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敢于追求、永不言败的人来说,人生的一切黑暗都是可以战胜的。我在开始的时候曾提到过,读者或许知道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我在这部著作中还要指明品格及行为中的哪些因素,将能构筑具有平静力量和至高胜利的人生大厦。
直面真理,并在经历无数次的彷徨与痛苦之后,摘取智慧与幸福的果实;最终不是被内在的敌人击溃,而是一个个地战胜这些敌人——这就是一个人的神圣使命,这就是他的光荣的目标。每一位圣人、贤哲和救世主都这么说过。
人生是所学校
人类生活的现阶段,能够达到这种胜利境界的人可谓寥寥无几——尽管所有的人只要努力最终都能够达到,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完美者为绝大多数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且完美者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人类仍然是人生这所学校的学生,而且大多数人到了与世长辞之时,也没有学成结业。然而,总有一些人通过坚持不懈的追求,锲而不舍地与黑暗、痛苦、无知作斗争,从而获得了人生的正确知识,并且愉快地超越了学生阶段。
人类在宇宙间不会永远停留在充当学校学生的地步,不会永远因自己的愚蠢与过错而受到教鞭的抽打。只要他心甘情愿,他就可以把心思都用在他需要完成的使命上,并且掌握好人生这门课程,成为一位信心十足而又技能全面的学者,生活在理解与和平之中,而不是生活在无知与悲惨之中。
尽管悲伤深深地根植于人生,然而它是可以被彻底认清的,而且也是可以被连根拔除的。人自身内的狂热与激情,如果处于无政府状态,就会引发痛苦的冲突争斗;但如果它们能够得到明智的引导与理解,便能够变得平静和谐,而且会顺从地服务于人的高尚追求。
人生的困难是巨大的,它的争斗很激烈,它所希冀的并不确定,有时还让人难以捉摸。诸如此类的状况,慢慢消磨着生活在紧张之中的人们。然而,这些状况并不能客观地、随意地存在。就它们的真正本质而言,它们是主观的、纯思想的,而且可以被人超越。宇宙秩序中根本不存在固有的、永恒的罪恶,人类的思想可以升华到任何邪恶都鞭长莫及的高尚境界。
信念先于知识
坚信永恒而无处不在的正义,坚信所向披靡的善良,是取得人生胜利的开端。如果一个人立志成为内心刚强、镇静、坚定的人,那么他一开始就必须毫不怀疑人生的核心是善良的。如果一个人打算看到宇宙秩序,体验到获得解放时的兴高采烈,那么他必须认识到他一生中根本不会发生什么阴差阳错的事情,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他自己造成的。认识到这一点并非易如反掌,处在不完美阶段的人的思想,很容易产生过度自怜与自我辩白的倾向。
然而,尽管这一点难以认识,但它终究是可以被认识的,而且如果一个人打算获得自由人生,那么他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首先,人一定要对它抱有信念,而且必须一直坚持这一信念,直至其转化为现实和知识。
人生的苦难如果能够被作为训练经历接受的话,那么这些苦难将得到大大缓解。要知道,抱有坚定信念的人的确这么接受它们。如果所有的人生经历都被认为有助于一个人品格的培养,而且还被用于这个人品格的培养,那么人生的苦难便能够被超越,被消除。要知道,拥有知识的人就这么看待它们,就这么利用它们。
信念是灰蒙蒙的拂晓,它要先于知识的明亮白天。人离开了信念,就无法获得力量,内心就缺乏永久的安宁。具有坚定信念的人,在困难面前决不退缩;当麻烦接踵而至时,他不会绝望。无论他前进的道路看似多么坎坷、多么黑暗,他都对自己能够走上更加平坦、更加光明的道路充满希望。他看到了一个宁静祥和、光明灿烂的目的地。
对善良终能胜利缺乏信念的人,将不光彩地屈服于邪恶。结果肯定会是这样的,因为不高举善良旗帜的他,手中举的定是邪恶之旗。他把邪恶视为人生的主宰,因为他得到的是邪恶的报应。
邪恶对愚蠢视而不见
总有一些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畏惧退缩,败下阵来,可他们却不加考虑地声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由于别人的过错自己才遭受失败。他们认为——而且也极力想让他人认为——他们本可以成功、富有或成名,但由于他人的背信弃义及道德败坏,而让自己一无所成。他们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如何被其他人欺骗和贬低。他们想像着他们自身值得依赖、清白无辜、诚实待人、品性善良,而几乎所有其他人都品性不端,满怀恶意。他们还口口声声地说,如果自己也像其他人那样自私自利,不择手段,也早就发家致富,功成名就。他们甚至声称自己的最大缺陷,以及自己失败的主要根源,就在于与生俱来的大公无私。
这类自我赞扬的抱怨者无法辨别善恶,他们对人类的本性和宇宙的善良的信念已经消亡。看别人时,他们的眼里看到的只有邪恶;看自己时,他们的眼里看到的只有清白无辜。他们不去发现自身的任何邪恶之处,而是让其他所有的人背上邪恶之名。他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把邪恶的魔鬼推崇为人生的主宰,而且在事物的进程中只看到了自私的横行,只觉得正不压邪。他们对自己的愚蠢、无知、脆弱视而不见,他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命运中的不公正,只是他们现状的悲惨和可怜。
善良比邪恶强大
如果一个人打算获得人生的成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更不用说打算成为一个精神高尚、无往不胜的人——那么你必须把那种可怜的心理状态摈弃,因为它把善良与纯洁一概否定,反而去器重那些邪恶与不纯洁的东西。
