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3040700000015

第15章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2)

张大千先生曾说过:“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于画家尚且如此重要,何况我们教书的人?我认为,对教师而言,读书和教书同等重要。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道,教师“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就是从学习中来,从读书中来。而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在工作以后,这时候读书是为了自己。孔子有言:“古之学者读书为己,今之学者读书为人。”以前的学者读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学者读书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

的确,从一定意义上说,“读书不是为了跟别人较量,而是为了自己丰润华美”[美]克利夫顿·费迪曼: 提高个人的素养,提升个人的品位,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阅读,是人生的智慧的标志。关于“智慧”,权威辞书解释为“分析和批判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辞书的解释是针对所有领域的、一般性的解释,具体到教育界(尤其是中小学),我们在理解时就要有一定的方向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智慧”强调的是不断地认知和思考。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更为了教学与研究的需要,我们必须把读书当成人生的头等大事,刻苦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智慧,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读书人”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不是读者的学生,不管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不是读者的作家,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作为作家的资格。”周国平: 人生拥有相当多的时光,如果一辈子不跟书本打交道,不享受诗意的阅读,这样的人生是苍白的、可怜的。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们周围的很多人(特别是教师)在开始工作时,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若干年以后业务上就拉开了距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落后者在业余时间没有认真读书学习。早在十几年前,世界经济组织曾做过一次调查,结论显示: 在同等条件下,爱读书的人在晋职加薪上更有优势。这个结论的原理是什么?我想,是因为阅读不仅影响到人的心灵境界,更能让人获得新知,能在终身学习的时代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话到此处,我想起孙双金在《成功,就是多读一本书》一文中所引用的一个故事:“某商人在资产1亿元时欲与另一家资产120多亿元的企业争取荷兰设在中国的总代理商。一日,荷兰总裁来中国实地考察。他第一站先来见这位商人,谈完商务之后,在商人的办公室发现了一本解读《道德经》的书。荷兰总裁顿时来了兴致,原来这位荷兰人特别崇拜中国老子的道家思想,就和这位商人谈起了道家思想。恰巧,这位中国商人对老子也极为崇拜,对老子颇有研究。两人越谈越投机,真是‘人逢知己’啊!荷兰总裁当即表态: 第二家不去考察了,中国代理商非你莫属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比别人多读一本书!

二、 读书是世界性的话题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作为犹太人聚居地的以色列,它的人文发展指数(将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衡量人生三大要素的指标合成一个复合指数)居全世界第21位,是中东地区最高的国家。

据介绍,以色列书店里各种版本的图书、报刊一应俱全,在街头的报亭里可以买到头天出版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世界报》等西方国家的大报,在有的书店里还可以买到《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

在犹太人的家庭里,有浓郁的读书和求知氛围。中国有一个习俗,要让婴儿“抓周”,如果抓书,预测他将是读书人;抓算盘,预测是个生意人,等等。而犹太人的习俗是,在孩子稍稍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涂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让小孩去舔。这一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的,日后便爱不释手。

犹太人一直有着重视读书的传统,这使得该民族在长期颠沛流离中能够不断地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思想家、科学家和一流的经营者。在近代史的长卷画轴中,马克思(社会科学)、爱因斯坦(自然科学)和弗洛伊德(人类自身心理研究),是改变历史进程的三位大师,被推崇为“犹太三星”。不管是在欧美各国还是在以色列,犹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都很高。犹太人虽然只占全球人口的0.23%(根据1995年的统计,全世界共有犹太人1282万),但是在20世纪645位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却有121位是犹太人,占比高达18.5%,获奖人数高居世界各民族之首。

俄罗斯人也是以喜欢读书著称的。1.4亿俄罗斯人的私人藏书就达200亿册,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因此,俄罗斯获得了世界上“最爱阅读的国家”的美誉。我的一个老师告诉我,他曾在北戴河休假,看到从海里上来的一对俄罗斯情人,身上滴着水,刚坐到太阳伞下的躺椅上,便各自摸出一本书来读。在整个海滩懒洋洋地休闲的人群中,这一幕留给人的印象极深。后来他到过俄罗斯,在公园的长椅上、电车上、大学草坪上、步行街上,随处可见埋头读书的人。在普希金公园,他观察到,许多人口袋里都装着一本书。至于图书馆的阅览室,则是各年龄段俄罗斯人最喜欢的场所,人们常常要为在图书馆阅览室订到一个座位而排队。读书,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也是休闲甚至娱乐的方式。

近些年来,俄罗斯人的阅读率也有所下降,其罪魁祸首是电视和网络。这一情况引起俄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视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俄政府制定《民族阅读大纲》,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读者兴趣,鼓励年轻人读书”,让“读书重新成为一种时尚”。

