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蔬菜生产技术
3033000000043

第43章 项目葱蒜类蔬菜生产技术(2)

工作任务2.6韭黄病虫害防治技术

1.韭黄的病害主要是灰霉病、疫病及黄萎病。

(1)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其感病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异,因此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发现有少量植株感病时可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800~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2)疫病。疫病可危害根、茎、叶,尤以假茎受害重,湿度大时发病较重,防治方法:由于疫病是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发病重,因此在整地时要开好排水沟,同时注意轮作或在没有种过韭黄的地上种植。如发现病株可用50%甲霜铜6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倍液喷施,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为佳。

(3)黄萎病。主要危害叶片,当叶片感病后叶尖逐渐黄化,叶下垂变黄,严重时全株萎蔫黄化而死。防治方法:及时发现病株,在发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同时施肥要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虫害的防治韭黄的虫害主要为韭菜迟眼蕈蚊。韭菜迟眼蕈蚊又名韭蛆,主要聚集在地下部为害嫩茎,春、秋两季为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使韭叶枯黄而死。防治方法:发现幼虫为害时,用75%辛硫磷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灌根。

3.主要的杂草及防治韭菜地里主要杂草有稗草、马唐、野苋菜、蒲公英、车前草等。除草方法:

(1)人工挖除。

(2)喷施除草剂,在播种后淋足水即可使用50%的丁草胺乳油,每亩用药量100~150毫升对水喷施在畦面上。

支撑知识

韭菜又名韭、起阳草,属于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起源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韭菜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除露地栽培外,还可利用多种保护设施栽培,四季生产,全年供应。韭菜以嫩叶和柔嫩的花茎为主要产品,鲜嫩芳香,营养全面。每100克鲜韭含水分91~93克、碳水化合物3.2~4.0克、蛋白质2.1~2.4地、克、脂肪0.5克、维生素C 39毫克、胡萝卜素3.2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9毫克,还含有矿物质和挥发性硫化物。韭菜生食、炒菜、做馅、腌渍均可,由于它具有特殊辛香味,能促进人的食欲,也是调味佳品,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一、韭菜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的关系

1.韭菜形态特征

(1)根韭菜根为弦线状的须根系,根系入土浅,主要根群分布在20~30 厘米的耕层内。韭菜根除具有吸收功能外,还有贮藏养分的作用。由于根系不断向地面发展,生产上需不断培土或盖土杂肥,使其根系生长正常。

(2)茎韭菜茎分为根茎、鳞茎和花茎3种。一年生韭菜根茎以横向增粗为主,成为短缩的根茎,又称茎盘。周围着生须根。根茎的顶端是鳞茎,是由叶鞘包裹着,呈白色的半圆球形。随着植株的生长,根茎不断地向地表延伸发展,分蘖后的根茎成为权状。2~3年生的老根茎丧失生理机能,最后大部分解体烂掉;当株体长到一定大小,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基础,经过低温和长日照后即通过了阶段发育,顶芽便可分化出花芽而抽生出花薹,长30~50厘米,顶端着生伞形花序。

(3)叶韭菜叶分为叶片和叶鞘两个部分。叶为主要食用器官。韭菜成株叶片有6~10片不等,叶生长在茎盘上。叶片为条形,呈扁平叶,其颜色和宽窄因品种而异;叶鞘抱合形成“假茎”,长7~10厘米,可采取遮光、培土、铺粪等措施,可以生产韭白或韭黄。满足市场需求。

(4)花韭菜花为伞形花序,花序上着生小花21~50朵,属两性花,花冠白色;果实为蒴果,分成3室,每室有种子3~5粒。

(5)果实和种子韭菜的果实为蒴果。当果实成熟时,种子便崩裂出来,所以应及时收获。成熟的种子黑色,盾形,腹背面皱纹细,千粒重3克左右。

2.生长发育周期

(1)分蘖与栽培的关系。分蘖属于营养生长的范畴,韭菜近生长点上位叶腋形成蘖芽(第一年播种的韭菜长有5~6片叶时),初期包在叶鞘中,分蘖生长,破叶鞘成新的分蘖株。每年分蘖2次,时间为春季4月和秋季7月,每次分蘖1~3个,一般为2个。分蘖是韭菜植株更新复壮的途径,产生新个体,淘汰老枝老叶。分蘖的好坏影响到单位面积株数、产量和品质。

