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汉战争史(上)
3053200000038

第38章 赤眉起义军的战争(1)

西汉末年的赤眉农民起义军,与绿林农民起义军先后起义,共同对新莽王朝作战,赤眉起义军前期的主要作战活动在北方各地,中期以后才向关中发展,它于进占长安后,消灭了更始政权,以后退出长安,被刘秀军战败而投降了刘秀政权。赤眉起义军的主要作战活动如下:

赤眉军的初期作战:始于起义之初,新莽天凤六年(公元19年),止于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赤眉起义军由小到大,连战连胜。

成昌战役:发生于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冬。新莽的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所率之十万大军与赤眉军交战于成昌地区,赤眉军一举将王匡廉丹军歼灭,斩杀了更始将军廉丹。

长安战役:发生于更始三年(公元25年)二月。向西进军的赤眉起义军,在弘农地区击败了更始政权讨难将军苏茂军,随即向京师长安进军,于同年九月攻克了京师长安,灭亡了更始刘玄政权。

崤底战役: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年(公元26年),赤眉建世政权二年十二月,赤眉军离开长安东归,建武三年正月刘秀与赤眉军交战于崤山地区,赤眉军被刘秀军击败:全军投降于刘秀军。

§§§第一节 赤眉起义军的初期作战

第一,莒县农民起义及其发展

新莽王朝的反动统治,已将广大贫苦百姓逼上绝路,由于对匈奴乌桓用兵,到处搜括兵粮,民穷财竭,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因而北方的青、并、兖、徐等州地区的百姓受害更为严重,哀鸿遍野,路人相食,惨不忍睹。新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琅邪(今山东省诸城县)人樊崇率领一百多人,在莒县(今山东省莒县)起义,树起反对新莽政权的大旗,樊崇起义后,转进至泰山地区,以泰山为根据地,杀县吏,劫官府,打击新莽王朝的统治势力。王莽遣郡国之兵围剿,皆被樊崇军打败。樊崇起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许多小股起义灾民和各郡县的一些下层小官吏也纷纷投奔樊崇起义军,因而樊崇军起义不久,即拥军数万人。起义的第二年,樊崇的同乡逄安和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等也聚集了数万起义群众,前来与樊崇军会合。琅邪女子吕母起义之后,势力也发展很快,不久即达近万人。后来吕母死去,吕母起义军也归入樊崇起义军,因而,樊崇军更加壮大。

第二,青州兖州等地的农民起义

樊崇起义军的迅速发展壮大,对于北方一些州郡的灾民群众起了巨大动员和鼓舞作用。东海郡(今山东省郊城西南)农民在力子都领导下的起义,发展得也相当迅猛,他们在徐州、兖州交界一带活动,很快即拥有六,七万人。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天凤六年,青、徐民多弃乡里流亡,老弱死道路,壮者入贼中”。

东平人爰曾,字子路和肥城人刘诩率领的城头子路起义军,也是十分活跃的起义军,他们在现今山东北部、河北东南部地区,打击王莽政权的地方围剿军,逐渐发展成二十万人以上的大军。

在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带以及河北省北部一带地区爆发的农民起义军也多达几十支,其中势力最大者为铜马、大彤、高湖、重连、铁胫、大枪、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等,这些起义军总共有数百万人。他们也是起义之后发展顺利,新莽王朝和尔后的更始刘秀军,都难以剿灭这些起义力量。

赤眉、铜马等众多的农民起义军,完全保持着穷苦农民的本色,他们作风艰苦纯朴,官兵无明显差别,没有什么旗帜、文书,只有一些口头简单的约规,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为了便于指挥军队的作战和管理,起义首领只采用地方低级官吏的称号。高级首领称“三老”;中级首领称“从事”;下级首领称“卒吏”。起义军士卒互相之间皆称为“巨人”,表示都是英雄豪杰之意。

赤眉、铜马等起义农民,起义之初由于都是灾民群众,只是相聚攻取府库和富豪的粮食,以求温饱。但是随着起义战争的进程,随着新莽王朝残酷镇压的反面教育,才认识到必须推倒反动透顶的新莽王朝,方能彻底改变自己的绝望处境。

新莽王朝对起义军的镇压,在起义刚起时,并未引起重视,一些地方官吏只是作为一般的盗贼对待,由于起义来势迅猛,当地方无力镇压时,一方面慑于起义军的威力;一方面伯朝廷降罪,又不敢向朝廷报告。形成“县欺其郡、郡欺朝廷,实百言十,实千言百,朝廷忽略,不辄督责,遂至延曼连州”,这就为起义军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当青、徐等地起义群众发展到数十万人时,消息传到京师长安,王莽统治集团,也都对起义军十分轻蔑,认为起义军“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王莽因而问群臣缘由,纳言将军严尤回答说:“此不足怪也。自黄帝、汤、武行师,必待部曲旌旗号令,今此无有者,直饥寒群盗,犬羊相聚,不知为之耳。”王莽和众大臣听后,十分赞同严尤的看法。直到后来绿林起义军委任官吏,皆称将军,攻城略地,击杀甄阜、梁丘赐,王莽才深感惊恐。因此,当新莽王朝认识到起义军已对其统治构成严重威胁时,南方和北方的绿林、赤眉起义军已进至战争的中期发展阶段了。

