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三年,山东、河南干旱,运河水浅,漕运被严重阻碍。乾隆很是着急,就派和琳去考察漕运,尽快解决问题。和琳到了运河上,除了建议造吃水浅的船只之外,还发现湖北过来的漕船偷运了一千根巨木,阻碍了漕运河道。再查下去,和琳发现这批巨木中有八百根是福康安运来的,于是如实禀奏,乾隆知道后将福康安一顿臭骂。和琳办事利落,又有哥哥和珅帮他在乾隆耳边吹风,自然要受到重用。
乾隆五十六年,廓尔喀入侵西藏,乾隆令福康安带兵进藏,又让和琳和他同去。乾隆的考虑是,和琳心思细密,可以办理西藏政务;福康安大刀阔斧,则处理军事事务。虽然当年福康安私运巨木,阻塞漕运,被和琳查出,且与和珅交恶。但到了西藏,福康安与和琳却相处融洽。二人一军一政,配合无间,很快将西藏事务办得妥妥当当,这是二人的第一次合作。
福康安在清代堪为战功最为显赫者。乾隆也知道他的功绩,在廓尔喀战役中,乾隆一度曾许下诺言,如果福康安能攻克廓尔喀,将封赏王爵。清代非皇族而能封王者,清初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吴三桂四人,此后再无。如果福康安能封王爵,将是乾隆朝所有大臣之中最大的殊荣,足以让和珅艳羡。
不料福康安进军廓尔喀之后,廓尔喀主动提出投降。乾隆担心孤军深入,大雪封山后很难退出,也就接受了廓尔喀的投降。既然廓尔喀投降了,依照乾隆的承诺,该封福康安为王了吧。但乾隆考虑到如果封王,则傅恒一门太过荣耀,“富察氏一门太盛,于伊家亦属无益”,最终还是没有给他王爵。
乾隆六十年,和琳再次受命与福康安一起去征伐湖南苗族起义。能与福康安再次合作,和琳相当开心,作诗云:“佛说因缘缘自在,瓣香从此重金经”,认为自己和福康安有缘分。此时福康安担任云贵总督,和琳担任四川总督,二人分别出发,前往湖南。
嘉庆元年四月下旬,福康安在前线突然感到胸闷,不思饮食,但没有太在意,照常指挥作战。到了五月初,福康安开始腹泻,每日约十余次。眼看福康安身体日差,和琳极为忧虑,到各处寻觅良医,劝福康安吃药。医生到了军中之后,福康安已元气耗尽,生命垂危了。临死之前,福康安握着和琳的手,就军情嘱咐再三。
福康安病死后,乾隆悲痛万分,派驸马丰绅殷德前去祭奠。福康安灵柩回京时,乾隆亲去祭奠。福康安死后,乾隆追封他为郡王,他也是宗室以外,满人中唯一被追封郡王的大臣。和琳不久也在前方染病去世,这让和珅痛心无比。和珅兄弟二人感情极深,和琳没什么钱,又长期在外任职,家中事务都由和珅料理。和珅对和琳的子女极为关照,凡婚嫁大事,都由和珅出资一手操办。兄弟二人在驴肉胡同的旧宅,和珅也交给了和琳儿子使用。
福康安生前与和珅不和,嘉庆在整肃和珅余党时,照理说应该不会牵涉到福康安。但福康安生前豪纵过度,每次出兵,任意开销,毫无节制,时常以犒劳士兵为由,让地方官员供给军费,在当时就备受诟病,也为后人带来了麻烦。福康安病死苗疆后,他儿子德麟前去迎灵柩,沿途收受官员银两达四万两。嘉庆九年,嘉庆得知德麟敛财之举大怒,认为“实出情理之外,竟非人类所有”,德麟被加倍追缴所收银子。
福长安是傅恒的小儿子,要说能力他没有多少,但他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一是家族背景,其二就是长得帅,其三是机灵,讨人喜欢。乾隆四十五年,福长安入军机处。刚入军机处时,乾隆觉得福长安年轻,遂让老臣阿桂带他出去办案,加以锻炼。
