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部长级官员、著名的书画家董其昌说,人混得富贵之后,必求珠玉、锦绣、粉白、黛绿、丝管、羽毛、娇歌、艳舞、嘉馐、珍馔、异香、奇秀,日夜沉溺于感官的享受,毫无节制,不知道还有更高雅的追求。在董其昌看来,更高雅的追求是收藏,他本人便是一位富甲天下的收藏家。
现在说到收藏,我们首先想到收集古董和艺术品。实际上,人们喜欢收集的东西包罗万象,可能是瓶盖、烟盒、玩具,邮票、唱片、头版书籍、瓷器、玻璃杯、老式家具、模型汽车、鸟类标本和玩具动物。而纽约地产商唐纳德·特朗普则喜欢收集摩天大楼和美貌的妻子。在古代,信徒们收集圣徒的遗物;花花公子唐璜喜欢收集与他有过一夜情的女人,他的仆人负责把名字登记成册。在很多语系里,不管是收集瓶盖还是摩天大楼,或者任何可以收集的东西,都被一个名词涵盖——收藏。
人们的收藏行为不尽相同,有的无伤大雅,比如把多年积累下来的报纸堆放在杂物间里,任尘埃尽落再不问津。有些收藏多少带点病态,像美国出生的英国慈善家亨利·威廉爵士,只要看到能伤人的利器就要买下来,威廉死后,他的遗产受赠人声称,亨利爵士的藏品,不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无人能及。
作为一种严肃的业余爱好,收藏活动具有许多益处。它可以使人在闲暇中得到休息,因为欣赏自己收藏的珍品总会充满了乐趣。为新增添的收藏品寻找摆放位置,核对参考书中的事实,而为生活更添情趣,这就是董其昌所谓的“即物见道”。
收藏者要会见情趣相投的收藏者,以获取教益、交流经验、交换藏品、炫耀自己的最新收藏。朋友的圈子就这样不断扩大。
用不了多久,有收藏爱好的人便开始旅行,也许是去另一个城市参加会议,也可能是出国寻找一件珍品,因为收藏是不分国籍的。
盛世兴收藏
有的“境外游”已被包装为“淘宝行”,旅游者目的只是参加艺术品拍卖会和参观艺术区,甚至“抱团扫货”。近几年,无处不在的“温州团”炒家们合资请自己共同认可的专家到境外去“抢购”。这种事情在其他地区也时有发生,比如四川的古玩街商会就曾组织买家到外国去采购。
所谓“盛世兴收藏”,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快速发展,海外藏中国文物回流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和热点。2011北京匡时春拍首日拍卖的七个专场成交额逾7.4亿元,其中海外回流近现代书画专场成交率近97%。2011北京保利春拍上,吴冠中专场二十五件拍品全部是从海外征集而来,总成交价逾5亿元。
中国艺术品主要集结在三个区域:日本、欧美和东南亚华人圈。欧洲最钟爱中国瓷器,自然收藏量最多,而其中又以民窑烧制的外销瓷及仿古瓷为主;美国受当地华人影响,对青铜器、家具等尤其感兴趣;日本崇尚中国文化,偏爱古代书画,保护得十分细心;东南亚等地战乱不少,真正能留下的多是中国的金银玉器、象牙等杂项。
中国买家去淘宝的途径大致分成拍卖行、美术馆、古玩市场三块。拍卖行一年除了春、秋两季外,平时拍卖没有确定时间。
像佳士得、苏富比、朵尔这样的全球知名拍卖行吸引的当然是资金雄厚的大买家,而懂行却资金实力不高的收藏家比较中意美术馆及古玩市场。
中国人海外淘宝,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收藏专家马未都说,1985年到1995年的时候,因为基本上没有中国人到海外去买东西,所以海外市场整个的构成都是西方人的审美和价格,中国人没有在这个市场里去搅动,那个时候他出去,因为算比较早,经常能买到一些很便宜的东西;1995年以后,由于国内开始有拍卖,市场也比较公开,所以大量的人开始向海外去淘宝。
如今,经过这么多年,国外的资源也逐渐被消化,数量逐渐减少。而且不管是在日本,还是欧洲,虽然各地古玩文物众多,但是古董藏家的圈子却都不大。懂行或者有“线人”搭桥,自然有所获;但是也有乱碰乱撞的外行人,自己到古董店寻宝,很可能碰一鼻子灰。
事实上能在纷杂的跳蚤市场或大型的拍卖行淘到精品的买家既要懂行,又要有钱。具体说来就是国内的大收藏家、艺术基金会、文化机构以及民营企业等。他们或自组专家团队,或依托独立艺术品经纪人,在全世界范围内搜寻自己心仪的中国艺术品,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站便是香港。
试水荷里活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我国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一百余万件,精品几十万件——而这仅仅是沧海一粟。清末、民国乱世之时通过走私流出海外的文物更是难以计数。而自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贸易通道流出的中国艺术品,比如外销瓷,也成了收藏家的目标。
