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3119600000029

第29章 父母淡定,孩子才不浮躁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要调适自己的心理,改掉浮躁的毛病,为孩子树立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

由于工作关系,我曾经听过很多父亲或者母亲抱怨自己的孩子“浮躁、干什么都没长性”。比如,看到歌星很风光,就说要当歌星,然后上了几天音乐班,就放弃了;看到画家了不起,就决定学画画,可是几天后就不学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什么都学了一点,一样都没学精。

那么,孩子的浮躁状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真的如一些家长认为的那样,是因为孩子小才没有定性,等长大自然就好了吗?

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是完全正常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儿童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心,是孩子成长的心理特征,是完全正常的。一般来说,2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平均时间长度为7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7~10岁的儿童能连续保持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

也就是说,孩子变来变去的兴趣,像屁股上长钉子一样坐不住的浮躁行为,其实是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规律。这是因为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影响,再加上缺乏阅历和判断能力,对兴趣的选择往往缺少理性分析,自然难以一步到位。

受大环境浮躁氛围的影响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利益和结构都在进行大调整,社会成了一个浮躁的大染缸,人们热衷于走成功的捷径,宣扬那些一夜走红的名人,却极少关注到成功背后的汗水和付出。我们随时可以听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之类的口号,却难以听到有人说要“踏踏实实当一名普通劳动者”。

在这个充斥着“喧嚣”“浮躁”的社会中,孩子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都难免受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的影响。比如,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访谈节目,节目请到姚明与孩子们进行交流,每个孩子都只看到姚明成功光鲜的一面,而忽略了姚明付出的艰辛代价,甚至牺牲了身体健康。

节目的最后,孩子们口无遮拦地谈论着自己的理想,一个男孩说自己以后要当航空公司的老总,主持人问他为什么不当飞行员?他认真地答“飞行员工资不高嘛!”一个女孩说自己以后要做律师,因为律师挣钱比较多。几乎每个孩子的梦想都和能挣很多钱有关。

受父母浮躁心理的影响

当我们觉得孩子浮躁的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也陷入了浮躁的旋涡。我们是不是总有很多事要做,是不是太急于求成,使得心总也静不下来,变得粗心、丢三落四。而在大人的影响下,孩子难免也会失去平和的心态。在抱怨孩子浮躁之前,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想读一本书,参加一个考试,是不是总难静下心去完成?朋友亲人相聚,是不是心不在焉,或者寒暄几句就匆匆告别?回答孩子的问题,是不是经常敷衍了事?对于工作,是不是总是挑三拣四,还频频跳槽,恨不得立刻变成“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或者常在家念叨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老板却迟迟不肯给自己加薪?如果你本身就很浮躁,那么想纠正孩子的浮躁行为,最好先从自己入手,调适自己的心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还有很多父母都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广泛社交,这类孩子多外向、活泼、能言善辩,的确讨人喜欢。但是这类孩子一旦习惯了热闹的环境,到了需要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就很难适应,所以在学习中通常缺乏恒心,容易浮躁。

虽然浮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任其发展,慢慢就会变成一个顽疾,让孩子深受其害。

如何让孩子“坐得住”

由于孩子自我控制力不强,要改掉浮躁的毛病,必须有家长的正确监督,当然监督的同时还要帮助。这里我说一个我自己孩子的例子。

我的儿子在学习上一直表现很好,每天基本上都会把作业写完再出去玩。但自从升入小学三年级,大概是难度和作业量都增加了,他常常是回到家匆匆忙忙把作业写完,也不管对不对,就跑出去玩了。

他爸爸下班回家一检查,15道题错了8道,而且字写得龙飞凤舞,有的甚至难以辨认。他爸爸一下子就火了,把他好好训了一顿,她气得晚饭也没吃。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都是这样,不管爸爸怎么说,他依然是只讲速度,马马虎虎。

由于我那段时间正好出差在外,他爸爸每天都打电话控诉孩子的行为,我也想了很久。回到家后,我就和他爸爸改变策略,我们两人每天抽出一个人负责监督孩子做作业,同时,还给孩子制定了规则,他每天出去玩的时间和他的习题正确率成正比,如果错误太多,只能在家重做而不能出去玩。

