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蔬菜生产技术
3033000000016

第16章 项目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3)

由于冬春茬栽培是在一年当中最冷季节进行生产,特别是近年来极端低温天气、暴风雪天气较多出现,因此一定要选择技术参数优良,升温快、保温好、结构坚固的温室。本任务要求根据不同茄子特性和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方案,能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指导与实施茄子生产,并总结、分析、完善其生产程序和生产技术。

实践操作

工作任务2.1 种苗繁育

一、种子处理

1.时间选择8、9月份

2.品种选择宜选用耐寒、耐弱光、生长势强、坐果能力强、抗病、丰产、果色亮丽、果形匀称的中晚熟长茄品种。

3.浸种消毒

温汤浸种:晒种1~2天后,用热水(55~60摄氏度)浸泡15~20分钟,自然冷却。

药剂浸种:温汤浸种之后的种子放入8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水:高锰酸钾=800:1)中浸种15分钟,取出,用清水反复清洗,尽量将种子表面黏膜冲掉,凉开后,待种子之间互不粘连,即可播种。

注意:温汤浸种温度最高不要超过60摄氏度,最低不能低于52摄氏度。

4.催芽将浸种消毒后的种子沥干水分,用干净湿纱布包好,置放于25~~30摄氏度条件下16小时,20摄氏度以下8小时,每天用清水淘洗种子1~2次,约经4~5天发芽后即可播种。

注意:若遇恶劣天气不能及时播种时,应将种子放在5~10摄氏度低温环境下,保湿待播。

二、基质配制

1.土壤消毒一平方米苗床,用70%安泰生6克和50%福美双6克(80%的多菌灵8克),伴5~7.5千克过筛干细土,混合均匀。

注意:一定要土壤消毒,这是防治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及茎基腐病最有效的方法。

2.基质育苗混合基质可以使各种基质间优缺点互补,为作物提供营养充分、水分适中、空气持有量大的生态环境。基质混合以2~3种混合为宜,pH值5.5~6。常用的混合配方有:

草炭:蛭石:珍珠岩=2:1:1

蛭石:珍珠岩=2:1

三、苗床准备与播种

1.育苗床育苗播种前,选择一个苗床作为育苗床,1/3药土撒床面,然后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35~40克,最后将2/3的药土均匀敷在种子上面,厚度为一厘米左右。种子在两层药土中间,不需铺地膜,排除病菌早期危害,以利于培育无病壮苗。根据播期和当年气温高低搭小拱棚,棚膜用透光率低的旧棚膜即可。

注意:覆土厚度是一厘米。低于0.8厘米,出苗快,戴帽苗,覆土厚,出苗慢,长势弱。

2.基质育苗播种前,选择72孔的穴盘,先把基质充分湿润,含水量达60%为宜(用手抓一把,手握成团,指缝泌水,但不滴水,松开散落)。打孔深度1厘米左右,同时喷洒800倍液的百菌清药剂防病,把催好的种子播进去,覆基质,抹平,再喷洒800倍液的百菌清药剂,排除病菌早期危害,以利于培育无病壮苗。根据播期和当年气温高低搭小拱棚,棚膜用透光率低的旧棚膜即可。

3.分苗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后浇透水。前期提高昼温至25~30摄氏度,夜温15~18摄氏度。缓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5摄氏度,夜间15摄氏度,最低不能低于10摄氏度。茄子苗龄多在80天以上,由于苗龄长,后期易脱肥,可采用0.3%磷酸二铵根外追肥。

工作任务2.2种植

步骤1定植前的准备

闷棚消毒:每立方米温室或棚室,用硫黄粉4克,加80%敌敌畏0.1克和锯末8克,混匀后点燃,密封温室或大棚24小时,然后开口放大风。

整地施肥:亩施生物活性菌有机肥2吨/亩,复合肥50千克/亩或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粪土混匀耙平,并按55厘米行距开10~15厘米深的定植沟。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施肥后覆土5厘米(要躲开滴水线)。

步骤2定植以25~30厘米株距摆苗(注意避免苗坨破碎引起的缓苗慢),随后在沟内浇足定植水,渗后培土成垄。第二天覆膜,用1.0~1.2米宽地膜,一次扣两垄,拉成与垄同长,然后用刀片在每个植株位置划成纵口,将苗从口中引出,最后拉紧地膜,用土压严,封好定植口。

