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懂心理,会管理
3051600000039

第39章 怎样克服组织中的“心理惰化”

1920年,德国心理学家黎格曼进行过一项实验,专门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要求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加者有时独自拉,有时以3人或8人为一组拉,结果是,个体平均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总拉力为160公斤,人均为53公斤;8人团体总拉力为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只是单人拉时力量的一半。黎格曼把这种因为他人在场,个体的行为能力或水平有所下降的现象,叫做“社会惰化效应”。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门瑟·奥尔森也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一个集团成员越多,以相同的比例正确地分摊关于集体物品的收益与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小,搭便车的可能性越大,因而离预期中的最优化水平就越远。集团规模越大,参与关于开展集体行动进行讨价还价的人数越多,讨价还价的成本就会越高。因此,大集团要比小集团更难以为集体利益采取行动,因为在群体中常常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人多打瞎乱,鸡多不下蛋”的“社会惰化”情况。

那么,为什么人多反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出现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社会惰化现象呢?

心理学家认为,出现社会惰化,有三个原因:一是在群体情况下,测量的结果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二是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可能会偷懒,因此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三是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被分散、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社会惰化效应明显减弱了群体的工作效率。那么作为管理者,应该怎样降低“社会惰化”现象,尽量提高群体的工作效率呢?对此,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增加个体的参与感与责任感的方法:

(1)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义务

群体成员之间应有共同的群体行为规范,有明确的分工:哪些是个人的责任,哪些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行为上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2)使工作任务更重要、更有趣

当一个人的工作被认为没有多大意义时,特别是当他认为上司不了解他的工作有多难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偷懒。如果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则能更大程度激发人们的兴趣和热情。

(3)使每个成员的付出得到鉴定

如果个人的行为效率可以被鉴别出来,或者可以对个人行为的贡献单独进行测量,那么即使与群体一起完成一项工作,也不会有社会懈怠作用产生,因为他们害怕被别人察觉到自己在“懈怠”。因此,管理者不仅要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还要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以使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

(4)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

使群体成员了解到,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

(5)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

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外在的影响。

(6)对那些为群体作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

这一点很重要。对勤劳者没有奖励,等同于对懒惰者没有惩罚,结果就会造成人心涣散,力量削弱。奖勤罚懒,会增加个人对群体的责任感,促进个人更加努力地向群体奉献聪明才智。

(7)鲶鱼效应,引入能者

当群体没有竞争意识,群体心理退缩不前时,不妨引入一个才智卓越的人才,同时大力弘扬竞争品质。此法运用得好,就能像一缕春风吹开一潭死水,掀起层层心理涟漪。这对于已经严重惰化的群体心理很有效,是唤起组织生命力的一贴良药,但是作为管理者切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应防止运用此法时,这个优秀人才被群起而攻的后果。

(8)引入外部市场竞争的信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组织成员还在推诿扯皮之际,管理者何不传达外部竞争形势的信息和威胁组织生存的种种压力?此法运用得当,可以使组织心理由压力转变为动力,进而形成成员的忧患意识。事实证明,组织成员如果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将有助于组织凝聚力的形成。

(9)建立连锁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在按岗设人、责任包干的基础上,建立连锁监督机制,有利于强化人们的责任意识,彻底消除组织的“大帮哄”心理意识。所谓连锁监督机制,主要是指上下工序之间,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监督上一道工序的质量,若其检查不出上一道工序工作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则由此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由上下两道工序的操作者共同担负责任。此时,下道工序的操作者担负的是失察之责。这样就将出现“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协作结果,从而在心理上确认“自扫门前雪,兼管邻居瓦上霜”的群体责任感。

(10)构建“负责任光荣”的组织文化

消除组织惰化心理,从很大程度上讲,必须依靠组织文化的建设。所谓组织文化,是指组织的传统和氛围,其核心内容是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价值观,用组织文化氛围影响组织成员的心理和行动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实际操作中,只有把制度、政策层面的对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克制住组织的惰化心理,使组织心理永葆“竞争、高效、负责”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