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策(中华国学经典)
2976400000003

第3章 西周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原文】

薛公以①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籍兵乞食②于西周。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君不如令弊邑阴合③于秦而君无攻,又无籍兵乞食。君临函谷而无攻,令邑以君之情谓秦王曰:‘薛公必破秦以张韩、魏,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秦王出楚王以为和,君令弊邑以此忠秦,秦得无破,而以楚之东国自免也,必欲之。楚王出,必德齐,齐得东国而益强,而薛世世无患。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之西,三晋必重齐。”薛公曰:“善。”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国无攻秦,而使不籍兵乞食于西周。

【注释】

①以:利用。

②籍兵乞食:这里指借兵借粮。

③阴合:暗中交结。

【译文】

薛公利用齐国的力量帮助韩国、魏国攻打楚国,然后又与韩国、魏国攻打秦国,因而向西周借兵借粮。韩庆替西周对薛公说:“你用齐国的力量帮助韩国、魏国攻打楚国,用了九年时间才攻下宛城、叶城以北的地方,来加强韩国和魏国,现在又攻打秦国来进一步加强他们。韩、魏两国南面不用担心楚国,西面没有秦国的威胁,那么他们的疆域不断扩大,而且地位更加重要,那么齐国的地位必将会受到轻视。事情的本末、虚实不是永恒的,而是交替变化的,我暗暗地为你感到不安。你不如让西周暗中和秦国结交,而且你既不攻打秦国,又不借兵借粮。你临近函谷关而不进攻,让一国把你的真实意图告诉秦王说:‘薛公之所以要攻破秦国以加强韩、魏两国,是因为想要大王迫使楚国把靠近齐国的东面土地割让给齐国。’秦王放回楚王,两国和好,你让西周用这种办法施惠于秦,秦国让楚国割让东面的土地给齐国,而免于被齐、韩、魏三国所进攻,秦国一定愿意这样做。楚王能够脱身,也一定会感激齐国,而把东面的土地割让给齐国。齐国得到这块土地就会更加强大,你在薛地的封邑也就世代没有灾祸了。秦国的力量并没有削弱,他在韩、赵、魏三国的西面,三国一定会接重齐国。”薛公说:“好。”于是派韩庆前往秦国,又取消了联合韩、魏攻打秦国的打算,也不想向西周借兵借粮了。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原文】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君迎之以卒,甚敬。楚王怒,让①周,以其重秦客。游腾谓楚王曰:“昔智伯欲伐由,遗②之大钟,载以广车③,因随入以兵,由卒亡,无备故也。桓公伐蔡也,号言伐楚,其实袭蔡。今秦者,虎狼之国也,兼有吞周之意;使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君惧焉,以蔡由戒之,故使长兵在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也。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恐一日之亡国,而忧大王。”楚王乃悦。

【注释】

①让:严词责难。

②遗:赠送。

③广车:用于通车的宽广的路。

【译文】

秦国派樗里疾率领100辆马车去访问西周,西周君用相应数量的士卒举行盛大的仪式出城欢迎,非常重视和尊敬樗里疾。楚王知道以后大为愤怒,严词责难周君不该这样重视秦国使者。周臣游腾就对楚王解释说:“以前智伯要讨伐由时,先赠送给他一口大钟,由为了能用大车运这口大钟,就特别修了一条宽广的道路。但智伯却也乘机从这条道路进兵攻击由,由于是被灭了,这主要是因为由没有防备的缘故。齐桓公攻打蔡国时,表面上声称去攻打楚国,实际上却是袭击蔡国。现在的秦国是一个虎狼之国,还有吞灭周朝的野心,秦国派樗里疾率领100辆战车到西周时,周君非常害怕,于是心里以当年的蔡国和由的事情作为警戒,所以在欢迎仪式上派手持长柄武器的士兵走在前面,派手持强弓的士兵走在后面,名义上是欢迎、保卫樗里疾,实际上是困住他。周君难道不爱他的国家吗?惟恐有一天被灭,对您大王也不利,这是为了大王担忧啊。”楚王这才高兴起来。

