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22200000015

第15章 苏联模式的历史评价(2)

在实行苏联模式之前,即在1929年初以前,苏联的经济建设基本上都处在恢复阶段。据苏联中央统计局编的资料,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看,设定1913年俄国的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生产额均为1,1928年这两个指数则为1.1和1.2。[《1956苏联国民经济统计摘要》,第28页;《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第8页;《1984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36页。转引自卢之超主编:《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这说明,到1928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前,苏联社会才略微超过1913年的发展水平。只有从这时起国民经济才算是从恢复阶段进入发展阶段。

实行苏联模式初期,苏联开始加大对工业的投资,尤其是对重工业的投资。虽然此时苏联经济刚刚超过战前水平,国家的工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资金积累也非常有限,但是,苏联模式的创建恰好使国家能够把有限的资金、资源集中在一起,重点进行一批大型的工业建设,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上去。据统计,1918~1928年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仅为20亿卢布(按可比价格计算),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4年零3个月期间,这一数字增至80亿卢布,第二个五年计划的4年零3个月期间达到了181亿卢布,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甚至增加到405亿卢布。[B·A·戈利科主编:《苏联政治经济手册》,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1975年版,第62页。]从1928年10月1日到1941年7月1日,苏联工业的基建投资(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55亿卢布,几乎比过去十一年的投资增加了24倍。同一时期,与苏联快速加大投资的欣欣向荣的局面相对比,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灾难之中,生产衰退、百业凋敝、失业者成群是资本主义世界随处可见的现象。

大规模的投资迅速产生明显的效益,在战前两个半五年计划中苏联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9%,新建成的重工业工厂达到1500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7.1%,新建成的大型工厂达4500个。在战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总共建成了9000个大型工业企业。[同上。]在1928~1940年期间,也就是苏联从开始实行苏联模式到苏德战争爆发13年期间,苏联的钢产量从430万吨增至1840万吨,石油产量从170万吨增至3420万吨,煤产量从3550万吨增至16470万吨。1927年苏联拥有各种机床只有1800台,而1938年则达到了5.39万台。1940年苏联发电量规模比1932年增加了49%,达到了486亿千瓦时,已经超过西欧各国的总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五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65、69页。]到1937年,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在工农业比例中已经占77.4%,苏联开始从农业国转变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其中生产资料生产的比重占57.8%,消费资料的生产占42.2%。[马洪主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5页。]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起至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的全部工业几乎增长了二十倍。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德、英、法三国,一跃而为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至此,苏联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工业化的重大发展意味着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实行苏联模式后,苏联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水平的全面发展。同样按照上文引述过的苏联中央统计局的资料可见,设定1913年俄国的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生产额均为1,1928年这两个指数则为1.1和1.2,1940年为5.12和5.3;1945年为4.2和4.4,1950年为8.1和8.8。[《1956苏联国民经济统计摘要》,第28页;《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第8页;《1984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36页。转引自卢之超主编:《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可见,到1940年在实行苏联模式的13年间,苏联社会总产值基本上发展为1928年的5倍。在战后重建的艰难历程中,苏联模式同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950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生产额比1945年又增长了4倍左右,是实施苏联模式前的8倍左右。如此无以伦比的发展速度,不能不让人震惊。可以设想,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成就将是更加惊人的。

