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的经营,丁锐的网店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生意一直保持不错的态势,每个月的资金进账都很可观。看着和自己日夜打拼的员工,他心里盘算着:把开店近两个月的利润合计合计,一来看看店铺的业绩,二来也给员工们加加薪水。很快,丁锐把这两个月的收入和支出一股脑地翻腾出来,列了个简易的经营收支报表,这一算,却让他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看着自己算出来的收支报表,丁锐既纳闷又沮丧,这生意看起来不错啊,可为什么算起利润来却是这种情况呢?
重复算了好几遍,丁锐呆坐在了沙发上,心想:还不如打工呢,这样亏下去,这生意还怎么做啊?
郝佳进屋,看着丁锐耷拉着脑袋,关心地问道:“怎么啦,亲爱的,心情不好?”
丁锐一言不发地将收支报表递给了郝佳。
郝佳接过手,粗略地看了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11.1.1 利润如何计算
“还笑呢?你看看这表,头两个月就亏了近18万,再这样下去,咱家可就要去喝西北风了!”丁锐不解地看着郝佳。
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报表应按月编制,本书在此结合故事讲解,因此以开业至今的业务核算为基础。
说明
“我说这生意你没白花心思,信不?”郝佳笑眯眯地看着丁锐说。
“这一笔一笔的进账和开销我都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都算了不只一次,亏损可是明摆着的啊。难不成我简单的数学题都算错了?”
“哈哈,不是你算错了,而是你把算利润的项目统计错啦。”
“刚开店那阵儿我可是向林风请教过了:利润=收入-成本。”
“公式是没错,可是到底哪些应归到收入,哪些又应算入成本得分清楚啊。不是钱花出去了就都得归到成本里的。也就是说,算利润得把收入和成本这两个项目所包含的内容搞清楚才能算得准确。”
丁锐想起了郝佳的本行,顿时松了口气:“老婆大人,我都忘记你是行家出身的了。这财务方面你是专家,快教教我,利润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11.1.2 利润的形成
郝佳觉得看着图表更容易讲明白问题,就随手画了个财务常用的利润表格。
“咱就跟着这利润表走,一步一步下来,你也就知道利润到底如何形成,如何计算才是正确的了。”
丁锐仔细看了看表格:“原来,这利润计算还包括这么多步骤,每个项目都还包括很多小项目。利润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收入又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成本费用的小项目更多,什么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
“嗯,所以啊,这种利润表也叫做多步式利润表,它按照当期的收入、支出等性质分类,分步计算当期的损益,清晰地将利润的形成过程列了出来。”
郝佳为了让丁锐看得更明白,把利润的形成公式也写了出来:
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目前对网上商店是否征税还没有具体明确的说法,笔者暂且将营业税金及附加也并入网店利润的计算范围内。
说明
“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指什么呢?”
“其实,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到一部分。营业收入就是指营业过程中收到的各种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收入,比如卖衣服的收入,卖饰品的收入等等。而营业成本就是你卖这些东西,或者为形成这些营业收入而垫付出去的支出,比如卖出去的衣服的成本、饰品的成本等。”
会计用语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取得的经济的流入,又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应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同样营业成本也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那把成本费用分成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营业成本和这3项费用与收入的关系不同而分类的。营业成本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成本,它是为成本对象花去的费用,也就是计入到商品中的费用。对于我们网店来说,我们的商品就是服装和饰品,为购买这些商品而花费的进货成本和进货费用就属于成本费用,也可以叫做是直接费用。”
停了停,郝佳继续说道:“利润表里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在财务上称做期间费用,它们是某一个受益期间发生的,通常很难归到特定的商品里去。比如店铺当月的水电费、办公费等,在计算利润时,把这3项费用作为该段期间的费用进行扣除。”
会计用语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通常包括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折旧费、管理人员工资等。
财务费用是指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最常见的就是贷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等。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一些广告费、展览费、销售人员差旅费、销售人员工资、销售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它们之间怎么进行区分呢?”