此后,孩子写作业,我们就在旁边看书写字。一开始,孩子很排斥,很不习惯,听着其他孩子们在楼底下喊叫嬉戏,他就坐不住了,想要出去玩,我们就在旁边提醒他再坚持一下。为了避免失误而不能出去玩,他不懂的题目就会问我。我都会耐心给他讲解,并鼓励他独立思考,每当他通过思考独自解答出来,我们都会表扬他、鼓励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不仅他的成绩提高了,耐心也比以前强多了,不那么浮躁了。有一天,他居然对我说:“妈妈,每当我做出来一道题,我就非常高兴,原来学习也挺有意思的。”这让我真是感慨万千。

经常听一些家长或者老师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爱马虎大意。”“这个孩子接受能力很强,就是只有三分钟热度。”似乎有点无可奈何,似乎还有一点骄傲,意思是至少比那些笨孩子有出息。其实,浮躁会让一个孩子平庸一生,而先飞的笨鸟却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所以,让孩子静心读书学习,脚踏实地做事,比什么都重要。

如何让孩子的兴趣长久一些

既然孩子因受外界事物影响而出现兴趣转移的现象是正常的,那么父母就要摆正心态,允许孩子在兴趣上不专一。不要指责孩子今天学画画、明天学跳舞、后天学拉小提琴的行为,最好能以孩子的愿望和要求为出发点,对于孩子在兴趣上的不专一,宽容对待,正确地引导。

不过这不意味着父母什么都不用做,父母不能控制孩子的兴趣不转移,但可以想办法让孩子的兴趣变得长久一些。

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每次来他家,他的儿子文文都会奔过来,叔叔长叔叔短地喊,非常热情,这次却没动静。我还以为他不在家,却看到他正蹲在楼前那一片小空地里,仔细地找什么。朋友说,前几天他们俩在前面这块地里撒下了花籽,急性子的儿子天天趴在那里看发芽了没有。

过了一会儿,文文回到屋子里,有点沮丧地说:“都三天了,还没发芽。”

朋友说:“发芽是不是需要力气和营养呢?”

文文点点头。

“这就对了,为了发芽,花籽现在正努力喝水,吸收营养呢。”

“花籽要多久才会长出来呢?”文文还是有点不甘心。

朋友说:“儿子,花籽正努力孕育新生命呢,这可是个大工程,就像当初你在妈妈肚子里,足足待了10个月才出来呢。”

“我知道了,花籽现在正努力呢。”

孩子都是急性子,他们总希望种下的种子第二天就能发芽甚至开花。如果等了一个星期还没什么反应,也许就会放弃了。为了保持孩子的兴奋度,可以使用发芽快的种子,比如胡萝卜。胡萝卜是一种发芽很快的植物,把它当作刚开始接触园艺的孩子第一次的种植对象是再好不过了。

有一年放暑假,在乡下老家,孩子的爷爷问他想不想吃自己亲手种的胡萝卜,儿子很高兴。于是,他和爷爷一起把后院的一片空地翻了一遍,撒下了胡萝卜的种子,然后浇了一些水。

没过几天,胡萝卜就发芽了。再过了几天,爷爷告诉他,该给胡萝卜除草了。于是,儿子就跟着爷爷去除草,爷爷一边除草,一边将发芽不太好的绿芽拔掉,同时对他说:“这些发育不良的芽是不会长出胡萝卜的,因此要拔掉,让发育良好的芽吸收土地里更多的营养。”儿子将胡萝卜的生长变化过程全部记成了日记,尽管直到暑假结束,他也没吃到胡萝卜,但他的胡萝卜日记,后来被老师表扬了,这让他很是自豪了一番。开学后,他每隔几天都会打电话给爷爷,问问胡萝卜的情况,还在网上查了一些种植胡萝卜的资料,说给爷爷听。有时候,祖孙俩竟然会在电话里说半个多小时关于胡萝卜的事,并且约定好,等胡萝卜成熟了,要回去一起拔胡萝卜。

养花种菜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漫长的过程,对培养孩子的耐心很有好处,但父母需要尽力保持孩子对园艺的兴奋度,通过引导和教育,让孩子认识到种子发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而需要耐心等待。等种子发芽后,可让孩子细心观察绿芽每天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除了养花种菜,夹弹子、剥毛豆、搭积木、藏猫猫、解乱绳结、搭积木、剪纸等游戏,也都是不错的选择。或者带孩子去爬山,让他体会一步步抵达山顶的感觉,让他明白山是要一步一步才能爬上去的。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玩具,当孩子的周围充斥着五颜六色的各种玩具,他反而不知道究竟该玩哪个才好。一次给他一到两个玩具,让他变着法儿地玩。选择性小了,他才会精玩细赏,才不会觉得无聊或者有点麻烦就立即放弃又去玩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