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3033700000005

第5章 霸气震天下——越王勾践剑

如果不是1965年冬的那项考古发现,也许我们就永远也不能揭开两千年前古剑的秘密。那么这项考古发现是什么呢?他们都发掘出来了哪些稀世珍宝呢?

夫差矛。全长29.5厘米,其身与剑身相似而较短,属夫差自用。

勾践剑为何值钱,它的命运如何

决定勾践剑价值的因素首先是制作精良,代表当时的先进水平。勾践剑制作于兵器史的鼎盛时期,它既漂亮,又实用,现在看来还很锋利,越王勾践剑的工艺非常先进,剑的各个部位铜、锡等比例不一。这是采用了复合金属工艺,即分两次浇铸使之复合成一体,这是勾践剑千年不锈的主要原因。其次,它因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霸主勾践而得名,且剑上有铭文和花纹,而普通兵器不会有这样的标记,2002年香港克雷斯蒂拍卖,有铭文、有花纹的越王勾践宝剑,拍得100多万。再次,是否保存完整成为衡量勾践剑的重要因素,相反残破、断裂的勾践剑就没有多大的收藏价值。最后,存世量的数目是勾践剑价值非同寻常的根本原因。物以稀为贵,勾践剑目前仅发现了10把,那种打起仗来每人发一把的兵器,没有升值空间。此外,勾践剑在剑柄上镶嵌宝石,也是其价值不菲的主要原因。

目前保存勾践剑最多的是湖北省博物馆,该馆将历年出土的勾践剑的80%收入自己的馆中,以备文物爱好者欣赏。此外,流失海外的勾践剑也有不少,1995年,一把距今2400余年的勾践剑在香港露面,一位香港爱国企业家几经周折最终以120万元成功回购,这对艺术品市场刚刚启动不久的中国来说,可是个天价。

勾践剑何以重见天日

湖北江陵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古云梦泽畔,西临鄂西山区,东接江汉平原,南濒万里长江,北通辽阔中原,控江带湖,形张势举,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这里曾是楚国都——郢的所在地。

1965年冬,湖北省荆州地区修建漳河水库(今属荆门市)渠时,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省博物馆等有关部门配合工程进行了文物勘探,在第二干渠所经江陵县境内的纪山西麓和八岭山东麓一带工程范围内发现大大小小古墓50多座。其中的望山四号墓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较大型楚墓。由于江陵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墓坑积水较多,土质情况不良,坑壁极易崩塌。而且时逢严寒冬季,常有雨雪,给越王勾践剑发掘现场的工作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考古工作者们顶风冒雪,群策群力,自1965年10月中旬始,至1966年元月中旬止,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便顺利完成了田野间的发掘工作,共计出土文物2000余件。

望山沙冢楚墓的发掘,是湖北境内采用科学方法对楚墓进行的首次较大规模的发掘。这次发掘中最惊人的收获是一柄寒光闪闪的青铜剑。此剑的出土,震动了海内外史学界与考古学界。

1965年12月,在距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七公里处的望山一号墓里,考古工作者在墓主棺内人骨架的左侧,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剑鞘内的名贵青铜剑。

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在这把锋利无比、精美绝伦的青铜剑的剑身一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共八个字。

这种古文字,史称“鸟虫文”,是篆书的变体,释读颇难。考古工作者在现场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初步释读出铭文中的六个字为“越王”、“自作(乍)用剑(左金右佥)”。

春秋时越国自允常于公元前510年称王起,经勾践、鹿郢、不寿、朱勾……至无疆于公元前334年被楚所灭止,先后有9位越王,此剑又是哪一位越王所“自作”呢?只有弄清剑上的越王之名方可做出定论。于是,在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以书信往来为主要方式的、轰动一时的学术讨论。

讨论是由主持此次发掘的著名考古学家方壮猷教授发起的,参加者有郭沫若、于省吾、唐兰、容庚、徐中舒、夏鼐、陈梦家、胡厚宜、苏秉琦、史树青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经过两个多月的书信交流、切磋研讨,学者们的意向趋于一致,公认剑上的八字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勾践——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春秋晚期霸主,脍炙人口的成语“卧薪尝胆”说的就是他败而不妥、励精图治的故事。

那么勾践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呢?他在春秋晚期都干了些什么?为何能够让当今的人们如此难以忘怀呢?