工作任务2.3田间管理

水肥:定植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开始蹲苗,到门茄瞪眼时(13天左右)开始暗沟灌水,地温达到18摄氏度后,明暗沟均可灌水,但要注意放风排湿。门茄瞪眼时,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磷酸二铵10千克,每隔20天追一次。也可用大民“绿兴”或“云大120”根外追肥。

整枝打叶:采用双干整枝。门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只留两个向上的双干。一般到第7个果摘心,以促进果实早熟。门茄瞪眼时打掉基部3片叶,以后随着植株生长,逐渐打掉底层叶,利于群体通风透光。

工作任务2.4病虫害防治

1.茄子黄萎病

发病特征:茄子黄萎病,定植后不久即会发病,遇低温定植,发病早且重,但以坐果后发病面积最大,病情最重。发病初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及叶脉间发黄,后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引起叶片歪曲。早期发病茄株呈萎蔫状,早晚或雨后可恢复,后叶片变为褐色,全株萎蔫,叶片脱光,整株死亡。严重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该病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发病时:多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发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发病规律:茄子的黄萎病是真菌浸染引起。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浸染源。病菌通过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带菌土壤和茄科杂草,借风、雨,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第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根毛侵入,后在维管束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进行重复浸染。发病最适温度为19摄氏度~24摄氏度,菌丝、菌核在6摄氏度时10分钟后致死。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侵入;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本当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与非茄科或瓜类作物轮作3~4年;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施足腐熟有机肥;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并在根际土壤中灌注药液消毒杀菌。种子消毒处理,种子先用冷水预浸3~4小时,再用55摄氏度温水浸种15分钟,阴干备用。定植时施药:茄苗定植时用1菌根消1000倍液浸苗根部,定植后并用此药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毫升。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500毫升每10~15天一次,连灌2~3次。

2.茄子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特征: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多从叶缘开始,从叶缘向内沿叶脉扩展,病斑形状不规则,有的外观似闪电状或近似河流的分支,淡褐色至褐色。患部病征不明显,露水干前,手摸斑面有质粘感。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依靠雨水溅射而传播,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及通风不畅有利于感病。

防治方法:与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对种子采用78~85 摄氏度的热水处理;精选无菌良种,并进行消毒;对大棚和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实行全方位地膜覆盖,防止浇水过大,并及时通风排湿;发病初期,可喷施叶叶青可湿性粉剂5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

工作任务2.5 采收

采收:以萼片与果实连接处无白色环带时采收,早熟品种开花20~25天后就可采收。

任务2塑料大棚茄子生产技术

任务分析

早春大棚茄子生产对调节早春蔬菜、淡季供应以及增加蔬菜花色品种起了重要作用。茄子是喜温作物,其各个生长期对温度要求比番茄、大椒高2摄氏度左右,因此保护地茄子生产难度更大。本任务要求根据不同茄子特性和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方案,能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指导与实施茄子生产,并总结、分析、完善其生产程序和生产技术。

实践操作

工作任务2.1 选择品种:

由于茄子育种起步较晚,目前北京地区尚缺乏保护地专用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北京七叶茄。其特点是中早熟、生长势较强,适合保护地和露地早熟栽培。其果实肉质致密,品 质好,符合北京地区的消费习惯。该品种经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提纯复壮后,植株株形整齐 、紧凑,叶色深绿;果实紫黑发亮,商品性能很好。

工作任务2.2培育壮苗

一般要求在加温温室或日光温室铺地热线育籽苗,待 长出2片真叶时分苗至日光温室中。

步骤1营养土的配制

播种床由于播种密度大,在单位面积内从床土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总量比较大;另外,根系 密集,其呼吸作用对氧的要求比较严,所以播种床的营养土必须透气性好,含有幼苗生长所 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一般取肥沃的田园土5份,腐熟马粪4份,炉渣1份。另外,每立方米 加入磷酸二铵2千克,充分混合、碾碎、过筛,即做成床土。

