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谋通鉴(历代经典文丛)
2996400000046

第46章 强占先机致胜(5)

唐·柳宗元《黔之驴》一文道:“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稍近,益狎”,“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这里的胜利者,贵州的老虎,便是先礼后兵,后发制人的用计者。在任何时候,当你对对手尚缺乏了解时,不宜主动出击。驴过早暴露自己有限的实力,优势和弱点,就造成敌人知我,而我不知敌的被动状态。先教后诛

对于部下或百姓中犯错误的人,明智的上司均采用先教育,屡教不改而后惩治的计谋。这也是先礼后兵的引伸。

三国时名将马超,备受刘备爱惜,马超因而不讲究君臣礼节,这使关羽、张飞非常气愤,要杀掉马超。刘备制止了他们,决定先礼后兵,先教后诛。一天,刘备召见群臣,秩序井然,关羽,张飞分立刘备两侧,威风凛凛,一动不动。马超进来后,见到这种场面,立即感到刘备的威严,从此检点言行举止。既然马超改了,也就用不着惩治了。这样,既可生威,又可团结人,改造人,不失为明智。先调解后官司

在经济合同纠纷或其他纠纷发生后,先采用调解的办法,调解不成再打官司,这是常用的计谋。纠纷是难免的,但动不动就打这官司,有时也搞得得不偿失。所以明智的人,采用先礼后兵之计,争取私下了结纠纷,冤家宜解不宜结,双方权衡下来,稍作让步,化敌为友,比真刀真枪干一场,要省力省钱,省去很多麻烦。

在离婚案中,双方自行调解协议离婚,已成为一种可取的办法。在自行调解不成的情况下,由亲友、组织、居民委员会、法院出面调解,争取和平解决,双方心理、财产都不至于受大损失。如果来个一方大闹,大打出手,要把对方搞臭,势必引起对方回敬,最后两败俱伤。巧取豪夺

巧取与豪夺是两个步骤。此成语典出于宋·苏轼《次韵》:“巧偷豪夺古来有”。本来是讲以欺哄的办法骗取,或用蛮横的手段硬夺。用于计谋,巧取豪夺则与先礼后兵有点相似。

巧取是表面有礼,实行骗取;豪夺则是无礼硬抢。如果组合起来,先巧取,不得而后豪夺。如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立在树枝上很得意。狐狸站在树下,赞美乌鸦唱歌的声音真美妙。乌鸦一听吹捧,得意忘形,张嘴唱歌,嘴里夹着的肉就掉了下来,被狐狸捡来吃了。这便是属于文取,有礼貌之骗取。

前述楚王顺手牵羊霸占息国夫人的故事中,楚王先用请夫人敬酒之巧取,先礼后兵。巧取不得,而后设鸿门宴抓捕息国国君,用他的死活来换取息夫人,这便是巧取不成之后的豪夺。交通警执法先敬礼后罚款

一个车祸肇事者,或者是违章行车者,例如闯了红灯,在单行线逆行等被交通警示意停车后,心情紧张,心有余悸。按照心理学家的意见,交通警不宜一见面就直接批评和处罚,而应首先立正,向肇事者敬礼,给对方精神以缓解,使对方消除抵触情绪,然后再心平气和地从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按章照罚,一般这样肇事者比较容易接受,不会再为处罚的事发生争执甚至滋事。这便是现在的交通警普遍先礼后兵的特殊效果。先发制人

班超先下手,脱险又建功

汉朝的青年班超,被派作为外交官的随从武官,带领36人,出使西域各国。首站到达鄯善国。鄯善国王头几天热情招待,后几天就冷淡起来。原来鄯善国处于匈奴与汉朝之间,处于被争夺的地位。班超敏感地觉得这一定是匈奴也派使者来了。现在的冷淡潜伏着他们的生命危机。于是,他们对负责招待他们的鄯善国人进行恐吓,得知匈奴使者的人数和住宿地。然后,他向手下36名武士分析形势,这时只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是坐以待毙,中策是逃走,但逃不多远仍是死路,上策是先下手为强。大家同意了,便在当天夜里摸到匈奴使者住处,匈奴使者毫无防备,100多人全部在睡梦和慌乱中被杀。这样,鄯善国向汉朝亲近了。班超先发制人,既脱了险,又为国建了奇功。郑和先发制人降服锡兰国

明成祖时,太监郑和三次下西洋,率领舰队,载着珠宝、土产等,恩威并施从事外交活动,使沿海小国臣服明朝。

一次,他们抵达锡兰国。当地的中国移民向郑和申诉了锡兰国王虐待来此拜佛的中国人。郑和派人晋谒国王,国王竞假意邀请郑和入城,想要趁机扣留他们,同时将全国5万兵马倾巢出动去海边抢掠郑和的船队。

