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的实行,大大地促进了苏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苏联打败了德国***并具备了堪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力量,大大地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资本主义世界。但是,苏联模式本身却存在着严重的体制弊端,苏联在快速发展之后出现了经济停滞的局面,实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都相继走上了变革苏联模式的道路。在变革苏联模式的道路上,苏联没能继承其中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最终导致了共产党的垮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
一、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苏联模式的实行对于促进苏联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实行苏联模式后,苏联用十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赶超,成为世界第二号工业化强国。而且,苏联模式的实行,还大大促进了苏联的备战工作并为苏联建立起来一个高效的战争动员机制,为日后打败德国***奠定基础。从全世界的范围看,苏联模式的实行大大地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尽管后来苏联模式在苏联的实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推广,出现了许多弊病,但是苏联模式曾经起过的历史作用是不能抹杀的。
1.成功的备战作用
苏联模式在战备中的重要历史作用首先是使苏联打败了德国***,其次是促进苏联军事力量的不断增长,最终具备了堪与美国抗衡的实力。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取决于人心向背,但也是物质力量的较量。苏联对德国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但是如果没有雄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凝集全国人民战斗力的社会模式为屏障,也是很难取胜的。同样,在20世纪世界两大阵营的对抗中,社会主义在全球与资本主义的角逐同样需要以强大的物质力量为基础。在以苏联和美国的对抗为焦点的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中,苏联模式所起到的恰恰就是奠定苏联物质基础的作用。
当然,在苏联模式的形成和实践的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在战备上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加强战备防止资本主义的进攻和打败德国***两个方面。
第一,苏联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备模式。
备战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军事经济潜力和形成稳定的国内政治局势,在这两方面苏联模式都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首先,苏联模式为苏联锻造雄厚军事经济潜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发展战备经济时,国家通常要快速提高重工业经济实力,合理调整生产力的地理分布,储备军事用粮和被服,保障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战争动员、建立协调的战时经济、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军事物资。在这几方面,苏联模式的作用是无以伦比的。
在发展具有高度国防意义的重工业方面,苏联模式的实行使苏联走上了重工业先行的道路,具有重要国防意义的重工业,如机器制造、金属加工、能源交通、化学工业等都优先获得了重大发展。与1913年相比,1940年各个经济部门的固定生产基金超过1913年水平的1.6倍,国民收入增长了4.3倍,工业总产值增加6.7倍,各种运输的货运量增长了2.9倍。到1939年底,苏联在发展重要军事力量方面的潜力已经名列世界第二至第四位。到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时,苏联在机器制造业(对生产战斗武器具有决定意义的部门)产量上已经超过欧洲所有国家。[苏联科学院经济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五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11页。
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重工业已经在工业内部占据绝对优势,在加紧备战的1937~1940年期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45%,而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增加了76%,化学工业增加了61%。[苏联科学院经济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五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12页。]1940年所形成的工业产业结构,已经使国民经济具备了必要的灵活性,并具备了在需要时大幅增加军用产品生产和调配所需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设备的能力,为大批生产当时先进的军事技术装备和武器奠定了强大的国防物质基础。
在生产力的地理分布方面,实行苏联模式后,苏联凭借中央政府的行政干预,形成了一个能够满足长期战争需要的生产力合理布局。实行苏联模式之前,苏联具有军事经济潜力的工业基础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实行苏联模式之后,苏联发挥出了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优势,运用行政办法重新对资源、技术、劳动力进行配置,在乌拉尔、西伯利亚、中亚细亚和远东迅速发展起强大的工业基础。1940年,乌拉尔已经发展成为继莫斯科、列宁格勒、乌克兰之后的第四个机器制造业中心,远东地区已经为国家提供了全部铸铁的28.9%。生产力地理分布的这些调整,有效地提高了战争时期国民经济的应对能力,保持了国民经济在战争条件下的有效工作能力。后来苏联能够扭转二战初期的失利,实现战略反攻的事实充分证明,苏联模式在调整国家生产力布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使苏联在战时能够持久地保持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在军事用粮和被服的储备方面,苏联模式的实行不仅为国防建设提供了适时足够的粮食和物资,而且较好地完成了储备任务。虽然,农业生产在实行苏联模式后本身没有获得大的提高,但粮食的征购量实现了明显的增长,棉产量获得了大的提高。在粮食方面,集体化后,国家的粮食征购量逐年递增。1928年苏联的谷物征购量为107.9百万公担,1929年为160.8百万公担;1931年为228.3百万公担;1934年为269.6百万公担。[A·诺夫著:《苏联经济史》,米德尔塞克斯,1969年,第696页。]在棉花方面,1940年苏联生产的棉花达270万吨,等于是1913年的3.5倍(1913年,俄国生产的籽棉产量为74万吨)。后来斯大林在提及军队粮食和被服的供应时清楚地说过,“至于说到红军的粮食和被服的供给,谁都知道,前线在这方面不仅一点也不缺乏,甚至还有必要的储备。”[《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8页。]这清楚地反映出了苏联模式在储备战备物资上的优势。