影响韭菜分蘖的原因:宽叶韭分蘖力强,窄叶分蘖力弱;植株年龄2~4年植株生长势强,分蘖能力亦强;营养状况,水、肥充足,控制收割次数有利于分蘖;抽薹开花,消耗养分,影响分蘖。

分蘖与栽培管理:韭菜达到一定植株年龄后,每穴株数保持一个常数的“动态平衡”,即新生的株数与死亡的株数相等,维持这种局面越长,保持稳产状态越长。分蘖过少减产,分蘖过多,植株过密、细弱,不利,应去除一部分弱分蘖。分蘖不是无限增加的,一般4~5年产量最高,管理好的可达6~8年,以后更新品种,重新播种。

(2)跳根与栽培的关系。韭菜跳根是由分蘖引起,分蘖的新株不断在发生,而且新生株一定是发生在老株鳞茎稍上些的部位,因此就形成了分株层层上移,韭根步步向地面逼近的现象,这便是韭菜的“跳根”。韭菜跳根与分株次数、收割次数密切相关,一般一年收割4~5刀时,每年跳根1.5~2.0厘米,也就是说主要根层向地面跳近1.5~2.0厘米。当主要吸收根群离地越来越近,乃至靠近地面时,韭菜根的吸收越来越受阻,吸收养分能力下降。植株的生长势也逐渐下衰,并且造成植株的“散撮”。因此,生产上要采取“覆土、盖粪”的措施,防止“倒伏”。每年“覆土、盖粪”的厚度为1.5~2.5厘米。

(3)养根与收获的关系。韭菜是多年生,一次播种多年收获,不能只注意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一年生韭菜,最好当年不收获,第2年收l~2刀,以后收3~4刀。同时,要注意留茬高度,头刀留5~6厘米,以后留6~8厘米。处理好养根与收获的关系,保证高产、稳产、质佳。

(4)地上地下养分运转关系。韭菜的根茎、鳞茎是其养分的重要贮存器官。地上部分枯干或收割后,地上部分再生长时,头15~25天所用养分主要是来自于地下器官贮藏贮存的养分,以后出现了相对稳定的过渡时期。到生长后的25~35 天,地上部又把自己制造养分,除供自己生长需要外,又运送到地下器官贮藏。到30 天左右,基本能归还完前期从地下部抽调出去的养分,保证下年产量。

3.韭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韭菜为耐寒性蔬菜,在冷凉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韭菜适应温度范围宽,耐低温,不耐高温。地上部能耐-5~-4摄氏度低温,叶子在-8~-6摄氏度时才枯萎;地下根茎在气温降至-40摄氏度时也不致遭受冻害。所以,在我国北方及东北各地韭菜能以根茎在露地越冬。

韭菜种子发芽最低温度,在2~3摄氏度时即可萌发,韭菜发芽适温为15~18摄氏度,温度偏低,发芽缓慢。幼苗生长适温为12摄氏度以上,在12~24摄氏度范围内,最适于韭菜叶部的细胞分裂和膨大,高温不适合韭菜生长,超过24摄氏度生长迟缓,粗纤维增多,品质变劣。抽薹开花要求较高温度,种子成熟时,则又要求较低的温度。

韭菜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汉中冬韭较一般品种(如天津大黄苗)表现较强的耐寒性,春季返青较早,冬季叶部枯萎较晚。

(2)光照。韭菜属长日照植物,植株通过低温春化后,在长日照下通过光照阶段后才能抽薹开花结种子。韭菜能在中等光照强度条件下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叶片生长要求光照强度适中,光照过强则叶肉组织粗硬,纤维增多,品质降低;光照过弱则叶片发黄、叶小、分蘖少,产量低,但纤维少,口感好,食用品质提高。

(3)水分。韭菜以嫩叶为产品,水分供应状况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由于韭菜根系吸收力弱,所以要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80%~95%),才能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获得柔嫩优质的产品。如果土壤缺水,往往叶肉组织粗硬,纤维增多,品质显著降低。但田间积水过多,根系缺氧腐烂死亡,叶片发黄,影响当年和来1年生长,降低韭菜的产量。由于韭菜叶片狭长,面积小,表面覆有蜡粉,角质层较厚,气孔深陷,水分蒸发较少,具耐旱生态特点,适于较低的空气湿度(60%~70%),要保持韭菜净光合速率在日间处于较高水平,应适当调节空气相对湿度,适合韭菜的生长。