2008年3月1日,《环球时报》报道了《法国倾力打造阅读大国》的情景: 在法国,常常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人捧着一本厚厚的小说在津津有味地读着,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背着书包上学的青少年,也不乏匆匆赶路的上班族。的确,法国人读书有股“挤劲儿”。怀揣一书,随时阅读,有空就读。无论在咖啡馆,还是在地铁里、公园中、马路边、公车上,到处都能看到人们读书的身影。多少年来,法国始终保持着读书大国的地位。统计表明,法国人每年人均读书12本,多的则可达25本以上。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法国人宁可砍掉其他消费,也不轻易减少买书的开支。

与法国一样,在德国的地铁上,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坐着站着,上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本书来读。调查显示: 56%的德国人在他们的业余时间喜欢或非常喜欢读书;平均49%的妇女和36%的男士每年至少买3本书;仅汉堡市中心图书馆一年就有近1100万册图书被读者借阅,光顾中心图书馆的一年为458万人次,平均每天超过18000人;全世界最大的图书展每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和法兰克福两个城市举办。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一个问题: 德国人是喜欢阅读的。

在印度的飞机和火车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乘客捧着书在认真阅读。印度各地都有许多书店和书摊。在每一个市场里,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市场里,也有一两家书店。据印度一位社会学家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印度人一般一年要读3至5本书,而且多是小说。从印度人爱读书以及能静下来读小说这一点来看,印度人心态普遍比较沉静,不浮躁,生活得很从容。

在澳大利亚,“天天都是读书日”。澳大利亚人无论搞活动,还是外出,背囊里都装着书。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马路边、草坪上、海滩旁、商店里、候机厅内,常见人捧书阅读的场景。有些书迷甚至一上车、船,就习惯性地掏出一本书,然后心无旁骛地看起来。即使站立者,也照样抓住栏杆或吊环,在摇摇晃晃中享受阅读。

日本的国土面积不足38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的四川省还小一点,人口有1.2亿。但是,日本每年出版新书的总码洋是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日本的书店很多,仅东京,就有7000多家。尽管日本的书店都不是很大,但书的种类非常齐全,内容非常丰富,什么书都有。日本人的读书热在全世界来看,都是很高的。

最近看到一个材料,说美国人又爱读书了。美国权威调查机构从1995年开始进行全国范围的调查,要求人们说出自己业余时间最喜欢的三项活动。结果2005年阅读以35%排在首位,看电视以21%排在次席,与家人和孩子玩以20%居第三。2005年阅读上升势头最猛,上升了11个百分点。美国人为什么掀起这样的阅读热?据观察分析,这和美国人强烈的危机感有关。在美国人看来,不读书已经没有出路。

同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现在拥有阅读的比例还比较少。应该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论语》共十六章,第一章就是《学而》,而《学而》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的一生既是教育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读书的一生。“韦编三绝”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便是孔子勤奋读书的写照。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而“儒”的最广的所指,就是“读书人”。读书人在中国传统社会受到高度尊敬,是中华文明崇尚读书的表现,也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特色。

在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虽然有其片面性,但同时也反映了自古以来对读书的极高评价。在一定的高度看,也有积极的一面。创立于隋唐时的科举制度,其进步的一面就是打破了用人问题上的论门第的世袭制度,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变为现实,使一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只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它使广大读书人的阅读视野渐渐单一(八股文)窄化(重文轻理)了。而且,这种延绵千年的科举应试教育,至今在现实社会中还有相当的市场。毫无疑问,现在的应试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学生读书的空间,学校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真正改观,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

三、 如何认识和改变教师的阅读现状

近年来调查发现,“我国识字的人口中只有一半在看书,国民阅读率的走低令人担忧”。记得2009年,某大报发表一篇题为“近半干部一年不读书”的文章,称“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 虽然高达80%的被访干部认为,在当今社会,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仍有高达46%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

在2012年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前夕,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在京公布调查结果,不到一成人认为自己读书多。还有一种趋势就是: 网上阅读的人多了,愿意付费下载的少了。

实际上,当下教师的阅读状况也难如人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逼迫,不少教师除了看教科书和教参书之外,其他的书已经很少读了。教师如果只读教科书和教参书,尽管也可以应付教学,但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优质话语系统,只是鹦鹉学舌地“拿来”现成的东西。相反,那些喜欢读书的教师,有了属于自己的优质语感,有了高层次教学的底气,自然也就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所以,有人说得好:“厨师看菜谱不是读书,教师看教辅不是读书,门迎看礼仪手册同样不是读书。”

曾有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阅读存在大面积空白: 在某中学,老师们对“多元智能”理论一无所知;在某小学,与老师们谈到“最近发展区”时,他们大都面面相觑,不知所云;在多所学校,问:“你了解陶行知吗?”老师回答“好像听说过”的占58%。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追求“生活教育”的人民教育家,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师楷模,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造教育”四大教育主张,至今仍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有学者指出: 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还有的教师,以为魏书生是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