20世纪40年代起,香港就成了内地古董流失的转运站。据《谁在收藏中国》的作者调查,中国流向海外的古董文物有一半以上是经过香港分流到世界各地的。每年由香港批发到海外的中国古董至少十万件以上,其中大多是出土文物。内地盗墓猖獗,古墓挖出的彩陶、青铜器、汉唐俑马陆续到了香港,1997年,邯郸战国时期的赵国王陵2号陵被盗的中国年代最早的铜马就是先偷运到香港再流转到英国。1997年之前,香港古董店里满山满谷的彩陶。香港回归之后,大陆的文物保护法也不在香港实施,香港的古董市场繁荣更胜于前。
香港实行艺术品免税政策,且无进出口管制,是中国艺术品交易最活跃的地方,和纽约、伦敦并称三大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香港古董商务非常发达,有专业的古董运输包装技术,脆弱的古代陶瓷或大件的古董家具都可以安全快递到家。种种因素让香港成了全球中国古董的交易中心,也是中国古董的集散地。
香港的古玩街位于荷里活道,沿着山势和旧街,大大小小百余间古董店,由中环伸展至上环、西环。荷里活道是香港开埠以来最早辟建的街道,因当年长满冬青树而得名,这里算是香港的老城区了,从前住在附近的街坊,大多是贫苦的草根阶层。
古董店店面小的,不过十来平方米,有些迷你店,只有一个一米见方的柜台,只能算是个摊位;店面大的,从一层到三层,宛如一座小型博物馆。经营中国古董和工艺品的商店,琳琅满目,从中式酸枝家具、字画条幅、挂墙卷帘、陶瓷、石雕、珠宝玉器,到各类小古玩应有尽有,还有来自西洋的古旧的电风扇、留声机、钟表、钢笔、打火机等,以及来自日本、泰国等国的金银珠宝、漆器和其他古玩。
荷里活大道尽头是乐古道,从名字可知也是古董区,街上的大楼是古董商场,卖的几乎都是古代的出土文物。乐古道衔接着荷里活大道和摩罗街,摩罗街分上下两段,上街狭窄的街巷开设了三十多家古董店。这里的古董店主要以摊档为主,和内地的旧货地摊相似。纸张、陶瓷、铜器、玉器、石器等各种材质,旧钟表、旧皮包、鸟笼、瓦当、钱币、旧钢笔、旧电话、米老鼠、芭比娃娃等各种小玩意,沾上点旧的边的物品都可找到。
但是国宝级的器物,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在店家橱窗里看到的。通常盗墓者挖掘出文物后,只送交特定古董商,古董商又只会通知特定的客户购买。特定的客户都是富商大贾,交易舍得出价。重要古董的流通自有其通道,不是普通人能介入的,所以荷里活的古董之旅作为见识香港特别风情的项目还是不错的,不过也仅此而已。
古物寻趣
中国人海外淘宝自然把重点放在本国文物上,其实世界各地都有特色古董。伦敦最有名的波特贝罗古董街、以银器著名的贝蒙德古董市集,巴黎塞纳河南岸的古玩市场东西多、档次高,巴黎还有跳蚤市场发源的圣旺市场。纽约除了丰富的美术馆,古玩跳蚤市场比较多,一般在周末举行,地点多数在停车场附近。但是对中国人来说大多也就看个热闹。而和中国文化渊源颇深的日本则不同,中国人去东京淘宝更能发现乐趣。
日本人称古董为“骨董”,这是中国明代前的说法,董其昌就著有《骨董十三说》。东京不同地点的古董市集有二十种以上,有国际古董展,东京古董展一年才举办两场,也有普通的露天古董市集。大江户古董展,每月第一和第三个星期日举行,开始于2003年,是为了庆祝江户开府四百周年而开办的,在东京站附近的国际会议厅广场举行。而大部分的古董市集是在寺庙露天庭院,每月定期举办,如八幡宫神社、乃木神社。仔细算下来,每个星期天有五六场同时在市内各地开展。
自古以来,日本就有很多中国文物的收藏家,一些日本大家族更是存有大量中国书画和古董。早年间,日本的古董店都有相当多的中国艺术品,但经过我国港台与内地藏家多年的大肆搜寻,质量好的物件已经少见。
甚至有人说中国古董早就没货源了,不过幸好有日本古董。
日本古董多是生活化之物,价钱不高,即使买错了仍很实用,也亏不到哪里去。东京古董特别又常见的是浮世绘版画、日本民间工艺品和西洋古董。日本一些生活化器具很受台湾人喜爱。日式烧炭火盆,既可煮茶也可取暖。铸铁茶壶,烧出的水甘甜有益健康,日本铁壶适用于茶道,有些上面雕的是汉字与山水,看不出日本味,很受大陆人欢迎。
古布是日本一项特殊的古董,在中国一般会收藏绸缎和刺绣精美的服装,但是日本的古布主要是蓝染布、印花布等庶民的棉布。这种布一般是从旧和服上取下来的。武士刀则是日本古董深受世界藏家喜爱的精品。
此外在日本古董市集还能见识西洋风情。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日本人在欧洲大肆收购古董,像西洋首饰、老蕾丝、旧钢笔等在欧洲原本不昂贵,在日本人眼里更是便宜,日本人出手大方,成批进货,把价格炒高了。现在在欧洲难得一见的西洋古董娃娃、西洋陶瓷和提花包等,反而在东京的古董市场里处处可见。看来要找欧洲的小件古董,只有到东京去找了。
董其昌曾经感叹:“古之好古者聚道,今之好古者聚财。”他讽刺同时代的人,贪婪地把古董视为钱财,看到可以囤积居奇的,就不择手段图谋获得,得到之后看得比性命还重,有些还因此结下仇怨。在董其昌看来,这些人就是役于物的小人,只有贤者才能喜好收藏而不败家。如此说来,类似东京的那些小物件最适合收藏人怡心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