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教师整天不读书却忙于教书,是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也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和“平庸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倡导教师“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现在也有不少专家呼吁: 教师要在读书中生存,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如今,一次“充电”终生“受用”的时代早已过去。有资料表明,一个人在校求学时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一个硕士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这就说明,每位有志于读书治学者除了学会学习之外,还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尽最大的努力,天天坚持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值得一提的是,读书著述做学问,是一个长期的积淀、磨砺过程。一个优秀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读书人。与教育名师相比,我们比较多的只是囿于操作层面的专业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匠气,而往往缺少一种基于文化底蕴和深厚思想上的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每一位名师无不具有丰富而深沉的文化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真正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是不允许自己只在原有知识水平上做低质量的重复的。在这方面,几位特级教师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听王栋生、窦桂梅、王崧舟、程红兵等名师讲课,整堂课下来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实际上,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正是得益于他们的阅读生活和不断的知识积累。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停留在某个地方,也不会停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的人,而是要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过去。
说到底,读书是教书育人的根本。因此,我认为“教书先读书”。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中小学去听课,发现有一些语文教师上课时不善于举例子,文化底蕴不深,专业能力不强,课堂教学缺乏深度。实际上,这种情况是教师知识更新不快、阅读不足造成的。难怪特级教师吴非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缺的是有思想的教师。”要知道,读书也是备课,而且是最好的备课。在一定程度上讲,阅读的高度决定教学的高度。
如此看来,作为一个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读书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日久月深,就会濡染悲天悯人的情怀,就会产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我觉得,现在有不少学校都倡导教师读书,这是天经地义、功德无量的大好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学养、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阅读中来。为推动全民阅读,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风尚,教师首先要从“功利阅读”中走出来,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商友敬先生说:“我们教书的人,时刻不停地读书,这才是我们的本分,也是常识性的真理。”如此看来,教师读书是责无旁贷的。读书,在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是一种生存状态。正如《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作者李希贵所说,“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教育需要经典的依托,古典让人厚重,前沿让人激越。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通过研读教育理论专著,与教育家对话,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每一项成功的教育改革都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实践,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理论的滋养,没有几本教育经典和专业书籍打底子,就会停留在机械模仿上,就会在实践中丢失自我。
古人说: 一日不读书,心源如废井。我个人也有这种体验,生活中一天也离不开阅读。阅读是一个漫长回味的过程,是一种生活体验、一种精神依托。作家毕飞宇说:“阅读究竟是什么呢?我的体会是陪伴。即使老婆上班去了,孩子上学去了,一个人面对着一本书,我依然觉得家里是有人的。阅读有效地保持了日常生活的生动局面。”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把读书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呼吸空气那样自然。
与一般人不同,教师读书是“经典学习”,也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另类备课”。只读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教师不学习,就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与过去相比,今天的教师任重道远,社会要求日益提高,做教师难,做一名优秀教师更不易,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还是那句老话,教师要常教常新,只有坚持读书,不断学习。
用凌龙华的话来说,“读书,应是很简单的事,是很单纯的享受,也应该是一种简单的幸福生活”。可是,如今在很多人看来,读书是个“苦差事”。这种观念,可能是受了古代“头悬梁,锥刺骨”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太累了,现在的考试太难了,所以一提到书就和学习连在一起,没有快乐可言。应该说,读书,特别是夜读,是痛苦的,又是幸福的。记得我以前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夏日,坦襟裸足,蚊子不停地侵袭,手足并用,左右开弓,到头来还得躲到蚊帐里,任汗水淋漓,就像刚洗过淋浴似的。冬天,疾风狂吼,寒气逼人,只得和衣在冰冷的被窝里,大有“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之感。其实,阅读大可不必那么拘谨,或正襟危坐,或集中一段时间来阅读。有时候,不妨就躺在床上随便翻翻,看到哪里算哪里,不一定一口气把一本书读完。就拿我来说,读理论书籍有时候比较枯燥,但读人物传记、教育随笔、诗歌散文,就感到很有趣。这些书看起来与我们的教学与研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们影响是深刻的。比如,我很喜欢读王国维的著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正可以用来描述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志向与境界。
在我看来,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由,像花开一样快乐,尤其是夜读。夜晚读书,是忙于生计而又欲求知者的最好选择,是做学问、搞研究的人对宝贵时间的充分利用。不仅如此,夜读,还可以使人远离浮躁,怡情养性,是一种精神享受。近代学者孟德斯鸠说得好:“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命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笛卡儿讲得更为形象:“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书在手,静下心,读进去,你就能如曹雪芹所期望的,“因情入幻”,“自放手眼”,“别开生面”。那是一种唯我感知的精神保养,一种物外神游的美感享受。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沏一杯香茶,坐在自己安静的书房,手捧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与书中的圣贤会晤,尽情享受其用智慧与思想设下的盛宴,岂不是一件赏心乐事?
要知道,“这个时代,很多人无论白天的生活有多么光鲜、多么忙碌、多么热闹,很多时候晚上都要面对一个人的世界: 一个人孤独的内心世界。孤单伴随着忙碌的人生,这是很多人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作家苏童曾引用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的一个观点: 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学会如何利用、品尝他的孤独。“在书中能够与很多人相处,会有更多的发现。”
可如今,夜读似乎成了一种“另类”。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在书桌前夜读正酣,一位大学同窗来电话,听到我说正在重读《宋词选》(胡云翼著),他感到不可思议:“都什么年代了,干吗还读书受穷吃苦,不如早早挣钱好好享受一下。”的确,读书,尤其是读古代经典,是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然而,市场经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有金可淘,与之俱来的还有源源不断的知识和现代科技。在“知识经济”年代,靠本事吃饭,靠学识立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读书还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有人说,读书好比旅游。这话不无道理。旅游是休闲,读书也是休闲。旅游有快乐,读书也有快乐。读书其实本来就是一种“神游”,也许比旅游收获更大。“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可以搭建理想的阶梯,让岁月变得充实;可以品位别样人生,让生活变得阳光。”曹保印: 所以,我非常欣赏金庸先生的“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这句话,并一直把它牢记在心田。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读书,让我摆脱窘境,令我充实,促我成熟。书籍,已成为我的生活必需、精神伴侣。
张小砚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地体会到: 生命原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读书,更是一个人终身的“功课”。北宋著名诗人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清朝康熙皇帝则说: 这世上什么东西都可丢,但书不能丢。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面目可憎也许过了点,但对读书人来说,如每天不读点儿书,滋润自己的心灵,就有些不自在,倒是贴切不过。读书不是立竿见影之事,不能立马改变生活,它是个慢功夫。几天不读好像没什么,其实你已经落后了。所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阐述过读书的重要性。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据说,毛泽东主席当年用了很大的精力号召全党全民读书,他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也说:“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原本我们每个人都更应该自觉拼命地去阅读,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但奇怪的是,阅读在今天已经成为一项需要提倡和保护的行为,这可能是文化的悲哀。
有些人可能会说,“想读书学习但没有时间”。没空读书,“忙啊”!这是事实。身处一线的教师有太多的理由说明自己为何不读书,如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等。由于工作本身的特殊性,教师们一般每天早晨要在学生到校之前到校,晚上要等到学生离校之后再回家,即便是双休日、寒暑假也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休息。但学校是传播思想、陶冶情怀、养成个性的圣地,不是以大量拷贝为目标的“批量生产”的基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解惑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何以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读书,何以有健康丰富的心灵与生动活泼的心灵进行高质量的交流?特别是年轻教师如果因为忙,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读一本教育理论或业务书籍,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