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代战争史
3127100000043

第43章 蒙宋战争之二——忽必烈灭宋各战役(6)

元第三次追捕东二王:元主忽必烈为防宋之残余死灰复燃,再命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副之,以追击宋朝之残余。是年6月,弘范至扬州选将校,发水陆之师二万,分道南进。元主又命塔出留后,以供弘范军需。是年闰11月,弘范袭擒文天祥于五坡岭(今海丰县北)。先是文天祥已自江西败走循州,嗣以母及弟壁在惠州,乃于至元十五年3月趋赴之,并行收兵,出海壹县,遂次丽江浦(今海丰县南)。至是天祥屯兵潮阳(今县),进讨觑盗陈懿等。懿遁,以海舟导张弘范兵来攻。天祥引兵西走海曼,弘范先锋将张弘正(弘范弟)追之。天祥方饭于五坡岭,弘正兵突至,天祥不及督兵迎战,即被擒。

元至元十六年(一二七九)正月,张弘范自潮阳港乘舟人海,至甲子门获宋斥堠将,因知宋帝昺所在。乃至涯山。有人建议张世杰据海口以拒战,则不胜犹可西走。世杰恐久在海中,士卒离心,动则必散。乃曰:“频年航海,何时已乎?今须与决胜!”遂焚行朝草市,结大舶千余,作一字阵,碇海中。中舻外舳,贯以大索,四周起楼棚如城堞。奉帝昺居中为战死之计。人皆危之。厓山北浅,舟胶不可进。弘范乃由山东转而南人大洋,与世杰之师相遇,薄之。且出骑兵断其汲路。世杰舟坚,突之不能动。乃以舟载茅茨,沃以膏脂,乘风纵火焚之。世杰战舰皆涂泥,缚长木以拒火舟之来攻。弘范已无如之何,乃以舟师据海口以困之。世桀兵土食干粮十余日,取海水以饮。水咸,欧即呕泄,兵土大困。世杰率苏刘义方与等,旦夕大战。既而李恒自广州率师来会,弘范遂命恒守厓山北以困之。(续通鉴卷百八十四)

2月,宋都统张达乘夜出击,袭弘范军,败还。弘范乃四分其军,相去里许。会诸将曰:“宋舟西舣厓山,潮至必东还,急攻之;闻吾乐作,乃战。违令者斩!”时黑气出山西,李恒乘早潮退,攻其北。世杰以淮兵殊死战。至午潮上,元军中作乐,世杰以为敌军且懈,遂不戒备。弘范猝以舟师攻其南。于是世杰南北受敌,兵士皆疲,不能复战。俄有一舟拨旗仆,诸舟之樯旗皆仆。世将知事已去。乃抽精兵入中军,诸军遂溃。弘范率兵进攻宋之中军。会日暮风雨,昏霹四塞,咫尺不能辨。世杰乃与苏刘义断舟缆,卒十六舟夺港而去。(多桑蒙古史三卷二章)

陆秀夫走至帝昺所居舟中,以其舟稍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先驱其妻子沉之入海。然后谓帝昺曰:

“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佑皇帝(即恭宗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即负帝同溺于海死之。后宫诸臣从死者甚众。余舟尚八百,尽为弘范所获。越7日尸浮海上者十余万人。因得赵昺之尸及印玺。

世杰已出港,复行收兵。遇杨太圮,欲奉以求赵氏之后再奉之。杨妃知帝昺已死,亦赴海死。世杰葬之于海滨,然后趋占城。占城土豪强之还广东,乃回办艤于南恩之海陵山(今广东阳江县西南七十里海中。今为海陵岛),再行收兵。散滨稍集,图谋入广,而飓风大作。将士劝世杰登岸。世杰曰:“无以为也。”登柁楼,露香祝曰:“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风涛愈甚。世杰盐水溺死。至此,宋之残余亦尽矣。(续通鉴卷百八十四)

蒙古人灭宋,征服中国,与蒙古大帝国统治之完成,皆在元世祖忽必烈之时。而蒙古之一切开国规模与各项政治制度之建立,亦在元世祖之时。忽必烈是继承铁木真窝阔台后之一位英明君主,在位三十五年(公元1260~1294年)活到八十多岁,是元朝入主中国之第一任皇帝。兹将元世祖之开国规模、政治建设、军事改革分别说明如下:

一、建国号、定都邑:以前中国历朝所用国号,如周、秦、汉、唐、宋,都是渊源于当初封邑之名。到元世祖时候,在至元八年,采纳刘秉忠建议,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文义,建国号曰“大元”,这是以文义为国号之始,这种创制,正是为一新耳目。

元世祖正式以燕京为大都(今北京),而以开平为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并规定饮时巡辕之制。盖上都为夏都,大都为冬都,皇帝春夏在夏都,秋冬在冬都。从地理上说,大都(燕京)是控制中国本土之政治中心,而上都(多伦)则是控制北方蒙古本土之政治中心。

