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守得住,才强大:李嘉诚的14堂人生能量课
3098700000025

第25章 在趋势中发现未来的商机(1)

——李嘉诚的“远见”

李嘉诚先生说过一句话:“互联网是一次新的商机,每一次新商机的到来,都会造就一批富翁;造就他们的原因是: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明白了,他成功了。”

有人面对一个来之不易的良好机会总是拿不定主意,于是去问他人,问了10人肯定9人说不能做,于是放弃了。其实机遇来源于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90%以上的人还不知道、不认识,等90%的人知道了就不再是新生事物。

赫斯基的奇迹:用远视寻得的机遇

20世纪80年代时,中东国家和美国有分歧,石油供应紧张。那时我就想:加拿大有石油,政治环境相当稳定,就趁赫斯基亏蚀的时候把它买过来。

……

虽然有市场分析指出,油价将会跌至每桶80美元,但我对石油资源未来前景仍抱有很强的信心。除非可找到取代石油的能源——这一点说比做到容易——否则石油价格在未来数年仍会高企。

——摘自《李嘉诚自传》

20世纪70年代先后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油价陷入了低谷,众多商家开始从石油行业撤资。然而,李嘉诚逆潮流而动,出资收购赫斯基石油公司。这令当时很多人大惑不解。当时,石油价格低迷,人们对石油投资的信心低迷,唯恐避之而不及。李嘉诚的大手笔使其在加拿大名声大噪,香港工商界也为之瞠目结舌。

赫斯基石油公司的家底还是非常雄厚的,它是当时加拿大一家主要的独立能源公司,其业务主要是生产和经营石油及天然气,并对加拿大境内5000余口石油及天然气生产井享有开采权,且其中约40%由该公司拥有。同时,赫斯基石油公司还占有重油精炼厂26.67%的股权以及343间汽油站。但是,正是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石油公司,受国际大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也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窘境,整个公司难以维持正常运作。

为了不让企业倒闭,赫斯基开始向外界寻求援助,加拿大政府为此也出面予以协调。1986年12月,经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从中牵线,李嘉诚通过家族公司、和黄,斥资32亿港元收购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赢得了控股地位。其中,43%股权被和黄与嘉宏国际合组的联营公司Union Faith购入,9%股权则由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占有。此外,李嘉诚拥有9%股权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也购入赫斯基5%股权。

为什么要收购赫斯基呢?李嘉诚认为,20世纪80年代时,虽然中东国家和美国之间发生了分歧,石油供应紧张,但加拿大本身不缺石油,而且政治环境相当稳定,加上赫斯基本身的家底并不差,买下赫斯基绝对不会是一桩赔本买卖。当然,这里面也掺杂了个人感情,因为李嘉诚对加拿大有着独特的感情,与赫斯基的前总裁之间也有着非同一般的交情。

两年之后,李嘉诚在石油行业又有了新动作。1988年6月,李嘉诚以3.75亿加元的大手笔全面收购加拿大的另一家石油公司Canterra Energy。这项举措,直接使得赫斯基能源的资产值在原有的20亿加元基础上翻了一番。1991年10月,赫斯基能源的另一名大股东Nova集团宣布撤离,李嘉诚家族以17.2亿港元将Nova集团所持的43%股权收购,从而占据了赫斯基能源的绝对控制权。截至此时,李嘉诚对赫斯基石油的总投资数额高达80亿港元,拥有的股权已经增至95%,其中李嘉诚个人拥有46%,李嘉诚属下的和黄、嘉宏两公司共拥有49%。

“世界石油价格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升幅,长远来说可以看好。”这是李嘉诚收购赫斯基时做出的预言,多年之后的事实也证明这一预言的准确性。在李嘉诚的经营下,如今的赫斯基早已不是当年的赫斯基,不仅早早地摘掉了亏损的帽子,并于2000年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范围也大幅度扩展,包括上中下游的勘探生产原油、精练合成原油以及分销汽油等。

