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从故事中学会明辨是非(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3011000000013

第13章 以大局为重不较私利(2)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在他们的辅佐下,赵国也越来越强大了。

通晓大义为计深远的触龙

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

——(宋)欧阳修

触龙,也叫触詟。战国时赵国大臣。官左师。赵孝成王新立,太后掌权,秦急攻赵。赵求救于齐。齐欲以太后所爱少子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他进谏说“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太后为其所动,即遣长安君到齐为质。

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王位,因为年纪轻,所以由太后执政。这个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辅佐,但国势已大不如前。而秦国看到赵国正在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孝成王又年少无知,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派遣兵将“急攻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提出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

长安君是赵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做人质要寄人篱下,在那个动荡战乱的年代,人质的性命常常很难保证。所以对于齐国的要求,赵太后断然拒绝。

赵国的大臣们都十分着急,纷纷劝说太后答应齐国的条件,太后非常生气,宣下旨意:“谁再来劝我让长安君去做齐国的人质,我就啐他一脸。”大家一看,都不敢再开口了。

秦国的进攻日益加紧,赵国安全危在旦夕,老臣触龙看在眼里,十分忧虑,决定冒险再劝一次太后。太后听说后,怒气冲冲地在大殿等他。

触龙故意小步缓慢地走上殿堂,先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不能快走,非常失礼。很久没有来拜见太后您了,担心您的身体,今天特来问候!”

看到触龙老态龙钟的样子,太后不忍苦着脸,跟着感慨道:“我现在进出也要靠车子才行了,我们都老喽!”

“那吃饭还好吗?”触龙很关切地问。

“只能喝些稀粥,成天这么多的烦心事,哪里有胃口啊!”

“我的胃口也不好,但我还坚持散散步,每天走二三里路,增加点食欲。”

“唉,我可做不到。”太后叹了口气,脸色好多了,先前的怒气基本看不到了。

这时触龙用恳求的语调说:“太后,老臣有个儿子叫舒祺,排行最小,不成材,但老臣很喜欢他,老臣想请求您让他当一名侍卫,也算为国家出些力。”

“好啊,他几岁啦?”

“15岁,虽然还不大,但我想趁我活着的时候先安排好。”

“哈哈,原来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太后笑了。

“当然,我喜欢这个小儿子比他妈妈还多呢。没办法,天下父母心嘛。”

太后很开心,谈话的气氛越发缓和了。

这时,触龙趁机说:“老臣认为太后疼爱女儿燕后比长安君要多。”

“这怎么可能?”太后睁大了眼睛。

触龙很感慨地说:“父母疼爱儿女,总是替他们做长远的打算。当年你送燕后远嫁外地,她也哭个不停,不愿意远离家乡;出嫁后,您非常想念她,但每次祭祀时总是祈祷她不要回国,好好当她的王后。这不是替她做长远打算,让她的子孙世代继承王位吗?”

“是啊!”太后点头说。

触龙进一步说:“您想过没有,三代以前,甚至赵国的开国重臣,现在子孙还封侯的还有吗?”

“没有了。”太后想了一下说。

“是那些封侯人的子孙都不好吗,没有能力吗?不是的。关键是他们没有功劳。没有功绩却享受很高的俸禄,有很高的地位,时间长了就难服众啦。现在你宠爱长安君,可以提高他的地位,赐予他土地与财宝,可你不让他为国立功,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服众呢?所以我认为您没有替长安君长远打算,说您对他的爱不如对燕后的爱。”

一席话,让赵太后醒悟了,她改变了想法,同意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让他为解决赵国的危机出力。齐国很快出兵,击退了秦军,赵国平安了。

孟母明辨是非教子有方

容人之过,却非顺人之非。

——(清)陈宏谋

孟子的母亲姓仇,父亲名叫孟激,字公宜,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他为更大的发展,光耀门楣,抛别娇妻稚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3年后,带给孟母的是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从此孤立无援的孟母开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她下定决心,要凭着自己的双手谋取衣食所需,更要以自己的力量,把独生儿子教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孟母不只是小心翼翼地注意儿子起居冷暖,更不厌其烦地以“言教”和“身教”来完善儿子的人格。大体上一个人的基本人格是在6岁以前基本形成的,从此根深蒂固。6岁以后,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原本已经塑造完成的脆弱人格模式,遭逢强烈的试练和考验,这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十分重要。

