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古战争史
3059600000005

第5章 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总论(4)

楚:公元前447年灭亡蔡国,后二年灭亡杞国,到公元前431年又灭亡了莒国。公元前334年楚乘越国衰弱,夺取越浙江以西土地,后又派兵入滇(云南),只是由于秦军取黔中,断绝楚军归路,楚未能占有其地。在公元前318年的“魏、赵、燕、韩、楚”五国合纵攻秦中,由于楚力量强大,曾被推举为纵约长。但自此以后,连续被秦、齐等国战败。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今河南浙川地区),楚军惨败。公元前306年(楚怀王二十三年),楚虽乘越内乱,灭亡了越国,但仍无法挽回军事上的颓势。公元前301年楚败于韩魏联军。公元前280年楚再败于秦。公元前279年秦攻占楚之鄢(湖北宜城县东南),邓(湖北襄樊市北)等五城,公元前278年攻占楚都郢城,楚军节节败退,楚顷襄王逃至陈(今河南淮阳),从此,楚江河日下,后为秦所灭。

齐:齐国自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以后,一直做为东方大国延续于世,在七雄兼并战争中战略上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公元前412年齐攻取鲁国的莒和安阳(山东曹县东),后四年又夺取鲁国的郕(山东泗水县西北),次年又夺取卫国的贯丘(《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元前301年,齐与魏、韩合兵在垂沙(今河南唐河县西唐河旁)战胜楚军,公元前296年齐与韩、赵、魏、宋“合纵”攻秦,逼迫秦让地求和。后来齐又大败燕军,攻入燕都,消灭燕军数万之众。公元前288年齐湣王称雄东方,号东帝。公元前286年发兵攻灭宋国。但连续征战,已使齐国力锐减,外强中干,公元前284年,被“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打败,公元前279年以后,虽然反攻败燕后复国,但昔日的强大已无力再现了。

魏:公元前413年,攻占秦国郑(陕西华县),次年又攻占繁庞(陕西韩城市东南),公元前409年,陆续攻占临晋(陕西大荔东南)、元里(陕西澄城县南),郃阳(陕西合阳县东南)、全部河西地区。公元前408年派兵越过赵国,进攻中山,经过三年持续战争,终于灭亡了中山国。公元前371年攻取楚国鲁阳(河南鲁山县),在黄河以南占有广大土地,为战国初期之最强国。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对宋、卫、韩、赵等国加紧进攻,公元前353年,魏进攻赵国之邯郸。公元前344年,魏王为逄泽之会“率十二诸侯,朝天子于孟津”,魏开始称霸天下。但自公元前343年以后,魏连续败于齐、秦,不得不与齐国平分霸主地位。

赵:公元前372年,赵国攻卫,夺取乡邑七十三个,后又攻占卫的鄄(山东鄄城县北)。赵地偏北,进占卫地,国力进一步强大。赵武灵王变法,“胡服骑射”,赵国更日趋强盛,“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到赵惠文王时,能与强秦匹敌,并于公元前270年之阏与战役中战胜秦军。但自公元前260年长平大战败于秦国后,国力锐减,几乎失去强国地位。韩:公元前385年,韩伐郑,攻取阳城(河南登封县东南),又曾攻宋,攻到彭城,俘虏了宋君。此时郑已被楚、魏、韩三国分占,到公元前375年,魏、楚交战于榆关,韩就乘机灭亡郑国,并且迁都到郑,领土大为扩张。但是,由于政治、军事上的种种原因,韩的力量始终没有发展到头等强国的地位,公元前318年,韩参加了魏、赵、燕、韩,楚合纵攻秦而失利,公元前314年,韩军又于岸门大败于秦军,公元前308年,秦军攻陷韩之名城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最后,终于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成为首先被秦灭亡之国。

燕:在燕王哙暮年,由于太子平没能继承王位,引起了内乱,公元前314年被齐宣王派兵攻破首都。后来燕人不堪齐之欺压,起而反抗,驱逐了齐军,才得以复国。燕昭王励精图治,国力渐强,于公元前284年联合三晋、秦、楚大败齐国,燕一举占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一时更加强大。但昭王死后,齐军反攻,大败燕军,燕从此衰落,最后终于被秦所灭。

