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名言
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译文:知道自己的过失,马上就敢承认,并且毫不犹豫地加以改正,这是最困难的事情。
《周易》说: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曾国藩的一生是在日日严于自律中度过的。他对自我的反省和批判严厉而苛刻。
人这一生,最难的不是认识别人、看透别人,而是认识自己。在认识自己这一环节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很容易,但是发现自己的缺点却很难。生活在当下的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做到日日反省,了解自己,才能提升自己。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比孔子小46岁。严格地说,他的年龄足可当孔子的孙儿。在孔门众多的弟子中,他的排行也在最后面。可是就学问而论,他却无疑是孔子门生中最杰出的一个。所以孔子时常称赞他。曾参有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就是说:“我每天拿三件事情来反省自己,替人家谋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有没有恪守信诺呢?老师所传授的课业,有没有再三温习呢?”这就是内省。能够在自我反省中感知自己的人,多是有所作为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改之,过而无恐。勇于改正自己缺点的人,就是清醒明智的人;知错不改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这是千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圣贤之所以是圣贤,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过错,从不虚伪地遮掩和找借口,并且可以积极地去改正。心里踏实,纠结也少了,做事也顺利许多。要知道,有多少掩饰就有多少丑态。
曾国藩之所以能有所作为,就在于他能不停地磨砺自己的志向,日日反省,天天自新。他有强烈的洗心革面的愿望,他是自己身躯的猛烈抨击者,同时这也是他在乱世之中的保身之道。他所取得的伟大功业不在于他的道德,也不在于他的文章,而在于他对自己肉体和心灵的永无休止的洗涤和更新,在于他对成就的谦虚,对己身过错的严与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同的是所犯过错的大与小、多与少。犯错之后如何用正常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有过必纠、有错必改才是正确的选择。曾国藩认为,注重颐养德性的人,会经常不断地正视自己所犯的过错,并且常常反省、告诫自己勇于改过,这样才会使自己不断走向完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当别人指出的时候,他仍旧不知悔改,甚至巧舌如簧。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进步。正视缺点和不足,设法克服并改正,这样才会有所突破。曾国藩就是这样做的。他提出了“悔缺”之道,并坚决彻底地改正和执行。
曾国藩的性格一生发生过多次转变。他早期的个人修养也并不深厚,一遇不顺心的事情就勃然大怒,脾气性格很不稳定;与人交往时善于言谈,爱出风头。但他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认为知过即改、从善如流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至关重要,因此便下定决心改变这种性格,但是却屡有反复。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有一天,好友窦兰泉来拜访曾国藩。两位学者商讨理学。然而曾国藩并未真正理解窦兰泉所说的意思,即开始妄自发表见解,且词气虚矫。事后曾国藩指责自己不仅自欺,而且欺人,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说话时语气强辩、谈文说理,以表示自己学理精湛,其实这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
曾国藩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表示一定悔改,可又身不由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几日后,朱廉甫前辈与邵蕙西来访。这二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正直、见闻广博的人。但是曾国藩故伎重演,说了许多大言不惭的话,过后又十分后悔。
由此可知,认识只是一个开始,实际行动才是关键所在。他给自己约定法章:大凡往日游戏随和的人,态度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只能减少往来,相见必敬,才能渐改争逐的恶习。
对于自己的言行,他认为一切事情都需要每天检查;一天不查以后有问题再补救就难了。他逐日检点,事事检点,严格要求自己,把检点自己视为事关进德修业的大事。
内省对人们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世间善恶的界限太过微妙,而自我反省就是打破这种界限的最好的方法。在反省的过程中,感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以道德束缚自己的行为方向。很多人在内省时,大都感觉内心深处所感知到的自己非常陌生,惊讶于自己的特性而不自知,也会因此而感到懊悔、伤心。但是,当人们不断内省时,也会逐步认识自我,之后才能更积极地面对自己。因此,在这个反省的过程中,虽然表面上是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而事实上却是在不断地进步。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做出令自己后悔不已的行为。行为发生之后,人们往往会非常痛苦。人要摆脱痛苦,摆脱过失的束缚,反省是一条必然路径。在内省中找到所犯错误的出发点,感知自己的内心,当行为偏离时即改正过来,这是人们追求真理必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