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此生是我吗
3039600000008

第8章 激情烈焰——克洛德·布里索《白色婚礼》

克洛德·布里索的《白色婚礼》是一部忧伤的影片。那是一种激情尚未冷却突然涌起的心头之伤,是欲望、愤怒、沉静中无法冷凝的忧伤,犹如蓝色的烈焰,在痛苦和忧郁的火苗中心,由于炙热与冷冽并存而变成透明的蓝白色,它们如此深地扎进人的内心。

电影讲述了一段师生恋情,但比波·维德伯格的《教室别恋》更为明晰和尖锐,它并非仅仅是欲望与诱惑的演绎、中年教师与青春期女生之间的情爱交锋,而是在禁忌的框架内,探讨激情与理性的争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峙。

弗朗索瓦,一位中学哲学教师,睿智而富有思想,撰写过论述薇依的哲学专著,授课生动而亲切,极具男性魅力;玛蒂尔,一位具有天赋的高中女生,冰雪聪明而又有点放浪形骸。一次偶然的交锋使他们相识和走近,由此展开了一段生命的交响。克洛德·布里索的叙事清澈而简练。哲学教师的成熟魅力,不羁少女的夺目锐利,在爽利明净的影调里,使得他们之间呈现出的激情,那份欲望的侵袭,也变得明亮起来。

课堂上,弗朗索瓦对长期旷课又姗姗来迟的玛蒂尔加以训斥,并将她赶出教室。下课后,他看见躺在车站长椅上虚弱的玛蒂尔脸色苍白,遂将她送回家。之后他了解到玛蒂尔远离父母,孤身在此生活,也了解到其他老师准备劝她退学。混合关切、爱才和教师的责任心,他帮助玛蒂尔,为此两人越走越近。导演没有浪费笔墨,在弗朗索瓦第一次送玛蒂尔回家时,玛蒂尔就坦然地在他面前脱衣,青春的身体对中年的弗朗索瓦无疑是一次冲击,无论他是否深谙哲学。玛蒂尔在弗朗索瓦的关切之下也体会到一种成熟男性的特殊温暖,她迅速向他表达了爱意。

中年男性面对青春少女的主动邀约几乎难以抵抗,即便他长期浸染在哲学的理性之中。玛蒂尔的意图是单一的,即爱之欲望,这无所遮蔽的欲望单一到了纯白,单纯到了清澈。

弗朗索瓦辅导玛蒂尔课业,帮助她顺利通过学校测试。但与此同时,他也在玛蒂尔展露的撩人身体面前无法自制。肉体的交融对于玛蒂尔来说,犹如嵌入灵魂的楔子,她愈发依恋弗朗索瓦,可是当弗朗索瓦想要冷却这段感情时,玛蒂尔开始骚扰弗朗索瓦的家庭,并且迫使他与妻子分居,为此弗朗索瓦提出分手。玛蒂尔迅速实施报复,她与班里的男生好上,以此刺激弗朗索瓦,还骚扰弗朗索瓦的妻子,砸毁她的书店。愤怒的弗朗索瓦不顾一切地赶到学校找玛蒂尔算账,结果两人在教室里厮打,怒火突然演变成激情,克制的欲望终于再次爆发。

与玛蒂尔一泻千里的激情相比,弗朗索瓦则像一股扭结的绳索。起初他是将爱怜与关怀、被吸引与欲望的唤醒拧在一起;继而则是游离,理智趁着激情热度的渐渐消退而回归;最后则是在嫉妒与愤怒中,欲望再次被点燃,这一时刻残剩的理智已经荡然无存。三个层次的激情演绎,被刻画得精确而细致,与剧情的发展相得益彰。

当恋情曝光后,弗朗索瓦再也不能留在当地的学校,他只得与妻子离婚,并被调往敦克尔克教书。去到如此偏远之地,像是一次惩罚,一种发配。而这个地名,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也许它暗示了弗朗索瓦的理性马其诺防线终于没能守住激情的攻击?

无疑,根植于人的潜意识中的激情之火被点燃是影片的动机。影片开始在课堂上关于潜意识的探讨,几乎就是影片内涵的揭示。“拉辛有个观点,人一旦充满激情,他的身体就会着了魔似的被那部分激情所操控。这股力量来自上帝,也即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潜意识是所有被压抑欲望的总和,并以某种症状形式出现。我们都受制于潜意识的压力,为此一些人成了命运的俘虏。”

该如何解释深藏在人潜意识中的那股力量呢?玛蒂尔似乎有着家族渊源。她的父亲是一名精神医生,母亲患了严重的抑郁症。“每隔一个月,她都要来上一次,去见她的上帝。”如此不断尝试,终于有一天,她母亲成功自杀。而影片最后,玛蒂尔在自闭的孤寂中默然远眺弗朗索瓦,然后像一朵花般慢慢凋谢,正是她与母亲行为的一次对接。她的自杀念头伴随着强烈欲望的并发症,才是潜意识的秘密。

在克洛德·布里索看来,人的理性力量难以阻挡潜意识中的欲望进攻,他试图通过影片,穿越肉体与灵魂冲突的潜意识暗道,摸索人意识中的欲望暗线,寻找上帝遗留的密码。克洛德·布里索是否窥探到了上帝的秘密?也许你看过影片后,自会找到答案,或者至少找到一条深入其中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