(4)土壤营养。韭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沙土、壤土、黏土等不同土壤上都可栽培。根据韭菜根系的特点,为获得高产,宜选择表土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力强的肥沃土壤栽培为佳。韭菜对轻度盐碱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土壤酸碱度以p小时5.6~6.5为宜。

韭菜是喜肥水蔬菜,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养分。在一年中,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适宜韭菜的生长,是主要的施肥时期。韭菜对肥料的要求以氮肥为主。形成1000千克商品韭菜需要3.69千克氮(N),0.85千克磷(P205),3.13千克钾(K20)。氮肥充足,叶片肥大柔嫩,色深绿,产量高;增施钾肥可促进细胞分裂和膨大,加速糖分合成和运转,施入适量磷肥,可促进植株对氮肥的吸收,提高产品品质。为了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促进根系发育,同时促进绿色食品韭菜生产,施用有机肥极为重要。为防止病虫害,有机肥必须要经过腐熟。

二、类型与品种

1.类型韭菜原产我国,品种资源极为丰富。首先依食用器官不同可分为根韭、花韭、叶韭和叶花兼用韭四个类型。其次按叶片宽窄可分为宽叶品种和窄叶品种。宽叶品种的叶片宽厚,叶鞘粗壮,品质柔嫩,但香味较淡,易倒伏。窄叶品种的叶片窄长,叶色较深,叶鞘细高,纤维含量稍多,直立性强,不易倒伏,味较浓。

(1)根韭。也称宽叶韭。须根粗壮且肉质化,为主要食用器官,供腌渍用。叶宽1~1.2厘米,生殖器官不发育,一般很少形成种子,分蘖力强,分株繁殖。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

(2)花韭。也称薹韭。分蘖力强,抽薹率高,花薹发达,叶片短小,质地粗硬,食用品质差以采食花薹为主。主要分布在甘肃、广东和台湾等省。

(3)叶韭。也称叶用韭,叶片宽厚,柔嫩,抽薹率低,以食叶为主。主要发布东北地区。

(4)叶花兼用韭。与花韭、叶韭同属一种。叶片、花薹发育良好,均可食用,以采食叶片为主,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主要栽培品种

(1)汉中冬韭。陕西地方品种,北方各地都有栽培。株高35~40厘米,植株生长壮,叶丛直立,叶片深绿色,宽厚,一般0.5~0.8厘米。叶鞘浅绿色,短而粗壮,分蘖性强,;假茎高而粗壮,横断面近圆形。耐寒性强,冬季枯萎晚,春季萌芽早,生长快,长势壮,具香味,产量高、品质好。适于露地及保护地栽培,亦适于软化栽培。产量一般在4500~6000克/平方米。

(2)马蔺韭。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品种。叶片绿色,纤维少,品质柔嫩;分蘖力弱,抽薹晚,抽薹率低。适于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3)竹竿青韭。黑龙江省的著名品种。适应性强,秆壮,直立,不倒伏。株高55~60厘米,叶剑形,绿色,叶宽0.5~1厘米。鳞茎皮色白绿,叶鞘较长。抗病丰产,适于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4)天津大黄苗。叶色淡绿,叶片宽厚,叶尖较钝,呈箭形。叶鞘横断面扁圆形,分蘖力强,产量高。但叶部含水量高,若管理不当易发生腐烂现象。天津市郊区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株高38厘米,叶宽0.7~1.0厘米,中肋不明显,浅绿色,故名大黄苗。叶鞘粗壮,高13~15厘米。晚熟。耐寒性一般,分蘖性强,不抗倒伏。较抗地蛆。产量一般在3.7~5.2千克/平方米。

(5)791.株高50~60厘米,株丛直立,生长迅速,生长势强,叶色淡绿,叶片宽大而肥厚,平均叶宽1厘米以上,单株重12g左右。叶鞘长而粗壮,纤维少,品质柔嫩,产量高。分蘖力强,一年生单株分蘖6个以上,三年生单株分蘖30个以上。抗寒性强,秋冬回秧晚,春季返青早,适于保护地栽培。平顶山市农科所选育而成,属假茎休眠方式的品种。抗湿耐热性好,炎热季节和积水地段生长发育正常,适应性强。产量一般在3.7~5.2千克/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