勾践,中国春秋时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生年不祥,前496至前465年在位。勾践即位不久,吴王阖闾乘机攻越。越军于槜李大败吴军,阖闾被创身亡。阖闾临终遗嘱其子夫差:“必毋忘越!”吴王夫差励精图治准备攻越报仇。勾践不听范蠡劝阻,仓促下抢先出兵攻吴,于夫椒大败。吴军乘胜占领越都会稽,将勾践围困在会稽山。范蠡提出屈辱求全,主张用卑辞厚礼向吴求降,如若不允,就由勾践亲自去吴国做人质。勾践采纳了这一建议,一面准备死战,一面派文种向吴王求和,并用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夫差答应越国议和,率军回国。勾践下诏罪己,去吴国给夫差作奴仆,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于3年后被释放回国。勾践发誓复仇灭吴,卧薪尝胆,休养生息。一年,越国向吴国进贡蒸熟的种子,使第二年吴国大饥,削弱了吴国的国力。前482年,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攻入吴都姑苏,俘吴世子友。夫差返国后求和。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北上,迁都琅琊,与齐国、晋国等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勾践剑远离产地千里之谜

当人们欣赏勾践剑的时候,心中便会有一个疑问,当时的越国领土地处今浙江一隅,可越王勾践的宝剑为什么会在远隔千里之外的江陵墓中出土呢?

香港考古学家吕荣芳先生对该楚墓中一起出土的竹简研究,认为墓主人滑即邵滑,也即淖滑,邵滑是楚怀王时的大贵族,吕先生进一步从《史记·甘茂列传》和《韩非子·内储说下》所载史料剖析,认为楚怀王曾派邵滑到越,离间越国内部,诱使越国内乱,楚怀王乘乱而亡越。邵滑是灭越的大功臣。楚怀王把从越国掠夺回来的越王勾践剑作为战利品赏赐给了邵滑,邵滑死后,将这把驰名天下的宝剑殉葬,以显赫他生前的功绩,这是有可能的。

可有人却提出了疑义。他们从这座楚墓出土的竹简,墓葬形制,随葬器物与其他墓葬的同类器物分析比较,认为墓主是邵固并非邵滑,墓主邵固应是生活在楚威王或早些时候,而史书记载中邵滑的主要政治与外交活动都在楚怀王后期,邵固与邵滑是生活于不同时期的两个人。墓主邵固生前的社会地位只相当于大夫这一等级;而史书记载中的邵滑在楚怀王十五年以前就是楚国的一位老练的外交家,在“齐破燕”后,曾担任了联赵魏伐齐的重要使命,尔后又被派到越国,为越王所用。五年后,由于邵滑在越国搞离间活动,遂使越国内乱,楚国便趁机出兵灭掉越国,邵滑是灭越的大功臣。根据史书和竹简所记,楚越之间的关系在楚威王之前是很密切的,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而勾践将他珍贵的青铜宝剑作为嫁女之器而流入楚国,这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墓主邵固是以悼为氏的楚国王族,从他祭祀先王、先君推测,他是楚悼王之曾孙,竹简中还记他常“出入侍王”,说明他与楚王的关系非常密切。死时很年轻,楚王为了表彰他的忠心侍候而把名贵的越王勾践剑赐葬邵固墓中,也是很有可能的。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越王勾践剑会流落到楚国来,和楚国灭越分不开。因此,江陵望山一号墓的上限必然在楚国灭越以后,它的下限必然在楚顷襄王徒都于陈之前。因为楚国灭越以前,越国正在强盛时期,勾践宝剑不可能流落在国外。据方先生研究,越王勾践剑也有“可能是越国王子奔楚国,客死郢都的随葬品”。

除上述三种意见外,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认为:春秋末年,晋联吴以抗楚,楚联越图吴,互相报聘,故吴物入晋,而越器亦出土于楚都,勾践灭吴以后,越楚接壤,更有交流互赠之可能。以上种种,众说纷纭,越王勾践这把随身佩带的青铜宝剑,为什么会在远离越国的江陵楚国墓葬中出土,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迷。

千年不锈的宝剑

越王勾践剑虽已深埋地下二千四百多年,但出土时依旧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奇的事情呢?两千多年前的人们采取了哪种锻造工艺才铸造出如此巧夺天工的宝剑来?

