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的大脑接收外来的知识,就如同白云吸收水汽一样。如果这些外来的知识充足的话,那么创新的灵感,就如大雨般倾泻而下,并且滋润具有生命力的心田。否则,这些云朵就会消失而不会释放出任何水汽。
有意识的、刻意的以及创新的思考方式,会引导我们思维的方向、催化新灵感的出现、加速产生对许多问题解决的构想。而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个人和社会而言是有很大价值的。
如果有人说:“我不能做有创新的思考。”其最主要的症结在于不能与自己本能的创新能力配合。换句话说,他们很可能就是缺乏技巧与艺术感,不能引导创新的意念。
我们之中有些人的创新是碰巧发生的,也就是突然有一种领悟而产生的创新。这种意外产生的创新,具有很多偶然性,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无法配合我们的需要。另外一种刻意的创新思考方法,就是要刺激、指示、强化、引导和加速我们天生的创新能力,使它能在更恰当的时候配合我们的需要,产生新的灵感和新的洞察力。脑力激荡术的创始人欧斯博曾说过:“就如同一方面我们可抑制自己的想象力,但另一方面仍可加速我们的想象力。”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假如有一盗贼突然良心发现,想重新做一个诚实的人,那他除了心中驱除偷窃之念而努力去做一名诚实者外,别无他法。要努力成为诚实者,必须靠自觉。”刻意的创新技术、策略、催化剂和激荡力,都不如天然的创新力来得有力。尽管如此,如果我们的天性没有足够的创新力,但希望能更具创新性,就必须从刻意的思考和自觉上来下工夫了。纵然这样做很可能看起来有点矫情做作,不够自然,但是在此转变的时期,再也找不出其他的方法了。
即使是从桌上拿起一根香烟那样简单的动作,也不可能仅由一个人意识的思考或意志完成。当你努力用一种新的并且可能是最好的姿势来击打网球时,往往头一次都是失败的,不过,如果不断地练习,使其在心中站稳一席之地,就会渐渐地精于此种姿势,以后就能很顺手地在球赛中击出了。
心理学家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通过解决问题而学习到某些特殊的方法,是不是这些特殊的方法会变成固定的习惯,而对其他问题的解决产生障碍?本书建议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就是要对抗这种死板的思考方式,以增进富有弹性的联想。
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创新方法,起初是不自然而且有强迫性的,但最后却能使我们更接近于自然的创新,而不是远离自然。我们的意识以及所处环境的力量会歪曲我们自然的创新力。经过刻意思考而产生的创新力,可以提供一条走回自然创新力的康庄大道。
经过刻意思考而产生的创新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一切横在创新面前的障碍。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某一段时间里,集中精力攻克一个问题,而不会被太多问题所击垮。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创新步骤上,免遭挫折。它更能帮助我们善用自己的心情和聪颖的大脑。它亦有助于我们认识暂缓判断的价值和如何寻求更多的构想。这些技巧不但使我们在思考时觉得怡然,而且使我们能以轻松和愉快的心情去解决问题。因此不仅能产生许多新领悟和新观点,同时增加了我们天然的创新能力。
我们都是问题的解决者。有些人可能并不认为成为一名解决问题专家是一种艺术。不过,有一位艺术家曾讲过,在艺术工作里常纠缠着许多问题,但不论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每一个艺术家都努力要解决横在他们面前的问题。这位艺术家说:“最近我找出一个艺术上的问题,并尝试去解决它。举例来说,我想在黑暗中画一个黑色的物体,为了成功地把它表现出来,我可能要花上几年的时间。一旦此画完成并且符合我最初的理想,它就成了我绘画技艺中的一部分。并且能使我运用这种技巧再去解决其他问题。”艺术家们不仅会解决问题,而且更能从中学到如何才能有意识地刻意去解决问题。