在与和珅的接触交往中,两人惺惺相惜,和珅也开始大力支持福长安。二人连成一气,互相支援。福长安在军机处时间相当长,前后共十九年,而他的哥哥福康安在军机处只有两年。与哥哥福康安相比,福长安更会体贴圣意,更会讨好皇帝,“言不称臣,必曰奴才”。乾隆将他留在了身边做个帝奴,福康安则被派出去开拓疆域,处理戎机。
乾隆去世后,和珅跌倒,福长安跟着一起栽下。福长安将自己与和珅捆绑得太紧了。在外人看来,以他的地位,以乾隆对傅恒一家的感情,福长安完全不必依附于任何人。但福长安明白,自己没有三哥福康安那样纵横捭阖、经营千军万马的能力。抑郁而死的二哥福隆安,也让他明白,富贵荣华,万千恩宠,随时也会若黄花般凋谢。他如果安心于做一个富家公子,足可以此生无忧,奈何他生在权贵之门,不能自我选择。
作为傅恒的姐夫,乾隆觉得自己该尽更多的责任,他将傅恒未成年的儿子接入宫中抚养。福长安是兄弟四个中最小的,在宫中由乾隆亲自抚养了二十余年。福长安成年后,乾隆如何肯将他闲在一边,要让他帮自己打点江山。
福长安知道自己斤两几何,家世之外,他的能力资本等于零。然而,乾隆却又重用他。官场的险恶他自然知晓,二哥福隆安就是前车之鉴。他必须寻找一个坚强的政治上的同盟者,支持自己,扶持自己,点拨自己。此时,性格相仿,志趣相同,外表俊俏的和珅,伸出了橄榄枝,福长安自然一头扎入了和珅的怀抱。
嘉庆与福长安二人同年,都出生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可以肯定,少年时代的嘉庆,与在宫中成长的福长安,一起玩耍,一起读书,有着很多的接触,结下了情谊。做了皇帝之后,嘉庆以为凭借着二人的关系,可以探知些许和珅的情况。嘉庆曾几次利用二人私下相处的机会,询问和珅平日作为如何。福长安则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并无一语不利于和珅。嘉庆心中给他记下了一笔,后来指责他包庇和珅,“甚为可恨”。
和珅跌倒的同时,福长安也跟着一起被革职擒拿,家产被抄光。和珅被赐自尽之后,如何处理福长安也为朝野上下所瞩目。福长安没什么大能力,也不是大恶之人,要说贪腐,他也只是个小蛀虫,家产只是和珅的一个零头。而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傅恒立下了赫赫功劳,富察氏更是与爱新觉罗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视再三之后,嘉庆最后还是留了他一命。
最初福长安被拟为斩立决,后改为斩监候,再被发去乾隆陵墓做供茶人。嘉庆以凌厉地毒舌,描述了为何饶福长安一命:“福长安被皇考在宫中豢养二十余年。皇考去世后,当年他所用过的器物,朕都舍不得扔掉。福长安如条小犬在宫中被养了这么多年,好比皇考的宠物,将他杀了,朕也有所不忍。”
“豢养”二字,生动地点出了嘉庆对福长安的鄙视与不屑。堂堂的军机大臣,满洲望族富察氏之后,竟然甘于做和珅的附庸,这与宠物小犬有什么区别?嘉庆对福长安的处置也极为高明。福长安做军机大臣时,每日里为乾隆端茶倒水,极为殷勤,堪为职业卖茶人。嘉庆将他打发去了裕陵,“永远充供茶拜唐阿”。
贵公子福长安,一直锦衣玉食惯了,让他去做个供茶人,他如何甘心。先是借口生了疮疖,没有去裕陵当差。后来勉强去了裕陵,没多久又借口腿有病,溜回京医治。嘉庆得悉后怒骂福长安:“实属胆大,卑鄙无耻。”随即将福长安发配前往盛京充军,儿子锡麟也被下令跟着一起同去。几番沉沦,福长安也知道自敛了,在盛京当差时比较勤勉,被嘉庆调回京师。在后半生之中,福长安小心谨慎,也得了个善终。傅恒一门,此后在政坛上未有大的作为,军机处之中也再无富察氏这样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