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关系学(历代经典文丛)
2992800000028

第28章 人际关系在商业上的应用(6)

恢复下属的自信心。美国哈佛大学的劳伦斯教授一直将自己的研究工作专注于影响工作业绩的关键条件上,他指出,导致一个人工作业绩好坏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工作的满意程度;自信。那么,你的下属怎样才能在工作中树立起自信心呢?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解释是,一个人的自信心,最终的形成与确定需要两个条件:首先要有一个紧迫的环境;其次要有一个“化险为夷”、度过“危机”的结果。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自信心的获得是在一次又一次度过危机的过程中实现的。他同时指出,一个人自信心的提高,会使我们对自我的把握能力加大,这种自我把握能力是一个人对自己准确评估与预见的能力,它会在人的内心产生一种能动的力量,促使个人向完善发展,并且因此而把握一个企业正确的途径。

在工作中多褒少贬。一个出色的、精明的管理者,不会在一些小事上对自己的下属“横挑鼻子竖挑眼”,而是应该采取一种宽宏豁达的态度,让下属在犯了错误做了错事之后尽快地了解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给予他们时间去争取下一步的胜利。

不要无谓地非难你的下属。在公司管理工作中,对于下属的失败,假如你熟视无睹,不加以斥责的话,就有可能使下属缺少警惕性,很可能还会重蹈覆辙。为了使你的下属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甚至多次,你一定要深究造成失败的原因,促使他自己进行深刻地反省,所以,斥责犯了错误或者失败了的下属是对的。但是,斥责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去非难他,斥责和非难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从对象的角度和心理去考察,“非难”带有明显的攻击意味,而攻击下属的失败,在结果上只能使他们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使得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你若是通情达理、体贴下属的话,你就应该斥责他,下属并不会因此而怀恨在心的。因为正确地运用批评的武器也是一种激励手段。

让你的下属有归属感。从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角度来说,一个有着主人翁意识的员工,一定是深爱着自己的工作、自己的部门、自己的公司,对组织有着巨大的献身精神的人。而从员工本身的角度来看,主人翁意识意味着他们有权对自己的工作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事情做主。主人翁精神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它要求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去解决组织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用自己的自豪感、自信心所焕发出的巨大热情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个团队之中,管理者如果能知人善任,成功地激励下属,那么这个团队也就拥有了无穷的活力而立于不败之地。

用好权力法宝

人大概都对权力有着一种天然的嗜好,作为一个上司来说,使下属甘心为自己服务仅仅靠感情和金钱的笼络还是不够的,必要时候用加官进爵来满足下属的权力欲,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人对权力的欲望很大的原因是虚荣心的问题,官大了,能够成为人上之人,自然而然便有了一种优越感和成就感。作为上司来说应该好好利用一下这种人性的弱点,使下属能为己所用。

楚相相争中刘邦能够得到天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能用加官进爵的方式驾驭他的部下,为己所用。在楚汉相争这场大战中,项羽和刘邦这对立的双方,在力量的对比上其实是很不平衡的。项羽无论就个人的勇猛威武、名望的影响力、士卒的精锐、战功的卓著,都远远超过了刘邦,可是最后却败在刘邦的手下,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在官爵的封赏上,刘邦的手段更高明。

韩信是刘邦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可以说,没有韩信,便没有刘邦的江山,而韩信原来却是项羽的部下,为什么他要弃项而归刘呢?他在同刘邦谈到项羽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项羽虽然对人也恭敬慈爱,同人说起话来,平易近人,如拉家常。谁要是有了疾病,他会急得流泪,将自己的饮食送给病人。可是,当别人立了大功,应该封官赏爵时,他把封赏的印鉴都刻好了,放在手上抚弄得印角都磨平了,还是舍不得交给应受封赏的人,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

看来项羽不善于利用封赏官爵这个手段来激发别人为他效力,他的那些小慈小悲的举动,是所谓口惠而实不至,无怪韩信要弃他而去了。韩信向刘邦建议,要反项羽之道而行之,大胆任用天下强将,将天下城邑封赏给有功之人,这样便可以无往而不胜。

看来刘邦是接受了他的建议的。在这之前,他已破格将韩信这个投奔来的普通士卒一步登天地提升为大将,而且拜将的礼仪极为隆重。韩信果然很为他卖命,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胜利,后来占据了山东的大片土地。为了稳定这一地区的人心,韩信向刘邦请求封自己为“假齐王”(即代理齐王)。当时刘邦正被困荥阳,盼着韩信来解救他,一接到韩信的请求,十分恼火,不由得破口大骂道:“我被困在这里,瞪大了眼睛盼他来救我,他倒想自己称王!”