在本章中已提到一些被认可的创新技巧,下一节还将会提到一些新技巧。没有一个技巧是适合于每一个人的。你可以对不同的创新技巧加以实验,选择对你最合适的某些技巧,并加以修改,使其能够更合乎你的需要。你或许会发现,没有一个方法是完美的,然而除非你对于自己既有的创新力非常满意,否则,这些方法还是提供了使你变得更具创新力的一些途径。虽然运用这些技巧,只是迈向创新能力的小小一步,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打开了通往蕴藏着丰富创新力的大门。
创新的构想要做到量中求质
要有创新技巧,首先要发展出许多构想。对一个突发的构想或问题的答案,紧紧抓住不放,往往有碍于创新构想的产生。不过,如果要解决的是个小问题,那么这种做法或许是适当的。但如果是个大问题,而我们知道一些新奇且富有创意的解答,则需要许多构想,且越多越好,以便从中精挑细选。
即使我们有了第一个答案,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寻求更新更好的解答,假如没找到更好的,则仍可回到原有的解答上。如果我们想要一个既新鲜又好吃的苹果,当然不会去拿第一次挑的苹果,而必是精挑细选,选出最好的。又好比不论是奥运会、学校奖学金评比,一定都有许多竞争者,一般来说,竞争者越多,选出最优人选的机会也越大。
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而产生了3000多个与电灯有关的构想。每一个看起来似乎都很合理,但其中只有两个能证实他的理论,并制成专利品。爱迪生曾说过,为了解决一个技术上的问题,他愿意尝试各种方法。凯特林为了制造一个新的柴油机,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直到6年后才获得成功。著名画家凡·高也说过:“我不断地绘画,直到一幅与其他几幅不一样,而且似乎是不平凡的作品时才停笔。”
太平洋电信公司为了做一次7秒半钟的演说录音,录了25次才成功。工作人员为了使录音能让人感到温暖并具权威性,反复地进行揣摩,甚至每一个音节都经过研究。录音者是一位专业演说家,而且是美国联邦广播电视网的职员。由于这个录音信息相当重要,而且每天有200万人在收听,所以在选出最好的录音之前,共试验了25次。
有一项研究证实,具有创新性的构想,往往是从众多的构想中产生的。越到脑力激荡的后期,所产生的构想越佳,越具创新力。最初的构想可以激发、带动并提供灵感给后来的构想。当我们用尽了构想,就会被迫去思考新的构想。
我们需要思考新奇事物的每一层面,利用可能造成联合的每一个机会,并对它们做最公平的审查。因为它们之中,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会变得毫无用处。其原因可能是它们本身毫无价值,或者是我们不晓得如何去发掘它们的价值。不过,虽然我们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我们最好尽量去考虑每一种新奇事物,或许第1000个构想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
侦探大师福尔摩斯在调查案件时,总是以开放的心态去侦查。即使在某些凶杀案件中死因看来似乎非常明显时,他仍会观察到许多可能的致死原因。
一个采珠者驾驶他的船到蚌床处,然后脱掉衣服,穿上潜水衣,戴好头盔,背着装蚌袋潜到水下。他很有效率地收集蚌蛤后,就游到水面上,回到岸边,将每个蚌都打开。显然,他绝不会找到一个蚌就浮上来,打开蚌蛤找珍珠,如果没有珍珠的话,再重复这些动作。
采一个蚌就浮上来一次,我们都知道这是很愚蠢的做法。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以这种方法去寻找构想。我们一旦靠想象力捡到了一个“意念之蚌”,我们会立刻穿上批判的外衣,对这个“意念之蚌”加以批评一番,然后再从头寻找另一个“意念之蚌”。但是在脑力激荡术中,我们要全力寻求所有的“意念之蚌”,我们希望在做最有效的评估之前,能够将所有的“意念之蚌”都收集在一块儿。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学到所谓从量中得到多样性。“尽量举出你所知道的鸟类,至少25种。”大多数人举例子,开头大概都是燕子、杜鹃和金丝雀,当他们把这些种类的鸟写完时,就会迫使自己去写另一种类的鸟,如火鸡,接着就会写鸡、鸭和鹅等,再写下则会写到鹰类,如老鹰、猫头鹰等。一旦我们以一连串有相似性的鸟类起头,如鸡和鸭,我们就会被困在此思想链中。如果我们迫使自己为“增量”而努力,那么我们可能会因此而突破,走向一条新的思路,产生更多的构想。
