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3011200000009

第9章 疗愈失控的怒火,心平气和地处世和生活(2)

再次归来的希斯克利夫光鲜亮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成功了。但他依旧愤怒,他对曾经伤害他的人有着不一般的愤怒情绪,这种愤怒不是对他们大吼大叫就能发泄,就能化解的。这是一种深深地隐藏在希斯克利夫内心深处的愤怒,它啃噬他,撕咬他,如果不是复仇的欲望支撑着他,恐怕希斯克利夫早已经被这股愤怒吞没了。

深爱着希斯克利夫的凯瑟琳是痛苦的,结婚之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她知道自己做错了,她不该轻易放弃希斯克利夫。多年来她一直为她的自私与虚荣赎罪……直到希斯克利夫回来,凯瑟琳重新看到了希望,她想挽回他们之间的这段感情,但被仇恨束缚着的希斯克利夫并没有给凯瑟琳修复的机会。凯瑟琳在悔恨中痛苦,在愧疚中死去。直到死,凯瑟琳都在寻求希斯克利夫的宽恕。临死的那天晚上,她生下了小凯瑟琳。

没有了凯瑟琳,希斯克利夫彻底失去了生命的重心。他只剩下了复仇的躯壳。他曾说,他可以原谅凯瑟琳对他做过的事,他也可以爱害他的人,但他无法宽恕害死凯瑟琳的人。于是,希斯克利夫变本加厉,越加地残暴。他虐待亨德雷的儿子哈里顿,就像亨德雷曾经虐待他一样。

多年后,伊莎贝拉给他生的儿子林顿长大成人,小凯瑟琳也已经长成美丽少女。小凯瑟琳与哈里顿疯狂地相爱了。但被仇恨裹挟着的希斯克利夫强迫小凯瑟琳嫁给林顿,目的只是为了“胜利地看见他的后代堂皇地作为他们产业的主人,他的孩子用工钱雇他们的孩子种他们的土地”。

后来,埃德加死了,希斯克利夫成为了画眉山庄的新主人。再后来,他的儿子林顿也死了。小凯瑟琳成为了年轻的寡妇。小凯瑟琳和哈里顿就像当年的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一样,希斯克利夫疯狂且愤怒地阻止他们就像当年亨德雷疯狂且愤怒地阻止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他从小凯瑟琳的眼睛里看到了凯瑟琳的影子,他从哈里顿身上看到了当年的他自己,希斯克利夫沉默了。他变得更孤独了,他不再管山庄,也不再阻止哈里顿与小凯瑟琳了,他常常几天不吃不喝地游荡在沼地里。他疯狂地怀念着凯瑟琳,他想与她的孤魂在一起,回来后就躲在凯瑟琳曾住过的房间,不让任何人打扰。之后,希斯克利夫就死了。

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宽恕的故事。希斯克利夫的仇恨来自于对凯瑟琳虚荣、自私的愤怒,也来自于对自己无力更改的弃儿身份的愤怒,因此他无力反抗亨德雷对他的专横暴虐,也无力反抗凯瑟琳对他的情感背叛。满腔的愤怒无力发泄时,就容易转化为仇恨,激起复仇的欲望。所以,仇恨中蕴藏着极端的愤怒,愤怒越过了理性的边界就转化为仇恨的种子。

凯瑟琳情感上的背叛使希斯克利夫由爱转为恨,这与希斯克利夫的弃儿身份分不开。亨德雷对他的侮辱让他体验到人生的残酷,凯瑟琳对他的爱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所以希斯克利夫愤,也恨。强烈的爱与憎在凯瑟琳背弃情感的瞬间让希斯克利夫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报复成了他重新证明自己的唯一出路。在凯瑟琳死之前,希斯克利夫恨亨德雷,恨埃德加,凯瑟琳死之后,希斯克利夫更恨他们,复仇的火焰燃至最高。于是,就有了之后的故事。