郑和在此危急关头,深知必须先发制人,于是他趁锡兰军队全部离城去海边的机会,率领手下精兵2000人,攻打锡兰都城,俘虏了国王。同时又设伏兵,把慌忙从海边赶回的锡兰军队拦腰截断,打得他们落花流水。从此,锡兰国王才臣服明朝。司马懿神速平叛乱

公元227年,魏国新城太守孟达,秘密联结蜀、吴谋反。新城是现在湖北房县。当时魏军统帅司马懿得到谋反的情报,他的兵马住在宛城,就是现在河南省南阳市。按惯例,司马懿必须向洛阳的魏明帝报告此事,得到批准后才能发兵平叛。但是司马懿计算路程和时间,不行。从南阳到洛阳往返1600里,要走半个月。再从南阳到孟达叛变的地方,1200里,要走10多天。若要等报告魏帝后才发兵,就只有在孟达叛变后的一个月后,魏军才能赶到叛军驻地。

而魏军4倍于叛军,但魏军只有1个月的粮草储备,叛军粮草则够吃一年,如果向洛阳皇帝请示后再出兵,那么魏军到达叛军地点之时,正是粮尽之日。1个月的时间也让叛军做好充足的近战准备,这样汉军必败无疑。

于是,司马懿擅作主张,仅8天兵临城下。孟达惊慌地说:“我才举事8天,而汉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8天之内,叛兵来不及加固工事,军心动摇,难以支持。孟达的外甥和部将邓贤、李辅开门投降,魏军拥进城内,斩杀孟达,俘虏1万多人,仅用16天就平定了叛乱。

这是兵贵神速的著名战例。稍为迟疑,就会丧失战机。政变:先发制人

政变的特点都是先下手为强,擒贼先擒王。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如果不先下手,那么他就成了他哥哥、弟弟联盟陷害他的刀下之鬼了。武则天废立卢陵王,雍正窃登宝座,慈禧毒杀光绪,都是如此。

勃涅日烈夫发动政变,把赫鲁晓夫赶下台,也是先下手为强。

希特勒在1923年在巴伐利亚发动酒吧厅政变,也是先下手为强。

搞政变所用的部队一般都不多,而是在将被推翻的首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动突然袭击,形成政变范围的局部优势,擒获或处死原首脑,关键在于先下手。“谁开第一枪,谁就第二个死”

一位前苏联国际问题评论家对美苏核对峙有一句形象的话,就是“谁开第一枪,谁就第二个死”。意思是说苏美都拥有摧毁对方的能力,而且不管你是不是先动手。因为一方如果想制对方于死地,先动了手,而另一方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即可迅速查出你的行为,马上进行回击,最后的结果是同归于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生产了原子弹,并对日本广岛、长崎进行了攻击,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动摇日本军心、民心的作用,促成了天皇下定决心投降。

当时,苏联也已接近制造出一颗原子弹。1949年9月,苏联爆炸了第一个原子弹。不久,双方又制造了破坏力更大的氢弹。后来双方军备竞赛加剧,两国拥有的核弹头5万多枚,占世界现存核弹头97%,其杀伤力相当于200多亿吨TNT炸药。双方可将对方摧毁几十次。有些科学家认为,美、苏如发生核战争,地球就要毁灭,会分不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灰烬。这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甚至出现许多科学家所说的“核冬天”是完全可能的。

联合国秘书处发表了一份《核战争的气候影响,包括核冬天》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烟雾总量将达到3亿吨。同时还有好几亿吨的尘埃会从地表爆炸喷射到大气层中。“万物生长靠太阳”,尘埃蔽日,地球会出现严冬,人类就无法生存。

正是由于美苏在核武器方面旗鼓相当,各有千秋,谁都可以在对方实施突然袭击后迅速进行第二次打击。这种势均力敌的状况使得美苏谁也不敢动手。5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一系列事件,如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中东几次战争,美苏双方都在剑拔弩张之后妥协退让。这是这种力量不相上下,谁都害怕核报复的反映。

可见,核武器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局面,同时,它又成了制约战争、,维持战后和平的有效工具。人类要想求得永久的和平,消灭核武器是十分必要的。和平竞赛,共同发展才是世界唯一的出路。世界战争中的突然袭击

1939年9月1日,波兰军队还在酣睡,德国军队出动2300架飞机和万门大炮,向波兰全境进行轰炸炮击,接着64个师以每昼夜30至5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不到一个月就使波兰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