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一日一鉴
3065300000014

第14章 曹操量才用人

曹操,字孟德,西汉相国曹参之后,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年轻时期的曹操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但他极为好学,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以至于当时以知人著称的许劭认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也自认不是德才兼备的人,所以,在他一生当中对人才的录用也坚持用人之长,而不计其短的原则。这可以从曹操在不同时期颁布的三条求贤令中窥见一二: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觉得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时难以统一全国。于是,他收缩战线,一心经营北方。建安十五年春,曹操颁布求贤令,招募能够帮助自己治理国家的人才。

曹操在令文中写道:“自古以来,受天命开国和中兴的君主,何尝不是得到贤人君子,同他们一道治理天下呢!当这些君主得到贤人的时候,连闾里街巷都没有出去过,这难道是侥幸相遇吗?其实贤人并不难得,只不过居上位的人不去求取罢了。现在天下尚未平定,正是急需求贤的时候。

“孔子说:‘孟公绰做赵、魏诸卿的家臣是力有余的,但不能用他作滕、薛这类小国的执政大夫。’这说明人的德才各有长短,不可求全责备。如果一定要廉洁之士才可以使用,就连管仲也不能用,那么齐桓公又怎么能称霸天下?现在国内是否有像吕尚那样身披布衣,怀抱高才,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呢?是否有像陈平那样与嫂子私通、接受贿赂、还没有遇上魏无知推荐的人呢?你们要帮助我发现和提拔那些地位卑微的贤人,唯才是举,我一定量才录用他们。”

建安十九年,曹操感到缺乏管理型的合格人才,于是又下招贤令说:“有德行的人未必能进取,能进取的人未必有德行。陈平岂是品行敦厚的君子?苏秦岂是守信义的人呢?然而陈平安定了汉朝的江山,苏秦挽救了弱小的燕国。由此说来,一个人总有缺点,怎能弃而不用?望有关官员清醒地考虑这个道理,这样就能使人才不致遗漏滞留,政事不致荒废了。”

建安二十二年,汉献帝下旨准许曹操使用天子的旌旗,进出时同天子一样警戒清道。就在曹操威望与日俱增的时候,他又下了一道招贤令:

“古时候,伊挚、傅说出身卑贱,管仲曾经是齐桓公的敌人,这些人都是因为得到重用而使国家兴盛。萧何、曹参过去只是小小的县吏,韩信、陈平曾背过受污辱的名声,有被人讥笑的耻辱,但最终能帮助帝王成就基业,名传千古。吴起为了作将领,杀了妻子以取得信任,散发金银以求官职,母亲死了不回家归葬,但是他在魏国时,秦国就不敢侵犯魏国;他在楚国时,赵、韩、魏三国就不敢侵犯楚国。现在天下怎么会没有德才极高的人流落在百姓中间呢?比如果断勇敢不顾一切,遇到敌人拼死作战的;比如身为小吏却才能极高、气质优异,可以做将领守备的;背负受污辱的名声,有过被人嘲笑的行为或不仁不肖,但有治理国家和用兵打仗的本领的。大家都要推荐自己所了解的人,不要有所遗漏。”

——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智慧心得】

用人不可求全责备

东汉末年,硝烟四起,群雄逐鹿。经过一番兼并战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可是,从实力的对比和最终的结局来看,还是曹操建立的魏国最为强大。究其原因,除了曹操占尽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曹操不用求全责备的眼光选用人才。

人各有短长,在一方面表现很突出的人,往往在另一方面就显得很平庸。战国时的智者鲁仲连说:人各有所长,亦有所短,若弃长取短,人人都成了愚人;若用其所短,就更为不明智。因此,善于用人的人不在于他能够发现人才,而在于他能够量才录用,因人之长短委以相应的职务。

战国时,卫侯想任用很有指挥才能的苟变为将,然而考虑到苟变当税务官时,曾收过别人两个鸡蛋的贿赂,就迟迟下不了决心。这时子思劝谏说:“圣人用将,犹匠人于木,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闻于邻国也。”卫侯闻其言,茅塞顿开,立即擢用苟变为将。苟变也不负卫侯的期望,成为国之栋梁。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责成大臣封德彝荐选贤才,过了许久仍无结果。李世民责问此事,封德彝回答说:“不是臣子未尽心,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奇才。”李世民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其长而避其短。古代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的那些贤明君主,难道是从别的朝代借得的人才吗?”

