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3099000000020

第20章 质量和服务关乎企业存亡(1)

什么是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业绩,业绩只是一个结果,让客户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满意才是实质,才是根本,才是产生业绩和利润的根本。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老板不是天,领导不是地,客户才是天地,产品和服务让客户满意才是重中之重,才是真正关乎生死的大事。

客户的满意是我们成功的基础

华为生存下来的理由是为了客户。我们说客户是华为之魂,而不是一两个高层领导。建立客户价值观,就是围绕着客户转,这样才会变得流程化、制度化,所以,普遍的客户关系要推广。对研发所有的副总裁级人员也要建立每周有几次见客户的制度。研发副总裁的人员名单要报到客户群管理部,客户群管理部要把对他们的考核交到研发干部。坚持与客户进行交流,听一听客户的心声,我们就能了解客户好多想法。我们今天之所以有进步,就是客户教我们的。不断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其实就是让客户不断帮助我们进步。

每一个客户经理、产品经理每周都要与客户保持不少于5次的沟通,当然,还要注意有效提高沟通的质量。要重视普遍客户关系,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竞争优势。普遍客户关系,是对所有部门的要求,坚持普遍客户原则就是不要认为对方仅是局方的一个运维工程师就不做维护、介绍产品。一定要加强普遍的客户沟通,要把普遍沟通的制度建立起来。有人说省局见不到人,到县局去总可以吧;有人说到县局多花汽油费。我们宁可多花汽油费,也不能停下来,也要沟通。我们建立了到县局沟通的制度,就一定要执行下去。新员工找不到地方磨枪,就到县局去,他不到县局去,怎么能找到地方磨枪啊?他不磨枪就是锈枪,以后怎么能用啊?不要认为我们要讲节约,不下去跑就能省钱。讲节约是讲在不需要浪费的地方的节约,不该省的费用就不能省。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客户经理,不能装一肚子学问却不见客户,必须要通过交流来巩固加深客户对我们的认识。

——摘自任正非2004年在研委会会议上的讲话

《胜利就是活下来》

2000年春节,黑龙江的一个本地网交换机中断,网上运行着多种机型,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厂家的设备上。华为的技术人员在1天内从深圳赶到黑龙江,发现问题不在华为。而出问题的厂商迟迟没有回应,于是华为将自己的接入网改接到另一路由器上,问题修复了,这让用户非常感激。《华为基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华为向顾客提供产品的终生服务承诺。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向顾客提供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服务。顾客的利益所在,就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利益所在。我们要以服务来确定队伍建设的宗旨,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绳。”如今,华为公司已成立中东、北非地区技术服务培训中心,为埃及及其周边国家培养了大量电信专业人才,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为该地区客户长期服务的承诺。如今,华为的地区客户代表处已遍布亚、非、欧、美等地区,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供应链条正常运转的保障。

拓展透析

企业的战略制定应该来自顾客的需求,只有以顾客的需要为导向,以占领市场为导向,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德鲁克说:“企业不是要去改造顾客,而是要满足顾客。缺乏市场意识是大多数新企业的通病,在企业的早期阶段,这是最严重的问题,有时甚至会永久地阻碍那些幸存下来的新企业的发展。”

正如人们常说的“不是环境来适应你,而是你要去适应环境”,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由顾客决定的,而不是企业本身。不要试图去改造顾客,而要想方设法去适应顾客、满足顾客。

顾客永远都是没有错的,不要在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找借口,也不要在不能满足顾客需求时试图改变顾客去接受你的产品。企业要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给顾客带来的效用。如果管理者意识不到顾客更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很危险了。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是市场营销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对于刚刚走入市场却又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企业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彻底转变思想,努力适应顾客的需求。

适应顾客需求,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消极被动适应。就是简单地追随市场需求,紧盯顾客的眼前需求,走在顾客的后面,亦步亦趋。此种方式不能适应顾客变化多端的需求,这已为营销实践反复证明。因此,它不能从根本上适应顾客的需求。第二种就是积极主动适应。它主张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把握顾客需求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走在顾客的前面,主动引导顾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顾客的需求。

忽略质量,那是自杀,或杀人

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在资源和生产过剩的情况下,竞争的要义是什么?就是看谁的质量好、服务好、成本低,这是企业竞争中颠扑不破的真理。价格和成本体系问题、优质服务体系问题、质量体系问题,是我们不可动摇、不可回避的三大问题。业界要走进成本竞争,我们应该怎么做?当然,我们绝不能为了降低成本,忽略质量,否则那是自杀,或杀人。