§§§第二节 成昌战役

第一,成昌战前赤眉起义军连战连捷

赤眉起义军继起义初期的作战胜利,并以泰山为根据地,由不断击败新莽地方州郡部队,到直接与王莽的中央主力部队作战,几乎每战皆胜,声势越来越大。

一、姑幕之战

樊崇起义军以泰山为根据地,向周边发展起义势力,并向莒城(今山东莒县境)进击,然后转向姑幕城(今山东省诸城西四十里),与新莽翼平连率探场侯田况军,发生战斗,双方互有胜负。王莽令田况为青、徐州州牧,想以田况军充当镇压樊崇起义军的主力。田况确实为起义军的一个凶恶的敌人。他从对起义军作战中深深感到起义军的勇猛难敌,上书建议采取坚壁清野,孤立起义军的战略。田况认为:“小国无城郭者,徒其者弱置丈城中,积藏谷食,并力固守。贼来城拔,则不能下,所过无食,势不得群众。如此,招之必降,击之则灭。”田况所率的四万大军,也都是穷苦百姓组成,无心与起义军作战,终于在作战中为起义军击破,被击杀近万人。这是樊崇起义军第一次歼敌最多的作战。起义军于姑幕战胜田况军后,战斗意志更加高昂,立即率兵北进,青州所属郡县,由于受王莽统治残害最深,广大农民百姓群众纷纷起义响应樊崇军,沉重地打击新莽王朝在这些地区的反动统治。起义军在节节胜利后,以部分兵力驻守南城(今山东省黄县境)这个战略城邑,主力则胜利返回泰山,继续向西南方向发展起义势力。

二、歼灭景尚王党军

王莽对樊崇起义军的壮大发展,渐感忧虑不安,看到地方军连战连败,已经不可能剿灭起义军,于是便决定派出中央的一部精兵,由太师羲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统率,并于新莽二年(公元21年)前去镇压青、徐州等地的樊崇等的起义军。

景尚为太师的重要属官,地位很高,当他统率的大军进入青州、兖州一些地区后,由于军队纪律很坏,任意抢杀掠夺,无所不为,深为当地人民所憎恶。起义军开始避开他们的锋芒,以观察他们的行动,当他们转战各地,疲惫懈怠之时,樊崇起义军才于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二月,集中兵力给景尚、王党军以歼灭性回击。太师羲仲景尚被击杀,护军王党则下落不明,其所率之部队全部被歼灭于战场。这是樊崇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击败新莽王朝直接派出的中央精兵的第一次胜利,也是起义军对新莽作战取得的第二次重大胜利。

第二,新莽王朝成量战前的调兵遣将

樊崇起义军消灭了景尚、王党统率的新莽军队后,使王莽更加焦虑不安,深感东方青、兖、徐等州的起义军对其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必须派出更强大的部队迅速加以剿灭。于是,王莽于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四月,便派他的心腹重臣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统率精兵十万余人,向东方进击,企图一举消灭樊崇起义军。

王匡、廉丹统率的十万大军,声势很大,汹涌地向东平一带直扑而来,樊崇起义军积极备战,准备迎击王匡军。樊崇起义军为了在作战中区别敌我,免与王莽军混杂,便让自己的部队统统把眉毛染成红色,于是樊崇起义军从此便以赤眉军相称。王匡、廉丹军纪极其败坏,与景尚、王党军一样,到处恣意掠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激起广大人民的更大愤怒。当时流传的民谣说:“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这充分地表达了农民百姓对新莽军队的痛恨心情。

新莽军统帅王匡,因系王莽的侄子,仅二十四五岁即为当朝太师,官高权重,但没有任何作战和带兵经验,而却受到王莽宠信。更始将军廉丹,本来也是王莽的心腹将领,新莽天凤二年(公元16年),他以宁始将军职,统率陇西、广汉、巴蜀等地十万大军,进攻益州西南各少数民族小国,立下了战功,被王莽升为更始将军。但他们二人凡与起义军战,却连吃败仗,引起王莽大怒,但他不责怪王匡,而特下诏严厉斥责廉丹说:“仓禀尽矣,府库空矣,可以怒矣,可以战矣。将军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不报恩塞责。”廉丹接到王莽的斥责诏书后,心中十分惶恐,连夜与其幕僚冯衍商议对策,冯衍因之向廉丹提出建议说:“将军的先人,为汉室之亲信大臣,现在天下乱起,人人都思念汉朝的功德。你不如以众兵屯据大郡,镇抚吏士,招贤纳良,研讨复兴社稷之策,以除万人之害,功烈将永世不灭。否则,你的大军势必覆没于此,葬身于荒郊野外,功败名丧,辱没你的祖先”。

