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2977100000037

第37章 留侯论

苏轼

【解题】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是继欧阳修后的又一位文坛领袖。他在诗、词、文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散文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文理自然恣肆,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气势流畅,随物赋形,已入文章的化境。他的思想比较复杂,儒、道、释三家思想对他的影响都是非常明显的。这使他既入世,又超脱,真正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

本篇是苏轼在25岁时应制科考试时呈上的《进论》之一。全文对张良在桥上遇见黄石公“纳履受书”一事加以评论。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张良后来之所以能帮助刘邦用兵,夺取天下,是因为得到了这本书。但作者则认为黄石公给张良的教益,不在于赠书,而在于通过“纳履”来考查和启发张良,让他学会“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道理。文章的见解独特而新颖,论据出入经史,颇有说服力。但文章亦有强词夺理之处,如说高祖和项羽胜败的关键在于“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其实,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远不是一个人的气量,它更多决定于政治、经济、文化、用人、民心向背等方面。不过文章写得很巧,饶有机趣:开头部分,在具体评论张良之前,先将结论提出,引人注目,造成悬念。结尾则是在充分发挥题旨之后,笔锋一转,转至对张良相貌的评价上来,突成闲笔。但是看似闲笔而实不闲,它与开头所提出的结论相照应,故闲话实是点题也。

【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①,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②,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③,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④,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⑤。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⑥,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⑦,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⑧。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⑨,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⑩,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B11,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释】

①卒然:突然。卒,同“猝”。

②子房:即张良,后封为留侯。圯:楚地俗称桥为“圯”。关于张良受书的传说,《史记·留侯世家》上记载:张良在下邳,于圯上逢见一老者,老者故意将履弄到桥下,叫张良下去拾。张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下取履”。但老人又令他穿鞋,张良只好替他穿上。老人遂说:“孺子可教矣!”让他五天后的早晨在桥头等候,张良去时,老人已先在,嫌他迟到,又再推迟五日,直到第三次约会时,张良“夜未半而往”,总算在老人之前来到桥头,于是老人赠他一编书,曰:“读此,则为帝王师矣。”人称老人为“黄石公”。

③刀锯鼎镬:都是古代杀人的工具,此处指以暴力对人。

④贲:孟贲。育:夏育。两人都是先秦时卫国著名的勇士。

⑤一击:《史记·留侯世家》载,秦灭韩后,张良为韩报仇,请一位力士,用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锥,当“秦始皇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⑥伊尹:商朝开国功臣,佐商汤灭夏。太公:即太公望,吕尚,佐周武王灭纣。

⑦荆轲:为燕国刺秦王的刺客。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刺客。

⑧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事见《左传·宣公十二年》。春秋时期,楚庄王讨伐郑国,郑襄公袒露身体,牵着羊去迎接他,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楚庄王因而退军三十里,楚郑之战得以和平解决。

⑨“勾践之困于会稽”等三句:即“卧薪尝胆”的故事,见《国语·越语》。会稽,山名在今浙江中部。

⑩淮阴:淮阴侯韩信。韩信王欲为齐王的事,《史记·淮阴候列传》中这样记载:“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其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任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韩信后来封为淮阴侯,故以“淮阴”称韩信。

B11太史公:即司马迁。

【译文】

古时候所说的英雄豪杰,一定有超过常人的节操,能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境遇。普通人一旦受了侮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都称不上勇敢。天下有那种真正有大勇的人,意外事件突然降临而不惊慌,屈辱无故地加在他头上也不忿怒。这是由于他的抱负远大,而他的志向很高远的缘故啊。

张良在桥上接受老人的赠书,这事看来很奇怪。但是怎么会知道这不是秦朝隐居的一位君子,出来试探考验他的呢。观察他所做的那件小事中所体现出来的意思,都是古来圣贤互相警戒的道理。可是世人不留心考察,就以为是鬼神,也太错误了吧。况且老人的真实意图并不在授书。

在韩国灭亡、秦朝正当强盛的时候,它是用刀锯和烹炸人的大锅来对待普天下人的。即使那些平常在家从不生事的人,遭杀身灭族之祸的也不计其数。这时虽然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获得施展的机会。施行法律过于急切的人,他的锋芒是不可冒犯的,而这种形势也没有机会可乘。子房忍耐不住愤怒的心情,只凭借个人的力量,间想得逞于一次突然袭击之中。这个时候,张良居然没有死,生死只有一根头发那样细,真是太危险了。家有千金的人,不会死在和盗贼搏斗上,为什么呢?自己的身体很值得爱护,犯不上和盗贼去拼命啊。子房凭着盖世的才能,不去考虑伊尹、太公那种重大谋略,却单单学习荆轲、聂政之流的行刺小计,企图侥幸于偶然得逞而还能保住性命,这就是圯上老人所深深为他惋惜的啊。因此,老人以倨傲无礼的态度狠狠地让他受了一番挫折,他如果能有所忍耐,然后才可以成就大事业,所以老人才说:“这孩子是可以教育的啊。”

楚庄王攻伐郑国,郑襄公袒着膀子牵着羊来迎接。楚庄王说:“郑国的君主能对人谦下,一定也能够以信义管理他的人民。”于是释放了他。越王勾践被围困于会稽山时,能以奴婢的身份到吴国为人质,三年而不敢懈怠。那有报仇的志气,但是不能屈身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啊。桥上老人以为子房的才能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足,所以深深地挫折他的年轻人刚强的锐气,使他能忍受小的忿恨,成就他远大的谋略。为什么呢?如果没有平生的素养,偶然相遇于乡野之间,却命令他做奴婢所干的事,却能从容处之而不见怪的,这当然秦始皇所不能惊动,也是项羽所不能激怒的啊。

观察汉高祖之所以取得胜利,项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能忍耐与不能忍耐之间罢了。项羽就是不能忍耐,所以逢仗必打,每打务必取胜,因而是轻易地使用了他的力量;但是汉高祖却能忍耐,蓄养了自己全部精锐的力量,而等待项羽的疲惫,这正是子房教他这样做的吧。当着淮阴侯韩信攻陷了齐国,而想要自己称王时,汉高祖发怒了,而且表现在言词和神情上。由此看来,他犹有刚强不能忍受的脾气,如果不是子房的劝诫,又有谁能来成全他呢?

太史公司马迁曾发出疑问:原以为子房是个魁梧奇伟的人,然而发现其貌相却宛如妇人一样,认为和他的胸怀和气度不相称。唉,这大概就是他之所以成为子房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