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高腔、昆腔、胡琴腔、弹腔以及四川民间花灯戏经常同台演出,渐渐互相借鉴、融合,逐渐改用四川方言演唱,形成统一的演唱风格,川剧由此产生。当时叫“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的声腔也因此分为昆、高、胡、弹、灯五种,并各有特色。川剧的演唱风格朴实优美,风趣自然,深受观众喜爱。
川剧“变脸”
川剧的音乐锣鼓占重要部分,常用的伴奏乐器有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弦乐、唢呐等,由小鼓统一指挥。川剧锣鼓的表现力在中国戏曲中有着突出的表现。
川剧的行当分生、旦、净、末、丑、杂六大类,并有更细的划分。
在长期的发展中,川剧以河道(流行地区)的不同而分为川西、资阳河、川北、川东四大派别。
在表演上,川剧脸谱的“变脸”有其独到之处,为其他的剧种所少见。
川剧的剧目十分丰富,传有“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之说。新中国成立后又编写了不少优秀的新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