为解开勾践剑千古不锈之迷,1977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专家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组及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冶金史》编写组的学者们一道,采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法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科学检测,结果发现,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工艺水平可同现代在精密磨床上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因剑的各个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铜和锡的比例不一。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而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非常锋利;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

那么,不同成分的配比在同一剑上是怎样铸制的呢?专家们分析认为,古代工匠掌握了当今运用成熟的“金属固体渗透”工艺,也就是类似现在的纳米技术,可使细小的金属锡自动覆盖到剑体,达到保护剑体不受侵蚀的目的,而非过去盛传的“涂镀说”。此外,暗格纹饰是以其他物质遮挡,在没有锡层保护下经长期腐蚀产生的。这是一种高难度的复合金属工艺,即分两次浇铸使之复合成一体。这种复合金属工艺,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到近代才开始使用的,而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采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该剑的不锈之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它完全是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所致,而与硫化工艺无关。

经检测,越王勾践剑表面黑色花纹处的含硫量只有0.5%,剑格表面略高,剑身其它部位都未检测出有硫存在。后德俊认为,这说明该剑不锈并非是因为经过硫化处理。古墓中尸体、丝绸、食物等腐烂后都会产生相当多的硫化物,这应该就是剑上硫的来源。该剑在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内棺中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里。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白膏泥填塞,其下部采用的还是经过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填土夯实,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此外,该墓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墓室内空气的含量更少,且地下水基本为中性。这样的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越王勾践剑的保存。越王勾践剑出土时并非完全没有生锈,只是锈蚀程度十分轻微,难以看出。

“克隆”勾践剑始末

我们在佩服古人高超制作工艺的同时,又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这种高超的铸造工艺现在还有吗?如果没有,我们还能通过现代先进的仪器寻找到那时的工艺吗?如果有,那么现在的人们是否还能复制一件一模一样的勾践剑呢?

也许正是为了迎合大众对勾践剑的好奇心,有人大张旗鼓地宣扬他们已经成功地“克隆”出大批的勾践剑,一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000年底至2001年初,《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浙江青年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先后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我国“克隆”成功越王勾践剑》、《“克隆”越王勾践剑起风波》、《复制越王勾践剑,引发事端》……

这次“克隆”越王勾践剑行动系由浙江杭州某公司策划发起,为了迎接2000年博览会的举行,以弘扬“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破解越王勾践剑历经千年不朽之“谜”为主题,由上海交大、中国铸造协会等部门多位国内冶铸专家联手组成攻关小组,选用优质青铜料与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以一国重宝——越王勾践剑为原形,精心制作,使其材料、形制、外貌与原剑一模一样。

“克隆”的越王勾践剑号称“越王勾践复制剑”,由上海交大下属一家单位承制。此次仿制的越王勾践剑编号绝版生产2500把,公开发行870多把,其余作为贵重礼品赠送外国友人。已获赠收藏该剑的有: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59”号;浙江博物馆收藏“1929”号;香港特别行政区收藏“1997”号;越王勾践故里——绍兴博物馆收藏“1993”号;绍兴欧冶子铸剑故地“欧冶山庄”收藏“2500”号,并将其埋入数米深的坑内,其上筑一“剑亭”,到公元2500年时再将剑取出。

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香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等一批名人也获赠“越王勾践复制剑”,原籍浙江海宁的金庸先生也是古越国的后人,早年还专门著有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接到仿制剑后金庸先生十分高兴,欣然命笔题辞:“越王勾践剑·雪耻之精,复兴之魂。”

顶级国宝“越王勾践剑”被仿制的消息,一时间受到全国媒体广泛关注,既而引发轩然大波。

事情果真如那些大报小报说的那样吗?如果不是真的,这其中到底隐藏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作为越王勾践剑原剑的唯一合法收藏单位,湖北省博物馆对炒作之一:赠送著名学者金庸“越王勾践复制剑”一事持否定态度。

湖北省博物馆称,迄今为止,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越王践剑的唯一收藏单位,该馆从未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复制越王勾践剑所需的样品,模具和技术资料,也没有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复制该剑,某些机构与组织未与湖北省博物馆进行任何沟通,馆方对自己馆藏的一级文物竟被人大规模“克隆”感到吃惊,馆方对此事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湖北省博物馆认为,应当责令有关单位对于这2500把“克隆”越王勾践剑如数收回查封,并在湖北省文物局与该馆监督下予以消毁。