七国兼并战争期间,降为不为世所重视的周朝,竟分裂为东西两个小国,秦于公元前256年,进攻西周,压迫周赧王,把仅有的三十六个邑和三万人口,全部献给秦国,赧王于这年内去世后,挂名的周天子也不复存在。公元前249年,秦又把建都于巩的东周小国灭亡,剩下的只有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

七国的革新与变法

第一三晋政治革新

社会的政治经济改革,任何时期都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春秋末期虽然奴隶主经济正逐渐被地主经济所取代,但进入战国初期,仍残留着相当大的势力。这种情况严重地障碍着地主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社会趋向兼并统一战争的进程。因此,各国为了顺应富国强兵夺取兼并战争胜利的历史发展潮流,都积极地改革政治、变法图强。

一、韩国政治革新

韩由晋分裂出来成为独立国,政治制度起了很大变化,所谓:“晋之故法未易,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韩非子·定法篇》)。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申不害为相,实行政治改革,其要点是:

国君既要“无为”又要“独断”,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所谓“无为”既“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申子·大体篇》做到“独视”、“独听”和“独断”。“独视者渭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篇》。对群臣则讲“法”,曾说“明法正义”、“任法而不任智”。韩非子“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韩非子·定法篇》。并限制官吏只能做职权范围内的事,不能越职办事,越职言事。

申不害加强国君统治权力,推行法治,结合当时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情况,增强了国力。当时韩国曾一度出现有强弓劲弩,带甲数千万之众,纵横于七国之间,被称为“天下劲兵处”的强盛局面。

二、赵国政治革新

赵建国后,相国公仲连向赵烈侯推荐牛畜、荀欣、徐越,赵王分别任为师、中尉、内史,这三人是当时的“贤士”,他们向赵主提出革新的建议:

牛畜的建议:行以仁义,约以王道。

徐越的建议:节财俭用,察度功德。

荀欣的建议: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牛畜等三人的建议,就是在政治、经济方面实行法治,而在思想统治方面,则强调杂用主道。

赵推行政治革新虽然起了些作用,但效果究竟有限。及至赵武灵王为君,奋发图强。他鉴于中原内地已被齐、楚等国占据净尽,决心向北方扩张势力,于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亲自由代北进登黄河岸边山峰,俯览河山雄壮形势,认为赵国要强盛起来,必须把现行规章制度大加改革,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即与重要大臣肥义商量,实施“胡服骑射”政策,教育全国。并对臣属表达其胡服骑射的宗旨说:“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于是发出“胡服令”开展骑射。经过这样大变革,形成尚武风,国力强盛,到战国中期,六国尚能与秦对峙争雄的只有赵国。四十余年来,经过多次战争,有时还能在战场上给秦军以沉重打击,这就不能不归功于赵武灵王这次重大的政治改革。

三、魏国的政治革新

魏建国初期,文侯魏斯即以卜子夏为师,并尊敬田子方(子贡弟子)、段干木(子夏弟子)等人,每经过段干木的住所,必俯首为礼。风声所及,各方知名人士,纷纷来归,同时对晋国原有的政治大加改革,建立中央集权政权。中央设置可以任免的将相来统领百官;郡县设置可以任免的守令等官统治人民。先后任用魏成(文侯弟名成)、翟璜、李悝为相国,尤其李悝所著的《法经》,乃汇集各国法律之大成,成为加强地主阶级专政的法典,形成秦汉以后法律的基础。李悝为相国时主持变革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颁布《法经》六篇。这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法典,内容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

六法头两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晋书·刑法志》)。所谓“盗”指对私有财产的侵犯。“贼”则为对统治阶级人身侵犯及包括杀伤等类。“囚法”,乃断狱的法律。“捕法”,乃逮捕逃亡的法律。“杂法”,是对其它类型犯罪行为的法令。“具法”,是根据事实,“以其律,具其加减”。李悝认为“盗”、“贼”两篇最为重要,它是维护统治、加强法制的要害法令。

(二)提倡勤耕。主张“尽地力之获”,勤劳耕种,每亩增产。

(三)实施平籴。认为粟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主张实行平籴。目的在于“使民无伤而农益勤”“取有余以补不足”。借以调剂丰收与欠收的粮价,收到稳定民心,安于生产的社会效果。