“量”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创新的中心点,这已为心理学家所重视,并用以测量创新能力,很多测量创新多半是测量产生许多不同的构想的能力,以作为测量的中心指标。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尽量联想各种解决问题的构想,我们所列举构想的数量多寡和多样性,往往是决定创新能力高低的关键。
妨碍我们得到许多构想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只想要好而又稳当的构想。而很多好的构想都是在一些不适当的构想已经被考虑后才产生的。这些不适当的构想常常是好构想的基础。在一切相等的情况下,每一单位时间内,如果有人能产生很多构想的话,则他得到好构想的机会比别人大。
得到创新构想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先产生许多构想。即使是差劲的或是离谱的构想,都能引导我们变得更具创新性及多样性,到最后则能选出最好的构想。丘吉尔说过:“没有一个构想是非常怪诞而不需要加以考虑的。”孕育思考,暂缓判断,脑力激荡术及分合法等,都有助于我们得到许多构想。
脑力激荡术
脑力激荡术很可能是运用最普遍,但却是我们最不了解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技巧。很多人把脑力激荡术这个名词解释为产生新构想的任何步骤,或认为是任何团体解决问题的步骤。但实际上,它是一种产生新构想的活动。这种技巧强调暂缓判断和批评,以克服对于创新能力的妨碍。它鼓励我们产生许多构想,包括荒诞和愚蠢的构想。希望这些构想会引导我们产生具有创意的构想。这种方法,除了产生传统性的构想之外,也产生新颖而有创意的构想。
脑力激荡术的原理在于,当你大量地提出微不足道的、平淡无奇的想法时,你的大脑逐渐开始良好的运转,大脑受思考事物作用的刺激,改善了其血液循环,同时在思想上会发生连锁反应。“如果情况是这样,如此是否可以?且慢,也许可以用这种方法试试。”就这样,想法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出来。如果无论如何也找不出下一个想法,就需回味一下已有的想法,或对其稍做推敲,加以改进,于是又会产生连锁反应。
有一位珍珠大王说道:“我和我的部下足足拿出了3万种有关人工制造珍珠的方法,其中约3000种获得专利,然而投入生产并真正有所收益的方法却只有几种。那么可以认为余下的约29990多种方法纯属无稽之谈。然而正是有了那些无稽之谈,才拿得出像样的办法来。”
为了拿出办法,先不去考虑办法的优劣,只需源源不断地提出想法。如果好的坏的一律拿不出来,又谈何好主意呢!
暂缓判断的观念,是脑力激荡术的中心主体。一个人同时要创新和批评,就好像同时想从一个水龙头接到热水和冷水一样,构想不够热,批评不够冷,结果就呈微温状态。脑力激荡术的两个必要规则:
1.暂缓判断。当脑力激荡术进行时,不要批评任何想法,而要在许多构想已经产生之后,再从中挑选出最好的一个。
2.尽量想出一大堆构想,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列出。利用可笑的构想刺激传统的构想。
脑力激荡术常被认为是一种团体解决问题的技巧,是一种利用团体中人们的构想相互刺激的现象。然而,独立的个人也是可以使用此方法。
在团体脑力激荡术进行中,亦须遵守:
1.暂缓判断(碰到有趣的说法时,当然大家报之以哄然一笑为好)。
2.追求那些不为常规所束缚的自由奔放的想法,那些奇特、可笑的想法尤应受到热烈欢迎。
3.不计较想法优劣高低,比之质量,更着眼于数量。
4.为别人的想法锦上添花,尤其欢迎开过火的玩笑或恶作剧。
集中目标还要从大处着眼
有一种达成理想未来的方法,它要求通过你自己的想象形成一个新的自动反应形态。也就是假定你未来所希望的事情现在已经实现,那么在行动上你将会如何地表现呢?
例如,告诉你自己,希望成为目前所任职公司的经理,那么每天早晨你放松自己,闭上眼睛,仔细运用想象力加以描述,就好像自己“已经”成为经理。这些每天的努力,会使你的心志集中于你的目标上,持续不断地这样做,你将会在最近获得经理的职位,或至少越来越接近它了。
当你想要衡量某种情况时,还要做到通盘考虑,绝不可单单只注重细节。如果你目前在工作上有麻烦,如果你不满意目前所做的事而且心里觉得自己也许能得意于另一种状况时,你就要通盘考虑事情。放眼大处之后,你就知道自己不该专注于一时的失意,而应该以此为契机继续向前努力,因此现在就应该开始为最终的目标做计划,尽量从目前的情况中学习,而且知道自己不会永远是目前这个样子,不久的将来情况就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