二、制文字,定国政:蒙古人本来只有言语而无文字,自成吉思汗灭乃蛮后,乃采用乃蛮所用之畏吾儿文字作为蒙古文字。(畏吾儿即回鹘)到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吐蕃后,尊事吐蕃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八思巴博学多才,运用吐蕃文法,另造蒙古新字,也是拼音字,一共四十一个字母,又叫八思巴字或蒙古国字。属于梵文系统,但为直书如汉文。(现存于曲阜孔庙之元圣旨碑,便为八思巴字)

蒙古初起时,除原始之民族迷信外,无所谓宗教信仰。成吉思汗对宗教虽不重视,但对各种宗教亦相当宽容。

所以蒙古兵到处蹂躏宗教之同时,也接受各种不同宗教之影响。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对一切宗教都很尊重,特设宜政院掌管佛教、回教、道教、也里可温教(天主教)等。而在这些宗教中,最受国家尊敬者,是佛教中之喇嘛教。该教为西藏型之佛教,与中国型之佛教不同。忽必烈征服西藏时,颇得力于吐蕃喇嘛之合作,同时吐蕃有一圣僧“八思巴”者,前来谒见,深为世祖所敬重。“八思巴”七岁,便能诵佛经十万言,藏人称为“圣童”,其祖先世代,都是辅佐吐蕃国王,是权威世家。后来元世祖即位,便将八思巴请来中国,尊为国师,而喇嘛教也就无形中成为蒙古人之国教。至元十一年,八思巴辞归吐蕃,世祖又延聘其弟“亦伟贞”为国师,从此成为定制,每逢一位帝师死去或回藏,便再自吐蕃延请一位帝师继任。

三、行政区划:元朝疆城,可分为四大汗国与元朝本部两个范围。元朝首都本在和林,建都燕京(今北京)

后,于和林置行中书省,自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其历代皇帝所真正统治者。仅有本部地方,所谓四大汗国,实际各自为政,自成一系统,而与元朝中央政府,逐渐脱离关系。元朝本部,计分为三个区划:(一)为腹里,(二)为岭北,㈢为中国本部诸行省。腹里为京畿地方,包括今之河北、山东、山西、内蒙一部,由中书省统治之。岭北就是外蒙古,这是蒙古人之发祥地,设岭北行中书省统辖之,省府设在和林。中国本部地方,则分设为十省统辖之,名为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浙江、湖广,征东等省。地方行政是三级制,省下为路府州,路府州下为县。

蒙古初起,完全是部落组织,官制简单,大别之只有掌管军事之万户统帅与行政之达鲁花赤两种长官,另外辅佐大汗之宰相,叫大必阁赤。世祖统一中国后,乃命中国学人刘秉忠许街等,模仿汉人,详定官制,以宋为蓝本,而略加改变。中央以中书省总揽行政,以枢密院总揽军事,以御史台总揽监察,形成三权鼎立之中枢,颇似秦汉之丞相、御史、太尉三权分立原则。元朝之宰相,名义甚多,曰中书令,曰左右丞相,曰平章政事,曰参知政事,都是辅佐天子以发布政令,而以中书令为首揆。亦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隶属于中书省。地方行政第一级是行中书省,其行政首长也和中书省相似,有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左右丞等。第二级是路府州,路府设有总管府为行政机构,达鲁花赤下设有都总管、同知、判官。州县均分上中下三等,达鲁花赤下设州尹、同知、判官;县尹、县丞、县尉等。其官制最大特点,即无论中央或地方,首长都是蒙古人,而以汉人南人为副贰。达鲁花赤者,为蒙古语地方行政长官之通称。

四、兵制: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征服金、宋,遂征发中国人为兵。在北方黄河流域一带之民兵,谓之“汉军”;在长江流域之宋人,谓之“新附军”:另外在辽东地方,有所谓“行军”、“契丹军”、“高丽军”;云南有所谓“寸白军”;福建有所谓“余军”,都是地方性之乡兵。

蒙古人是人人皆兵制。汉人南人则为抽丁制,二十人或十人始出一丁为兵。兵役年龄亦较蒙古人为晚,大抵廿以上始充派兵役。蒙古特别重视工匠技艺人才,每征服一地,常征取该地技艺人才,编为特殊部队,名为“匠军”。又为控制异族降将,尝收容降将子弟充军,福为“质子军”。世祖将禁卫军改为“五衙”,正式定名为“侍卫亲军”。又重新编定天下百姓之兵籍,并将精兵集中于中央为捍卫。腹里大河南北一带,派遣亲王统率蒙古探马赤军分别屯驻。远方如南海之地,则以汉军及新附军屯戍。各路立万户府,各县立千户所。从蒙古之地方军制与行政制度之配合看来,大元帝国,完全建筑在军事力量之控制上。另外蒙古赖以统冶其庞大疆域,保持其全国政治军事与交通之联系,有一项最严密之制度,即是遍于全国各地之“驿站制度”,蒙语为“站赤”。规模最大,效率最高,可以称为一代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