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守得住,才强大:李嘉诚的14堂人生能量课
3098700000011

第11章 千金难得好口碑(2)

豪爽的山东人并不会只将自己的人际关系局限在老乡范围之内,他们习惯以仁为处世核心,以礼为待人之道,所以无论对待朋友还是陌生人,他们都有一副仁者的情怀,更有义士的肝胆。鲁商之中,“义利合一”“重义轻利”者不胜枚举。电视剧《大染坊》塑造了一位清朝末年享誉全国的山东商业巨子陈寿亭。他原名陈六子,是山东周村人,年幼时父母双亡,他只能以讨饭为生。一个冬天的早上,他假装昏迷倒在了一家染坊的门口,染坊的周掌柜为人和善,见他可怜便收留了他。后来他又成了染坊的伙计,并认了周掌柜为义父,并改名陈寿亭。周掌柜出于一份仁义之心收留他,因此捡回一条命的陈寿亭感念周掌柜的恩情,并且秉持着周掌柜与人为善、讲究仁义道德的家风,振兴了通和染坊,并将染厂开到了青岛、济南。

陈寿亭并非完全杜撰出来的人物,在鲁商历史中有原型可考,这位传奇人物便是张星垣。在周村,张星垣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流浪乞讨时被周村的商人石茂然收留才保住了性命,并得到石茂然提供的一笔资金开了染坊,字号叫作“东元盛”,后来发展成为周村最大的染坊,20世纪30年代后陆续迁往济南,慢慢发展到在各地开分号。张星垣的发迹虽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个故事恰恰也说明山东人对义气的重视。石茂然收留张星垣无非是出于同情和乡情,但他的一番善意既成就了张星垣的事业,也为自己事业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局面。

有人曾经说过,人之所以慷慨,是因为拥有的比付出的多。李嘉诚乃至上述的其他生意人等,拥有的其实也并不算多,但是他们仍旧始终将仁义道德贯穿在整个公司的运作之中。以重义轻利、以德报德的情怀经商的人,虽然有时候显得很傻,但往往也能因此积累厚实的人脉和口碑。

有的时候,人们很难用数字来衡量这样的“义举”所带来的具体利益,反过来也是一样,因为不重视“义举”而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义举”其实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重义的企业往往能够赢得良好的口碑,这在无形之中相当于为企业自身做了一次品牌的推广,这便是“重义轻利”的最好回馈。再大额度的交易总归也是有价的,而无形的口碑与形象却是无价的。

最强的实力,最好的形象

最难做到的是要赚钱之余,又要令公司内外对你有信心,所以要清楚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比竞争者做好一点,就如奥运赛跑一样,只要快十分一秒就会赢。就以我自己来说,我年轻打工时一般人每天工作8~9小时,而我则工作16小时,除了对公司有好处外,我个人得益更大,这就可以比人赢少许,对于香港今日竞争这样剧烈的社会来说,这是更加重要。

——摘自《李嘉诚谈领袖之道》

从当初塑胶业起家,李嘉诚先后涉足了地产、石油、货柜码头、电讯、网媒、零售、航运等。一路走来,李嘉诚从来不满足于一个行业领域的成功,他随时都在关注商海潮流,每一次小小的波动,李嘉诚总能依靠着他敏锐的嗅觉在第一时刻洞悉,从而转战商海的各个战场。李嘉诚的这番经历在诸多人看来有些“善变”。

如今李嘉诚的实业帝国已经跨越全球多个国家地区,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然而令人们不得不称叹的是,不论李嘉诚踏足哪个行业,似乎他总能得心应手。或者说李嘉诚是干一行,精一行,每一次新的尝试与冒险,李嘉诚总是准确分析计划,然后大胆投资,精到运营,所以从“塑胶花大王”到地产巨擘,再到货运霸主,3G先锋……李嘉诚的实业开拓,从不是盲目跟风,他奉行的是要做就做最好。

李嘉诚曾经说道:“现在其实我们有很多新的行业,比如生物科技,还有很多现在还没有人知道的行业,我们都在发展。这类新的行业,需要的资金并不太多。但是传统行业如果能够配合新的technology,就能发展更好,赚更多钱。我们每一家公司都这样做。除了在香港、内地之外,我们还在国外27个国家发展,到今天为止,我们在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所以传统行业配合IT行业那就是wonderful。”

虽然李嘉诚现在已经80多岁高龄了,而且整个社会以一种更加快的节奏在不停地发展着,新兴行业的诞生较之前的传统行业时代相比,更是不知道快了多少倍。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嘉诚仍旧秉承着“做到最好”的标准在不懈努力着。或许正是有这种不懈努力的精神,才有李嘉诚“不老的传说”。

然而,李嘉诚这么做,其实有着另外的一个原因。李嘉诚个人是一个非常注重企业品牌与形象的人,他所理解的品牌形象,绝对不只有善举,还有企业实力的本身。只有将自身的实力做到最好,才是对企业形象的真正塑造,才是对企业最负责任的表现。

拓展透析

并不只有李嘉诚一个人这么看,名列亚洲富豪第12位的菲律宾首富陈永栽也对此持相同的观点。这位同样有着儒商美誉的华裔商人,以他的商海“72变”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已是耄耋之年的陈永栽,多年来占据菲律宾富豪榜的前列,拥有“银行大王”“烟草大王”“啤酒大王”“航空大王”等众多称号。和很多富人不同的是,首富陈永栽的座驾不是豪华轿车,而是一架直升机,从家中到公司写字楼只需要5分钟,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非办公时间,把尽可能多的精力用于旗下企业众多事务的处理上。陈永栽常常坐着直升机在马尼拉上空飞来飞去,指挥他的商业王国运作。

处变不惊,越挫越勇是陈永栽从古书中悟出的处世态度。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陈永栽在各地的投资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他却泰然处之,做大、大影响,做小、小影响,不做就不会受影响。

1995年,陈永栽进入菲律宾航空公司担任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在他接手时,菲律宾航空公司已经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此后,东南亚金融风暴、工潮等重大袭击不断,菲律宾航空公司风雨飘摇。当陈永栽被问及为何投资长期亏损的菲律宾航空公司,又如何扭转乾坤,他引用了汉朝名将班超的故事来解释这个问题,他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没有置之死地的决心,哪有死而后生的变数?”

陈永栽勤俭节约,有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既有鸿鹄之志,又脚踏实地。他行事果断,却又缜密严谨,因此称为“72变”的儒商。说他是“儒商”,是因为陈永栽喜爱中国古典文化,并把这些文化应用在处理问题上。陈永栽自幼喜欢中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二十四史》《易经》等都能侃侃而谈。陈永栽还写过一本书——《老子章句解读》,在书中,他把对《老子》的理解融入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老子的辩证思想的影响下,人弃我取成了陈永栽的经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