这时,他的谋士张良、陈平暗暗地踩了一下刘邦的脚,附耳低声对他说:“我们现在处境十分困难,还怎么能够不让韩言称王?不如顺势买个好,就立他为王,对他客气点,让他固守在齐地。要不然,会出乱子的!”

刘邦立刻醒悟了,他现在其实是控制不了韩信的,只有来个顺水推舟,答应韩信,才能将他笼络住。于是刘邦立刻改口道:大丈夫平定天下,要当就当真王,干吗当他妈的假王?”

当时便派了张良去到韩信那里,当面封他为齐王。

后来,到了楚汉相争的关键阶段,刘邦又一次受困,通知韩信及另一位大将彭越前来会战,这两个人都没能如约前来,刘邦一筹莫展,又是张良给他出谋划策:“楚兵眼看就要失败,而韩信、彭越没有得到划分的封地,他们不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君王如果能同他们共分天下,他们马上便会前来;如果不分,事情就很难预料了。君王如果将从淮阳到海边的这一片土地尽划归韩信,从淮阳以北到谷城这一片土地尽划归彭越,让他们各自为战,楚方很快便会失败。”

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韩信与彭越便分进合击,大败项羽于垓下,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而将刘邦推上皇帝的宝座。

刘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比项羽大方,为了掌权不吝封侯之赏,笼络住了人心,因而稳定了自己的权力,终使一代英雄更替,一个王朝新生。

刘邦是个农民,在起事之初,没有贵族出身的项羽那么多的霸气,而更多了一些农民的狡黠和精明。他看出来,在当时那个乱糟糟的形势下,群雄并起,有枪就是草头王,天下原本不是哪一姓哪一家的,韩信也好,彭越也好,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去称霸称王,根本用不着他的恩赐,他们让他授封,这是推崇他、抬高他,他不费一弓一矢,只用一个虚名,便拉住两位大将为他卖命,他何乐而不为呢?这个无赖皇帝的小九九拨得是很精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的辅佐他才得了天下。

要大胆启用年轻人

年轻人朝气蓬勃。敢想敢做,没有太多旧有思想的禁锢,能够大胆启用年轻人作为自己的贵人,是成大事者的特征之一。

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贵人并非一定是那种老成持重的人,有时候年轻人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三国时代的孙权能够大胆启用年轻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孙权用人方面能够知人善任,突出表现在一生中四次都督的任命上。统领东吴兵马的都督依次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人为东吴开疆辟土、开展外交、抵御外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孙权任命的第一个都督是周瑜,周瑜是他的哥哥孙策推荐的,孙策临终前曾嘱咐他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请教周瑜。在孙刘联盟抗曹的问题上,东吴主降派占据大多数优势,虽然孙权不想投降,但最有权威的谋臣张昭也主张投降,孙权只能沉默不语,等到周瑜一到,在全体谋士、武将的大会上,对曹操的兵力作了一番极为精辟且具有强烈说服力的分析后,孙权马上下定抗战的决心,他下达命令,委任周瑜为大都督,把军权全部交给周瑜。这次任命,可谓有胆有识。面临曹操率领的号称百万之众的大军,面对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占优势的局面,若没有胆量,不可能做出战的决定;没有识,他也不可能肯定周瑜的见解,而委以全部军权。这次授封,是在文武大会上以闪电般的形式举行的,尤能看出孙权的英雄气概。