复仇的成功平息了希斯克利夫的愤怒,但引起的却是更深的悲哀。因为人性始终是善良的。他达到了复仇的目的,却以自杀而告终。因为复仇、愤怒并不能让他快乐,并不能让他获得心灵的平静,反倒罪恶重生。唯有宽恕才能解救自己,才能让他与心爱的人永远在一起。人性的复苏让他祝福了他们下一代的幸福,也获得了宁静与安详。

你觉得可以承受仇恨的后果吗

纵横观看古今,许多承载仇恨的人都会选择报仇雪恨,来平息曾经受过的耻辱与伤害。

历史上,据说被赦免之后的越王时刻思索着复国的计划,为了复国,他把苦胆吊挂在座位上面,以便休息睡觉之前能够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吃饭喝水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你之前所受的耻辱了吗?”他还亲自到田间与百姓们一起耕种,他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有贤能之人,帮助贫困百姓,哀悼死难的人。就这样越王勾践用仇恨激励自己和民众,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终于完成了复国的梦想。

妇孺皆知的《水浒传》中,英雄武松为替哥哥报仇,杀死了自己的嫂嫂潘金莲以及潘金莲的奸夫西门庆,最后成为了受人爱戴、受人敬重的梁山英雄好汉,等等。在法制社会健全之前,充满感情色彩的复仇都客观存在着。历史上,复仇常常与英雄事迹相挂钩,得到了百姓的赞扬与推崇。那时候的复仇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契合了当时人们心中存在的复仇制度。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韩愈曾经说过“不许复仇则伤孝子之心”。所以说,历史上的复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制度的逐渐健全与完善,我们早已经脱离了当初的野蛮、愚昧且落后的复仇制度。我们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所以再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心中的仇恨已经不符合历史的轨迹,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仇恨如何化解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采取正确合理的途径,盲目地报仇雪恨,导致的后果将不是你所能承受的。

2004年云南大学生化学院学生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人的“马加爵事件”轰动了全国。马加爵案发生之后,许多社会公众、媒体、心理学家对马加爵以及马加爵杀人动机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心理学家认为,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社会公众认为,应该把马加爵的杀人动机归结为他的贫困,他因为贫困而受到他人的歧视,因此他对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中的人产生了仇恨。

当然,贫困不能成为其犯罪的借口,更不能成为其被宽恕的理由。但毋庸置疑的是马加爵的内心充满着强烈的仇恨。这股仇恨是一种压抑的负面情绪,再加上他扭曲的人格缺陷,当他遇到挫折,遇到不满的情况时,他隐藏的愤怒、潜藏的仇恨容易倾泻而出。这时,杀人就成了他雪耻、化解心中仇恨的手段,所以马加爵是可怜的。他承载了自己无法承载的仇恨苦果,值得我们深思。

在狱中,马加爵写下了这样的忏悔:“就因为一次打牌吵架,我决定了走上这条路。现在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这是多么的荒谬,多么的无知啊!这是多么的悲哀,多么的残酷啊!难道生命就这么脆弱?难道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吗?不是的!现在的我就是这么想的,以前也是!但是前几天我的心里只有恨,我非常的苦恼,许多后果我都未曾设想。很多事情来不及思考,就这样发生了。事后才知道造成的影响是多么的大,才知道给亲人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才明白伤心难过的远远不止我的亲人朋友。后悔啊,但木已成舟,我是无力挽回的了!”

这是马加爵在狱中写下的原话。想一想,仇恨带来的后果我们真的具备足够的能力来承受吗?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伤,即使表面上非常幸福的人心中照样也会有痛,也会受伤,也会伤人,因为我们都不是圣人!很多人因为不健康、不成熟的认知,将心中很多的伤转化成了恨,甚至是仇恨。他们恨带给他们伤的人,他们恨自己无法拥有对方拥有的强大优越感,最后毁了他人,也毁了自己。刘正熙是这样的人,希斯克利夫是这样的人,马加爵也是这样的人。可能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怀有仇恨的人,采用极端的方式寻求报复,只为了弥补当初受伤时的不愉快体验,有的是严重的痛苦体验,如亲人的死去;有的是轻微的不悦感,如丢失的面子,等等,最后付出的却是血淋淋的代价——生命的消亡。比较一下两者的权重,你就会发现报复是多么的愚蠢,多么的荒诞。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希斯克利夫那样的报复手段,也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马加爵式的极端,他们以一种他们能够承载的方式缅怀自己伤痛的回忆,而不是把这种伤痛加倍地附加给曾经伤害他们的人。这样的人能够理性地对待恨,对待伤痛,结果他们是快乐、幸福的。

