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悟人生全集
3092200000080

第80章 运用理智

我们曾听到有些人说,理智是一种盲目的引导,它引导人们背离真理而非获得真理。假若他们说的话是真实的,那么我们最好保持不理智或变得不理智,而且劝说其他人也这么做。但我们已经发现,辛勤培养起来的理智神圣的理智能力,可以给人带来内心的平和与头脑的镇静,而且可以让人心情愉快地应对人生中碰到的问题与困难。

的确还有比理智之光,甚至比真理的精神之光更耀眼的光芒,但离开了理智的帮助,人们便不可能领悟真理。拒绝点燃理智之灯的人,将永远也无法感知真理之光,因为理智之光是真理之光的反映。

理智完全是一种抽象的素质,它介于人们动物般的意识和神圣意识之间。它如果能够得到正确地运用,便可引导人从黑暗走向光明。只有在片面地、不完美地运用理智时,它才为低层次的、利己主义的本性服务。得到全面发展的理智可以引导人们摆脱自私自利的本性,并且最终与至高无上的、神圣的心灵相融合。

理智引导人们摆脱狂热

灵魂上的珀西瓦尔一直在寻求完美人生的圣杯,可他一次次地“一个人被丢下来,疲倦地徘徊于沙漠和荆棘密布的地方之间。”他之所以处在进退两难的困境,并不是因为他很好地运用了理智,而是因为他仍然不愿舍弃他的低级本性的一些残余。一个人如果心甘情愿地把理智之光作为一把火炬,并借助这把火炬去追寻真理,那么他最终绝对不会被遗弃在令人惶恐不安的黑暗中。

“现在就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理智行事,”上帝号召说,“尽管你昔日的罪过像猩红的血袍,但只要你弃恶行善,你的品德将变得像雪一样洁白。”许多男男女女都经历过未向人说过的苦难,而且最后与世长辞时还没有爬出罪恶的深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拒绝理智行事。他们依附于那些见不得天日的妄念,这种黑暗的妄念甚至连理智的一点微弱光亮也给遮挡。任何人如果想用罪恶与苦难的血袍,去换清白与和平的白衣,那么他必须自由地、全面地、忠诚地运用理智。

正是由于我们认识了这些真理,并在实际生活中对它们进行了验证,因而我们才告诫人们“遇事三思,切忌鲁莽,理智行事”。理智领着人们走出狂热的误区,摆脱了自私自利,走上了温和劝说和大度宽容的坦途。一个人如果能够笃信教廷发出的验证一切,并坚定地站在善的立场”这一指令,那么他既不会误入歧途,又不会遵从盲目的引导。那些对理智之光不屑一顾的人,实际上也是对真理之光不屑一顾。

理智与真理息息相关

大多数人都抱着这样一种非常奇怪的缪见:理智莫名其妙地与否认上帝的存在有着密切联系。这可能是由于这样的事实造成:那些试图证明上帝本不存在的人们,时常声称他们站在理智的立场上;而那些努力证明上帝存在的人们,一般都表示自己站在信仰上帝的立场上。然而,参加这种争辩的斗士们时常为偏见左右,而非为他们的理智或信仰左右,他们争辩的目的并不是要发现真理,而是要捍卫并证实他们预先形成的意见。

理智和没有持久生命力的意见毫无关系,但它却和事物实实在在的真理息息相关。一个人倘若具备了至纯、至优的理智能力,那么他永远不会再被偏见奴役,而且会把先入为主的意见作为毫无价值的东西抛弃。他要么努力去证明事物的正确性,要么努力去证明事物的不正确性,但在对极端进行平衡之后,他会把各种显然自相矛盾的内容归纳一起,并且认真细致、冷静公平地推敲它们,进而找到真理。

在现实中,理智与一切纯洁而温和、谦逊而公平的做法相联系。人们常说,一个性情暴躁,爱走极端的人“并不理智”,一个心地善良、考虑周全的人“比较理智”,而一个堕入罪恶深渊的人“已经失去理智”。从中可以看出,人们这儿所说的理智,都是指广义上的理智,尽管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尽管理智实际上并不是关爱、周到、温和与稳健,但它可以引导人们做到这一点,它与这些神圣的素质息息相关,而且除了要对理智进行单独分析之外,我们绝对不能把它与它们割裂开。

理智几乎涵盖真理

理智代表人们自身一切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尚品质。鲁莽残忍之人遵从的是自身内动物的原始冲动,而理智则把文雅高尚者与鲁莽残忍者区分开。

一个人背离理智多远,他就将变得多么鲁莽残忍。正如弥尔顿所言:

人的理智一旦被妨碍或被背弃,过分的欲望和自命不凡的狂热,

立即占据支配地位。

人们只有摆脱欲望与狂热的奴役,

开始理智行事,

方可获得真正自由。

下面这段文字,是字典中给“理智”一词做的解释,阅读它可让你对理智理解得更加全面:“任何所说或所做事情的原因、根据、准则或动机;可产生效果的原因;人的心智能力;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真相时,尤其需要具备的能力。”由此可见,“理智”这个词的意义非常广泛,它几乎可以涵盖真理本身。大教主特仑奇在他著名的作品《关于词语的研究》中告诉我们,理智和话语从根本上来讲意思一致,而且在希腊语中,理智与话语这两个意思用的是同一个词语。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上帝之言”就是“上帝的理智”。在西方语言中,中国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所讲述的“道”,就被翻译为“理智”。在《新约全书》的中文译本中,圣.约翰的福音书讲道:“道为开端。”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全的头脑,宽容的品格,那么在他看来,一切词语的用法都很狭隘;但当一个人变得更加宽容和体谅,而且智慧也得到很大增长时,那么在这样的人看来,词语具有丰富的含义,人们应当全面去理解它们。我们因而应该从围绕词语而展开的愚蠢争吵中解脱出来,做一个有理智的人,追随法则,全力去做那些可给我们带来一致与平和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