除李悝主持变革的三项重大措施外,魏文侯尚能做到赏罚分明,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说苑·政理篇》)。并禁止淫佚,指出“奸邪由饥寒而起,淫佚由奢侈而发”。“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说苑·反质篇》)。魏由晋分裂成为独立国家,文侯推行政治革新最早,使魏成为战国初期富强之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齐国政治革新

齐国人士邹忌被威王任为国相,邹忌本着“谨毋离前,谨事左右。”“请谨自附于万民”,“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和“谨修法律而督奸史”(《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对齐进行政治改革所采用的政策:

一、谨择贤才。邹忌推荐人才,威王重用,认为人才是“宝”,“将以照千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邹忌荐举人才,确实使齐集中了当时一大批贤能之士,齐王都对他们委以重任,对齐国的兴盛富强起了重要作用。如:

檀子:守南城,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攻)齐境。

盼子:守高唐,赵人不敢东渔于河。

黔夫:守徐州,燕赵徙从者,千有余户。

种首:治盗贼,而道不拾遗。

二、征求意见。齐威王根据邹忌的建议,注意征求各方意见,并下令于群臣吏民说:能当面指出王之过错的受上赏;上书言明王之过错者,受中赏;能在公开场合议论王的过错者,传到王知晓者,受下赏。命令下达后,群臣前来进谏,门庭若市,经数月后,进谏者成为偶然现象,期年之后成为“虽欲言而无可进者”。齐策所述虽有些夸大其词,这样提倡群下进谏,对政治改革肯定会起到重要作用。为了革新政治,还特别奖励成绩卓著,不务虚名的即墨大夫,严厉惩罚阿谀奉迎的阿大夫。是非分明,气象焕然一新。由于政治革新,齐国政治、军事、经济出现一派强盛景象,成为东方的霸主。

第三楚国变法失败

战国初期,楚为当时最大的国家。对外虽然开辟疆土,但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复杂,政治腐朽,经济落后,军事上不强,多次受到挫折。楚悼王熊疑即位,受到新兴的三晋侵逼。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三晋伐楚,攻到桑丘。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韩、赵、魏又来进攻,楚军在大梁、榆关被击破,楚不得已用重礼送秦,托秦从中调解,才停战议和。楚悼王决心进行政治改革,奋发图强。这时,任魏国河西守的吴起,因遭到魏武侯的大臣王错、公叔向等的炉忌排挤,由魏入楚。楚悼王素闻吴起的声望,为防御韩、魏、任为宛守(今河南南阳市地区),不久任为令尹,由吴起负担楚的变法重任。吴起任令尹后,首先审查楚国政治设施和法令规章中所存在的积弊,采取适应现实的变法政策:

从政治经济上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吴起认为楚“贫国弱兵”,是由于“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这些大臣、封君“上逼主而下虐民”。因而主张,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禄爵,减削官吏禄秩(《韩非子·和氏篇》),精简“无能”“无用”的官,裁汰不急之官(《战国策·秦策三》),节省开支,用来供养“选练之士”。这个措施,目的在于革除世袭特权,精简政府机构,加强军事力量。并命令一些废免的贵族去开发边远地区,这就沉重地打击了贵族的特权和习惯势力。

整顿吏治,要求“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战国策·秦策三》)。禁止私门托情,并制止纵横家进行游说。

改变国都郢的建筑方法,开始建设壮观的新楚都。同时大力加强国防,选练士卒,富国强兵。楚国经过吴起的改革、变法,扭转了萎靡不振的形势,逐渐强盛,“南收扬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史记·吴起列传》)。因而,扩展了许多土地,遂有洞庭苍梧,赵求救于楚,楚就救赵攻魏,楚军取得了吴起变法后的最大胜利,楚军进展到黄河两岸,各国都顾虑楚的强大。但楚的贵族大臣,大都怨恨吴起,反对变法。楚悼王去世,吴起立即遭到贵族的联合陷害,被杀死。吴起死后,变法的措施被全盘否定,致使前功尽弃。尔后,楚国虽然还是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军政大权始终掌握在昭、景、屈三大家族手中,政治上腐败,军事上软弱,及至遭到秦军进攻,无力应战而覆没。韩非子说的“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用商君而富强”(《韩非子·向田篇》),是对楚国中断变法而招至国家灭亡的恰当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