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没学过,学校里学的是俄语。你不也跟我一样学的俄语吗?”刘老师不由反诘起吕老师来,目光带着哀怨。
“嗬,这么说你不知道扩音机里传出的是什么外国话?”
“我真的不知道。”
“那就请在场的群众来证实一下扩音机里讲的什么话。”台下没人言声。
“没有人出来证明,那就麻烦了!”吕老师转向大会主持人,“据我所知,我国的国际广播电台就是用外语向外宣传的,刘老师听到的是不是这样的广播呢?”
一个主持人似乎觉察到了什么,急忙插话说:“也可能是外国对我国的宣传广播吧?”
“是的。”吕老师大度地点点头,“既然两种可能都有,我们更应该慎重。
我建议先写封信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问问清楚。若真是敌台,再定刘老师的罪不迟;倘若真是我们对外宣传那可千万不能混作敌台啊!”吕老师态度诚恳地提醒着人们。
“对,对,先弄清事实吧!”台下不少人迎合着。到了这一步,会议主持人无可奈何地同意了吕老师的建议,虽然仍对刘老师发出一通警告,然而刘老师还是得救了。
吕老师有勇有谋,于危难中助老同学化险为夷,其举可敬可佩。综观这一场闹剧,我们不难发现,吕老师在反驳头头儿们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了“巧妙周旋,适机发挥”的技巧。
试想,在那个有理讲不清的年代,如果吕老师不是通过周旋将矛盾焦点展开,向众人暴露出对手破绽之后再施反击,而是直截了当地替刘老师据理力争,取胜的可能会有多大呢?恐怕是微乎其微了。
辩论中的巧用谐音
说话时巧用谐音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取得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在谈判当中,也有很大的效用。谐音法的运用大致有几种形式:
1.婉言批评。在特殊情况下,不愿明言指责,运用谐音法可以达到委婉批评的效果。
2.谐音讽刺。运用谐音法,可以对不便明说的丑恶现象和人物进行讽刺鞭笞。
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国民改呼“皇帝万岁”为“民国万岁”,人们以为从此天下太平,而事实却是军阀混战,贪官盛行,民不聊生。撰联大师刘师亮编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的对联,其讽刺的效果可谓入木三分。确实,民国不能“万岁”,却有“万税”,天下不大太平,只有“太贫”。
3.谐音表态。利用交谈语言中某个宇的谐音关系,可以委婉地表明自己对某件事的态度。
清人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时,逮捕了一个绰号“地头蛇”的恶棍。恶棍的伯父和舅舅(与郑板桥是同科进士)带着酒菜连夜登门求情。在酒席上,进士提出要行个酒令,并拿起一个刻有“清”官的骨牌,一字一板地吟道:
“有水念作清,无水也念青,无水添心便念精。”郑板桥更正道:“年兄差矣,无水添心当念情。”进士听了大喜。郑板桥猛然感到中了计,紧接着大声说道:“酒精换心方讲情,此处自古当讲清,老郑身为七品令,不认酒精但认清。”那俩人见状,只好告辞。
这里,这位进士巧用谐音求情,而郑板桥却妙用谐音变化,表明了为官一身清、决不徇私情的态度。
4.谐音还击。运用谐音法,可以对某些不恭的言行给以巧妙还击。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设法奚落他一番。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就约李白对三步句。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音“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音“题”,与上联对得很正。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5.谐音转换。这里指用关键字的谐音转换成另一个意义的词语,用新的语义掩盖原来的语义。
有个住旅店的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50两银子不见了,而这一晚旅店也没别人,只有他一人,因此他怀疑是旅店老板偷去的,但老板死活不承认。两个人闹到县衙。县官对老板说:“我在你手心里写个‘赢’字,你到院子里晒太阳,如果晒很长时间,赢字还在,那么你的官司就打赢了。”随后,县官把老板娘叫来。老板娘到来一看,只见老板在外面站着,不知怎么回事。这时只听县官对她丈夫喊道:“你手里的‘赢’字还在不在?”店老板连忙回答说:“在,在。”老板娘一听丈夫承认了“银子”在,就不敢隐瞒了,乖乖地回家拿出了银子。
6.巧表态度。运用谐音法,可以巧妙地表达对某些人和事的态度。
有人曾经在鸡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有人改下联为“捞者莫来劳者来”,这句话是针对那些“下水摸鱼”、“雁过拔毛”者而言的。鸡场来之不易,劳心者为之筹谋,劳力者为之工作,而“捞者”却借参观、检查之名,来大吃大喝还不算,走时还白拿。此联巧借谐音,表明心迹。