但死心塌地效忠王莽、而与起义军为敌的廉丹,没有接受冯衍的建议,继续与起义军作战。

第三,新莽赤眉两军的作战序列

统帅:太师王匡

副统帅:更始将军廉丹

幕僚:掾吏冯衍

校尉汝云

王隆

总兵力:十万人以上。

二、赤眉起义军

统帅:三老樊崇

将领:从事逢安徐宣谢禄

总兵力:三万人左右。

第四,新莽赤眉两军的作战策划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冬,在成昌战役即将发生之前,新莽军深入兖州境内,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县境)索卢恢等起兵,迅速攻占了无盐城。王匡、廉丹迅即向无盐反攻,索卢恢率领起义士卒奋勇力战,终因众寡悬殊,泰山的赤眉军又来不及援救而被王莽军攻破,王匡、廉丹杀死起义军民一万多人。王匡此时则想乘胜立即向梁都(今河南省商丘地区)的赤眉别校董宪部进击。但更始将军廉丹认为,部队新近攻城拔地,转战未停,士卒十分疲劳,应做及时休整补充,然后再向董宪部进击。但廉丹的意见被王匡拒绝,于是当即决定:立即乘无盐战胜的军威,向梁都进军,消灭梁都的赤眉军后,再回兵攻击泰山赤眉老巢,以求彻底剿灭赤眉军。

二、赤眉军

赤眉起义军在梁郡地区活动的有数万人,主力则正集中于泰山地区。无盐索卢恢战败,被王匡军惨杀万余人的暴行,激起了起义军的极大愤慨,决心消灭这股新莽军,因而决定:趁新莽军南移的途中,选择有利地区和时机予以歼灭。

第五,咸置战役作战经过

王匡否定廉丹的正确建议后,不经廉丹同意,竟率军而走,廉丹无奈,也只好勉强随行。王匡由于无盐的胜利,趾高气扬,不把起义军放在眼里,大摇大摆地向梁郡进兵。

樊崇统率的赤眉起义军,侦察了解到王匡军的动向后,随即指挥部队迅速向成昌(今山东省东平县境)急进,很快到达成昌聚(今山东省东平县西)以南地区,埋伏于有利地势之内,以等待时机,歼灭敌人。

不久,王匡、廉丹军行至成昌聚附近,起义大军立即发起攻击,双方展开激烈的冲杀,开始时双方互有损失,但起义军勇猛异常,越战越勇,王匡军逐渐支持不住,被起义军斩杀惨重,溃不成军。王匡看到自己兵败,怕被起义军斩杀,遂丢弃残兵败将,放弃战场指挥,狼狈突围而逃。这时廉丹仍拼死抵抗起义军,但看到战况越来越恶化,即将全军覆没,于是他命部下将自己的印信符节转交王匡,并气愤地对部下说:“小儿(指王匡)可走,吾不可!”直到战至最后,被起义军砍杀。这时在另一处被起义军围战的莽军校尉汝云、王隆等得知廉丹战死的消息,也象输红了眼的睹徒一样说:“廉公已死,吾谁为生?”也一直与起义军顽抗到底,一一被赤眉军斩杀。至此,王匡、廉丹所率之十万大军,被赤眉军一举全部歼灭于成昌地区。

起义军歼灭成昌聚地区之敌后,随即乘胜追击残敌,一直追至无盐城,又将留驻于无盐城的莽军万余人全部歼灭。成昌战役,成为赤眉起义军第三次对王莽重兵集团的作战的胜利。

第六,成昌战役后新莽赤眉双方的动态

赤眉起义军于成昌大捷后,随即转移兵力,还攻莒城,因莒城是樊崇起义的地方,而未曾攻打即行撤军,转而攻击东海,与新莽沂平大尹交战后,胜利进入楚(今江苏徐州一带地区)、沛郡(今安徽灵璧一带)、汝南(郡治在今河南平舆)、颍川(郡治在今河南省禹县境)等地作战,纵横驰骋于现今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连界的地方,势力发展很快,达到数十万大军之众,与南方的绿林起义军南北配合,遥相呼应。

王莽得知更始将军被起义军打死,十万大军悉数被歼,倍感形势危急,采取了以下紧急措施:

一、派遣国将哀章协助太师王匡率领司命孔仁、兖州牧寿良、卒正王闳、扬州牧李圣,调集各州郡兵三十万人马,进行围剿赤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