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事绝学(历代经典文丛)
2989300000019

第19章 《挺经》——内圣外王者的醒世箴言(1)

人生路,有坎坷也有坦途;人之机运有得意时也有低糜时。在困厄中坚梃腰板求出路,在得意时压低资态图长远,在苦斗中心平气和求挺实,在闲歇时滋养精神求进取。人生何处不需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简介】

《挺经》是曾国藩总结自身人生经验和成功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为曾国藩生前的“压案之作”,李鸿章曾称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全书共十八卷。书中,作者系统完整地总结了自己为人为官的一些基本原则,如顺境中的修养与知足,逆境中的坚挺与忍耐;做事的勇毅与勤廉,做人的真诚与仁爱;决策时的虚心与明强,反省时的知耻与知悔。这些原则既是对不同情况的应变原则,又有内在的一以贯之的重实用、重实效的统一性,是曾国藩一生修身处世、居官治平的最高法则。本书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砺志

【原文】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译文】

君子立下的志向,是想让自己有为民众请命的器量,有圣人一般的德行,有称霸天下的大功,然后才不辜负自己的父母生育了自己,不愧身为天地间一个完全的人。所以他是为自己比不上舜帝和周公而忧虑,为自身的德行没有修养完备而忧虑,为学问没有大的成就而忧虑。所以,那些因为顽固的刁民难以感化而忧虑,因为野蛮的少数民族不能征服而忧虑,因为小人当道而贤德的人只能远远地逃避而忧虑,因为普通的平民百姓没有得到自己的恩泽而忧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悲天命而怜悯百姓穷苦,也就是君子怀有的忧虑。如果只是个人的如意和困顿,一家人的温饱和贫寒,世俗所说的荣誉与耻辱、所得和所失、富贵与贫贱、诽谤与赞美,君子是顾不上为这些事而忧虑费神的。

【原文】

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作官,与用牧猪奴作官何以异哉?

【译文】

明道德、新民众、做善事,这些都是我们分内的事情。如果读了书而不能将书中的道理应用到自己身上,认为这三项与我毫不相干,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呢?虽说读了书之后能写文章能作诗,也能卖弄自己学识广博,但这也只能算是一个识字的牧童而已,怎么能够称得上是个明白事理而且懂得应用的人呢?朝廷以科举文章来录取人才,也是认为这样的人能坚持圣贤的言论,一定也明白圣贤的道理,做出圣贤的行为,因此能为官管理民众,以身作责来引导和带领其他的人。如果一个人把宣扬德化、教导百姓看成是分外的事,那么他虽然能写文章能作诗,却对修身治人的道理茫然不懂,朝廷任用这样的人作官,和任用牧童作官又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

累月奔驰酬应,犹能不失常课,当可日进无已。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息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精进而不觉。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则业进矣。

【译文】

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应酬,还能坚持日常的学习,当然能够日有所进,不会止息。人生只有做事持之以恒是第一美德。我早年对书法此道,也曾经艰苦探求,但始终无所成就。近日来,我每天摹写,坚持很久没有间断。就觉得我写的字每月都有长进。可见年龄不分老少,事情不分难易,只要持之有恒,就像种树和养牲畜一样,每天看见它长大却感觉不到。奋力前行,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的工夫,自然会有无形的精进。言语迟稳,举止端重,品德性情自然就会有所长进。文章有峥嵘雄骏之气,则学业有长进。

【点评】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春秋,大凡有些志向的人,无不希望生前建功立业,死后万古流芳。然而欲成大业者,非有卓越之智慧和超凡之才干不可。而智慧才能的获取,依赖于平日的学习和知识的增进,所以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没有不讲求治学之道,没有不高度重视知识作用的。治学之道,最紧要的是立下坚卓不俗的大志,立志是事业的大门,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学问长进得越快。

当然,仅有高大的志向是远远不够的。治学,还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务实精神,避免奢谈,踏实认真。要明白学问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勤学好问,持之以恒。学问好比金字塔,基础越深越博越好,这样才能在广博的基础上求得高精尖。做学问,必须重视读书的方法。不要贪多,而要专注于一书,力求吃透。同时,治学须避免门户之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才能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而依赖于不俗的才学,一个人才可能为国立功,为己立德,为人立言,受到后人的敬仰。

坚忍

【原文】

子长尚黄老,进游侠,班孟坚讥之,盖实录也。好游侠,故数称坚忍卓绝之行。如屈原、虞卿、田横、侯赢、田光及此篇之述贯高皆是。尚黄老,故数称脱屣富贵、厌世弃俗之人。如本纪以黄帝第一,世家以吴太伯第一,列传以伯夷第一,皆其指也。此赞称张、陈与太伯、季札异,亦谓其不能遗外势利、弃屣天下耳。

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迪安妙在全不识世态,其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我兄弟则时时发露,终非载福之道。雪琴与我兄弟最相似,亦所如寡合也。弟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绝不发露。将来养得纯熟,身体也健旺,子孙也受用,无惯习机械变诈,恐愈久而愈薄耳。