一个人如果相信不诚实、欺骗和自私是实现成功的最佳武器,那么等待着他的肯定是灾祸、悲惨与失败。如果一个人认为为了可以和别人齐头并进,他必须不断地拒绝及阻碍他更好品性的培养,那么他的勇气与力量从何而来呢?他又如何能够享受宁静与幸福呢?如果一个人认为邪恶比善良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坏人一生中能够得到最好的回报,那么这说明他仍旧没有摆脱邪恶因素,因而他必定会遭受失败。
在你眼中,这个世界看起来可能被交付给了邪恶,坏人兴旺发达,好人屡遭磨难,这个世界除了运气、不公正和混乱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然而,你千万不要相信这一点,只能把它视为一种虚假的表面现象。你应当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你并没有看到人生的本来面目,你并没有探索出来事物的起因,而且当你透过一颗更加纯洁的心灵,借助一个更加智慧的头脑看待人生时,你将看到并懂得它的公平。更重要的是,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的确能够在你目前看到邪恶的地方发现善良,在你目前看到混乱的地方发现秩序,在你目前看到似乎邪恶占了上风的地方发现正义战无不胜。
宇宙是一个秩序井然的地方,而非一片混乱,坏的东西不会兴旺昌盛。无需否认,这个世界的确有许多邪恶,否则就没有道德目标存在的必要了。这个世界还有许多痛苦,邪恶与痛苦作为因与果密不可分。同样需要承认的是,这个世界有许多善良以及许多持久的快乐,善良与快乐作为因与果密不可分。
一个人如果能够对善良的力量及其高于一切抱有坚定的信念,那么他的眼中就不会充满不公正,不会遭受无尽的痛苦,而且任何艰难困苦也无法动摇他的正确立场。他这样的人定能怀着藐视怀疑与绝望之魔鬼的莫大勇气,顺利通过一切紧急关口、一切严峻考验和一切困难。他不可能事事成功,他甚至有可能遇到多次失败,然而,当他遇到失败时,他并不会气馁,也不言放弃,而是给自己定下更加高尚的追求,通过不断努力取得更高层次的成就。如果他遭受失败的话,他也只是为了取得比原先构想的更加伟大的成功才遭受失败的。因此,他的人生将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败笔。一些细节问题上会出现失败的情况,但这只等于是把品格与人生大事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清除掉,以保证整个链条被锻造得更结实、更完美。
信念并非神学信仰
有这么一种动物的勇气,它可以让人在战场上镇静地面对敌人的凶恶,或者在丛林中面对”兽的凶暴,然而当人碰到在内心肆虐的兽性时,这种勇气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在人生的战斗中遭受失败。与在激战中保持从容不迫相比,遇到人生的困境或灾难而从容不迫,需要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更加神圣的勇气。与克服其他缺点相比,克服自己的私心,也需要这种勇气。这种神圣的勇气与信念相信左右。
单凭神学信仰(通常被与信念混为一谈),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有益的帮助。有关上帝、耶稣、创世者等的信仰,只是(主要源自习俗的)表面观点,它并没有触及一个人的真正人生,而且也没有赋予信念的能量。这类信仰可能与信仰俱来,但它们与信仰截然不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些抱定有关上帝、耶稣和《圣经》的特定信仰的人,反倒缺乏信仰。这就是说,当他们碰到微不足道的麻烦时,他们便立即屈从于抱怨、失望与悲伤。如果一个人就生活中的简单之事动辄恼羞成怒、焦虑不安、失去希望、灰心丧气,那么就请他认识到,尽管他有着某种宗教信仰或者信仰玄学,他也缺乏信念。这是因为有信念的地方就有勇气,就有韧劲,就有坚定与力量。
点燃正确信念之灯
人的观点可以被稍做考虑,因为它们随着吹来的每一股新的思想之风而改变。它们就像是水面冒出的泡沫,在事物的现实中占有微不足道的部分。然而,所有的观点则都能够反映出人的一颗心。不正直的人,是那些不安好心的人,即便他们身为教会的成员,口口声声说自己信奉上帝,也因为没有一颗善良之心而无法被纳入好人的行列;正直的人,是那些怀有好心的人,即便他们不是教会的成员,没有口口声声说自己信奉上帝,也因为具有一颗善良之心而被纳入好人的行列。抱怨者与哀泣者其实怀疑一切,根本没有树立坚定的信念。那些否认或蔑视善良的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中肯定与强化邪恶力量的人们,的确缺乏正确的信念,内心非常空虚。
信念可以赋予人们极大的勇气,让人们摆脱自私产生的失望,走出生活的烦恼;树立了坚定信念的人,会把失败看作是通向胜利的台阶。信念需要持久地坚持,追求信念靠的是耐心的等待与不懈的奋斗。信念可以让人从万事万物中感知真理的良性方法,可以让人们的心灵最终得到净化,可以赋予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请你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点燃正确信念之灯,并在它光线的照射下,走出人生旅途的黑暗。它的光亮有些微弱,而且无法和知识的耀眼光芒相比,然而它足以引导一个人顺着疾病与痛苦的狭窄、荆棘之路,克服沿途的诱惑与动荡,安全地通过怀疑和绝望的漆黑之地。它能够让一个人摆脱在内心的丛林中咆哮的凶恶”兽,平安地到达纯洁人生的开阔平原,那儿的一切邪恶已经被他征服,他已不再需要信念的微弱之光。由于他把一切黑暗、一切怀疑、一切错误与悲伤都抛之身后,因而他产生了一种新的意识,并且开始了焕然一新的、更高层次的生活、工作,在知识的耀眼光芒照射下,他收获着独立、平静、祥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