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
3008400000021

第21章 性格的科学(6)

很多人反驳道:“这个妇女并没有从中获利。而这些也并不能称其为成功。”其实,这仅仅是一部分现象,她的疾病只是一种危险的标志,是各种关系的缩影。她通过各种技巧来支配周围的人。当她从中获得满足感时,都是虚荣心在作怪。我们可以想象她所做出的努力。如果我们看到了她为了达到目的而付出的代价,我们就会发现,她的行为和努力是必要的,她的生活不再平静,除非周围的人都受她控制,可是,丈夫按时回家只是婚姻中的一部分。这个女人强迫性地束缚了很多关系,她用焦虑来巩固自己的命令。表面上她在关心家人,其实是为了让大家听她的话。因此,她的关心只是一种伎俩而已。

我们很容易发现,当个体的精神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对他们来说,意志的实现比欲望更重要。让我们来看一个女孩的案例,在她6岁的时候,她的自我膨胀程度已经达到了极致,她只关注于自己想法的实现。而且,很多想法都是偶然出现在她脑海中的。她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控制欲望,希望征服周围所有的同伴,获得更大的权力。而这些想法都一一被她实现了。她的母亲很爱她,有一次,母亲想要用小点心来哄她开心,并对女孩说:“这是你最爱吃的点心。”而她却将盘子摔了,还用脚去踩点心,哭着说:“我现在不需要它,我什么时候想吃了你再拿给我。”还有一次,母亲问女孩想喝咖啡还是牛奶,她却说道:“如果你说牛奶,我就要咖啡;如果你说咖啡,我就要牛奶。”

这个孩子坦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而,很多同类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许,这在儿童中是很常见的。并且,他们会很努力地达到自己的愿望,虽然可能没有收获,甚至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一般来讲,这些儿童都是被宠坏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孩子。最终,我们会发现在成年人中,自私的人比愿意帮助他人的人要多很多。有些人一直虚荣地生活着,完全不接受他人的任何建议。虽然这些建议都会指引他们找到更多的幸福。他们常常在别人表达意愿的时候打断他人,并提出反对意见。并且,有些人甚至达到一种令人费解的程度,在想表示赞同的时候依旧会提出反对意见。

我行我素的行为只有在家庭的小范围内才会出现,并且不是绝对的。在我们周围会有一些能够与身边的人友善相处并达成共识的人。可是,这样的关系并不稳固,会很快破裂。因为生活的本质是联合,而人类是群居动物,所以,这样的人是会受欢迎的。然而,一旦达到目的,他们就会原形毕露。很多人将自己的交往范围缩小到家庭圈子中。我的病人就是这样。因为她性格好,所以受到外界的欢迎。可是,她不会在外面停留太久。她为自己回家找到很多借口。如果她去参加晚会,她就会用头痛作为理由(因为在外面她无法我行我素)。因为除非是在家里,否则她一般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法获得满足感,因此,她总是想要回家。最后,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只要处于陌生环境,她就很焦虑。最后,她连剧院也不能去,不能到街上,因为在这些地方,她找不到满足感。她想要的感觉只能在家中才可以找到,而不是在大街上。结果,她宣称不再出现在家庭之外的任何场合,除非有家人的陪伴。她希望自己被人簇拥着,而这样的心态正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

她在家中最小、最弱,也最容易生病。因此,她需要更多的关爱。她喜欢这种感觉,并尽量去维持它。可是,她的生活却被扰乱了,她的不安和焦躁是显而易见的。这说明,她是在逃避问题。这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她不愿意承认事实,最终这个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她会很痛苦,最终向医生求助。

如今,让我们分析一下她的生活结构,这是她经过多年的积累而逐渐构建起来的。她需要放下所有的防备和抵制,因为她并没打算改变什么,虽然她在寻求帮助。她其实是想获得像之前一样的待遇,而不是被迫走上大街。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可以实现的。她自己画地为牢,只希望达到自己的期望,却不希望暴露自己的缺点。

由此可见,当虚荣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在这种负担的重压之下一个人会停滞不前,最终甚至会自我毁灭。如果病人依旧将注意力放在自我的愿望上,就无法看清事实。因此,很多人误认为自己的虚荣心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不明白,这样的性格特点会让人烦躁,让人失去平静。