第二,实行苏联模式后苏联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高。

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已经建立起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苏联,不仅要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具备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水平,而且还要促进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在这一方面,苏联模式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其一,实行苏联模式后,苏联劳动人民的识字率获得较快提高,扫除文盲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文盲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数。恰恰就是在这一重要参数上,曾经拥有强大政治军事实力的沙俄,一直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这注定沙俄在总体上仍然是一个落后国家。据粗略统计,在20世纪初,沙俄全国人口中仍然有近3/4的文盲率,大多数劳动人民都是不识字的;十月革命后苏联(苏俄)的文盲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50%~60%,多数劳动者仍然不识字。群众文化水平的普遍低下,严重限制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展。这一困境曾让列宁大为苦恼,他由此发出了“文化革命”的号召,倡导苏联在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努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但是,列宁未能实现这一理想。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列宁提倡的“文化革命”是由斯大林实践并完成的。实行苏联模式后,苏联大力普及初等教育,仅在1933~1937年,由国家和合作社单位(不包括集体农庄)兴建的初等学校就达到了557.5万所。[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四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632页。]经过努力,苏联的全民识字率逐年递增,到1939年全国识字居民(9~49岁)的人数达到了该年龄段总人口的87.4%。[同上书,第629页。]至此,劳动人民普遍不识字的现象基本消失,人民群众开始能够掌握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基本武器,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从现代化的角度看,苏联模式在扫除文盲方面取得的成就,恰好就是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其二,在全联盟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起层次分明的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学校体系,培养出各类专业人才,全面促进了全苏教育水平的提高。在联共(布)中央和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教育人民委员部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切实有效的管理。该部设立的学前儿童局、小学局、不完全中学和中学局、高校局、图书局、成人高校和培训局等专门司局部门各自行使着有效的管理职能。各加盟共和国的教育人民委员部在教育人民委员部的领导下工作。地方教育人民委员局由省、区教育人民委员局组成。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层次分明的管理,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教育经费,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逐渐成熟。1930年以后,苏联投资兴建了大批初等、中等、高等学校,一个层次分明的学校体系开始出现。在头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初等和中等学校增加了将近4万所,其中新建校舍为3.2万所。1937~1938学年度,苏联全国开课的初等学校、不完全中学和中等学校达176300所,在校学生达到三千万人以上,比革命前增加了两倍。[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1917~1937)》下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9页。]1927~1928年度,八至十岁儿童的入学率仅为51.4%,到1932年年底,这个数字达到了98%。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完成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任务。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根据联共(布)发出的“培养新专家是全党的极重要任务”的号召,国家创建了大批专业化高等工业学校、高等农业学校和经济计划、交通运输、商业管理等部门的领导干部研究院。在1933~1938年间,高等学校的国家预算拨款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加了4倍。从1931年9月起,在联共(布)中央领导下,教育系统重新以各科为基础精心制定大纲和教学计划,制定明确课程表。完善的教育系统开始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人才。据统计,苏联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数成倍增加,1918~1928年苏联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数仅是6.71万人,而到1951~1955年,这一数字是101.93万人。苏联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高等专业教育程度的专业人才,1913年为13.6万人,1928年为23.3万人,1940年底为90.9万人,1955年则增至218.4万人。[苏联中央统计局编:《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1979年版。]而且,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巨大发展,仅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塔吉克斯坦的学生数就增加了1倍,乌兹别克斯坦增加了3.5倍,吉尔吉斯增加了近2.5倍,哈萨克斯坦也增加了0.7倍。[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四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632页。]可见,苏联的文化教育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其三,实行苏联模式后,苏联增加了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创建了大批科学技术科研院、科研所,培养出大批的科研人才,创造了突出的科学技术成就。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了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国家除了加大对苏联科学院的投资外,开始创建大批科学研究中心,其中包括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白俄罗斯科学院、苏联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等。1929~1932年全国性的科学研究所及其地方机构从438个增加到1028个,科学工作者的人数由22600人增加到47900人,增加了一倍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又加大了对科学事业的资金投入,同时对原有科学研究机构进行精简和调整,新建立了一批科学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到1937年底,全国总计有研究所和地方研究机构806个,实验室397个,天文台31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为了加强对科学系统的管理,苏联科学院划归苏联人民委员会直属,并于1934年迁往莫斯科。经过努力,国家开始培养出大批科学技术工作者。1913年沙俄的科学工作者为1.16万人,1940年苏联的科学工作者增至9.83万人,激增8.4倍。[卢之超主编:《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页。]大规模的科学研究投资逐步产生好的效益,苏联开始在科学技术上突飞猛进。在物理学方面,苏联学者研究了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原子核的性质和结构、电波的产生和传播等理论。物理学家伊万年科提出的关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理论是为现代物理学所广泛承认的。约费院士研究发现了晶体的多层绝缘体结构,奠定了现代半导体物理学的基础。1939年,由库尔恰托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铀核裂变。1947年底,苏联政府正式声明已经掌握了原子弹的秘密。1949年9月,苏联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在数学领域,维诺格拉多夫发表了数论,别尔恩斯坦发表了概率论,一些数学家在微分方程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在化学领域,列别杰夫研究出了用乙醇合成橡胶的方法,为人工合成橡胶工业奠定了基础。在航空技术方面,苏联学者研究成了各种型号的国产飞机和新型发动机,工程专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使苏联的宇宙火箭技术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社会科学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一版的编辑工作于1940年基本结束,国际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编辑出版也进展得比较顺利。在文学艺术方面,法捷耶夫、阿·托尔斯泰等文学艺术家发表了大批优秀的小说、诗歌、电影艺术作品,全社会的文学艺术事业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以上三方面是苏联社会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表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工业化的发展互相促进,使苏联成功实施了“后发先进”的发展战略,逐步进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

第三,苏联模式对苏联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