“越王勾践复制剑”的发行单位则声称,不应让如此精美绝伦的越王勾践剑一直静静躺在鄂博,“克隆”勾践剑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博物馆经营。

这场“克隆”越王勾践剑引发的江湖风波,已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尚无明确结果。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场有目的的宣传炒作活动。

勾践剑受伤谁之过

勾践剑出土后引起国内外人们的极度好奇,很多人都表达了要一睹勾践剑芳容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些人的要求,勾践剑数度出展,然而正是这种展览,却让勾践剑不断受到伤害,于是,心疼国宝的人们不断质询:勾践剑何以受伤?受伤程度如何?谁来承担宝剑受伤的责任?受伤难道就不可避免吗?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和我国收藏的第一号名剑,越王勾践剑享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自1965年出土至今,一直由湖北省博物馆(简称“鄂博”)收藏。三十六年当中,共出国(境)展览过三次:

首次出展是在1973年6月,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中隆重亮相。郭沫若为该展览亲题诗篇:“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缕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为有幸一睹这把名剑的风采而在祝辞中“对中国政府这种特殊的照顾与好意”表示衷心地敬意。

第二次出展是在1984年12月,香港。为庆祝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字。香港问题圆满解决,越王勾践剑与新近出土的吴王夫差矛一道在香港华润集团新开设的中国文物展览馆里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各国友人见面。此展览命名为《江陵出土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矛展览》,两件展品被香港各界人士誉为“稀世珍宝”,古代兵器的“双璧”。

第三次出展是1993年在新加坡举办的“战国楚文物展”,也是中新文化交流的五项活动之一。但是,就在这次出展过程中,这把千古名剑不幸遭到了人为的损坏。

越王勾践剑受损是在这次展览结束拆展时发生的。1994年8月24日拆展时,由于新方工作人员不慎使一块有机玻璃柄板卡在了勾践剑的剑刃上。剑拆下后,我方发现剑刃部有一道长0.7厘米、宽0.1厘米的新伤痕。

越王勾践剑的受损在国内激起强烈反响。湖北一家报纸为此发表了题为《不是“国宝”要出国,而是“活宝”要出国》的文章。文章指称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吴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践剑“出土20多年,数次飘洋过海,最终难逃劫难……惨遭损坏”。该文经某文摘报转载后,立即引起文物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对勾践剑的受损情况做出的正式结论是“轻微损伤”。

当年亲手把勾践剑从古墓中捧出的著名文物专家谭维四教授说,某报的报道明显失实:第一,“越王勾践剑在原藏馆湖北省博物馆展出中惨遭损坏”的说法与国家文物局专家做出的正式结论不符,言过其实;第二,勾践剑的三次出展均非出于商业目的,所谓“洋人牟利,国人出国,文物遭殃”以及“不是‘国宝’要出国,而是‘活宝’要出国”的说法,不仅是对广大文物工作者抹黑,也是对我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否定。

谭维四教授表示,虽然越王勾践剑只是“轻微损伤”,但这件事足令我们从中吸取教训。

与勾践剑齐名的古代名剑探密

勾践剑如此名扬天下,那么,勾践剑是否是中国古兵器史上独一无二的精品呢?如果不是,那么与之齐名的古代名剑又有哪些呢?它们都是如何产生的?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浩如烟海的古兵器史上,与勾践剑齐名的一共有七把剑,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是收藏爱好者的心头之痒。

轩辕剑:轩辕夏禹剑,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湛泸剑: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欧冶子铸成此剑时曾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

泰阿剑: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军大乱,片刻后全军覆没……

干将、莫邪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为吴王铸剑,炉中金铁之精无法熔化,久铸不成,剑铸不成,干将会被吴王杀死。一日,莫邪想到了帮助丈夫的办法,她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接着毅然跳进熔

炉……铁水瞬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

鱼肠剑: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记录着一段吴国壮士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故事。专诸将铸剑大师欧冶子亲手所铸的小型宝剑藏在烤鱼的肚子里,进献给吴王。当吴王垂涎面前美味时,专诸一剑刺出,穿透了吴王僚身上的三层重甲。剪除了吴王僚后,公子光自立为国君,就是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阖闾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将鱼肠剑封存,永不再用。

承影剑: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在墙壁上却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挥向一棵挺拔的古松,“嚓”的一声轻响,树身在微风中悠悠倒下。这把传说中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铸于商朝、后被春秋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