孟家原在马鞍山下的凫村,山麓坟茔处处,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也三五成群地模仿大人们的礼仪,扮演丧葬的过程,孟母突然发现,一向伶俐听话的儿子,已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孟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可也不能老是把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关在家里,唯一办法就是变更居住环境。从此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孟母开始了漫长的迁居活动,至今还留传下“孟母三迁”的美谈。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从凫村迁到了10里外的庙户营村,这里是一个“日中为市”的交易集市,每逢1、3、5、7、9单日,远远近近的百姓们,手拎肩挑一些自己的土产来到集市交易,讨价还价,喧嚣热闹,这场面对孩子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耳濡目染,孟子和其他一些孩子也学会了锱铢必较的模样。孟母忐忑不安,住了半年又再次迁居。

孟母既不愿儿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也不屑于儿子沾染唯利是图的市侩气,她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儿子成长的环境,她第三次把家搬到了邹城的学宫附近,虽然房子漱隘不堪,但是孟母带着儿子还是安安心心地定居下来。

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都给附近居民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们,常群集在大树底下,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有模有样,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使得远远察看的孟母内心深处大为高兴:“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她由衷地发出感叹。

做人要求诚实,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东邻有人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漫应:“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忍痛在捉襟见肘的生活费中,拨出一部分钱买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惰贪玩习惯。有一天,孟子竟然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当儿子回家时,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咔嗒咔嗒,拦腰剪成两段,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一个君子学以成名,问则广知,所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你今天不读书,就不可以离于祸患,今后永远就只做一些蝇营狗苟的小事,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衣其夫子,而不乏粮食呢?”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从此孜孜汲汲,日夜勤学不息。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风气蓬勃发展,诸子百家争奇斗胜,使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才好,然而孟母有她坚决的主张,无视于老庄的玄虚,不屑于杨朱的功利,唯独醉心于孔子的忠恕之道,亲自寻寻觅觅,终于在孔门诸子中为孟子找到启蒙老师。

当时孔子的孙子孔极,字子思,正在曲阜设馆教授六艺,远近学子纷纷负笈前往就教,孟子15岁时,在孟母的鼓励下,由邹城来到了曲阜。从此正式接受到儒学的精髓,子思对孟子青睐有加,对左右说:“孟孺子性乐仁义,言称尧舜,世所稀有也。”从此孟子在子思门下埋头读了5年,学问德业,突飞猛进,终于继承了孔子的衣钵。

孟母对儿子的教育无微不至,即使在成亲之后,夫妇相处之道,还得烦劳老母为他操心,古《烈女传》记载:孟妻由氏在卧室内裸袒身躯走动,孟子勃然不悦,由氏认为丈夫太过见外,就求婆婆解说。长期以来,孟子对自己的妻子总是不满,认为她太过倨傲,竟有意休妻。孟母对儿子晓以大义:“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先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所以恐见人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袒而在内,踞而视之,是汝非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深感自己孟浪,于是心中芥蒂尽除,与妻子和乐相处如初。

孟母一生操劳,身体十分硬朗,对于孟子的照顾及督教也毫不放松,除了孟子周游列国那一段时日以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为了奉养老母,担任齐国一个消闲的教授职务,而不忍远离故国谋求更大的发展。

在齐国,孟子多次向当政者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10万钟来酬谢孟子,但却不肯积极地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对此,孟子如是说:“君子称身就位,不为苟得而受赏。”孟子不贪荣禄,他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孟子理想的去处是宋国,但为了奉养老母而一再迁延,光阴荏苒,悠忽30年岁月过去了,孟母已经年逾古稀,而孟子也已是知命之年,整日长吁短叹,闷闷不乐,孟母问明原因,又对儿子说出了一段千古名言:

“夫妇人之礼,精五味,擅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故有闺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以言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

三言两语就把孟子心中的积虑一扫而空,于是孟子再次周游列国,受到了空前的尊敬与欢迎,可惜就在儿子扬眉吐气的时候,孟母却一瞑不视。在归葬故乡——马鞍山时,过去的乡邻争相在路旁祭奠,极尽哀思。如今在山东省邹城县北20里的马鞍山麓,还留有古柏森森的孟母墓,历代都有石刻颂扬她的坚贞志节与慈母风范,并建有孟母祠。

作为一位女性,孟母的伟大之处岂止“精五味,置酒浆,养舅姑,缝衣裳,”以及“三从之道”,她更重要的是能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按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她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儿子的前程,孟子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属于典型的中国良母。

不只顾眼前利益的冯谖

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汉书》

孟尝君,名田文(?—前279),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自幼在邻居家放牛。汉族,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权倾一时,谥为靖郭君。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3000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