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2003年和2005年的夏季格外炎热。在这两个夏季,人感染立克次氏体病的几率大幅度提高。他们还注意到,2007年4月,法国南部城市尼姆也出现这种疾病,而当时尼姆遭遇了50年不遇的炎热天气。
为证明气候变暖对壁虱行为的影响,研究人员将他们研究的壁虱分为两组,分别在40℃和25℃的环境里放置24小时,随后让它们与人接触。结果,科研人员发现,第一组壁虱中有50%叮咬了参与试验的人员,而第二组却没有一只叮咬人类。
研究小组负责人迪迪埃·拉乌尔说,这充分说明,气候变暖不但有利于壁虱大量繁殖,还会使其习性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患传染病的人数量增加。
全球变暖还导致壁虱的活动范围扩大。在寒冷的瑞典北部地区,向来难以存活的寄生吸血虫陆续出现,壁虱就是其中之一。
壁虱在近10年内已在多个国家出现,它已从其传统的迁徙地——斯德哥尔摩群岛开始北上繁衍,甚至出现在靠近北极圈的地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医学昆虫学教授托马斯·简森说:“壁虱的北上与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有关。在寒冷的1月份,我们能看到壁虱,这说明这里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瑞典疾病控制中心表示,携带致命性病菌的壁虱引起的脑炎病例在瑞典正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发现60例,而2005年瑞典则出现了155例,病例数量增加了1倍以上。
三、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2008年2月5日,英国《独立报》介绍了来自英国、德国和美国等52个国家或地区的气候专家联合发布的报告,研究报告提出9种自然现象变化设想,包括今后100年间北极海冰消融和亚马孙热带雨林消失等显著环境变化。专家警告说,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增加,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不仅自然环境将经受急剧变化,人类生存环境也将受到深刻影响。
专家指出,这些变化一旦突破“临界点”,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将不可逆转。所谓的“临界点”,特指一些自然现象渐变、如气温升高累计达到一定程度时,引发急剧变化。
“我们的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导致气候不断变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现象可能在本世纪内达到变化的‘临界点’。”专家组成员、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教授蒂莫西·伦登说。
报告说,一些科学家相信,北极夏季海冰消融很快会达到临界点,进而加速融化直至完全消失。此外,格陵兰岛冰盖完全融化可能需要300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消融速度今后50年可能达到“临界点”。
专家还认为,湾流以及印度洋和北非季风洋流可能发生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伯利亚地区和加拿大一些由耐寒植物组成的针叶林可能逐渐消失;亚马孙热带雨林也将因全球气温升高和不断遭到砍伐而最终从地球上消失。
科学家在报告中认定,当前最大和最明确的威胁,当属北极夏季海冰不久可能将会完全消融和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一些地势较低的沿海国家和地区。
报告说,人们可能会以为全球气候变化属于渐变,因而产生一种虚假安全感。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发起制定了《京都议定书》,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京都协议书》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我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2年5月23日,冰岛通过《京都协议书》后达到“55个国家”的要求。2004年12月18日,俄罗斯通过了该条约后达到了“55%”的条件,条约在90天后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5年9月,一共有156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该条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批准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61%。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也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是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第二高的国家。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4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给地球降温
控制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给地球降温已经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就如何控制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思路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就要求减少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化石燃料的使用量。而化石燃料使用量的减少,必然要求我们寻找替代的能源。降低温室效应的另外一个思路,则是从如何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角度来考虑的。
一、减排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的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去的,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目前世界各国对减排温室气体的一致看法。
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其包括的天然资源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在燃烧过程中,化石燃料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从而导致了温室效应。由于化石燃料是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主要部分,其燃烧耗用的数量很大,从而对环境的影响也令人关注。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是行政手段,即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和政府命令,要求化石燃料使用企业和个人,在温室气体排放上要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予以取缔和处罚。一是经济手段,对化石燃料的生产和消费,按照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进行相应级别的税收控制。另外,化石燃料使用的控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加强国际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通过制定各种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规定,签订各种国际公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大增,汽车排放的尾气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