【译文】

司马迁崇尚黄老,敬仰游侠,班固以此讥讽他,这都是事实。爱好游侠,所以多次称赞坚忍卓绝的操行。比如屈原、虞卿、田横、侯赢、田光以及本篇中所讲的贯高都是此类人物。崇尚黄老,所以多次称赞都视富贵,厌世弃俗的人,如本纪以黄帝为第一,世家以吴太伯为第一,列传以伯夷为第一,都是这个宗旨。此篇赞中说张耳、陈余和太伯、季札不一样,也是他们没有能够回避势利,抛弃天下。

过去耿恭简公说过,做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忍,有耐性。其实带兵也是这样。和官场往来,我们兄弟都患在略知世态却又怀有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想法,既不能硬做主张,又不能迎合世事,所以到处落落寡合。迪安之妙就在于他全然不了解世态,他腹中虽然也有些不合时宜的想法,却能一味浑同包容,永不表现出来。我们兄弟却时刻把它显露出来,总不是带来福气的办法。雪琴和我们兄弟最相像,也少有投合的人。弟应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包容,决不显露表现。将来性情修养纯熟,身体也健壮旺盛,子孙也受用无穷,不要习惯于官场的机变伪诈,恐怕在官场越久,德行就会越浅薄。

【原文】

弟书自谓是笃实一路人,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恨,何益之有?近日忧居猛省,一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须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而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译文】

弟弟你在信中自认为是老实人,我也相信自己是个老实人,只是因为阅历世途,饱经世事变迁,约略学了些机谋权变之术,自己学坏了。其实这些机变之术的作用远不如他人,白白惹人笑话,让人怀恨罢了,有什么好处呢?近来忧思猛然间醒悟,一味向平实方向努力,将自己老实的本质显现出来,归还本来面目,恢复我固有的本性。

弟弟你此刻在外面,也应该即刻恢复老实的本性,千万不能走上投机取巧的道路,并且越陷越深。即使是别人对我机巧奸诈,我仍然用混含应付,用诚愚应付;久而久之,那个人也会对我渐失机巧之心的。如果双方钩心斗角,表面接近,而内心疏远,那么报复将会是无休无止的。

【原文】

我辈办事,成败听之天命,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己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立者,亦日不随众人之喜惧耳。

【译文】

我们办事,成败要听天由命,诋毁和赞誉也随别人去。只有自己的行事准则,可以靠自己来制定,也就是不随众人的欣喜和忧惧而欣喜或忧惧。

【点评】

“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坚忍,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能量,一个人的意志力。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例子。虽经历过非常的磨难,仍坚忍不拔,忠于自己意志的人最后方能取得成功。越王勾践为奴三年,卧薪尝胆,伺机待发,最后终于一举歼灭吴国。司马迁身受宫刑,仍然坚忍卓绝,耗尽心力编成巨著《史记》。

从曾国藩一生的经历来看,他确实也是坚忍过人。但是,曾国藩的“忍”并不是一味的强忍,而是善忍、会忍,当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对满蒙亲责的猜疑、排挤、冷落、出尔反尔和种种不公,曾国藩一忍再忍,一忍到底,为的是图日后发展、为民请命;但对误国误军、贪婪无度而又加害于他的人,则“是可忍,孰不可忍”,拔剑而起势不两立。他的一生有起有落、有荣有辱,但没有扶摇直上九霄,也没有一失足掉进深渊。虽然没有片段的精彩,却有整体的绚烂。他总能启动平抑机能,在高潮时削去波峰,在低潮时填平谷底。正是“坚忍”二字成就了曾国藩的一生。

“坚忍”者,君子所为,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于事业则会一步步接近成功,于生活才能真正体验到其甘味。试想,一个人能以“坚韧”做武器,则何事而不成?

家范

【原文】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三不信,曰:“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译文】

家中的兄弟子侄们,应该牢记祖父训诫的八个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还应该谨记祖父的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我的日记中又有八本的说法:“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晚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本都是我通过亲身经历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论断,弟弟应当教导各位子侄,让他们谨记教诲。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家境贫寒还是富裕,只要能守住祖父的八字和我的八本之说,都不失为受人尊敬的上等人家。

【原文】

士大夫之家不旋踵而败,往往不如乡里耕读人家之耐久。所以致败之由大约不出数端。家败之道有四,曰: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身败之道有四,曰: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未有八者全无一失而无故倾覆者也。

【译文】

士大夫家族会很快衰败,往往比不上乡村耕读人家的家运持久。士大夫家族之所以会衰败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使家业衰败的途径有四个方面:不讲礼仪的人家会衰败;兄弟之间相互欺诈的人家会衰败;女子淫荡秽乱的人家会衰败;家族子弟傲慢横行的人家会衰败。使自己身败名裂的途径有四条:骄横傲慢、恃才傲物的人必败;是非不明、放纵下属的人必败;贪婪苛刻、求全责备的人必败;反复无常、没有信誉的人必败。从没听说过在以上这八个方面都没有过失而无故败家覆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