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懂心理,会管理
3051600000040

第40章 了解并利用群体的“从众”心理

从众,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社会和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己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从众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在管理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对于做好人际协调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可以使我们了解人们在群体压力下所产生的一般行为规律,还可以使我们利用这种规律性,通过群体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一般来说,在一个工作的群体中,造成从众行为的因素很多,如把大多数人的错误判断看成是正确的;本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见解,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不想搞“标新立异”或怕别人讽刺,等等。此外,情境因素和劳动者个体特征也会促使从众行为的产生,例如在群体中,对坚持意见者没有容忍的余地,而对从众者则多加奖赏,以及在群体内如果多数成员的地位都高于自己,或者个人在智力、情绪等心理素质上具有差异等,都容易造成劳动者个人放弃己见,产生跟从大众的心理和行为。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管理者既要注意防止从众的消极作用,也要注意利用从众的积极影响,使一些坚持错误意见的人在群体压力下改变固执态度,遵从大多数人的意愿。

要想在群体中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管理者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造情境压力

注意从众的情境因素,造成一定的情境压力,使坚持错误意见和行为者产生一种大势所趋、不变也得变的心理压力。

一般来说,一个群体对其成员所施加的压力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理智的压力,即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以理服人;二是舆论的压力,即通过表扬、奖励、批评等正反两个方面的舆论对其施加压力,促使成员坚持正确的行为,或不敢再坚持错误的行为;三是感情上的压力,即动之以情,用深厚真挚的感情打动人心,以促使其服从组织目标;四是约束压力,即采取强制的办法(如处分、惩罚、经济制裁等)促使成员服从组织目标。

当然,对群体成员无论施加哪种类型的群体压力,都应根据具体情况而且要适度。如果压力过大,人们就不敢脱出“舆论一致”的束缚,而是“人云亦云”,势必会限制人的思维而影响人的创造力,这对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不利的。

(2)引导因人而异

分析从众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心服口服者,应鼓励其再接再厉;对因缺乏自信而从众者,应继续晓之以理,使其从众行为得到巩固;对于权宜从众者,不论是口服心不服,还是心、口俱不服,只要他们在行动上从众,就不要在认识问题上紧追不放,可以慢慢地做工作,而且要特别注意运用事实进行教育,当实践证明他们历来所持的观点确实不对,而大众的意见确实正确时,他们就会由表面的从众转变为内心也从众。

此外,由于从众行为具有表面和内心两个层面,而且对一个人来说,这内、外两个层面的反应又并不一定总是一致的,因此,一个高明的管理者在其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被“表面一致”所迷惑,尤其要善于倾听和分析反面的意见,提高运用反面意见的能力。否则,就可能出现压抑少数人的正确意见而强行通过错误决定和得出错误结论,从而导致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3)掌握群体的领导人

群体(包括非正式群体)领导人是群体的“火车头”,他集中、鲜明地体现出群体的色彩或性质。控制一个正式或非正式群体最简捷的方法,就是调动和改造它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采取从众行为会带动一批人,这也就等于掌握了一个群体。

此外,还要注意人的个性因素,对具有不同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比如可以先做从个性上讲容易从众者的工作,以此作为突破口。

总之,正确的群体压力,不仅能使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为了组织的崇高理想、目标而团结一致,协作奋斗,还能有效地促使其纠正错误,顺从群体的正确规范。因此,管理者在人际协调工作中,一定要学会利用从众心理,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以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地完成组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