雍氏之役

【原文】

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唯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①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注释】

①弊:破烂的。

【译文】

楚国攻打韩国雍氏,韩国向西周求兵求粮,周王为此忧虑,就告诉大臣苏代。苏代说:“这有什么好忧虑的呢?臣不但可以使韩国不向西周求兵求粮,而且可以为君王得到韩国的高都。”周王听后大为高兴,说:“您如果能做到,那么以后寡人的国家都将听从你的调遣和管理。”苏代于是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对他说道:“难道您不清楚楚国的计划吗?楚将昭应当初对楚王说:‘韩国常年疲于兵祸,粮库空虚,没有力量守住城池。我要乘韩国饥荒,率兵夺取韩国的雍氏,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攻下城池。’如今楚国包围雍氏已经5个月了,还不能攻克,这就是楚军的困窘,楚王已经开始不相信昭应的计策了。现在您竟然向西周征兵征粮,这明明是告诉楚国韩国的弊端。如果昭应知道以后,一定劝说楚王增兵包围雍氏,届时雍氏必然会被攻陷。”仲侈说:“对,但是我的使者已经派出去了。”苏代说:“您为什么不把高都之地送给西周呢?”仲侈听后十分愤怒地说:“我不再向西周求兵求粮,这已经做得很多了,为什么还要送给西周高都呢?”苏代说:“假如您把高都送给西周,那么西周会再次跟韩国修好,秦国知道以后,必然大为震怒,不仅会焚毁西周的符节,而且还会断绝使臣的来往。这样一来,阁下就是在用一个破烂的高都,换取一个完整的西周,阁下为什么不愿意呢?”公仲侈说:“好吧。”于是公仲侈就不向周求兵求粮,并把高都送给了西周。楚军没能攻下雍氏而离去。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原文】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曰:“君使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善,归其剑而责①之金。越人请买之千金,折而不卖。将死,而属②其子曰:‘必无独知。’今君之使最为太子,独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臣恐齐王之谓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君为多巧,最为多诈,君何不买信货哉?奉养无有爱于最也,使天下见之。”

【注释】

①责:索回。

②属:叮嘱。

【译文】

司寇布为周最的事对周君指出:“您派人把周最不肯当太子的事告诉齐王,臣认为这样做实在不太合适。以前函冶氏为齐太公买了一把宝剑,齐太公没有看出宝剑的精良品质,结果叫函冶氏退掉宝剑并且要索回买宝剑的钱。后来越国的一个人想用一千金买这把剑,函冶氏却又没有卖。当函冶氏要死时,叮嘱他儿子说:‘任何重要的东西,绝对不能只让自己知道。’如今君王想立周最为太子,只是只有周最自己知道这个约定,天下却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臣深怕齐王听了你的话后反而认为你说的不是真的,觉得你的真实意图是立公子果为太子,只是用这种假托周最不肯作太子的办法虚饰罢了,以此欺蒙齐国。如果人们觉得君王是在弄计谋,周最在搞权诈之术,那么现在君王为何不让人们看到事情的真相呢?奉养父王没有谁比周最更真诚更有挚爱的了,你可以将这些真相告白于天下。”

秦欲攻周

【原文】

秦欲攻周,周最谓秦王曰:“为王之国计①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国,而声畏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②于周,而合天下于齐,则秦孤而不王矣。是天下欲罢秦,故劝王攻周。秦与天下罢,则令不横行于周矣。”

【注释】

①计:为利益着想。

②弊:军队精疲力尽。

【译文】

秦打算进攻西周,周最对秦王说:“真的为大王的国家利益着想的话,就不应该攻打西周,秦如果攻打西周,对秦国自己毫无现实利益,反而会在众国间把名声搞坏。到时诸侯们由于害怕秦国,相反都会到东边和齐国联合。秦为攻周陷于疲惫,天下诸侯联合了齐国,那么秦国就会孤立而不能称霸诸侯了。可见诸侯们为了使秦军精疲力尽,才怂恿君王攻周。当秦国和天下诸侯们的实力都消耗尽了,那么任何国家的号令都不能通行于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