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修身养性之道
3053000000063

第63章 勤下基层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战国]墨子

领导要靠“嘴”靠“脑”,更要手脚勤快会办事。所谓“脚勤”,就是要走进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倾听基层群众的声音,了解一线的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领导不能“嘴勤脚懒”,而要“嘴勤脚也勤”。当然,领导身体力行并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注重谋划思路,推动工作,并善于使人适其事、事得其人。踏实苦干并不是蛮干,也不是机械地干,而是创新求变、事半功倍地干。脚勤,当然不是脚“贱”,每天都钻在事务堆里,碰见什么做什么,更不能每日忙于应酬和迎来送往,而是注重调查研究,掌握规律,谋全局、干大事。

领导者要重视调查研究,这是由领导的基本职能决定的。领导者要履行好决策、用人、协调等基本职能,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那么,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呢?这绝不是靠拍脑袋就能够想出来的,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掌握情况,获得真知。实际情况又是不断变化的,调查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调查研究越深入、越持久,领导者对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的认识就越真实、越透彻,履行领导职能也就越主动、越正确。

领导定政策、做决策,都不能靠拍脑袋,不能闭门造车。任何点子、计谋都不是从脑袋里凭空冒出来的。有一句俗话,“脚板子底下见真相”,强调的就是调查研究对做好工作的作用。

决策是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而要做出好的决策,必须要搞好调查研究。“情况不明决心大”是决策之大忌。领导要善于“用脚决策”,要多走走,走下基层,走进群众,认真了解、掌握情况。特别是“新官”上任,对情况往往不够熟悉,尤其需要扑下身子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所在地区或单位的情况,了解群众的想法和需要,视情况的轻重缓急,认真研究对策,先办什么事情,后办什么事情,该解决什么问题,做到胸中有数,从而做出既顺应发展形势又符合实际情况的正确决策。

基层往往潜存着许多问题,也酝酿着无数创新因子。如果领导“脚不勤”,不经常亲自到基层去跑一跑,做决策时就只能是“坐在家里议路子,关起门来写稿子”,就难免会在思考问题、制定政策时跑偏,也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挖掘典型,更无法出色地完成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任务。

但是,也有人一当上领导,脚就懒了,有的是“轮下生风,足下生锈”,有的经常“宅”在办公室里,忙于开会、应酬、迎来送往和一些俗务,疏于下基层,不习惯从一线收集真实、新鲜、全面的第一手信息,甚至对基层报上来的有关数据也疏于核实;有的领导对跑基层有些轻视,到基层去只是“蜻蜓点水”,和群众“见见面,握握手,吃顿饭,人就走”,走马观花,什么问题都没解决,还给基层添了一些麻烦和负担。

既然调查研究在工作当中如此重要,那么领导者就应该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调查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步登天就能完成的,调查是个需要讲究的过程。“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把调查研究做好,就要在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充分了,调查也就全面、具体、深入。

调查研究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准备、调查、研究、解决问题4个阶段。这4个阶段相当于一个人的骨架,“牵一发而动全身”,哪个部位出了问题、没有到位,这个整体就会散架,调查研究就等于白费。因此,调查的每个阶段都要讲究,调查的每个程序都要按部就班、精益求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就调查研究的准备工作而言的。调查研究的准备工作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个不可小觑的过程。在进行调查之前,首先要确定调查的目的、任务或选题;根据调查的任务选择调查对象,并让调查对象做准备;调查人员的确定及有关知识和情况准备,包括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知识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之后就是制定调查研究方案,实施调查。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是就调查研究的实施工作而言的。调查、研究是策谋的基础,是事成的根本。对调查所得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对其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过程最为重要,最为烦琐,也最难把握。它不仅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的调查精神,也要有掌握材料之后研究的智慧。

调查研究不是有闻必录,不是完成录音录像、获得调查结果,就算大功告成;而是需要积极思考、分析,廓清迷雾,探究本质,超越局部,把握全局。调查研究就像一项科学探索活动。无论是综合调研还是单个专题的调研,都需要领导认真负责,并要有一种钻研的精神,有全盘的考虑和安排,把每项调查内容、调查结果随时联系起来,研究分析以“求是”,才能发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调查研究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收到良好效果,主要取决于调查研究本身是否认真、是否得法。这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既要认真调查,更要注重研究,舍得在研究思索上多下工夫。好的调查结果当然也离不开扎实的调查和聪慧的研究。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检验补充和发展所得的认识或方案。

调查研究要求实,求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无私无畏的精神。搞调查研究,不能预设框架,先入为主;不能只看到好的、容易的,看不到差的、困难的;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不能只总结经验,不反映教训;不能浅尝辄止、夸夸其谈;不能粉饰太平、掩盖矛盾,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唯科学是从、唯实际是真、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重。

(1)调查研究要全面深入

调查研究要求实求全,要在全面调查中求实,不能以偏赅全。范围要尽可能宽一些,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客观事物,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有的领导开展调研活动,总喜欢到经济较为发达、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去,而在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地方往往难觅踪影。其实,越是这样的地方,群众致富和发展的要求越迫切,到这些地方开展调查研究越能密切干群关系,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也越能锻炼领导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调查研究的价值。

调查一定要深入,主动把脚从办公室里解放出来,从空调屋子里解放出来,从听汇报看材料中解放出来,经常下到企业和学校、走进农村和社区,经常走到群众中间去,听一听群众的心声,看一看生产一线的情况,掌握一些第一手的资料,解决一些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决策,找到一些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

深入,就是不仅要了解问题的现状,还要了解问题的历史,追溯其发展的轨迹和演变过程,把来龙去脉弄清楚。“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领导要了解情况,就应身体力行。而了解情况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还是亲自动手做深入的调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如果只是“走马看花”,就只能看到表面现象。

调查研究的落脚点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调查研究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方面,要调查更要研究,调查以了解真实情况,研究以总结规律和探索规律。光调查不研究,有如“瞎子点灯——白费蜡”,更不能按图索骥,带着观点找例子,带着意图摸情况,结论产生于调查之前。

(2)掌握常用方法

掌握了方法,什么事都迎刃而解。调查研究这么庞大而细碎的工程,方法尤为重要。只有学会了“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才能“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对于负责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的领导者来说,更应该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的方法不当,获得的认识常会失真。成功的调查研究,是与正确地使用调查方法分不开的。

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指实施调查的具体手段、方式和途径。调查研究的方法很多。从调查的方式方法上看,有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重点调查、专项调查、实地调查等。从调查的手段上看,有查阅法、观察法、开会调查法、信访调查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从现代科学调查方法上看,有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民意测验、网络调查等。究竟采用哪种调查方法,要根据调查内容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和运用。

(3)树立求实创新精神

求实创新是调查研究的灵魂。创新,就是要在全面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讲“新话”,用新法,办新事,以新的思维方式,运用新的研究手段,从新的角度研究问题,得出新的看法和见解。因为只有求实创新,才能全面分析和把握事情的发展趋势,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陈云曾经说过:“我们应该用90%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来决定政策。这样决定的政策,才有基础。”充分的调查研究,是创新的基础。

如果在进行调研活动时,如鸭子划水,浮在面上,热衷于听汇报、看材料,很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造成问题难以发现,症结难以找准,矛盾难以化解,发展无从谈起。

要做到求实创新,归根结底就是要走向基层,面向群众。领导要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搞调研。这不但要“身入”,更重要的是“心入”,防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通过下“笨”工夫,开展“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调查,出精品,出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