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3040700000014

第14章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1)

“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但近年来调查发现,“我国识字的人口中只有一半在看书,国民阅读率的走低令人担忧”。更有甚者,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都不读书”,这显然是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和“平庸化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不少专家呼吁: 教师要在读书中生存与发展。

读书,除了要掌握有效方法,学会与文本对话,做到读与思结合、读与写结合、学以致用外,还有一点必须强调: 读书是一项苦中有乐的工程,贵在及时,重在坚持。没有极大的毅力支撑,是很难将教师阅读进行到底的。

读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人都知道读书的好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曾经出过一本书,题目叫“读书这么好的事”(张新颖)。初看这个书名,心想读书的益处岂一个“好”字了得。然而你细想想,纵有千言万语,怕也抵不过这个“好”字,正所谓“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张元济)。为何?因为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故宫等;二是书籍。

阅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虽说书籍不能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知识的人把所见所闻或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便成为书。有价值的书是历史的见证、知识的宝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标志。人们常说,岁月无情,然而阅读却是最有情义的。我们对于世界有所认识、对于人类的崇高理想有所了解,都得益于读书。通过读书,我们认识到,除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之外,还应有高尚的精神生活。通过读书,我们了解到自古以来许多志士仁人感人肺腑的光辉事迹。

因此,我非常赞同朱永新先生的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社会文化和历史就是通过阅读而代代相传、继往开来的。记得2009年“两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中提到:“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在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深受启迪,也十分感动。如果我们能够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情,读书的确是一种幸福,能给人安全感,正如于丹在《读书就是滋养自己》一文中所说:“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能夸大它,它不能阻止地震的来临,也不能改变金融危机。它能改变什么?它改变的是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态度,是我们自己和世界相遇的方式。”于丹: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即世界读书日,意在鼓励人们发掘读书的乐趣,并纪念那些为推动人类文明前进而做出不懈努力的先辈。为什么选择4月23日作为世界读书日呢?据说跟西班牙有点关系。这一天是西班牙大文豪、《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的忌日。还有一个根据,就是这一天是西班牙一个地区的传统节日,叫作圣乔治节。其来历是,当地有一个英雄叫乔治,他从怪兽手中救出了一个公主。通常“英雄救美”的民间故事,一般公主得救以后会嫁给英雄,可这个故事不是这样,没有说公主为了感恩就嫁给英雄了。她怎么感谢的呢?她送给英雄一本书,这就不落俗套了。作为英雄,你光是能杀死怪兽还不够,你还得有文化,有品位。根据这个故事,西班牙这个地区就有了一个节日,到4月23日这一天,姑娘送自己爱的小伙子一本书,小伙子送姑娘一枝玫瑰花。我觉得这倒不错,姑娘要求自己的意中人是有文化的、爱读书的。其实,所谓的“世界读书日”,也只不过是提倡一下,或许有点推动作用,但“推是为了不推”,真正的读书行动要靠持之以恒,靠个人的“文化自觉”。我们这里说的“文化自觉”,强调的是一种“自主意识”,即把读书当做一种自觉行为。

据我所知,世界最早的书籍产生于五千多年前。1845年一位英国考古学家,经过长达六年的发掘,找到了传说中的亚述人的藏书室,里面堆满了刻有符号的大大小小的泥板,这些符号被证明是公元前32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这些泥板便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书。这些泥板每块重约1公斤,他们首先用半干的黏土制成方方正正的板块,然后把芦苇秆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作为书写的“笔”,在泥板上压出楔形字,用火烘干后就成了“书”。之后埃及发明了写在纸莎草上的象形文字,中国发明了甲骨文。当埃及古文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逐渐走向死亡之际,秦朝告示全国实行“书同文”,中国的文字才真正进入了规范统一的生长发育期。经过了“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的早期阶段,公元150年左右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从而彻底改变了图书的形式,而后来印刷术的发明更是为图书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应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民族。有关名人与书的趣事不胜枚举:

《论衡》的作者王充,家贫买不起书,常游洛阳书肆,所阅之书过目即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宋太宗每天读《御览》三卷,宋琪认为皇帝这样做太辛苦了,太宗却说:“开卷有益,不为劳。”意即读书固然需要时间和体力的付出,但同时能够获得知识的回报和精神的滋养,而且每每因为醉心于书而将寂寞、空虚摒之于身外,何劳之有?