让我们牢牢记住生命的厚重与珍贵!古语有云:体肤受之父母,不得随意伤害。我们没有伤害自己的权利,更没有毁灭他人的权利。道德不允许,法律更不允许。如果受伤了,愤怒了,不要悲哀地怨天怨地,而是要寻找合理的途径,积极地解决内心的愤懑。痛苦过后,回头再看,一切将会渺小不堪。

我们总是有充足的理由愤怒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关于愤怒的理论,叫挫折——攻击理论,也就是说,人的愤怒攻击行为来自于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这个理论是根据心理学上一个比较经典的实验提出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以实验控制法随机地给予笼子中的白老鼠电击,施以挫折经验,之后详细地观察并记录白老鼠的行为表现,发现原先老鼠的生态行为有了极大的转变,老鼠的性情变得急躁,睡眠时间减少,哄抢食物,活动量变得十分大,老鼠彼此互咬的几率大大提高。根据这个实验,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遇到挫折、期望落空、生活变故、失败的处境下,人的性情也会变得较为急躁、容易愤怒,以至攻击错误对象。当然,白老鼠不是人,不能把从白老鼠身上得到的实验结果推广到人的身上,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否认的是人的愤怒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生活的不满及挫折。

还记得一开始章节中就提到的那个例子吗?公司主管对丈夫的愤怒,回家后丈夫对妻子的愤怒,妻子对儿子的愤怒,儿子对宠物狗的愤怒,狗对主人的愤怒,不难看出愤怒的根源在于丈夫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或者是主管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总之是这个挫折引起了之后的愤怒连锁反应。愤怒的人总认为自己的愤怒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本应该好好工作的人却没有好好工作,本应该待在家里做家务的妻子却跑去玩乐了,本应该认真写作业的儿子却不亦乐乎地玩游戏,所以一切都是他人的错,是他人的错误导致了自己的愤怒。愤怒的人总能为自己找到合理的理由。

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愤怒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愤怒源自于个体潜意识的内容,而形成潜意识最原始的资料来自于婴儿的早期生活经验。婴儿早期生活经验的形成离不开父母亲正确的养育,尤其是母亲。弗洛伊德认为,婴儿从出生开始就面对两种冲突经验的困扰,好的经验和不好的经验。好的经验源自于母亲爱的哺育、温暖的身体接触,于是婴儿获得了满足,产生了愉快的感觉经验;如果婴儿感受到母亲的愤怒或不满,或感受饥饿、尿湿、冰冷和冷漠的不好感觉,那么它们就会转化成愤怒的情绪基础。

心理分析认为,只要父母能正常满足婴儿的需求,婴儿便有能力以“健康的抗议”来面对一些不好的经验,如延迟的喂养、尿不湿的更换或者冰冷的婴儿床等。父母亲如果接受孩子的抗议,婴儿就会将好的父母影像长时间留在心中,相对地也可以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因挫折而产生的愤怒。

愤怒是不好的经验,但若能遇到好的包容者,如童年时期的父母、成长时期的老师、成年期的自己,他们接纳这些负面的经验,并且允许它们的存在以及表达,他们就能从这种包容的历程中,领会生活的真谛,从而协调矛盾存在的本质。因此,健康的抗议可以帮助婴儿度过失落的挫折,使婴儿接受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失落,感受生活的不平坦。

愤怒表达了一个人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不愉悦经验。如遇到无法应对的挫折时,人们只能将其转向自己,衍变为愤怒的情绪。独吞愤怒的苦果只会让自己更加受伤,所以人天生拥有的防御机制迫使他们把愤怒的情绪洒向他人,来保护自己,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更容易成为受伤害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