我们要广泛地参与竞争,我们要积极地扩大海外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我们扩大海外市场,就可以扩大我们的生存空间,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所以,我们的员工要前仆后继地奔向国际市场。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存在着很多发展机会,对于这些地区的市场开拓,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们多一些人到海外去,在这些领域内多发展,就解决了我们公司的平衡问题。这样,虽然市场下滑,但是我们合理配置,人均效益还是会上去的。

在国内市场上,我们的增长速度可以下滑,但不能低于别人。截至5月底,我们在国内的销售下滑了17%,海外上升210%,5月底之前完成了100多亿的销售。财务要求市场系统今年一定要完成300亿的销售。此外还不断要求各部门降低成本,保证今年下半年的赢利。但降低成本不代表我们的品质和服务也可以降低,我们的目标是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更好的质量,以拥有更强劲的竞争能力,这才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前提。

适当地和竞争对手开展合作,降低研发成本。孙总上个季度在欧、美会见了业界同业公司的最高层领导,大家讨论了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强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问题。对我们公司,如果我们和对手联合起来搞研发,共同研发一个产品,研发成本降掉一半,那么我们的成本就降了一半。竞争对手也要手拉手,走向合作,因为都要渡过这场灾难啊!

——摘自任正非2004年在市场三季度会议上的讲话

《华为面对冬天的思考》

任正非认为,与国外大企业,如IBM、苹果公司等销售额相比,华为还有很大的差距。差距就在于产品的稳定性不如国外大公司。一位华为客户曾经说过:“我们也不希望你们天天过来,你们过来得越少越好,这说明你们的产品稳定性好。如果你们产品稳定性差,你们天天过来,我们也是不满意的。如果你们过来和我们交流,打打球,我们是欢迎的,但因为产品不过关,你们天天过来寻求服务,我们是不欢迎的。”可见,想要客户满意,产品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只有产品性能稳定了,销售成本才能降低,进而才能做到如国外公司那样赢得更多利润。

任正非非常重视生产制造环节,他认为这是公司产品达到技术先进、服务优秀、质量可靠的先决条件。他说:“生产系统目前的管理还处在一个很不成熟、非常幼稚的状态。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生产系统下一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苦练基本功,包括从上到下每一个员工。可以把那些插件能手放在一条生产线上去,把这条生产线的定额定下来,不怕他们超定额,不怕他们高工资,就是要给其他人树立一个榜样。要把一些认真负责的能工巧匠的工资提起来。但不要一提‘比武’就是比速度,我认为不要忽略质量,要遵守规章。”德国企业强调质量过硬,在机械化时代,德国制造曾经风靡一时;日本企业强调精致,成为电子时代的技术标杆。两国企业在国际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生产制造环节的重视。

拓展透析

三鹿集团是河北一家有着50多年悠久历史的乳品企业,它所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价格相对低廉,是广大处于中低层经济水平的家庭的育婴首选产品。长期以来,三鹿集团不仅拥有稳定的消费市场,而且多次获得政府嘉奖,深受消费者的好评。就在2008年1月,三鹿集团开发的“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还荣获国务院授予的、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的领奖台,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骄傲。可就是这么一家顶着无数光环的老牌企业,最终却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感,从高高的领奖台上摔了下来,再也没能爬起来。

原来,三鹿集团为了牟取暴利,在占领农村奶粉市场方面采取了低价倾销战略。为了节约成本,三鹿集团选择添加了大量廉价“大豆蛋白粉”的奶源,而这些所谓的“大豆蛋白粉”实为伪造蛋白质的化学原料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作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由于含有更多的氮原子,常常被用来伪造高蛋白产品。实验表明,三聚氰胺主要影响泌尿系统,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很多婴儿就是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得了结石。据新华网报道,三鹿集团从2008年3月份开始就陆续接到一些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却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弥补自己缺失的社会责任,而只是敷衍一下、草草了事,直至同年9月份被大规模曝光。

2008年9月11日上午,甘肃省卫生厅首次披露该省内59名婴儿肾功能不全、1人死亡的情况,是因吃了同一个牌子的奶粉。在湖南、湖北、山东、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河南等省都发现多个相似病例。11日晚,卫生部称,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并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

危机发生以后,三鹿集团不但没有意识到自身错误,反而把责任推给所谓的“不法分子”——奶农。此外,三鹿集团上下其手,试图拉政府部门下手,用300万“摆平”百度,要求后者帮助隐瞒真相、平息事态。这些消息都激起了人们更大的愤怒与更多的谴责,三鹿集团也在这种极不负责任的姿态中逐渐走向了灭亡,面临被收购、重组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