为了更好地证明这个结论,我们再看一个案例。一个25岁的青年即将参加期末考试。可是,由于他对课程一点也不感兴趣,所以并没有用心。同时,他开始妄自菲薄,贬低自己,并且最终无法参加考试。童年时的他对父母充满了怨恨,父母并不了解他,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他会认为所有人都没有价值,并且试图将自己与外界隔离。

这是虚荣心在作怪,他逃避现实,尽量避免所有可以测试他能力的机会。如今,在考试前,他被这样的思想折磨着,最终无法参加考试。所有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因其他原因无法获得好成绩,他的自我意识或价值感就可以获得挽救。他像是为自己寻找了一个保护神。在它的庇护下,他不会有危险,他以此来自我催眠,觉得因为疾病已经注定了他拙劣的生活现状。从他避免考试的行为中,我们发现了虚荣的潜在形式。它驱使人在面对重要情景时选择逃避。他会想象自己失败后失去一切的情景,其实,他明白那些不自信的人无法做出抉择的秘密。

我的病人就是这样的情况。其实,他对自我的认知也证明了这一事实。每当需要抉择的时候,他就会突然变得虚弱。假如我们对于运动或行为模式情有独钟的话,这样的状况表明他们想要停下来,不想前进。

他在家中排行老大,而且是家中的独子。他还有四个妹妹,在家中,唯一有资格上学的人就是他了。可以说,他是家中的顶梁柱,所有人都对他寄予厚望。父亲总喜欢想方设法激起他的欲望,并且耐心地引导他,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做成大事的。因此,他比起其他人,更加有野心和抱负,他心中存在高远的志向。而如今,由于受到焦虑情绪的干扰,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虚荣心就像是他的救星,让他找到了退路。

我们可以看到,在虚荣心膨胀的过程中,是什么阻碍了成功的步伐。社会感和虚荣心之间存在根本的矛盾,这对当事人来说,是最大的干扰。虽然如此,我们依然可以观察到,这类人从童年开始就已经将社会感抛弃,试图过与世隔绝的生活,单枪匹马地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可是,他们不会找到想要的东西的。所以,他们会抱怨现实的不公。这就是这类人的结局。他们总是想利用技巧来获取权力,并向他人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对他而言,这是很有意义的,他自认为自己可以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英明。然而,他人对此并不会接受,也不会在意。直到最后,虚荣的人依旧会相信自己胜利了。

这样的行为是廉价的,所有的人都可以推测出他希望出现什么样的情景。所以,在实践中,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一个原本具备学习能力和智慧的个体,或者说他可以通过考试证明自己,却因为一些错误的观念而缺乏自信。他将现实看得太过残酷,因此,认为自己处于高度危险当中。因此,他会变得紧张和焦虑。

在他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他会用自己是否赢得胜利来估量谈话或语言是否有价值。这样的情况是持续存在的,最终这个虚荣而有野心的个体会带着错误的观念陷入新的困难中,并且会丧失所有的幸福。只有当一切都已成定局时,他才是幸福的。可是,当这些现实被忽略的时候,他所有通往幸福和成功的路也就都被阻塞了。而且,这件失败的事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获得成功的。他完全有能力赢得他人的关注和敬佩,虽然他发现这是非常困难的。

假如他之前明明具备某一种优势,他会发现很多人以与他竞争为乐。这个问题无法根除。每个人都不会主动去承认他人的优点。因此,只剩下那些对自己做出错误判断的可怜人。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他是无法和外界产生联系的,当然也不容易获得成功。没有人能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游戏者总是在毁灭和袭击中不断变换着角色。令他们痛苦的是一种在任何时候都要显示自己优秀的想法。

假如一个人的声望是通过为他人提供帮助而得来的,这就是另一种情形了。他的荣誉是自己得到的,并且,就算别人不承认也无关紧要。因此,当事人能够用淡然的态度来面对荣誉,因为他不会受到虚荣心的控制。最关键的就是自我主义是否强烈,及个人对自我提高的需求程度。虚荣的人总期待收获。如果将具有社会感的人和这类人进行对比,前者所坚持的是这样的原则:“我可以做什么?”这就是二者在价值观和性格方面的明显区别。