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辩论中,双方都希望自己一方取得辩论的胜利。经验告诉人们,运用哲理性或新颖性的语言,可以使人易于接受,起到精辟、深邃和简练的效果,使自己的言词更有力量。
运用哲理性语言
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往往由于不同的表达而每次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个人的话题是否有哲理,是否能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与说话者的思想成熟程度密切相关。哲理性语言有许多种类型。
警策型。这类语言的特点是话一出口使人一惊,但惊而无险,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例如,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可能一百岁时才走向坟墓,但他生下来就已经死亡。”这句话中的“活了一百岁”与“生下来就已经死亡”是一个大矛盾,然而矛盾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哲理。
若愚型。这一类型的语言往往说出最平常的事,然而这些事情一经提示,变成了耐人寻味的东西。如爱默生说:“站在山的旁边,就看不到山。”歌德也曾说:“光线充足的地方,影子也特别黑。”他们说的都是极普通的事实,然而一经他们提示,这些事实就起了奇妙的变化,使人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
忠告型。这类语言常使人在善意中感到亲切,在亲切中领悟道理。如:
“如果你考虑两遍再说,那你一定说得比原来好一倍。”“如果~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远。”等等。
总结型。这类语言的特征是归纳经验。如:“长久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财富往往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感到渴。”等等。
从生活中提炼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并用排比的形式加以列出,效果会更好。
颠倒词序出新意
颠倒词序法则可以增强语意,使语言更加深刻,从而取得戏剧性的辩论效果。于右任的书法享有盛誉,一向被称为“于体”,但他平日不轻易赠与别人。一次,一个人求字,于老先生不想给他,无奈他一直要求,只好写下了“不可随处小便”几个宇,满以为这样的话登不了大雅之堂。谁知过了几天,那位求字者拿着裱好的条幅,来向于老道谢。于老把条幅展开一看,正是自己亲笔所写的,只不过变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真是一句精辟的格言。这位求字者就是采用颠倒词序的方法,使于老这一句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话,变成了一句具有深刻哲理性的语言。
颠倒词序可以改变语意,使交谈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命令沈醉在云南枪杀进步学生并逮捕了90余名爱国主义人士,正准备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急忙打电报给蒋介石陈说利害,为这批民主人士说情。蒋的回电是:“情有可原,罪无可遣。”(遣在这里是逃避的意思)卢汉十分着急,把电文给李根源先生看。李先生看后,把词序改成:“罪无可遣,情有可原。”在昆明的军统头目阅读电文后,以为蒋介石“恩威并举”,于是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得救了。后来蒋介石得知此事,气得火冒三丈。他怀疑秘书弄错了自己口授的电文,又不能排除自己搞“颠倒”了“语序”,只得骂几声“娘希匹”罢了。
古今中外许多名句格言,都是运用颠倒词序法,以增强语意的表达效果。
郭沫若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书读死。”林肯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这些格言,就是变换某些字词,使语言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欲擒故纵收奇效
所谓欲擒故纵,就是首先故意避开目标,使人放松戒备,然后抓住要义,一举擒拿,达到目的。它往往异峰突起,获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是运用擒纵法的典型事例。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做邺(今河北临漳县)令。西门豹到了邺县,看到那里人烟稀少,满眼荒凉,就找了一些老百姓问是怎么回事儿。当地的百姓说:“都是河伯娶媳给闹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都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村庄全淹了。”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百姓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管事人每年借着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百姓出钱。他们每年都要敛几百万钱,用二三十万办喜事,剩下的就跟巫婆分了掖腰包了。”
