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3002000000018

第18章

捐赠天堂

文/佚名

谁会捐赠心头宝,唯有天使。

单位号召大家为灾区捐物,同事李子拎来一个特大的包,里面除了四季衣物之外还有一对母子毛毛熊以及几条漂亮的发带。李子说:“这些玩意儿全是我那宝贝闺女给塞进来的。昨天我下班回家,说单位让给灾区捐款捐物,我闺女不明白捐献是怎么一回事,非让我给她讲讲不可。这一讲可不要紧,我那小公主竟然抹起眼泪来。她跟我说:‘妈妈,那些灾区的小朋友连衣服都穿不上,肯定没有毛毛熊也没有发带,把我这些东西送给他们吧!’”李子把那只熊妈妈翻过来,只见它的肚子上贴着一块小橡皮膏,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四个字:“祝你快乐。”

好一个爱煞人的小天使,我在心里这样说,眼睛有些泛潮。我很自然地想起至今还珍存在心里的那两张剪纸。

那是两张“四不像”剪纸,刀法笨拙粗糙。我甚至可以说,它是我见到过的最糟糕的剪纸。朋友徐第一次朝我炫耀时,我大笑地对他说:“不是跟你吹牛,我就是闭着眼都能剪出比这强十倍的剪纸来。”徐一脸的肃穆,他说:“如果你知道了关于它的故事,你就再也不会嘲笑它了。”

徐是唐山人,大地震时他还是个孩子,无情的地震毁灭了他的家园,夺走了他的母亲……开学了,他擦干了泪水与同学们一起去上学。在搭建的抗震棚里,老师把外地同学捐赠的书本分给大家。他分到的书很新,翻开看时,竟然发现里面有两张剪纸。徐很高兴地欢呼起来。这欢呼引来了全班的同学,大家妒忌地分享了他那份巨大的欢乐。

“要知道,”徐很动情地说:“在废墟掩埋了一切的背景下,这两张剪纸给一个可怜孩子的可是一份奢侈的欢愉呀!”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孩子才最懂得孩子:他爱的,就相信小朋友一定也爱。他小心翼翼捧在手里的有可能只是几粒石子甚至一块泥巴,但当他慷慨地当做礼物赠送给一个极想得到它的伙伴时,他们就共有一个天堂,童趣永远是大人们无法涉足的一块福地。当你明白了十克拉的钻石比一只玻璃球值钱时,那你已经悲壮地长大,你再也不易拥有那种至纯至善至美的天使之心了。

我不知道毛毛熊和发带又将演绎出怎样一个美丽的动人故事,我只知道,一颗童心给另一颗童心捐赠了一个真正的天堂。

一次小小喝彩

文/张峰

别忘了,世界会因你的一次喝彩而变得分外亮丽。

美国医学博士弗雷德·J.爱因斯坦,是纽约大学医疗中心儿童神经外科主任,世界上第一流的脑外科权威之一。他首创了不少高难度外科手术——包括切除脊柱和脑血管上的肿瘤(在他以前,这两种肿瘤都被认为是无法开刀的)。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一位卓有成就者,在校求学时,却曾是一名有着严重学习障碍的学生。

爱因斯坦博士在他的回忆录《我曾是智障者》一文里,讲述了自己求学的经历。他最不能忘怀的是他上五年级时遇到的一位名叫赫伯特·默菲的老师。由于生理原因,爱因斯坦遭遇了严重的学习障碍,尽管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仍不断遭受挫折和失败。他自认比别人“笨”,就退却消沉,并开始装病逃学。默菲老师没有因爱因斯坦的“笨”而轻视他,相反,还满腔热情地鼓励他。有一天课后,老师把爱因斯坦叫到一边,将他的一张考卷递给他。那上面,爱因斯坦的答案都错了。“我知道你懂得这些题目,为什么我们不再来一次呢?”老师挨个问考卷试题让爱因斯坦回答。爱因斯坦每答完一道题,他都微笑着说:“答得对!你很聪明,我知道你其实懂得这些题目。我相信你的成绩会好起来的。”他还一边说一边把每个题目都打上钩。

默菲老师在爱因斯坦的成长中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们无法估量。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换一个老师,只知指责爱因斯坦不努力,或者干脆把他视为差生斥为“蠢笨”,也许,未来的医学奇才就夭折在他的手里了。正是赫伯特·默菲的赞扬和鼓励,激发了爱因斯坦的信心,他才告别了绝望,倔强地与命运抗争,不再认输,不可懈怠,终于完成了正常人也不容易完成的学业,成了医学博士。

“你很聪明,我知道你懂得这些题目的”,一句喝彩的话,扬起了一位少年的奋进之帆。喝彩能驱除消沉者心灵的阴霾,使他们看到生活的美丽,看到希望的绚烂;喝彩能消融自卑者心灵的雾障,使他们信心百倍勇气陡增。一次小小的喝彩,甚至改变人的一生!

黑格尔在《生活的哲学学》里讲述了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那个即将告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老太太站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你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青年死刑犯的话令人深思。一个人老是生活在别人的指责、轻视甚至鄙夷里,往往要么心灵泯灭自甘平庸;要么心灵变态仇视他人和社会!而富有爱心的人饱含善意的喝彩,则能引导人走上人生的正途。

也许就是你的一次小小的喝彩,世界就多了一分亮丽!

阔步人生

文/李军

人不自卑,任何地方都会留下我们的脚印。

那一年夏天,一个八岁的男孩儿与同学相伴去同学的爷爷家。同学的爷爷是个退伍军官,住在一座独院的两层楼内,院内还有一个红砖砌成的小花坛。

一直住在泥草搭建的临时窝棚的男孩儿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他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住处。

门开了,同学走了进去,可男孩儿怎么也迈不开脚,他不敢踏上那光洁明亮猩红色的地板。

开门的是一位高大威严的军人,一脸虎气,毫不犹豫地把门关上了。他没有想到的是,关在门外的男孩儿生平第一次产生一种奇怪的心情,而且哭着回家了。

妈妈擦干男孩儿的眼泪说:“不要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让人踩的,人不自卑,任何地板都会留下我们的脚印。”

妈妈的一番话深深地印在男孩儿的心里,也是生平第一次,他学习到做人的意义。从此以后,他在任何“漂亮的地板”上都是昂首阔步。他知道,人永远比“地板”尊贵。

脚比路长

文/禇振江

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抵达。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掉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陆陆续续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五天,小王子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了。”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著……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用四根手指接住球

文/佚名

乔治,用四种感官,也能追求并且拥有充实、幸福的人生。只要不断地努力。

乔治·坎尔贝出生时两眼全盲。医生判断是“先天性白内障”。

乔治·坎尔贝看不见,但是,父母的爱和信心,使他的童年生活多彩多姿,完全不觉得自己有残障。

六岁时,乔治遇到一件无法了解的事情。一天下午,和他一起玩的同伴忘了乔治看不见,向他丢过一个球,并且说:“小心,球要打到你了!”

乔治被球击中了。他没有受伤,却十分不解。他问母亲:“为什么比尔知道球会打到我,我自己却不知道?”

母亲叹了一口气,她担忧的时刻终于到来。她说:“或许你听不懂。这么说吧!”她握住儿子的小手,数他的手指头。

“一、二、三、四、五。五根手指像人的五种感官,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她犹豫了一会儿才说:“还有视觉。这五种感官,将信息传达到你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