孙权任命的第二个都督是鲁肃。鲁肃与孙权相交已经很久了,可谓相知甚深,但他对鲁肃的任命,是由于周瑜的推荐。周瑜将死之时,上书孙权,其中一条建议是:“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孙权读过遗书后,哭着说:“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子敬,孤敢不从之。”于是即日便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这里,表面上看,是孙权不能忘情于周瑜,对他的遗言又不好不听,所以说:“孤敢不从之。”但实际上,孙权早有意如此,所以这样做,一来是表示对周瑜的深情,遵从他的遗嘱,是对有功者的尊重;二来,他对鲁肃本来也就很了解,周瑜遗嘱中提到这一点,正好合了他的心意,所以立即采取果断的任命行动。鲁肃初投孙权时,二人就甚为投机。有一次二人交谈国事,鲁肃为他举策,要“鼎足江东”,扩展疆土,创帝王之业,二人谈了差不多一夜。赤壁之战,鲁肃力排众议,也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周瑜死了之后,比较起来,武将中有勇的不少,有谋的特别是有谋而能担任主帅的可以说没有;文官中白面书生居多,而吕蒙、陆逊还尚未充分出头露面,鲁肃战略眼光远大,又尽忠竭力,任命他当都督是很适宜的。果然,鲁肃在任期间,巩固了孙刘联盟,起了很好的作用。

孙权任命的第三个都督是吕蒙。吕蒙原是陆口守将,没有担任大都督的职务。他和陆逊密谋取荆州之时,把守将的名义让给没有名望的陆逊,自己以养病为名,上书辞职。目的是麻痹关羽,使他专注抗魏,不复防矣。一切布置就绪,关羽上了圈套,东吴方面开始行动。可在这里又出了一点小小的波折:孙权召吕蒙商议曰:“今云长果撤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便可设计袭取荆州,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如何?”孙皎字叔明,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蒙曰:“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的左右都督,事虽决于瑜,然普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因见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亲胜于普,恐未必能相济也。”

吕蒙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用人原则——用人必专,不专必败。所谓专,就是指在一定职权范围内,只能有一个人做最后的决定,作为三军统帅尤其如此。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出现不专的情况,吕蒙说了两种:一种是命令一个人负主要责任,却又命令自己的亲信或亲属当副手。名为副手,实际上他还有一层亲信或亲属关系,就会要求与主要负责人平起平坐,或甚至压倒他。这样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可能专一,形成不了一致的意见,在紧要关头,导致失败。孙皎是孙权的叔伯兄弟,其亲可知,如果他不听节制,法不能加于他,就不好办了。正是从这一点考虑,吕蒙拒绝和孙皎一同领兵。另一种是后起的年轻领导负主要责任,却令老资格的当副手,这也容易造成不协调的局面,吕蒙说的周瑜和程普就是这种关系。程普刚开始以老臣身份不听周瑜调遣,可后来看到周瑜确实真正有才才表示佩服。这里是程普修养比较好,若是换了一位计较个人地位高低的人,那要取得胜利就很困难了。

孙权任命的第四个都督是陆逊。刘备大军出川之时,孙权向文武官员问计:“蜀兵势大,当复如何?”回答他的是“默然”。以致孙权不得不深深叹息:“周郎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今吕蒙已亡,无人与孤分忧也!”所谓“无人”实际上是有人,只是此人这时还没有出来。因为这时形势尚不十分紧张,一般将领似乎也可御敌。等到刘备大军深入,不准东吴求和,孙权无计可施的时候,陆逊才被举荐出来,以不知名的身份,担当起力挽狂澜的重任,这就显示出人才的重要,特别是杰出人才的重要。起用陆逊担任彝陵战役的指挥,遇到了重重阻力,一是因为他年轻,二是因为他没有名气,三是因为他是个书生。从一般情况上看,年轻经验不足,没有名望就不能服众,书生就不懂军事。但是陆逊却突破了一般的情况。阚泽保荐陆逊时说:“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这一次因为反对陆逊当都督的人太多,所以孙权的行动更加明朗、严肃。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掌领江东已经二十二年,在用人方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所以他一听到阚泽的保举,心中就豁然开朗,随即以不同前三任都督的任命仪式,庄严地授封。他命人连夜筑坛,次日召集百官聚于坛前,请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赐以宝剑,令掌六郡八十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彝陵之战,应归功于陆逊,但如果没有孙权大胆启用年轻人的胆识,陆逊也不能大显身手。

这四次重大的人才选拔使用,充分体现了孙权的知人之明和用人的胆量,对他事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