多年前的远见为李嘉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据悉,李嘉诚仅仅这一个项目就收获了65亿港元。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国际油价自从石油危机之后便一路看涨,李嘉诚当年的一个举动,影响还将持续到未来。有人将李嘉诚的这次收购称为“李嘉诚一生最伟大的投资”。

2004年年末,国际油价首次突破40美元一桶。李嘉诚开始将视线转移到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油砂上。油砂是一种混合物,成分包含沥青、沙石、水和黏土,经过萃取才能分离出沥青,加工成品质好的合成原油,根据当时的技术,大约两吨油砂可以炼制一桶合成原油,而且根据测算,赫斯基能源油砂的开采及生产成本大约为每桶10.7~12.59美元,提炼成本大约为2.52~2.94美元。因此,油价只要高于每桶20美元,就有盈利空间。这便成为赫斯基当时的一个重点项目。

截至2008年上半年,赫斯基能源一共为和黄贡献了85.4亿港元的利润,这笔资金占和黄固有业务盈利额度的28%,一举成为和黄的中流砥柱。然而,赫斯基的脚步并没有至此停下。

为了进一步扩展资源,提升综合生产能力,2007年12月,赫斯基与英国石油(BP)达成协议,以各占50%权益实现了并购,成立了针对油砂开采及下游炼化的合营企业。与此同时,赫斯基能源将50%权益出售,获得31.2亿港元的利润。

针对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这一“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外界的评价众多,有猜测李嘉诚投资原则的,有发掘投资幕后故事的,而更多的莫过于对李嘉诚独到的远见所发出的赞赏。

拓展透析

所谓“远视”,就是对未来的预测,成功的远视就是对未来的成功遇见。提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说到世界上“最有远见的国际投资家”——吉姆·罗杰斯。

2013年年初,受到全球金价下跌的影响,中国国内掀起了“买金狂潮”,众多“大妈”更是倾囊购买,一度让“大妈”成为世界流行词汇。然而,金价在此之后仍旧一路走低,这让众多的投资者失望不已。对此,罗杰斯在2013年11月表示:“现时不要做黄金交易,在未来几年都不要投资黄金。不过,由于国际货币贬值,最终还是会让黄金的价格变高。”

罗杰斯的预见到底是否准确呢?我们目前仍旧不得而知,但从过往的情况来看,罗杰斯的确有着他过人的本事。自22岁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他便在华尔街开立了人生的第一个股票账户,自那以后,罗杰斯就频繁地出现在商界人士的视线里。世界资本的市场中,哪里有钱可挣,哪里就有罗杰斯。1970年罗杰斯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仅仅用了10年时间,收益率便飙升到破天荒的4200%。之后,他的足迹走到哪里,经济的指数就在哪里飙升。1973年,罗杰斯去了巴西,巴西的市场在几年内翻了10~15倍。1981年,罗杰斯去了德国,5年间,德国的股市涨了2.5倍。1984年,罗杰斯去了奥地利,奥地利的市场一年内飙涨了125%。似乎哪里有罗杰斯,哪里就有神话出现。

他究竟厉害在哪里?那就是他的预见性。2008年12月,罗杰斯以160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生活了31年的别墅卖掉了,然后定居亚洲,开始转战中国市场。这一举动让当时的很多美国人难以理解。罗杰斯对此表示:“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牛市盛宴已经到头,现在已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巨额债务还在以每年一万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加速增长,经济铁定陷入衰退。”事实如何呢?2008年,全球发生金融危机,美国虽然在国内推出了救市措施,但2009年美国的经济仍然处于下行通道之中,工业生产大幅下滑,GDP增速急剧下降。2010年,美国经济虽有回暖的意向,但失业、房地产和债务问题依旧深深缠绕着美国的经济,束缚着美国快速发展的脚步。

那么,罗杰斯未来打算投资什么?2013年10月,在接受《巴伦周刊》的采访中,罗杰斯表示,未来几十年内,农业都会是最佳的投资对象。现在,世界上的粮食储备并不充足,年纪大一点的农民或者面临退休,或者不久于人世,而年轻人中少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但世界对于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一来,必然推动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因此,这段时间里,农业将会成为吸引劳动力、管理人才和资金的重要领域,否则,全世界都将面临“粮荒危机”。