其次,在国内形成了稳定的政治局势,清除了国内阶级敌人,肃清了各种可能的“第五纵队”分子。在一系列残酷的党内外斗争中,斯大林树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苏联模式随之形成。斯大林及其支持者为了实行苏联模式,将党内各个反对派纷纷击败,直至清除出党,党内结束了自列宁逝世后出现的纷争局面,一个团结的高度集中的党中央再度形成。为了进行农业集体化,在农村发起了消灭富农的行动,富农作为一个长期敌视苏维埃政权的阶级在二战前基本被消灭殆尽。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各种代表旧资产阶级势力的、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反动分子受到了镇压,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被进行了一番改造。虽然这些党内外斗争都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它们对于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在进行紧张备战的时刻,巩固国家政权,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清除各种可能的“第五纵队”分子,以免战时腹背受敌,这无疑是必要的。事实上,德国***的确曾经设想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境内的农民和知识分子起来造反,在苏联后方制造内乱,但是正义的战争使苏联人民同仇敌忾,集体农民和城市工人团结一致共同保卫了社会主义的成果和苏维埃政权,***德国在苏联组建“第五纵队”的阴谋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斯大林本人对苏联模式的备战优势有着清楚的认识。1946年2月,在总结战备工作时,他曾扼要地指出,战前的三个五年计划,为备战创造了“绝对必要的物质条件”。这一认识是基本符合事实的。
第二,在战时,苏联模式有效地调动全国一切力量组织起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
战争甫爆发,面对德军的突然入侵,斯大林号召全苏人民不要相信“德国军队无敌”之类的吹嘘,把全国的一切转入战争轨道,“为保卫祖国的城市和乡村战斗到最后一滴血”,率先表现出了临危不惧、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苏联模式所具有的备战优势很快就全面转化为战时的组织优势,有效地发起规模宏大的战时动员,为苏联最终打败德国***奠定了基础。德军入侵后,凭借苏联模式的组织优势,苏联迅速进行了全面战时动员。一方面是组织队伍进行战斗,将大批的民用工业转为军事工业,一方面是组织工业和人员的搬迁、撤退,两者都创造了惊人的成就。仅在战争开始后的头8个月内,就有530万人应征入伍,至1941年年末,苏联红军就新组建了400多个师。[莫罗佐夫主编:《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史(1941~1945年)》第6卷,莫斯科,1965年版,第46页。]在战争爆发后的前半年,有110万共产党员赴前线作战,其中包括500名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至区委的各级党组织的书记,270名党中央机关的负责人。从战争爆发起,大批的民用工厂就开始转产军事用品。1942年与1940年相比,苏联工业中战争需求的产品份额由26%增到68%。[C·奈达著:《苏维埃50年》,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67年版,第325页。]1941年,在红军遭遇失利的严峻形势下,在组织战时的人员撤退和物资转移方面,在三个月时间内,苏联从西部地区搬迁了1523个工业企业,其中有1360个具有头等国防意义的大型企业;大批撤向乌拉尔、西伯利亚一带的重工业;铁路运输了150万节车箱的企业搬迁物资,向后方输送了1000多万人。有效地保留下了前三个五年计划的物质成就,为最后形成压倒优势的军事实力创造了条件。这不仅使德国***没能掠夺到预期的物资,而且为今后发起反攻保留了力量。
在战时,苏联模式发挥了军事经济体制的重要作用,使苏联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在军事领导方面,战争发生后,苏联立刻成立国防委员会,斯大林亲自出任该委员会的主席,全面领导战时的经济、政治、宣传和战斗工作,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斯大林个人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使苏联模式在战时表现出了军事经济体制的特征,举国上下成为一个军事战斗集体。在国防委员会的集中领导下,苏联人民全民皆兵的行动是苏联克服战时困难、打败德军的重要保障。苏联模式全面从战备体制转变为战争体制,将整个国民经济纳入了军事轨道,有计划地将民用工业转为军工业;对物力、财力和人力都作了大调整,一切以有利于战时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开展工作;对运输业进行军事改组,一切服从前线的需要。经济体制的这些转变为苏联打败德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武器的生产方面,苏联模式所锻造的民用工业大批转化为军事工业,战前工业化的积累和战争中高度集中的工业生产创造出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有数据显示,二战的最后三年,苏联每年平均生产坦克、自动火炮和装甲汽车3万多辆,飞机4万架,大炮近12万门,轻重机枪近45万挺,步枪300多万支,自动步枪约200万支。到1945年1月,苏联在技术装备上已占绝对优势,大炮比德军多2.2倍,坦克多1.8倍,战斗机多6.4倍。在《斯大林时代》一书中,路易斯·安娜·斯特朗生动地描述道:在苏联内地的坦克生产工厂,新造的坦克刚刚从生产线试行开出,即刻源源不断地开赴前线。军事装备的优势奠定了苏联红军的战斗力。在群众的组织和调动方面,遍布广大农村的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站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争爆发后,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站重新设立了政治部,领导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生产、物资转移和军事斗争活动。战争中,集体农庄的庄员和国营农场的工人俨然就是一支支经过严格训练的队伍,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战事间隔时抢收抢运粮食,遇到邻近的战事则能够组成一支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队伍配合红军作战。在红军与德军进行生死搏斗的时刻,广大农民对红军是非常有力的支持。所有这一切都是实行苏联模式的积极成果。
就是说,在至今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战斗最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战场上,苏联模式具有的备战优势和战时的组织优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苏联模式创造出来的物质成就及其所具有的组织优势,是苏联打败德国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苏联模式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之一。
2.出色的现代化成就
苏联模式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工业化的成就和社会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工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科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带动苏联社会全面发展,使苏联在斯大林逝世时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第一,实行苏联模式后苏联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