西门豹问:“新娘子是哪儿来的?”回答说:“哪家的闺女年轻,长得漂亮,巫婆就带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人家就倒霉了。到了河伯娶媳的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领苇席,给姑娘打扮一番,让她坐在苇席上,放到河里,顺水漂去。苇席开始还在水上飘着,过了一会儿就沉下去了。所以,有闺女的人家都跑到外地去了,这里的人口就越来越少,地方也越来越穷。”
西门豹又问:“河伯娶了媳妇,是不是漳河就不发大水了?”回答说:
“还是发。巫婆说幸亏每年给河伯送媳妇,要不漳河发水还得多。”西门豹说:
“巫婆这么说,河伯还是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河边上站满了人。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士来了。巫婆和地方上管事人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经70多岁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妖艳的女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她长得俊不俊。”一会儿把姑娘领来了。西门豹一看女孩子满脸泪水,回头对巫婆说:“不行,这姑娘不漂亮,麻烦巫婆到河里对河伯说一声,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送去。”说完,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等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让她徒弟去催一催。”又将她一徒弟投进河里。等了一会儿,又将她另一徒弟投进河里。又等一会儿,西门豹说:“看来女人办不了这事儿,麻烦地方上管事的去给河伯说说吧!”这些地方上的管事人,一个个吓得面色如土,急忙跪地求饶,头都磕破了。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看看。”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她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这一下老百姓都恍然大悟了。原来巫婆和地方的管事人都是害人骗钱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12条大渠,把漳河水引到田里,灌溉庄稼。从此,漳河两岸年年丰收。
西门豹要破除迷信,却不明言,反而故意装成十分虔诚的样子,与大家一同为河伯送女。他巧妙地借神权迷信来打击神权迷信,以出其不意的突然一击,严惩了害人者,挽救了受害者,使广大群众猛然惊醒,陋俗得以破除。
在论辩性较强的演讲中,擒纵之法经常被采用。其原因在于它符合“情随境迁”的心理活动,易于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让对方进退两难
论辩中的两难推理,又称腹背夹击法或左右夹击法。这种技巧应用于言语争论时,可以使对方陷入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的境地。
传说,古代有一位国王,制定了两种处决犯人的方法——绞刑和杀头。
行刑前,国王允许犯人说一句话,并根据这句话的真伪选择施刑的方式:如果犯人说的话是正确的,他将被送上断头台;如果他的话是错误的,他将被送上绞刑台。这个国王颇为自己的发明感到得意,可是有一天,他的得意被一名囚犯的回答给打碎了。
那位死囚在行刑前对刽子手叹道:“看来我一定会被绞死。”这一句话倒使国王左右为难,如果把囚犯送上绞刑架,那囚犯的话就是正确的,按国王的原则就应该送他上断头台,但如果把他送上断头台,囚犯的话又成了错误的,所以依国王的原则又该送他上绞刑架。聪明的囚犯抓住了国王行刑办法中的言辞漏洞,把一个两难推理送给了国王,最后,国王无可奈何地下令该囚犯免死。
还有一个故事:在战国时期,荆国有一位弓箭手,见传递官正准备送长生不死药给荆王,便问:“这药人可以吃吗?”
传递官答说:“可以。”
他听后,便一把夺过长生不死药,并且吃了下去。
荆王知道后大怒,下令杀掉弓箭手。
弓箭手说:“是传递官说可以吃的!”
传递官说:“我是说这药人可以吃。”
“我也是人,当然我可以吃。”弓箭手的这句话更激怒了荆王,他呵斥说:
“吃了我的不死药还要狡辩,快把他杀掉。”
弓箭手又说话了:“大王,这药是假的,您吃了也没用。”
荆王说:“你怎么知道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