当然,罗杰斯的历史是辉煌的,近年论断的结果只有留待时间来验证。但罗杰斯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投资就是要从趋势中发现未来的商机,用趋势为今天的计划拍板。

善意收购置地:一场不疾而速的胜利

记得先父身前曾与我谈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话去验证世间发生的事,多有验证。久居香港地产巨无霸地位的置地,近10年来,发展业绩并非尽如人意,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我们长江,草创时寄人篱下栖身,连借来的资金合计才5万港元。物业从无到有,达35万平方(英)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房地产,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摘自《李嘉诚如是说》

李嘉诚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华人首富宝座,他似乎就是“成功”与“奇迹”的最佳代言人。细数他的成功,房地产业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然而,最初只是卖塑料花的李嘉诚,如何实现了这一转变,牢牢把握住了新时期“第三产业”的机遇呢?新时期下的李嘉诚又是如何以不疾而速的方式获得胜利的呢?这要说到李嘉诚当时与香港置地有限公司之间的故事。

1971年以后,无论是从国际大环境还是中国内地大趋势来看,一个香港社会经济的大繁荣时代似乎呼之欲出。李嘉诚很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点。他将眼光锁在了地产业上,并且似乎从中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时,李嘉诚便提出了赶超置地的远大目标。当时置地在市场上实力强大,世人言“撼山易,撼置地难”,可见其地位之牢固。所以,李嘉诚的“远大目标”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的确二者实力悬殊,仅就地盘物业比,长实仅有35万平方英尺,而置地拥有千余万平方英尺。不过,事实能够证明一切。到1979年,长实的地盘物业迅速增至1450万平方英尺,置地则仅有1300万平方英尺,长实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拥有的地盘物业首次超过置地。20世纪80年代,长实的四大屋村,规模庞大,成绩不俗,令人刮目。《信报》在1986年初次刊出香港十大财阀榜,长实位居首位,李嘉诚实现了自己当初赶超置地的宏愿。

在李嘉诚看来,置地的衰落就是一种历史趋势的必然。

置地拥有怡和旗下最大的资产。从“未有香港,先有怡和”这句话中足见怡和在香港的重要地位。1832年,怡和洋行在广州成立。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怡和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系统,囊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涉足物业、酒店、超市、连锁店等领域。凯瑟克家族作为第一大股东,掌握着怡和10%~15%股权。基于此,怡和被视为凯瑟克家族的基业。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置地都是不可战胜的。

然而,置地的一些策略让李嘉诚发现了潜藏的商机。20世纪70年代,怡和因海外投资战线过长、资金周转困难等多种原因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20世纪80年代初,置地在香港进行巨额投资,负债达100亿港元的天文数字,债台高筑,陷入困境。当时香港市场陷入低迷,致使原本实力雄厚的置地也偿债无力。在银行逼债的情况下,凯瑟克亦无力扭转乾坤,无奈之下只能将其持有的港灯及电话公司的股份相继出售给长实系和黄和英国大东电报局。1984年间,怡和、置地更是举步维艰,元气大伤,债台高筑也大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股价滑落。当时,怡和市值仅30亿港元左右,置地仅100亿港元。一切数据表明,昔日的大势似乎已经离置地而去。

事情就是这么凑巧。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无奈停市数天后,26日重新开市,恒指再泻1120多点。港商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保成为首要任务,不敢再有收购的非分之想。凯瑟克更是焦虑不安,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前途难料。

就在行情一片惨淡的时候,李嘉诚提出“百亿救市”的策略。这一意外的举动立即引来了外界的纷纷猜测,庞大的资金是否指向收购置地之用。也正是李嘉诚的这一举措成功挽救了香港的股市,使得恒指成功回攀,地产行情慢慢地好转起来。

然而,李嘉诚并没有借此机遇“强购”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