总之,我们总结出一个很久以来为人所理解的结论。对此,可以用《圣经》中一句著名的诗来表达:给予会比接受得到更多的祝福(It is morebles 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假如我们仔细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就会发现,它指的是一种注重付出的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懂得付出、帮助或服务,个体会从这种行动中获得相应的精神补偿,就像懂得付出的人能够得到来自精神方面的恩赐。

此外,一味索取的人总是不知足的,他们会以幸福为借口,不断索取想要拥有的物品。这样的人从来不会关心他人的需求,并且,他们会幸灾乐祸,他的头脑中压根就没有和睦共处或友爱互助这些字眼。他希望别人受他的管辖和控制。他所期望的天堂是与现实相反的。他的观念也是与众不同的。总而言之,他的自负和其性格一样让人无法接受。

在其他人身上,虚荣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穿着奇装异服,或是让人感觉高高在上,他们会将自己弄得像猴子一样,竭力给他人留下勇敢的印象,他们就像原始人一样,自我意识膨胀,甚至想要在头上插上另类的羽毛来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很多人通过华丽的衣着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他们总会点缀着很多饰品,如同交战双方的武器一样纷繁复杂,他们想凭借这些武器吓跑敌人。有时,他们的虚荣心还会通过色情符号或让人感觉轻浮的文身来表现。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是用卑贱的手段做代价,但依旧无法掩盖他们的目的:获得他人的注意。或许,这样的做法会让有些人感到优越感,而其他人则是在体现出残酷、孤独感的时候才有这样的体会。其实,这样的个体比起有不良习性的人更加脆弱,他们只是用残酷来伪装自己罢了。尤其是在男人中,他们看似渴望情感,其实却缺乏社会感。被虚荣心控制,并希望他人遭遇困难的人,会拒绝所有要求他们提供更多情感的建议。这些提议会让他们变得更固执。比如说,父母想获得孩子的理解,而孩子却从父母的悲伤中获得满足感。

我们已经发现,虚荣的人喜欢伪装自己,希望先抓住他人虚荣的把柄,并控制他们。所以,我们不要被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友善而欺骗。我们要随时将他们看作是不友好的攻击者。其实,他们渴望权力,并极力保护自己。这样的人总会在战争的初期想方设法地让对手放松警惕。因此,在第一阶段,人们会认为攻击者具有强烈的社会感。而在接下来的阶段,攻击者露出了本性,我们会看得更为清楚。我们会失望,会认为他们是双面的,然而,他们的本质只有一个,也是不会变的,他们与人的交往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说这样的技巧继续发展,就会类似于抓灵魂的游戏。显然,在参与过程中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才有成功的可能。这些人一直强调仁爱,并且貌似是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对同胞的关切。可是,这些一般都是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所以,了解人性的个体就会小心翼翼。一名来自意大利的心理学家说道:“当一个人表现出极端性的理想状态或当一个人的仁爱行为太过张扬时,我们就开始对他产生怀疑了。”当然,对此我们可以保留意见,然而,我们都承认这是正确的。总之,对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轻易地进行识别。我们讨厌奉承的人,他们会让人不舒服,并且大家都会提防这样的人。我们希望这类人可以停止这些行径,转而用温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状况可以导致正常精神发展走向扭曲。站在教育的立场上,在这些实例中,容易出现困难的环节往往都在我们所探讨的对周围环境存在攻击性心理的孩子身上。

虽然教师明白自己的使命,这样的使命是贯穿于他们的整个活动的,可是,他们无法让儿童体会到这些逻辑。如果想要达成目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确保孩子不会对环境产生攻击性心理。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将孩子作为教育的主体,而不是教育的客体,就当孩子是与老师处于同等层面的成年人。这样的话,孩子就不会感觉受到压迫或冷落,或是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威胁和挑战。从事实来看,我们的文化中存在错误的野心,这会让我们的行为、思想、性格都受到影响,不能自由地发展。个体在其中会觉得深受困扰,这样,会导致人格上的挫折,甚至完全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