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3078900000069

第69章 与众不同的智囊深度

一个企业智囊团的水平决定了一个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也是一个企业战略规划水平和企业运营水平的最真实体现。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智囊团就像是一个企业的智慧源泉,灵魂所在,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微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比尔·盖茨的精明领导外,还在于微软有强大的智囊团。

1992年,比尔·盖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微软和其他公司与众不同的特色就是智囊的深度。”

比尔·盖茨也总是钟情于智囊工程师而不是市场经理或者其他总裁,智囊团才是帮助比尔·盖茨制定决策对策的真正行家。微软是由一群聪明人组成的公司,而领导和管理这群具有“螺旋桨头脑”的聪明人就是智囊团。

在微软发展初期,比尔·盖茨就采纳了智囊成员查尔斯·西蒙伊——一名施乐电脑专家的建议来帮助他发展一个文字处理系统。从1981年离开施乐公司,西蒙伊在接下来的10年中一直致力于微软的应用软件的开发,Multiplan、Word、Excel等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开发成功的,他被誉为“微软首席程序大师”。也许,如果没有这位智囊成员,微软在应用软件方面的开发速度也就不会如此之快。

目前微软的智囊团是一个新老混合团体。成员包括公司的最高层领导、高级开发员和程序经理,核心大约由10个人组成,他们管理关键产品领域和负责公司制定新的举措。除此之外,也有许多在各个项目组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组成了智囊团的外围。这些主导微软操作系统和因特网发展战略的专家,曾帮助比尔·盖茨把微软的事业推向了巅峰。

下面是微软历史上重要的智囊团成员,有现任的也有离任的:

现任总裁史蒂夫·鲍尔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Windows1.0项目迟迟无法完成,成为一堆无法收拾的烂摊子时,他挺身而出,承担了开发责任并成功地将其推向市场。

保罗·富马瑞兹是微软的元老功臣,1986年就为微软服务了。他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公司长期产品战略,并监督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其他关键的用户基数等的开发。

内森·米尔沃德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师从于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芬·霍金,他是在1986年比尔·盖茨兼并梅尔沃德创立的软件公司后加入微软的。微软面对瞬息万变的技术市场和扑朔迷离的未来走向时,他为其提供战略的思想库。他是指引微软走向未来的舵手。进入微软后,为帮助比尔·盖茨摆脱繁重的官僚式的组织管理包袱,他把IBM公司的四项基本管理准则引入微软,从而促发微软实行战略转折。

罗伯特·赫伯德,1994年加入微软,因其在市场营销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而深得比尔·盖茨的器重。他曾在有全世界最大日用品公司之称的美国宝洁公司工作了26年,最后升为宝洁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如今他在微软主管系统部门、市场调研与广告策划部门及技术知识产权部门。

罗格·海纳,1993年加入微软,负责开发员与数据库系统部门。他曾在DEC公司工作,也在苹果公司负责过Macintosh软件的开发工作。

詹姆斯·艾尔,1991年从Banyan Systems公司来到微软,负责业务系统部门,主管Caiero(Windows NT 4.0)项目。

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蒙代,1992年加入微软,负责高级用户系统部门。他以前经营过一家超级计算机公司。

副总裁乔纳森·莱泽洛斯,是公司战略关系部门的负责人。他于1986年加入微软,是一位市场营销专家。

副总裁克里斯·彼得斯,主管Office产品单位,该产品单位每年创造的销售额和利润大约占整个公司的一半。

瑞克·罗歇德,1991年加入微软,他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颇有名望。罗歇德是微软Mach的主要设计师。

戴瑞尔·鲁宾,网络技术专家,在1986年成为微软的一员。他主要负责软件的开发,是微软软件战略部门的副总裁。

布兰德·斯尔文伯格,1990年从Borland公司来微软任职,是微软个人操作系统的部门经理,曾负责Windows 3.1与Windows 95项目的开发。

微软公司团结了一大批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高科技领域众多资深人士,可谓人才济济。在不断推动计算机软件产业实现前所未有的更新换代速度和制定行业领域一系列最新标准,引发全球性的世纪新技术革命的过程中,正是这些杰出的人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心得:

1.企业智囊团的建立是一个企业抗风险水平的最明显的体现。

2.一个优秀的智囊团能够帮助企业领导者解决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