不仅仅在人才的选用上,我们要坚持量才录用,取长避短的原则,即使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也不能过分苛求他人,认为不能够如美玉般洁白无瑕的人就不能与之交往,认为在品德能力上低于自己的人就不与之相处,这样的人只能变得孤傲而令他人难以接近。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没有了朋友,缺少必要的人际往来,这种人就被大家归入智商高而情商低的行列。不仅在当今的社会很难生存,就是在过去也不被称道。西汉吴王刘濞的叛乱被平定以后,功臣袁盎因病免官在家,经常和乡里的轻浮子弟来往,大家整天斗鸡走狗,不务正业。雒阳人剧孟来拜访袁盎,袁盎待他非常友善。安陵有个富家子弟劝袁盎说:“我听说剧孟是个赌徒,将军何必与他这种人交往呢?”

袁盎不以为然地回答说:“剧孟虽然是个赌徒,但是他的母亲去世时,来送丧的客人所乘坐的车就有千余辆,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啊!并且谁都免不了遭遇困难,一旦登门求助,能够不以双亲健在作为托辞,拒绝伸出援助之手的,普天之下也只有季心和剧孟而已。如今你身后常常有几个骑兵随从着,一旦有急事,这些人难道可以依靠吗?”袁盎痛骂富人,从此不再与他来往。众人听了这件事,对袁盎更加推崇了。

此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一判断对任何人都适用。再了不起的人总有缺点和陋习,再平庸的人也有他值得称道的地方。我们总是习惯于挟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这样不仅会增长自己的傲气,还会失去学习进步的机会,导致固步自封。孔子身为儒家的创始人,言为世规,行为世矩,身前身后有颜回、子路等高徒,还要虚心向老聃、师旷请教,因为孔子知道自己虽然精通礼、乐、射、御、书、术,但是就礼制而言不及老聃,就乐而言不及师旷。这恰好也体现了孔子所提倡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交往原则。

对人不可求全责备,对事亦然。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无不追求卓越、渴望完美。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干扰,你所面对的结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辨别,分清主流和支流,如果眼前的结局主流是好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地接受;反之,我们可以弃置一边,从头再来。切不可因追求太高而身心俱损,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携真经返回大唐的途中不慎将经书掉入水中,晾晒时弄得残缺不全,唐僧为此伤心不已。孙悟空劝说唐僧道:“俗话说天地尚且有所不全,更何况是经书呢?”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佛家哲学的内涵,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因此,古人在做事时极为推崇“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就是指行大事要大处着眼,不必讲究琐细小节。

楚汉相争时,刘邦拥兵10万,驻霸上;项羽则拥兵40万,驻于鸿门。项羽得知刘邦胸有大志,不甘久居人下,就打算与刘邦决一死战。刘邦知道自己力量不及项羽,为了缓和矛盾,保存实力,便到鸿门向项羽谢罪。项羽的谋士范增提议设宴款待刘邦,并借机将其除掉。可是,席间范增数次示意项羽动手杀死刘邦,项羽却犹豫不决。范增就召项庄到席上舞剑,寻机行刺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刘邦的亲家,见情况危急,便起身与项庄对舞,暗中保护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则趁机出帐外,把情况告诉了刘邦的武将樊哙。樊哙持盾仗剑冲到席上,揭穿了项羽君臣的阴谋。项羽理屈词穷,只好请樊哙入座对饮,掩饰尴尬。坐了一会儿,刘邦借上厕所之机,招呼樊哙出去。刘邦想趁机溜走,但是觉得这样不辞而别,不仅不符合礼节,也缺少大将风度,恐怕将来让人耻笑。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于是刘邦不告而别,逃回自己军中。

欲行大事,必须胸有全局,大处落墨。患得患失,锱铢必较将一事无成。刘邦不拘小节,不辞而别,固然情形狼狈而贻笑大方,却捡得了一条性命,赢得了决胜的机会,胜利者的光辉足以掩盖住他昔日的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狼狈;项羽虽然能够终生保持着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可是,当年的大义凛然,威风八面却掩饰不住失败者的悲哀。

对人也好,对事也罢,决不能求全责备。以小过掩大德,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过错或者不足而彻底否定他,就会失去发现人才和与人交往的机会;为人处事追求绝对的完美,因为一点儿瑕疵而否定所有的成果,就不能够客观公正地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