的百姓都种麦子,没有种其他东西。您如果想坑害他们,不如突然一下子给他们放水,去破坏他们的庄稼。放下了水,东周一定又改种水稻;种上水稻就再给他们停水。如果这样,那么就可以使东周的百姓完全依赖于西周而听命于您了。”西周君说:“好。”于是就放水。苏子得到了两国赏金。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
【原文】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相吕仓,国人不说①也。君有闵闵之心②。
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③。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④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疆,增积成山。”周君遂不免。
【注释】
①说:通“悦”。
②闵闵之心:形容忧虑。
③上:君王。
④释:放弃。
【译文】
周文君免除了工师藉的职务,而任用吕仓为相国,东周民众都表示不满。周文君为此感到很忧虑。
维护吕仓的人对周文君说:“国家的事必然是有人毁谤也有人赞美,忠臣把毁谤都加在自己身上,而把赞美都归于君主。宋国的君主强占百姓耕作时间建造自己的游乐台,而遭到人民强烈的非议。没有忠臣来替他掩饰过错,后来,子罕辞去相位而改任司空,人民就非议子罕,而赞美宋君。在齐恒公的宫中,一共开设有七个市场和七百个歌姬,齐国人都斥责他,于是管仲就故意在自己家筑台,并命名为“三归台”,为桓公掩饰过错,难道这是自己有意伤害民心吗?《春秋》一书记载臣子杀死君主的事可以百数计算,他们都是很受赞誉的大臣。由此可见,重臣享有盛名,并非国家之福。所以常言道,‘众多成强,增高成山’。”周文君这才没有免去吕仓相国的职位。
温人之周
【原文】
温人之周,周不纳。客即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①,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日主人。”君乃使吏出之。
【注释】
①诗:指《诗经》。
【译文】
魏国温城有一个人去东周,东周人不接纳他,并且问他说:“你是外地人吗?”温人回答说:“我是本地人。”可是东周人问他的住处,他却毫无所知,于是官吏就把他拘留起来。这时东周君派人来问:“你既然不是东周人,却又说自己不是客人,这是为什么呢?”温人回答说:“我小时候读《诗经》,书中有一段诗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东周王既然君临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么能说我是外地人呢?所以我才说是本地人。”东周君听了,便让官吏把这个人释放了。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原文】
杜赫欲重①景翠于周,谓周君曰:“君之国小,尽君子重宝珠玉以事诸侯,不可不察也。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处,则又骇鸟矣;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②,然后能多得鸟矣。今君将施于大人,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又费财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
【注释】
①重:重视。
②际:边缘地方。
【译文】
杜赫想让东周重用景翠,就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倾尽您的珍宝来侍奉诸侯也不够用,所以不能不仔细考虑一下。比如张网捕鸟,把网设在没有鸟的地方,永远也不会捕到鸟;把网设在鸟多的地方,容易使鸟惊觉,只有把网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边缘地方,才会捕到很多鸟。如今您把钱花在声名显赫的人身上,可这些人却瞧不起您;把钱花在普通人身上吧,您对这些人指望不了什么,无所企求、又浪费钱财。君王只有把钱花在暂时穷困潦倒,将来一定成大器的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昌他亡西周
【原文】
昌他亡西周,之东周,尽输①西周之情于东周。东周大喜,西周大怒。冯且曰:“臣能杀之。”君予金三十斤。冯且使人操金与书,间②遗昌他书曰:“告昌他,事可成,勉③成之;不可成,亟亡来。事久且泄,自令身死。”因使人告东周之候曰:“今夕有奸人当入者矣。”侯得而献东周,东周立杀昌他。
【注释】
①输:告诉。
②间:暗中。
③勉:努力、尽量。
【译文】
昌他叛逃出西周,去了东周。把西周的国家机密全部泄露给了东周,东周十分高兴。西周君愤怒万丈,冯且说:“我有办法杀掉昌他。”西周君给冯且三十斤黄金。冯且叫人拿着黄金和一封信,暗中送给昌他。信上写道:“告诉昌他:如果事情可以办成,你就尽量努力办成;如果办不成就赶快逃回来,时间长了事情可能会败露,你就会自身难保。”同时,冯且又派人告诉东周边境的东周探子说:“今晚有奸细要入境。”东周探子果然捕到送信人,搜出书信献给东周君,东周君立刻将昌他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