“咱们网店记账不讲求太专业,可以把它们统一作为期间费用扣除,如果想知道得比较详细,在做报表时列明每一项费用的具体内容就行了。”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又各指什么呢?”
“这两项啊,是指店铺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形成的收入和支出。比如,淘宝网活动而得到的奖励(营业外收入),或是店铺未遵守交易规范而被扣除的罚款(营业外支出)这些。”
“嗯,明白了。”
会计用语
营业外收入指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营业外支出是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在计算利润总额时应扣除的支出。
“上面的利润表是财务用的比较专业的报表。我们自己开店实际上所需的项目并不多,像表中打钩的项目,基本就是网店日常涉及的项目。店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利润表进行特别制定,这样能更明了。”说着,郝佳给丁锐又画了个表。
11.1.3 自己消费怎么算
“咱按照这个表格再算算利润,先看看营业收入这部分。”
“给你吧,这是所有的出库单,你算也是我得出的那个数。”说着,丁锐把出库单递了过去。
郝佳很快得出了结果,开业以来两个月销售额共计215000元。“咦,怎么和你算的对不上啊?差了2000元。”
“不会啊,我可是前后加了好几遍呢。要不,咱们再一起算算。”
两人一起仔细翻着单据,算到其中一张时,郝佳正想按计算器,丁锐阻止道:“这是我送给朋友的,不用算了。后面还有好些张呢,有些还是给你同事的。”
“难怪,差额就在这些单子里面。”
“难道我自己消费也得算在收入里吗?”丁锐觉得很是不解。
“嗯,就算是自己的店铺,你拿了商品没付钱,也应该算到收入里面。”
“我自家的东西难道还要掏钱买不成啊,又不是从外面赚到的,何必在账上一出一进的,多麻烦啊。”
“这在财务税法中是有规定的,像你这种情况属于‘视同销售’,也得作为收入来交税的。简单点儿说,就是某些经营活动,虽然不会对外产生收入,不属于销售行为,但在税法上也应该视为销售了,并依法交税。”
会计用语
视同销售是指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未确认收入,而税法要求须作为销售、确认收入并计算缴纳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
在税法中,视同销售的行为主要有8种:将货物交他人代销;企业销售代销货物;将自产或委托加工、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等。
“咱开网店目前还不用交税,管它税法干什么呢?”
“这样跟你说吧,你送的这几件衣服咱们进货有进货成本吧,如果你不算收入,那这些进货成本要怎么补偿呢?这样收入少了,而成本多了,算出来的利润怎么能准呢?再说了,现在是你一人单干,将来做大有合伙人了,你再这样拿商品送人不入账,人家还乐意跟你合伙不?”
“是啊,那是得把这差额的2000元也算进收入。”
“嗯,这样才对。另外,要是这些商品没掏钱付现金的,还得在店铺的账上记一笔应收款项,你就是这笔款的债务人。”
11.1.4 利润少跟开业费用有关
“好啦,我们再看下一个项目——开业费用。”
“嗯,我表中列出的开业前期支出都是些零星费用加起来的,像买电脑设备、办公桌椅这些我都是另外列的。”
“你这样列是正确的。虽然这些都是开业前期支付出去的,但在财务上具有不同的性质。”
“哦,看来我也有对的时候嘛。它们是怎么个不同法呢?”丁锐调皮地问道。
“开业费用的财务专业术语叫‘开办费’,是指企业从筹建到正式开始生产经营为止的期间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比如网店的申请费用、开通费用等。像购买电脑设备、办公桌椅这些固定资产不属于开办费,而是应该计入资产的价值当中。”
说明
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因规模较大,相对办公桌椅这些小额的开销也是计入到开办费里面的。规模比较小的网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这些列为固定资产的范围。
郝佳继续说道:“这开办费也是大部分店铺在开店首月利润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明白了,那是因为开办费用全部计入到开业第一个月的费用中。”“对,新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可以从生产经营开始的当月一次性扣除,所以这就会影响到开业首月的利润情况。”
会计用语
开办费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