铺床:每亩地需播种床面积1.5m2。铺床方法是,先铺一层黏重土壤,耙平踩实,上面 铺3~5厘米的营养土,然后浇透水,将催过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床面上,再覆盖1厘米厚的营养土。床面支小拱棚,覆盖地膜,既保持水分又利于提高温度,促进出苗。

步骤2种子处理

茄子种子可采用温汤浸种,也可用药剂处理,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其方法是,将种子放入55 摄氏度水中,不断搅拌,直至降到室温,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处理15~20分钟。茄子浸种时间 为10~12小时,要求不断搓洗种子,把黏液除掉,以加快吸水和呼吸,促进发芽。浸种完毕 ,用清水清洗干净、沥干,再进行催芽。

步骤3催芽

将种子包于干净湿布中,放于28~30摄氏度的地方催芽。若采取变温处理,每天16小时30摄氏度和8 小时20摄氏度交替变温处理,则出芽整齐、粗壮。

步骤4幼苗期管理

播种后密闭保温,尽量提高苗床温度,促进出苗。待80%出苗后,打开地膜放风,降低温度 和湿度,防止猝倒病发生。茄子易发生带帽出土现象,可用喷雾器于傍晚把种壳喷湿,让籽苗夜间脱帽。也可在种子拱土时,均匀撒一层细土,既防带帽出土,也能防止出苗拱土而引 起的漏风现象。幼苗期,白天温度应维持在25~28摄氏度,夜间温度15~18摄氏度。待长出2片真叶 时即可分苗。分苗前一天,将籽苗床浇一次透水。

步骤5分苗床的准备及分苗

分苗土的制备与播种床的营养土制备方法一样。分苗床土的厚度为8~10厘米,以保证整个 苗期根系对养分和空气的需要。分苗密度为8~10厘米见方。近年来,营养钵被广泛应用到 茄果类育苗上,既可有效地保护根系,又便于操作、管理、运输。茄子育苗用直径10厘米 的营养钵较为合适。把营养土装入钵中,用手指在中央插个孔,把苗子栽入孔中,然后封孔浇透水。

步骤6苗期管理

分苗后,将床面支小拱棚以提高温度,尽快恢复根系生长,促进缓苗。一般5~7天即可恢复 生长。随后幼苗进入花芽分化阶段,要求适当降低温度,促进花芽分化,白天温度维持在25~27摄氏度,夜间15摄氏度左右。

苗床水分管理:以满足秧苗对水分的需要为原则,既不要浇水过多,也不要过分控制水分。 通过观察秧苗长势和表土水分情况酌情处理。当表土已干,中午秧苗有轻度萎蔫时,应选晴 天上午适当浇水。在秧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保持畦面见干见湿为原则。

施肥管理:如果床土有机肥充足,秧苗生长正常,一般不需追肥。如发现苗子颜色淡绿,秧 苗细弱,可用温水将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按1∶1比例溶解后配成0.5%溶液用喷壶喷洒,随后用 清水再喷洒一遍,以防烧伤叶片。

炼苗:定植前10天,苗床浇一次透水,第2天切坨,并把苗坨挪动,开始晒坨,晒至坨表面 见干时,向坨及土坨间隙撒细潮土进行囤苗。对营养钵育苗,只需挪动一下营养钵,以切断 伸向钵外的根系。待秧苗根系愈合后,逐渐加大通风量,降温排湿,进行秧苗锻炼,以增强 苗子的适应性。

河北地区扣棚时间为3月初,定植期为3月底。扣棚后10~15天开始整地。要求亩施生物活性菌有机肥2吨/亩,复合肥50千克/亩或亩施优质腐熟 基肥5000~10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100千克。先将有机肥砸碎,然后结合整地翻入土中 。定植前2天开定植沟,行距60厘米,沟深15~20厘米。

工作任务2.3定植

要求晴天上午进行。选壮苗,按株距30厘米的密度定植。根系埋土不宜过深,以和苗坨 齐平为宜,定植后随沟浇水。水量不宜过大,以免地温下降,影响缓苗。

工作任务2.4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或少通风,以提高地温,促进缓苗。待秧苗恢复生长后,应适当通风降 温,以防苗子徒长,保持秧苗蹲实,叶色深紫。待进入结果期后,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和浇 水量的增大,开始加大通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