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永无终止,无论此世,或是来世。
这一次,我来说说我自己吧。我的日子,部分是由写作构成的。词语、音调、意涵,某些滑翔的句子,消耗着我日常的时间。它们常在我脑际划过,一些片段,某种意味,带着一闪而过的影子,在我忙于生活之时。而当我坐在电脑前,面对着屏幕的时候,脑中却常常一片空白。我的日子被写作搅乱,却不成气候。只是我并不沮丧,这一点我也感到惊讶。我坦然接受这种状态,把它称之为美好的迷失。
而大部分时间里,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评论者,评论文学、书籍,评论艺术与电影。相对来说,我的日子是以各种阅读为主要内容的。当然,相关而来的也是写作,但它只占据了我生活的一小部分时间。而作为一个评论者,我却从未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过评判,仿佛生活是不需要评判似的。现在,我想作一次自我审视。
我的生活如此散漫。我自觉地成为公共社会里一个报废了的螺丝钉,在我眼里,现实如同一个巨大的迷宫,在这迷宫的深处,有着喷火的怪兽,它可以把一切脆弱的生命吞噬掉。
我是一个卑微者,厌恶凌驾于别人之上,也不愿被他人凌驾。我所做的,只是自愿地向旁跨出一步,从主流生活中脱离而出,越过生活的无形边界,借助于评论和自由写作的身份,成为一个旁观者和一切主流的逃离者。犹如国际象棋中的“车王易位”,给自己一个透气与放松的机会。我以舍弃社会的犒赏,赢得从劳役中自我释放的权利。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愿的放逐者,一头黑塞意义上的荒原狼。而游离与飘移,正是我内心获取自由的一种自我酬谢的方式。对此,我自得其乐,过着闲散而又简单的日子。这样的生活其实相当奢华。因为放弃,即是一种奢华。
只是有时候,我也会从正在阅读的书籍中抬起头来,眺望窗外的景象,想到我这样大量的阅读,头脑中装载着别人的生活,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相比之下,我自己的生活则萎缩成一个影子,一朵干花,一缕回声,是飘浮在“他者”生活之河流中的一片落叶。
然而,再仔细一想,我以为恰恰是在每天汲取艺术的精华,有谁有我如此的幸运,各种艺术的光芒照澈我、滋养我,使我许许多多的下午与夜晚的时光熠熠生辉。当然,这一切只是在精神内部生发的。于外在而言,看不到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我的日常生活是简单的、安静的。但内心深处的一次次被照临,一次次的逾越,带来了难以言说的喜悦与惊奇。
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自于精神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