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满满一箱书。

《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聚精会神地读书。此举颇有些《荷马史诗》中奥德赛把自己捆在桅杆上不受海妖歌声诱惑的风范。

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忽然不见了踪影,后被友人发现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时,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读书,有时吃饭也不出书房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将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无独有偶,据说当年陈望道独守柴屋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也有痴迷中误服墨汁之举。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更是不计其数。例如,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别林斯基说“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

一、 教师读书的当下意义

也许有人会问,今天这个时代,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引用王蒙先生的一段话:“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风度。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出现一些浮躁的风气,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一些人不读书,缺乏应有的风度,缺乏对事物的专注之心。”王蒙: 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不间断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

如今,时代确实有些浮躁与功利,但读书能让人沉醉,让人保持内心的宁静。读书,就是与博学的先生对话。他以和缓的语调,告诉我们物质的速朽和精神的永恒。譬如当年唐宋,曾肥马轻裘雕梁画栋,而存活于人心不朽流传的,却是激扬精神的诗词歌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从人类发展史看,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也是人类传承文明的主要方式。对人来说,“恐怕没有比读书更好的精神食粮了”。曾国藩家书有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变化气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也说过:“人,要有气质,要想真正地漂亮起来,一定要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应当说,阅读及其质量,的确关乎一个人的素质养成和精神状态。冯友兰先生曾说,他第一次见蔡元培先生,就感到有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美学家叶朗认为,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有高有低,中国的传统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涵养气象,就必须读书,就必须有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淀。文化的涵养会使我们的思想保持鲜活的亮色。

其实,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都爱读书,像孔子、陆游、巴甫洛夫、萧伯纳、马寅初、巴金、冰心等,他们不仅把读书作为获得知识的手段,而且还把读书作为养生的方法之一,得到了健康长寿。宋代诗人陆游在医学并不发达的时代,尚能活到85岁。他在诗中多处提到读书:“读书有味身忘老”,“病需书卷作良医”等。欧阳修自述其读书感受时说:“每遇体之不康,则取六经、百氏,若古人之文章,诵之。爱其深博闲雅、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身体的不适感,竟然因为读书而荡然无存。现在有些国家在医院开设了图书馆,称之为“书籍疗法”,其道理就在于读书能转移不良情绪,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读书就能使人长寿,但读书有益身心,却是不争的事实。书要读进去,必须心先静。静心读书时,忘却烦恼,心静如水,物我两忘,人体各个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人体远离疾病的侵袭。由此看来,所谓“读书破万卷,不用去医院”,这句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不仅如此,作家曹文轩曾说过:“阅读是人类最优雅的行为,也是最优美的姿态。”他说,一位瑞典作家曾给他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家庭里有两个孩子,因经济原因,老大没有读书,也就是说没有阅读行为,而老二上了学,有了读书行为。几年后有家科研机构对他们的大脑作了科学测试,结果发现没有阅读行为的那个孩子的大脑发育是不完善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阅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它让人的大脑得到了充分发展,能使他更完美地感受到这个世界,享受到足够多的东西。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周国平则认为:“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著名作家贾平凹也说:“读书对一个人来讲特别重要,人生经验一部分从生活中来,一部分从书本中来,书读得多,对你的人生、心灵健康发展,肯定有好处的。”的确,读书有诸多益处: 读书,可以开阔人的视野,让我们拒绝平庸;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提升我们的教育境界;读书,可以优化人生层次,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读书,可以启发人的思维,点燃思想的火花,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重要的是,读书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滋养了底气和灵气,使我们睿智、深邃,站得高看得远,远离浮躁。

人是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两个世界里,书是精神世界中再现物质世界的载体,因而凡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都时常生活在书里,读书才能过更有趣的生活。书,关乎人的生命质量和命运走向。人一辈子怎样生活,生活得怎样,就是从他与书的关联开始。苏轼有诗曰:“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诗书,可以使人气质高贵、气宇轩昂。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大家知道,人类在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就是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意思是说,一部经典著作,无论你读多少遍,你都有新鲜感,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为什么呢?因为经典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共同的大问题,比如人生的意义、生命和死亡、灵魂和肉体、信仰,等等,同时又各有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用库切《何谓经典》中的话说,那些“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中国的老子、庄子也好,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好,只要是真正进入世界文化宝库的作品,都是公认的经典著作。读这样的书,才能进入真正的阅读,可以“以一当十”、“事半功倍”。如果碰到什么读什么,是永远走不到真正的阅读里面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